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期网络舆论生态 动因、机制与模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朝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727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型期网络舆论生态 动因、机制与模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目的1
第二节 研究方法、路径及创新点3
一 研究方法3
二 研究意义6
三 研究创新与难点6
第二章 网络舆论研究现状综述9
第一节 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视角9
一 社会学视角9
二 政治学视角9
三 传播学视角10
四 自然科学视角10
第二节 我国学术论文数据统计和内容分析11
一 历时态考察11
二 研究主题考察15
三 研究类型考察25
四 研究领域考察26
五 研究方法考察27
六 网络舆论研究总括27
第三节 国外关于网络舆论的研究状况29
一 社会学视角30
二 政治学视角33
三 传播学视角34
四 自然科学视角36
第三章 网络舆论相关概念界定38
第一节 舆论概念内涵及研究现状38
第二节 网络舆论概念内涵及研究现状40
一 网络舆论定义的历时态考察40
二 网络舆论概念的界定42
第三节 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概念辨析43
一 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的概念比较43
二 网络舆情向网络舆论的转化44
第四节 机制的界定45
一 机制的本义45
二 机制的引申义45
第四章 社会转型视域下的网络舆论生成48
第一节 网络舆论背后的政治转型49
一 意识形态:密闭向宽松转变49
二 政治制度:人治向法治转变51
三 制度执行者: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53
第二节 网络舆论背后的经济转型55
一 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55
二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与利益表达诉求的增长59
第三节 网络舆论背后的文化转型61
一 传统伦理文化的失落62
二 网络文化的崛起64
第四节 网络舆论背后的媒介环境67
一 传统媒体公共话语平台功能的弱化67
二 媒介“话语霸权”的消解68
第五章 网络舆论形成的哲学分析71
第一节 网络舆论形成的客观根源71
一 网络本质及特征71
二 网络舆论客体76
三 网络舆论的民众评价论本质79
第二节 网络舆论形成的主观依据81
一 网络舆论主体界定81
二 网络舆论的主体依据82
三 网络主体性83
四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网络舆论主体身份考察84
第三节 网络舆论形成的认识论基础85
第六章 网络舆论生成过程研究88
第一节 网络舆论的发生要素88
一 网络舆论主体的公众性88
二 网络舆论客体的双重转向——公共领域私人化、私人领域公共化89
三 网络舆论主体的利益、价值观、情感92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生成逻辑98
一 网络舆论是社会安全阀99
二 网络舆论是社会晴雨表101
三 网络舆论的生成逻辑101
四 网络舆论的生成路径102
第三节 网络舆论传播模式108
一 5W模式108
二 香农—韦弗模式109
三 钮科姆模式109
四 德弗勒模式(双向反馈模式)110
五 网络舆论生成的双向互构模式111
第七章 网络舆论的演进过程研究113
第一节 网络舆论演进模型构建113
一 五个热点事件网络舆论演变统计113
二 网络舆论演进周期图122
三 网络舆论演进阶段划分125
四 网络舆论演进模型构建128
第二节 稳定—波动—平衡的网络舆论形式动态结构132
一 网络舆论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132
二 网络舆论演进中各动因博弈机制研究——加值理论的视角134
第三节 个体—群体—个体的网络舆论主体动态结构163
一 群体概念界定163
二 网络舆论群体的形成164
第四节 潜在舆论—显性舆论—潜在舆论的网络舆论本体动态结构168
一 潜在舆论生发169
二 舆论显在化172
三 舆论复归隐性175
第八章 结论177
一 研究发现177
二 若干争议问题的思辨182
三 网络舆论作用的认知立场184
四 研究不足及研究方向186
参考文献188
后记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