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2版
  • 李继成,杨德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53105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2

第一节 商品12

一、商品的二因素12

二、商品劳动的二重性14

三、商品的价值量15

四、私有制商品生产中的基本矛盾17

第二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18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8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21

三、一般价值形式21

四、货币形式22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3

一、货币的本质23

二、货币的职能24

三、货币流通规律27

第四节 价值规律28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8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9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30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32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32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32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34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35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35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36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37

一、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37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38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9

四、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41

五、剩余价值规律41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42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42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43

三、工资量及其变动趋势44

第三章 资本积累4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46

一、生产和再生产46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47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48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49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49

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50

三、相对过剩人口51

四、财富与贫困的两极积累53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57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57

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58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59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59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59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61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63

一、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63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64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66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67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70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70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70

二、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71

三、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72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72

一、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交换过程72

二、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74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75

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75

二、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和实现条件76

三、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增长78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79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79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80

三、经济危机的根源82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84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84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84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87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89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90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90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92

三、商业流通费用94

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雇员的剥削95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96

一、借贷资本的本质和职能96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97

二、利息和利息率97

四、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98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99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99

二、级差地租的形成101

三、绝对地租的形成104

四、土地价格105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106

第一节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06

一、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106

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及其在当代的表现109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15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17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17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119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122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作用124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126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126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26

二、资本主义生产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128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 能力129

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成了有利于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方式130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131

一、垄断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条件132

二、垄断资本主义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133

三、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灭亡是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1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7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37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3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14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14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145

一、我国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客观必然性145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47

第三节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149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150

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152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153

第四节 非公有制的经济形式154

一、个体经济154

二、私营经济155

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56

第十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1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中劳动者的地位和相互关系159

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点159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地位及平等关系的表现160

三、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关系1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63

一、生产目的及其客观性163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165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手段1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67

一、基本经济规律及其特征167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68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169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72

一、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必然性172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72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174

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1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177

一、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的作用177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用的特点179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0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180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8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182

四、努力创造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18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企业1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187

一、企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187

三、社会主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188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作用188

第二节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89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189

二、坚持政企分开,实行企业自主经营192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193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196

一、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和任务196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198

三、企业的经济核算200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205

第一节 市场概述205

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05

二、市场的特征206

三、市场的作用207

一、商品市场209

第二节 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09

二、资金市场210

三、技术市场211

四、劳动力市场212

五、信息市场214

六、房地产市场215

第三节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215

一、市场机制及其基本内容215

二、现代商品经济的市场制度建设220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分配与消费223

第一节 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23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23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24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26

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2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27

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228

第三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23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性230

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231

三、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和特点233

四、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236

五、正确贯彻个人收入分配政策23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239

一、社会主义个人消费的性质和特点239

二、消费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241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2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243

一、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243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45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几种形式247

一、对外贸易247

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247

二、对外技术交流251

三、对外资金交流253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255

五、发展国际旅游业256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256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格局256

二、经济特区257

三、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2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然性261

一、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宏观调控261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61

二、弥补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262

三、计划调节 与市场调节 结合的可能性264

四、社会主义国家有条件进行宏观调控265

第二节 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266

一、制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266

二、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267

三、明确并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269

第三节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271

一、国家计划271

二、经济手段272

三、法律手段273

四、行政手段274

结束语276

后记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