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防空导弹引信设计及防真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防空导弹引信设计及防真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882170.jpg)
- 梁堂文主编;李玉清,何武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宇航出版社
- ISBN:7800348266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65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6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防空导弹引信设计及防真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梁棠文1
1.1引信的定义及分类1
1.2引信在武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2
1.3引信的基本组成与特点4
1.3.1引信的基本组成4
1.3.2防空导弹引信的特点7
1.4引信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9
1.5引信的系统测试、仿真与模拟试验14
1.5.1引信系统测试与试验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内容14
1.5.2目标近区雷达散射特性的测试14
1.5.3引信系统的技术性能测试16
1.5.4引信系统仿真与模拟试验的基本方法17
1.5.5引信的抗干扰试验21
1.6防空导弹引信技术的发展概况22
1.6.1国外防空导弹引信技术发展的概况22
1.6.2防空导弹引信技术的发展趋势24
参考文献27
第2章 雷达引信的系统设计&李玉清28
2.1概述28
2.2与引信系统设计有关的导弹武器系统战术技术指标28
2.3导弹武器系统对引信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30
2.4导弹和目标交会的几何关系及其数学描述33
2.4.1导弹和目标交会段参数及其特征33
2.4.2点目标相对弹体的运动方程34
2.4.3弹体为质点时相对目标的运动方程44
2.4.4目标任意点相对弹体的运动方程44
2.4.5目标落入的极性角ωφ45
2.4.6目标轴向及速度矢量在弹体坐标系中的方向余弦46
2.4.7交会角与相对速度矢量在弹体坐标系中的方向余弦48
2.4.8脱靶量ρ和方位θ50
2.4.9照射雷达对目标照射的双基角50
2.4.10照射雷达照射弹体的方向与弹轴夹角52
2.4.11交会段多普勒频率的计算53
2.5引信启动特性及其数学描述54
2.5.1引信启动区定义54
2.5.2影响引信启动区的主要因素55
2.5.3引信启动区的表示方法56
2.5.4引信启动区的数学描述58
2.5.5引信的启动特性70
2.6引信与战斗部配合及其效率72
2.6.1战斗部的动态杀伤特性72
2.6.2引信与战斗部配合效率的评估79
2.6.3提高引信与战斗部配合效率的技术途径和措施83
2.7雷达引信系统参数设计85
2.7.1引信天线参数的设计和确定85
2.7.2引信最大作用距离的确定93
2.7.3引信灵敏度的设计考虑95
2.7.4引信的积累延时和启动延时的设计99
参考文献104
第3章 雷达引信的抗干扰技术与背景干扰的抑制&李玉清106
3.1概述106
3.2雷达引信抗干扰在防空武器系统中的作用107
3.3雷达引信工作特点对干扰及抗干扰的影响及其抗干扰设计原则110
3.3.1引信工作特点对干扰与抗干扰的影响110
3.3.2雷达引信抗干扰设计原则111
3.4人为有源干扰对雷达引信的影响112
3.4.1常见的几种干扰形式112
3.4.2人为有源干扰与引信作用的机理分析114
3.5人为无源干扰对雷达引信的影响121
3.5.1无源干扰分类及特点121
3.5.2箔条云对引信的干扰作用121
3.5.3无源诱饵假目标对引信的干扰作用124
3.6自然环境背景干扰对引信的影响124
3.6.1云、雨、雪、雾对引信的干扰作用124
3.6.2地、海杂波对引信的干扰作用127
3.7引信抗干扰性能评定准则134
3.7.1功率评定准则134
3.7.2效率评定准则136
3.7.3转发增益评定准则137
3.7.4三种评定准则的评述138
3.8提高雷达引信抗人工干扰和抑制背景干扰的主要技术措施139
3.8.1提高引信工作隐蔽性的主要措施和方法140
3.8.2迫使干扰源降低干扰功率采用的措施144
3.8.3提高引信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145
3.8.4提高引信距离和速度选择能力145
3.8.5方位选择抗干扰技术152
3.8.6方位选择和距离选择相结合抗干扰技术152
3.8.7极化对消抗干扰技术153
3.8.8频谱扩展抗干扰技术154
3.8.9信息处理抗干扰技术154
3.8.10噪声对消抗干扰技术159
参考文献162
第4章 雷达引信目标探测装置典型体制设计原理&梁棠文 李玉清 蒲开忠 瞿草春164
4.1概述164
4.1.1雷达引信目标探测装置的定义与分类164
4.1.2引信目标探测装置的一般设计原则164
4.2主动式连续波多普勒引信设计原理167
4.2.1主动式连续波多普勒引信概况167
4.2.2设计原理169
4.2.3硬件设计与实例173
4.3调频引信的设计原理及举例175
4.3.1调频引信的概况175
4.3.2正弦调频边带引信的工作原理177
4.3.3正弦调频边带引信主要技术参数的选择与计算182
4.3.4计算举例186
4.4伪随机码引信设计原理及举例188
4.4.1伪随机码引信概况188
4.4.2伪随机码引信设计原理189
4.4.3设计举例199
4.5脉冲雷达引信设计原理202
4.5.1脉冲雷达引信概况202
4.5.2设计原理203
4.5.3主要参数选择与计算208
4.5.4硬件设计的有关问题210
4.6脉冲多普勒引信的设计原理211
4.6.1分类和特点211
4.6.2脉冲多普勒引信的工作原理215
4.6.3脉冲多普勒引信的波形设计221
4.6.4脉冲多普勒引信接收机灵敏度计算243
4.6.5距离门和滤波器设计250
4.6.6 PIN开关隔离比的设计要求252
4.7旁瓣抑制雷达引信设计原理255
4.7.1工作特点255
4.7.2旁瓣抑制引信工作原理255
4.7.3设计举例261
4.7.4单通道旁瓣抑制引信264
4.8半主动雷达引信设计原理266
4.8.1半主动引信的特点266
4.8.2半主动雷达引信的工作原理268
4.8.3半主动引信的参数选择及估算273
4.8.4提高半主动引信性能的措施275
4.8.5半主动雷达引信设计举例277
4.9比相雷达引信的设计原理281
4.9.1工作特点281
4.9.2比相雷达引信的工作原理281
4.10电容引信的设计原理289
4.10.1电容引信的工作原理290
4.10.2电容引信设计与计算294
4.11被动引信设计原理303
4.11.1工作特点303
4.11.2无线电比相被动引信工作原理303
参考文献307
第5章 光学引信设计原理&毛俊圻 陈金浩311
5.1概述311
5.1.1光学引信基本分类及特点312
5.1.2光学引信基本组成313
5.1.3目标的红外辐射313
5.1.4目标的光反射特性316
5.2红外引信工作原理与设计318
5.2.1红外引信的技术指标320
5.2.2红外引信工作波段的选择323
5.2.3红外探测器325
5.2.4光学系统332
5.2.5信号处理电路336
5.2.6设计引信时对背景因素的考虑338
5.2.7红外引信噪声及其抑制341
5.2.8红外引信的可靠性和寿命342
5.3激光引信工作原理与设计343
5.3.1激光引信特点和工作原理343
5.3.2激光源设计347
5.3.3激光引信接收系统噪声分析和极限灵敏度计算349
5.3.4抗阳光背景技术途径353
5.3.5光学系统设计355
5.3.6接收机电路设计360
参考文献363
第6章 雷达引信低频信号处理中的专用电路&蒲开忠364
6.1概述364
6.2增幅速率选择电路设计364
6.2.1工作原理365
6.2.2增幅速率选择电路的抗干扰分析369
6.2.3电路主要参数的选择与计算371
6.3积累电路设计375
6.3.1模拟积累电路的基本类型375
6.3.2模拟积累电路的工作原理376
6.3.3模拟积累电路的参数选择与计算380
6.3.4数字式积累电路383
6.4执行电路设计384
6.4.1执行电路的基本要求385
6.4.2执行电路的参数选择与计算386
6.4.3执行电路的设计举例389
6.5启动延迟时间调整电路设计392
参考文献395
第7章 安全执行机构和触发引信的设计&宣淑庄396
7.1概述396
7.1.1安全执行机构和触发引信的主要功能、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397
7.1.2安全执行机构和触发引信的主要战术技术要求398
7.2安全执行机构和触发引信的设计准则400
7.2.1机械、电气及环境的设计考虑401
7.2.2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应注意的问题401
7.2.3环境能源和非环境能源的选择404
7.2.4传爆系列的选择404
7.3安全执行机构的设计405
7.3.1安全执行机构主要部件的构造和设计原理405
7.3.2设计举例412
7.4触发引信的设计421
7.4.1触发引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421
7.4.2设计举例424
7.5安全执行机构和触发引信的试验433
7.5.1整机试验433
7.5.2火工元件试验435
参考文献435
第8章 引信性能测试与测试设备设计&杨玉琳437
8.1概述437
8.2引信灵敏度和启爆比、抑爆比的测试技术438
8.2.1引信灵敏度的定义及其测量计算式439
8.2.2半主动引信灵敏度测试工作原理440
8.2.3主动式旁瓣抑制型雷达引信的启爆比与抑爆比的定义和测量计算式443
8.2.4主动式旁瓣抑制雷达引信测试工作原理445
8.3多普勒信号模拟技术449
8.3.1微波调幅法450
8.3.2微波单边带调制器(SSBM)451
8.3.3行波管锯齿波调相法453
8.3.4频率综合法454
8.3.5视频脉冲斩波多普勒信号模拟455
8.3.6引信多普勒信号模拟技术的评述459
8.4目标穿越引信天线主瓣的模拟技术460
8.4.1微波增幅调制法460
8.4.2视/低频多普勒调制信号瞬时通断法461
8.5弹—目距离模拟与距离截止特性的测量464
8.5.1弹—目距离模拟464
8.5.2引信距离截止特性的测量465
8.6引信自动化测试技术466
8.6.1微电脑引信灵敏度测试系统示例467
8.6.2引信自动化测试技术发展趋势与VXI总线系统应用前景470
参考文献473
第9章 光引信的测试与地面试验&毛俊析 陈金浩475
9.1概述475
9.2光引信的基本性能测试技术476
9.2.1光学系统零部件测试476
9.2.2引信视场角的测试478
9.2.3红外探测器参数测试479
9.2.4信号处理电路参数测试483
9.2.5光引信灵敏度的测试484
9.3光引信启动特性的物理仿真试验485
9.3.1准动态试验486
9.3.2柔性滑轨试验488
9.3.3绕飞试验491
9.4光引信的其他试验493
9.5激光引信测试495
9.5.1激光器测试495
9.5.2光电探测场测试497
9.5.3激光引信灵敏度测试498
第10章 雷达引信启动特性的缩比模拟技术&何武城 刘凤岐501
10.1概述501
10.2雷达引信启动特性无线电缩比模拟试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04
10.2.1基本原理504
10.2.2主动式连续波多普勒引信的无线电缩比模拟试验原理和方法508
10.2.3半主动连续波多普勒频差制导引信的无线电缩比模拟试验原理和方法514
10.2.4其他典型雷达引信的缩比模拟试验515
10.3雷达引信启动特性无线电缩比模拟试验室的构成及技术要求516
10.3.1缩比目标模型516
10.3.2实现引信与目标相对运动的引信或目标的拖动系统518
10.3.3目标或引信的吊挂和支撑系统522
10.3.4运动参数的测量和记录系统523
10.3.5信号参数的传输、记录和处理系统525
10.3.6模拟自由空间的微波暗室528
10.4引信启动特性无线电缩比模拟试验举例530
10.4.1频差△F (t)的模拟530
10.4.2喷气发动机压缩机叶片对目标反射信号特征影响的模拟532
10.4.3频差引信启动特性模拟试验的实施方法532
参考文献534
第11章 雷达引信对全尺寸目标模型的快速交会模拟试验&周章添536
11.1概述536
11.2引信实物快速交会模拟试验的基本原理537
11.3引信的绕飞试验539
11.3.1引信绕飞试验的特点539
11.3.2引信绕飞试验技术539
11.4引信低空挂飞试验544
11.4.1引信低空挂飞试验的主要任务和特点544
11.4.2引信低空挂飞试验技术545
11.5火箭橇试验548
11.5.1火箭橇试验特点548
11.5.2火箭橇试验技术549
11.6柔性滑轨试验552
11.6.1柔性滑轨试验特点552
11.6.2柔性滑轨试验技术553
11.7引信实物动态模拟试验的数据判读和处理方法554
11.7.1航向与侧向摄影画幅的判读554
11.7.2目标坐标参数的计算557
11.7.3任意一点坐标参数的计算561
11.7.4目标各运动参数的计算562
11.7.5引信启动特性的获取567
11.7.6模拟试验记录信号的判读569
11.7.7计算机数据处理与工程计算572
11.7.8误差统计573
11.8各种模拟试验方法评述574
参考文献575
第12章 雷达引信对全尺寸目标模型的低速交会模拟试验&彭建东576
12.1概述576
12.2低速模拟试验的原理与用途578
12.3低速模拟试验的设施581
12.3.1交会模拟运动系统581
12.3.2目标吊挂及姿态控制系统585
12.3.3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586
12.3.4目标模型系统587
12.3.5降低场地背景反射措施587
12.4低速模拟试验的基本方法588
12.5试验精度分析595
12.6低速模拟试验的评估598
12.7低速模拟试验技术的完善599
参考文献600
第13章 引信的靶场射击试验&何武城601
13.1概述601
13.2引信靶场射击试验的方法603
13.3引信参数的遥测607
13.4引信靶场射击试验数据处理结果610
13.5引信靶场射击试验结果评估613
13.5.1引信与战斗部配合效率的评估613
13.5.2引信启动概率的评估614
13.5.3引信启动角的评估614
13.5.4对目标的毁伤概率统计616
参考文献616
第14章 目标近区雷达散射特性测试研究&陈保辉617
14.1概述617
14.2目标近区电磁散射特性的主要特点619
14.2.1引信天线参数和工作距离对近场雷达散射截面的影响619
14.2.2 目标频谱的展宽效应622
14.2.3目标上的任何特殊部件对散射都会有大的影响623
14.3研究目标近区雷达散射特性的基本方法625
14.3.1全尺寸测试方法626
14.3.2电磁缩比模拟测试方法627
14.3.3飞机目标喷气发动机压缩机叶片影响的模拟测试635
14.3.4理论计算法637
14.4目标近区散射特性理论建模研究637
14.4.1近场区的椭球体模型638
14.4.2复杂目标分解为许多个简单形体639
14.4.3近区雷达散射截面(RCS)的统计建模641
14.5目标近区散射特性研究发展趋势643
参考文献644
第15章 近程雷达的特点&何武城646
15.1概述646
15.2近程雷达的特征648
参考文献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