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修订版
  • 陈文灿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515398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1

一、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1

目 录1

第一章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1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1

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特点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的客观4

必然性4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5

础5

重大发展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5

第二节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6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与社会主义的现实6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7

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形式8

四、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9

权9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0

第三节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12

一、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12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具体形式14

三、多种公有制形式同时并存15

第四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17

一、个体所有制经济17

二、私营经济18

外商独资企业19

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19

第二章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22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22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22

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25

阶段25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27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商品和货币30

一、社会主义商品的内在矛盾30

二、社会主义商品的价值决定32

三、社会主义货币33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规律37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规律及其特点37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39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必然性42

第四节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42

二、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45

三、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48

基础上48

第三章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经济效益52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52

一、社会主义生产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52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55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57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59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59

二、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60

三、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速度63

物质利益关系64

一、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经济关系仍然是64

第三节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64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内容和性质66

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67

第四章社会主义企业和企业的资金运动70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70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作用70

二、增强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72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77

一、建立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性78

二、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原则和形式80

三、厂长负责制和职工的民主管理82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济核算制85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85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制88

第五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联合92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内容和模式92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和内容92

二、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模式93

三、经济增长的最优化94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因素96

一、经济增长的因素96

二、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99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联合102

一、社会主义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化103

二、联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04

三、社会主义横向经济联合的形式和作用106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111

一、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111

第六章社会主义流通和市场体系111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114

三、社会主义商业的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116

第二节社会主义货币流通120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120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123

三、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管理125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26

一、社会主义市场的特点和作用126

二、社会主义商品市场130

三、社会主义资金市场133

四、社会主义劳务市场134

五、社会主义技术市场136

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137

第四节社会主义竞争137

二、社会主义竞争的作用138

三、社会主义竞争的特点139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价格和价格体系142

第一节社会主义价格的本质和基础142

一、社会主义价格的本质和特点142

二、社会主义价格的职能144

三、社会主义价格形成的基础145

四、社会主义价格的构成148

第二节社会主义价格体系150

一、社会主义价格体系的内容150

二、社会主义商品的比价151

三、社会主义商品的差价155

四、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156

第三节社会主义价格管理体制159

一、社会主义价格管理形式160

二、社会主义价格管理权限162

第八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165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165

一、社会总产品、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165

二、决定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166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168

四、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171

第二节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174

一、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构成174

二、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175

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宏观调节180

第三节社会主义财政183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性质和作用183

二、社会主义国家预算185

三、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187

第四节社会主义信贷和银行189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和作用189

二、社会主义银行192

三、社会主义利息和利息率194

四、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196

第九章社会主义地租199

第一节社会主义地租的必然性199

一、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特点199

二、社会主义地租的必然性200

第二节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02

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202

二、社会主义绝对地租205

三、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207

四、土地价格208

一、社会主义地租的作用209

第三节社会主义地租的作用和实现形式209

二、社会主义地租的实现形式211

三、土地的有偿使用是合理分配土地的经济杠杆212

第十章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216

第一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216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216

二、按劳分配的要求和内容218

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220

第二节社会主义劳动报酬的形式222

一、社会主义工资、奖金和津贴222

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劳动报酬形式225

三、正确处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关系227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按劳分配形式228

一、非按劳分配形式存在的必然性228

二、非按劳分配的形式230

三、非按劳分配形式的发展与社会分配不公231

第四节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232

起来232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232

二、一部分地区、企业、个人先富裕起来的必然性233

三、先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234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消费236

第一节社会主义消费关系236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特点236

二、消费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238

第二节社会主义消费结构241

一、消费结构的含义241

二、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242

三、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243

一、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244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244

二、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245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再生产249

第一节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249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物质资料再生产251

一、社会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251

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形式253

三、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255

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258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劳动力再生产和人口规律260

一、社会主义的劳动力再生产261

二、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263

三、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关系264

一、对外开放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国际270

化的要求270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270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270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273

三、改革外贸体制273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274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作用和原则274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276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技术和资金交流279

一、对外技术交流279

二、对外资金交流282

三、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284

四、非贸易外汇收支285

第四节我国的经济特区287

一、经济特区的性质和特点287

二、经济特区的意义和作用289

第五节发展外向型经济291

一、外向型经济的含义和特征292

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293

三、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295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管理29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管理的必要性和任务298

一、社会主义经济宏观管理的必要性298

二、社会主义经济宏观管理的任务300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宏观管理的目标和内容302

一、社会主义经济宏观管理的目标和内容302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平302

衡302

三、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307

一、经济运行机制的模式311

第三节建立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的经济运行机311

制311

二、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方式314

三、正确发挥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316

第四节建立和健全新的宏观调控体系319

一、宏观直接调控向宏观间接调控的转换319

二、经济调控手段322

三、行政调控手段325

四、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327

结束语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趋势331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在于改革331

二、社会主义社会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阶级斗336

争336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与发展趋势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