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通史
  • (德)艾伯华著;王志超,武婵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城出版社
  • ISBN:978751550151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远古时代3

第一章 史前史3

远古历史的资料来源3

北京人4

旧石器时代5

新石器时代6

八类重要的史前文化7

第二章 商王朝(约公元前1600—前1028年)15

年代、起源与物质文化15

文字与宗教18

向封建制过渡20

上古时代25

第三章 周王朝(约公元前1028—前257年)25

周的文化起源和商的灭亡25

新帝国的封建制26

周与商的融合28

帝国霸权的局限性32

封建诸侯国实力的变化33

孔子35

老子40

第四章 战国时代(公元前481—前256年)封建制度的瓦解45

社会与军事变革45

经济变革47

文化变革51

第五章 秦王朝(公元前256—前207年)57

走向统一57

各个领域的统一59

边境防御及内部崩溃61

中古时代65

第六章 汉王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65

地主国家的发展65

匈奴帝国的状况、它与汉帝国的关系及华南的统一69

短暂的封建反动和地主阶层的巩固72

对突厥斯坦的政策和匈奴帝国的灭亡79

贫困化、朋党之争及王朝的灭亡82

伪社会主义式的独裁统治和“赤眉军”起义85

反动与复苏——后汉王朝88

对匈奴的政策88

经济状况、黄巾军起义及汉王朝的崩溃91

文学与艺术94

第七章 中国的第一次分裂时期(公元20—580年)99

(一)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99

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问题99

南方的两个王国101

北方的魏国105

(二)西晋王朝(公元265—317年)106

晋帝国的内部形势106

对边疆人民的影响108

争夺皇位111

汉族人的移民112

第八章 隋帝国与唐帝国157

(一)隋王朝(公元580—618年)157

新统一帝国的内部状况157

与突厥和高丽的关系160

崩溃的原因161

(二)唐王朝(公元618—906年)162

改革与分权162

对突厥的政策166

对突厥和高丽的征服以及霸权的顶峰167

武则天的统治:佛教与资本主义169

唐文化的第二个高峰171

节度使叛乱174

回纥人的作用及寺庙资产的没收176

第一次成功的农民起义及帝国的崩溃179

近世时代185

第九章 中国的第二次分裂时期185

(一)过渡时期:五代(公元906—960年)185

新时代的开端185

10世纪的政治形势189

华南地区的贸易垄断及华北地区的印刷术和纸币190

五代的政治史192

(二)温和专制主义时期196

北宋王朝196

向南的扩张196

行政管理、军队及通货膨胀198

改革与福利措施203

文化状况(哲学、宗教、文学和绘画)205

军事崩溃209

北方的辽(契丹)王朝(公元937—1125年)210

社会结构及对中华帝国皇位的要求210

西辽国家212

北方的西夏国家(公元1038—1227年)212

突厥传统的延续212

南宋王朝(公元1127—1279年)214

奠基214

内部局势214

文化状况及崩溃的原因215

北方的女真帝国(公元1115—1234年)217

从高丽北部向长江流域的迅速扩张217

汉人的联合阵线218

蒙古帝国的肇始218

第十章 绝对专制主义时期221

(一)元朝(公元1280—1368年)221

新的外族统治之开端221

“民族立法”222

军事状况223

社会状况224

民族起义227

文化状况230

(二)明朝(公元1368—1644年)233

开端及民族情感233

打击蒙古人与倭寇的战争234

既定制度中的社会立法235

垦殖与农业的发展237

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239

小地主阶层的成长241

文学、艺术和工艺242

宫廷政治246

海军与向南扩张247

朋党之争248

农民起义251

马基雅维利主义252

16世纪的对外关系253

内忧外患256

(三)清朝(公元1644—1911年)259

满洲人入主中原259

18世纪的衰落262

在中亚的扩张和第一份国家条约266

文化状况267

与外部世界的关系271

衰落与起义273

远东的欧洲帝国主义274

突厥斯坦与内地的人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277

中日冲突及更为严重的投降协定282

俄国人在满洲284

改革与反动——义和团起义284

王朝的终结287

第十一章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8年)291

社会和文化状况291

民国的第一个阶段:军阀混战296

民国的第二个阶段:国民党302

中日战争(公元1937—1945年)304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307

共产党的崛起307

新中国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