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心血管操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心血管操作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4223357.jpg)
- (美)蒂尔凯恩(Tilkian,A.G.),(美)戴 利(Daily,E.K.)著;卢才义,李怀斌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0395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心血管操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导管检查的工具1
第一节 导管1
第一部分 诊断操作技术1
第二节 导引钢丝20
第三节 穿刺针25
第四节 引导管29
第五节 保护性袖套接头31
第六节 换能器32
第二章 静脉播管径路35
第一节 套管插管技术总则35
第二节 Seldinger技术39
第三节 血管切开插管技术44
第四节 中央静脉径路47
第二节 动脉心导管术基本设备63
第三节 适应症63
第四节 禁忌症63
第一节 原则63
第三章 动脉插管径路63
第五节 并发症64
第六节 动脉插管部位64
第七节 经皮穿刺动脉插管技术65
第八节 动脉切开术76
第四章 血液动力学监测80
第一节 适应症80
第四节 设备81
第三节 危险性81
第二节 禁忌症81
第五节 操作人员82
第六节 监测场所82
第七节 病人准备82
第八节 设备准备82
第九节 操作步骤85
第十节 氧的转运、组织的氧需求和心输出量调节94
第十一节 组织氧合指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98
第十二节 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并发症101
第十三节 特殊注意事项106
第十四节 展望109
第五章 心导管术和冠状动脉造影110
第一节 适应症110
第二节 禁忌症112
第三节 危险性112
第四节 设备118
第五节 人员配备118
第七节 制订检查计划119
第六节 病人准备119
第八节 检查前医嘱120
第九节 检查前用药120
第十节 心导管术前实验室检查120
第十一节 心导管术前准备120
第十二节 病人在心导管室的准备121
第十三节 右心导管术122
第十四节 左心导管术125
第十五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投照角度136
第十六节 冠状动脉造影中使用的药物137
第十七节 起搏140
第十八节 心导管室规则141
第十九节 病人术后护理141
第二十节 门诊心导管检查142
第二十一节 展望142
第六章 麦角新碱激发试验诊断冠状动脉痉挛144
第一节 适应症144
第三节 危险性145
第二节 禁忌症145
第四节 设备146
第五节 操作步骤146
第六节 在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试验148
第七节 结果解释149
第八节 并发症150
第九节 病人术后护理151
第十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151
第一节 肺栓塞的诊断152
第七章 肺动脉造影152
第二节 适应症153
第三节 禁忌症153
第四节 危险性154
第五节 设备154
第六节 操作人员155
第七节 病人准备155
第八节 肺动脉造影的时间156
第九节 操作步骤156
第十节 特殊注意事项168
第十一节 并发症169
第十二节 术后护理169
第十三节 结果解释169
第十四节 展望172
第十五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172
第八章 心内膜心肌活检173
第一节 适应症174
第三节 危险性175
第二节 禁忌症175
第四节 设备176
第五节 操作人员177
第六节 病人准备178
第七节 操作步骤178
第八节 活检钳的保养184
第九节 并发症184
第十节 标本的保存185
第十一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185
第十二节 诊断心脏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187
第十三节 诊断阿霉素的心脏毒性反应187
第十四节 诊断感染性心肌炎188
第十五节 诊断限制性心肌病188
第十六节 左右心室活检比较190
第十七节 心内膜心肌活检报告190
第十八节 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指导心内膜心肌活检191
第二十节 展望192
第十九节 婴幼儿心内膜心肌活检192
第二十一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193
第九章 心脏电生理检查194
第一节 适应症194
第二节 禁忌症196
第三节 危险性196
第四节 设备197
第五节 操作人员197
第七节 操作步骤199
第六节 病人准备199
第八节 特殊刺激形式及其解释203
第九节 展望216
第二部分 治疗操作技术218
第十章 心包穿刺和引流218
第一节 心包的正常解剖218
第二节 病理生理218
第三节 适应症225
第六节 设备226
第四节 禁忌症226
第五节 危险性226
第七节 操作人员227
第八节 术前准备227
第九节 操作步骤228
第十节 其它穿刺径路232
第十一节 心包穿刺的心电图监测232
第四节 禁忌症234
第十二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234
第十三节 并发症、处理及病人术后护理234
第十四节 特殊注意事项235
第十六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241
第十五节 展望241
第十一章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242
第一节 基本原理242
第二节 内科适应症243
第三节 外科适应症243
第六节 反搏场所244
第七节 设备244
第五节 危险性244
第八节 操作人员246
第九节 病人准备246
第十节 操作步骤247
第十一节 病人处理254
第十二节 并发症259
第十三节 展望260
第十四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261
第十二章 直流电复律和和除颤262
第一节 基本原理262
第二节 易损期262
第三节 电复律或除颤的能量263
第四节 电流波型的种类263
第五节 电复律/电除颤的类型264
第六节 电复律或电除颤的能量选择265
第七节 适应症265
第八节 同步电复律的禁忌症266
第九节 电复律和电除颤的危险性267
第十节 设备267
第十一节 操作人员267
第十二节 复律场所268
第十三节 病人准备268
第十四节 麻醉268
第十五节 电复律和电除颤时给氧270
第十六节 吸氧的潜在危险270
第十七节 电复律技术271
第十八节 复律后护理274
第十九节 电复律/除颤器的保养275
第二十节 特殊注意事项276
第二十一节 轻度并发症276
第二十二节 严重并发症277
第二十三节 展望278
第十三章 心脏起搏器279
第一节 永久起搏器279
第二节 展望295
第三节 临时起搏器296
第十四章 植入型自动复律/除颤器的安装304
第一节 AICD脉冲发生器304
第二节 电极306
第三节 工作状态306
第四节 电生理检查方式306
第五节 磁铁试验306
第七节 适应症307
第六节 术语307
第八节 禁忌症308
第九节 设备308
第十节 操作人员309
第十一节 病人准备310
第十二节 操作步骤311
第十三节 并发症316
第十四节 术后近期护理318
第十五节 长期随访318
第十六节 展望319
第一节 历史回顾320
第十五章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320
第二节 主要注意事项及准备321
第三节 PTCA操作步骤343
第四节 PTCA后病人护理353
第五节 特殊注意事项357
第六节 展望366
第十六章 溶栓治疗368
第三节 相对禁忌症369
第四节 设备369
第一节 适应症369
第二节 绝对禁忌症369
第五节 溶栓剂370
第六节 病人准备371
第七节 溶栓技术373
第八节 原则375
第九节 再灌注失败376
第十一节 展望377
第十节 并发症377
第十二节 操作步骤核查表378
第十七章 经血管腔取出导管断端和心内导管打结的松解379
第一节 经血管取出栓塞导管或导引钢丝379
第二节 心内或血管内导管打结388
第三节 展望395
第三部分 其它内容396
第十八章 心肺复苏术396
第一节 适应症396
第二节 禁忌症396
第三节 危险性与并发症396
第四节 复苏设备397
第五节 抢救人员及其组织398
第六节 基础心肺复苏399
第七节 高级心肺复苏399
第八节 复苏用药408
第十节 复苏时的静脉输液415
第九节 复苏时的给药途径415
第十一节 复苏的终止417
第十二节 复苏的结局417
第十三节 复苏后的护理417
第十四节 脑复苏418
第十五节 新的心肺复苏技术419
第十六节 咳嗽心肺复苏法421
第十七节 开胸心肺复苏421
第十八节 医学法律问题421
第十九节 展望422
第二十节 建议对监护中发生心脏骤停的复苏方法423
第二十一节 建议对非监护下发生心脏骤停的复苏方法424
第十九章 造影剂毒性及过敏反应425
第一节 造影剂的毒性425
第二节 含碘造影剂和局部浸润麻醉剂的过敏反应432
第三节 局麻药的副作用437
第四节 展望440
第五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440
第二节 原子441
第一节 辐射441
第二十章 放射损伤441
第三节 X射线442
第四节 荧光透视443
第五节 电压与电流443
第六节 辐射及其生物学损伤的度量单位443
第七节 低剂量辐射的危险444
第八节 最大允许剂量445
第九节 冠状动脉造影或成形术期间操作人员的照射量445
第十二节 妊娠期间的照射448
第十三节 辐射防护技术448
第十节 移动式X线机的照射量448
第十一节 儿童的辐射防护448
第十四节 辐射剂量的评估454
第十五节 有关照射量的法律问题455
第十六节 展望455
第十七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456
第二节 电流的流动457
第一节 电敏感患者457
第二十一章 电损伤457
第三节 触电458
第四节 危险电流的来源460
第五节 心导管室、ICU和CCU中的典型导体462
第六节 典型的危险情形462
第七节 心血管操作者的注意事项463
第八节 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经常检查和维护465
第九节 建立专门的检查制度466
第十一节 设备的选择467
第十节 心血管造影室内导线的设置467
第二十二章 医学法学问题468
第一节 医疗过失诉讼的基本内容468
第二节 医生有责任取得知情的签字同意469
第三节 病历作为诉讼证据471
第四节 产品的责任471
第五节 医院的责任472
第六节 医学立法对医生职责的规定472
附录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