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苏振华,刘益成,赵汀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7402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地震数据-数据采集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技术基础1
1.1服务器1
1.1.1服务器和普通PC的区别1
1.1.2服务器分类2
1.1.3服务器的性能3
1.1.4服务器在地震仪器中的应用4
1.2总线接口技术4
1.2.1 VME总线5
1.2.2 SCSI总线6
1.3存储设备8
1.3.1磁记录原理8
1.3.2数字磁带机11
1.3.3磁盘阵列简介18
1.3.4网络存储技术20
1.4嵌入式系统与可编程逻辑器件22
1.4.1嵌入式系统的概念23
1.4.2嵌入式系统硬件23
1.4.3嵌入式操作系统26
1.4.4应用软件28
1.4.5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29
第2章 信号处理基础32
2.1信号的基本概念32
2.1.1基本概念32
2.1.2信号的基本属性34
2.2模拟信号的数字处理36
2.2.1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36
2.2.2抽样与抽样定理37
2.2.3 A/D转换器的基本结构39
2.2.4抽样信号的恢复与D/A转换器39
2.3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41
2.3.1离散时间信号41
2.3.2离散时间系统43
2.3.3离散时间系统时域分析44
2.3.4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45
2.4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45
2.4.1序列的Z变换46
2.4.2序列的傅里叶变换47
2.4.3离散时间系统频域分析50
2.5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51
2.5.1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51
2.5.2 DFT的一些性质52
2.5.3 DFT的快速算法——FFT53
2.5.4 DFT与FFT在频谱分析中的应用54
2.6数字滤波器概述57
2.6.1数字滤波类型与指标57
2.6.2 FIR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59
2.6.3最小相位数字滤波器60
2.6.4梳状滤波器61
2.7 PCM A/D转换器62
2.7.1量化与量化噪声63
2.7.2 PCM A/D转换器的实现方法65
2.8 Σ-△ A/D和Σ△D/A转换器66
2.8.1 Σ-△ A/D转换器的结构66
2.8.2Σ△调制器的基本概念67
2.8.3一阶Σ-△调制器的传输特性及量化信噪比70
2.8.4高阶Σ-△调制器72
2.8.5数字抽取滤波器73
2.8.6 Σ-△ D/A转换器76
第3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80
3.1数据通信基本概念80
3.1.1数据通信系统基本结构80
3.1.2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81
3.2传输介质83
3.2.1有线传输介质83
3.2.2无线传输介质91
3.3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92
3.4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96
3.4.1基带传输96
3.4.2频带传输97
3.5多路复用技术101
3.6差错控制技术103
3.7通信接口标准105
3.7.1 RS-232C接口106
3.7.2 RS-422与RS-485串行接口标准108
3.7.3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LVDS)111
3.8局域网(LAN)与协议113
3.8.1网络体系结构与OSI/RM参考模型113
3.8.2 TCP/TP协议簇简介116
3.8.3局域网117
3.9无线传输技术118
3.10数据传输协议在地震仪器中的应用120
第4章GPS的基本原理125
4.1 GPS的组成125
4.2 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技术128
4.3 DGPS原理与RTK技术130
4.4 GPS定位在地震仪器中的应用132
第5章 地震勘探基础136
5.1概述136
5.2地震波及其传播特征137
5.2.1地震波的基本概念137
5.2.2地震波的特征138
5.2.3地震波的传播规律143
5.3反射波地震勘探147
5.3.1反射波地震勘探的概念147
5.3.2反射波时距曲线149
5.3.3反射波地震勘探的褶积模型152
5.4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施工方法156
5.4.1野外数据采集预备工作156
5.4.2野外生产施工流程160
5.5地震勘探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161
第6章 人工震源与地震检波器166
6.1炸药震源166
6.1.1地震波的炸药震源激发166
6.1.2爆炸能量与岩石介质的耦合关系167
6.1.3遥控爆炸方式169
6.2可控震源169
6.2.1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原理与工作方式170
6.2.2可控震源的基本组成173
6.2.3可控震源的施工方法177
6.3气枪震源180
6.4电磁感应式地震检波器183
6.4.1电动式检波器184
6.4.2涡流检波器189
6.4.3电磁感应滤波器主要性能参数与测试191
6.5压电式检波器193
6.6检波器组合197
6.7数字地震检波器200
第7章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机系统208
7.1概述208
7.1.1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概况208
7.1.2地震勘探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09
7.1.3地震勘探仪器的组成211
7.2主机系统的组成213
7.2.1主机系统的功能213
7.2.2主机硬件系统构成214
7.2.3主机系统软件216
7.2.4主机系统示例——Sercel 428XL主机系统简介217
7.3大线控制接口部件222
7.3.1大线控制接口部件功能与组成222
7.3.2 428XL仪器大线控制接口简介223
7.4源同步控制器227
7.4.1遥爆系统工作原理227
7.4.2信号交换229
7.4.3 SHOT PRO与各种地震仪器的信号连接229
7.5实时相关叠加器232
7.6地震数据的记录与回放239
7.6.1磁带机记录格式239
7.6.2回放显示250
7.7陆地勘探记录文件的SPS标准格式252
7.8扩展系统256
7.8.1远程支持系统256
7.8.2地理信息系统257
7.8.3车辆跟踪系统(VTS)259
第8章 地面电子系统261
8.1地面电子设备的组成与数据流261
8.2传输电缆262
8.3地震数据采集站264
8.3.1基于Σ-△ A/D型采集站的特点265
8.3.2现代地震数据采集站的结构、功能与指标267
8.3.3地震数据采集站采集模块268
8.3.4采集站控制模块276
8.3.5采集站与大线接口(数据传输接口)278
8.3.6采集站电源与时钟电路简介279
8.3.7 Serce1400系列采集站(FDU)示例280
8.4交叉站282
8.4.1交叉站的接口与功能282
8.4.2交叉站组成286
8.4.3 428XL交叉站(LAUX428)示例287
8.5电源站290
8.5.1电源站的接口与功能290
8.5.2电源站的组成292
8.5.3 System4仪器电源站简介293
8.6野外供电电瓶295
8.7机壳设计与防雷电300
第9章 仪器测试与质量控制系统301
9.1仪器测试301
9.1.1概述301
9.1.2采集站测试302
9.1.3数字地震检波器测试308
9.1.4极性敲击测试315
9.1.5仪器同步功能测试315
9.2实时质量监控系统简介318
9.2.1质量监控系统组成319
9.2.2几种仪器的QC系统简介319
9.3地震记录的评价323
第10章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328
10.1可控震源的源驱动技术328
10.1.1施工方法328
10.1.2实施方案329
10.1.3源驱动技术的特点332
10.2滑动扫描技术334
10.2.1滑动扫描原理334
10.2.2实施方案336
10.2.3滑动扫描施工注意事项339
10.3高保真采集技术340
10.3.1基本方法340
10.3.2实施方案341
10.4 DSSS采集技术347
10.4.1技术概述347
10.4.2实施方案348
10.5 ISS采集技术352
10.5.1技术概述352
10.5.2实施方案353
参考文献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