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人圆强国梦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全景调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茹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342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人圆强国梦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全景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到来7
篇首语 高增长对中国至关重要7
第1章 城市改造换百姓一个新人间7
1.就在一转眼,再看城市的脸,已经陌生不再像从前7
2.“城市病”的治理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8
第2章 农民的出路是城市11
3.农业新背景11
4.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没有突破,无论什么调整微观机制的政策都难以发挥作用14
第3章 第三次生产力大解放16
5.前20年是农民自发进城16
6.现在是用政策引导农民进城17
第4章 大城市群是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20
7.大中城市发展快于小城市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20
8.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还将持续20年21
第5章 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4
9.蓝图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24
10.数字城市营造现代生存环境29
11.南海又成全国典型32
第6章 现代化是一个发展过程35
12.如果人均GDP有1.5-2万美元,应该说大致达到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35
13.城市化决不意味着把农民搬到一起住39
14.教育超前决不意味着教育的硬件超前43
15.东部支援西部也是为东部开发新的市场潜力44
16.“是不是男女都60岁退休?这样我的养老金可以多收5年。”46
17.“我希望成为访问台北的第一个成功者,不想成为第二个失败者。”47
第二篇 非公经济富了百姓利了国家53
篇首语 美商看好高成长中国私营公司53
第7章 浙江成了非公经济第一大省53
18.繁荣兴旺的商贸业和发达的城乡市场53
19.非公经济有如几何裂变,千家万户动起来54
20.块状规模经济带动落后的地方富起来55
第8章 温州人革了自己的命56
21.南存辉和胡成中56
22.大市场催生大企业58
23.完全从实际操作谈好坏59
第9章 化西村面临新的考验61
24.吴仁宝是把华西村当做一个企业在经营61
25.吴仁宝的人生理念与经营哲学62
26.华西村是开放的,也是封闭的64
第10章 苏南模式脱胎换骨67
27.非公经济起点高67
28.引进外资进入体制招商阶段68
29.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崛起,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70
30.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71
第11章 经济素质整体提高73
31.江苏不再拼命追求数字73
32.苏南开始海外投资75
第12章 大京九把江西推向市场77
33.江西非公经济上升迅速77
34.井冈山的红绿资源接受市场考验78
第13章 非公经济呈现三大特点80
35.政府、政策、企业、社会和市场等要素互相作用80
36.所有制问题被淡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上议事日程82
37.优胜劣汰周期缩短,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大企业脱颖而出83
第三篇 大西北崛起一批新型城市92
篇首语 中国经济高增长阶段并未过去92
第14章 商潮涌动喀什92
38.“到喀什投资,主要是看中了喀什的辐射能力”92
39.“人家8.6亿都敢做,几千万算什么”94
40.营造西进东出、东联西出的大贸易格局95
第15章 嘉峪关和库尔勒98
41.嘉峪关市利用再生污水完全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98
42.库尔勒带动南疆经济全面提升99
第16章 格尔木成为大西北最开放的城市102
43.青藏铁路给格尔木带来极大机遇102
44.青海借铁路兴全省104
45.格尔木呈现出改革开放初期特区的景象106
第17章 兵团的经验创造了一条新的经验108
46.如果没有兵团,新疆就不是现在的新疆108
47.兵团人干什么都超前110
第10章 5600公里边境线固若金汤112
48.繁荣的霍尔果斯口岸和农四师62团112
49.在枪声中诞生的农十师和美丽的北屯113
50.金边工程锁定5600公里边境线115
第19章 外商投资进入新的转型期116
51.竞争对手越来越多116
52.招商引资要用数据说话117
第四篇 西部十年见分晓125
篇首语 中国蕴藏巨大的商机125
第20章 重大决策的深层背景125
53.如果按人均GDP美元值(PPP)计算,则无法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发展不平衡状况125
54.第一世界是北京、上海、深圳等高收入发达地区;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上中等地区;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第四世界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低收入地区127
55.西部大开发将缩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但开发重点和未来发展应由以往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转向开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128
第21章 丝绸古道再现开放格局130
56.你来赚钱是理所当然的事130
57.薄熙来率4000多辽宁人到新疆谈合作131
58.青海成为投资热土132
第22章 大开发有条不紊134
59.开放开发,突破传统思路和东部发展模式134
60.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136
61.新亚欧大陆桥唤醒沉睡的河西走廊136
第23章 一切障碍都要清除138
62.基数落后,不等于不能赶上全国138
63.最大的任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139
64.摈弃一切阻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桎梏140
第24章 西北农民尝到了节水的甜头142
65.有组织地引导农民参与用水管理142
66.新疆全面启动以喷、滴、管道输水灌溉为主的高效节水建设143
67.有实力的农村组织和农户开始成为灌溉专业户145
第25章 大西北与时代同步发展146
68.杨凌的克隆技术领先于国际水平146
69.企业的注意力完全在市场147
70.西部开发东部先受益149
71.孔雀一步一回头150
72.不能单纯怪人才留恋大城市151
73.应该增加东西部干部交流154
第26章 十年以后见分晓157
74.十年改善粗放式经营的旅游业157
75.非公经济正在改变固有的就业和产业模式158
76.新疆提出十年内让多数贫困人口进入小康159
第五篇 荒漠化是全民族的难题166
篇首语 荒漠化一直被称为地球的癌症166
第27章 本世纪中国很可能进入一个新的沙尘暴频发期166
77.没有战线的大灾难166
78.沙尘暴呈增加趋势168
第28章 改变大西北的生态环境必须举全民族之力170
79.大西北是风沙的发源地170
80.对粗放农牧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反思172
81.现行政策难以抵挡大西北荒漠整体恶化的态势173
82.戈壁滩一棵树的成活成本是内地的100-1000倍175
83.要用修筑长城的精神治理荒漠176
第29章 国土资源直接关系国家安全181
84.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优化资源配置181
85.对资源的争夺依然是国家间战争的主要动因183
86.我们不但要靠中国的地养活中国人,而且必须解决矿产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短缺及可持续利用问题185
87.培养和规范国土资源市场,既要明晰土地产权和矿业权,还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促进矿业权流转190
第六篇 美国如何看中国崛起198
篇首语 中美商务和其他交流活动照常进行198
第30章 美国媒体并不代表美国官方立场198
88.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也不多198
89.美国没有典型的新闻集团201
90.如果没有规模效益,报纸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205
91.美国的媒体公司并不是什么慈善机构,他们想赚钱211
92.互联网给美国报业记者出了三道难题221
93.美国报界剧烈动荡,5家媒体裁员5000人226
第31章 美国不想也不能阻止中国崛起228
94.美国政府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228
95.中国和美国都是值得骄傲的国家229
96.美国希望中国繁荣昌盛239
第32章 中美关系会朝积极的方向发展242
97.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与克林顿政府的差异只是表述上的不同,但与里根政府的对前苏联政策有本质的不同242
98.美中交往的历史表明:美中关系尽管一直有起有伏,但始终在朝积极的方向发展245
99.布什声言自己是世界和平的使者248
100.本着尊重的精神来对待美中分歧250
101.美国渴望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252
第七篇 WTO将使中国更加开放259
篇首语 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有弊也有利259
第33章 外国官员和专家学者说中国加入WTO259
102.WTO会给中国带来麻烦吗?259
103.要非常小心地研究国际规则261
104.中国入世后要有两种精神准备262
105.中国正在APEC中发挥领导作用267
106.布什政府将会非常重视和强调他们与亚洲的经济贸易政策273
107.消费者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275
108.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中国的文明279
109.耶鲁致力于建设全球性大学281
110.中国人有公民社会意识283
第34章 中国官员和专家学者说中国加入WTO286
111.必须用国际化的观点解决问题286
112.联想对WTO的反应有喜无忧291
113.交通市场逐步过渡到全面放开294
114.家政业是再就业的主攻方向296
115.就业市场出现重大变化298
116.科技进步牵着市场鼻子走300
117.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304
118.环保呼唤政府与非政府之间平等对话306
第八篇 中国20年潜在增速可达7.3%316
篇首语 中国不是全球化的受害者316
第35章 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TFP316
119.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之所以高于这以前,关键在于TFP的大幅度增长316
120.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关键仍然是TFP317
121.中国已经开始形成一个增长模式的转变318
122.提高TFP,关键是要提高政策质量和政府质量319
第36章 关注中国的“增长质量”320
123.TFP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320
124.美国学者爱德华M·格雷厄姆认为,外资进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中国学者认为他的研究过高地估计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22
125.爱德华M·格雷厄姆承认,他们在美国研究中国,有资料不足的缺陷。中国学者希望他最好到中国来进行实地调查研究326
126.爱德华M·格雷厄姆感谢中国学者的提醒,同时,他也提醒中国要重视提高竞争力328
第37章 中国的比较优势在20年内不会有根本改变331
127.全要素生产率(TFP)保持年均增长2.5-3%是前提331
128.2000-2010间年总投资率将维持在40%左右333
129.2000-2010年将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334
130.改革进展不理想,原因是结构问题制约得比较厉害336
131.如果改革措施对微观层面有所关注的话,效果会更好338
132.中国还有很大的投资机会339
第九篇 经济学家的人文思考344
第38章 吴敬琏说344
133.现象与本质有时期不太容易分得清楚344
134.国企问题非常复杂352
135.就业和失业问题怎么办?355
136.经济好不好的根本问题在于供给方面有没有活力358
137.西部开发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360
138.用城里的技术改造传统农业362
139.各种经济观点和经济学派都反映或代表某种利益363
140.住房改革有两个方案368
141.董事会作为全体,代表全体股东369
142.新世纪中国面临三大社会经济问题371
第39章 我深爱我追求的事业381
143.不仅仅是我个人在推动这件事381
144.一个中国四个世界383
145.一个社会三种差距和一个中国四种社会386
146.缩小地区差距,不是压高就低、杀富济贫,而是要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387
147.类似地区差距这样的问题,不在政治上解决是解决不了的388
148.知识创新是广阔天地,同样可以大有作为390
149.工科背景反倒成了我的优势391
150.学者一定要引领潮流,这个很重要393
151.知识传播不是竞争性的。我可以照亮你,你又可以照亮别人394
152.成功者不会永远成功,失败者也不会永远失败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