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年学术丛书·政治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组织形态与运作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年学术丛书·政治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组织形态与运作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877322.jpg)
- 邹庆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711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委制-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年学术丛书·政治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组织形态与运作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的提出1
二、研究现状评述3
三、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10
第一章 委员会制和党委制的基本理论分析12
一、委员会制的历史渊源及理论发展12
(一)委员会制的萌芽:前国家社会时期的原始民主机制12
(二)委员会制的初步定型:以古代雅典为例15
(三)中世纪欧洲城市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与委员会制的完善19
(四)巴黎公社:委员会制在无产阶级民主政权建设中的最初尝试23
(五)委员会制在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实践中的完备形态24
二、委员会制的概念和价值分析30
(一)委员会制的概念30
(二)委员会制的价值分析31
三、委员会制与现代政党36
四、委员会制是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组织形式39
五、中国共产党党委制的基本内涵43
(一)党委制的概念界定43
(二)党委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44
(三)党委制在组织结构上是“充分民主的中央集权制”45
(四)党委制是与国家政治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46
(五)党委制是有效履行领导功能的一种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46
(六)党委制的适用范围48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组织形态和基本功能54
一、现代管理学与政治社会学视阈中的组织形态54
(一)组织形态的含义与评价标准54
(二)科层官僚制理论的启示56
(三)防止组织内的“寡头统治”倾向58
二、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组织形态的主体框架59
(一)纵向结构60
(二)横向结构61
(三)内部结构63
(四)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组织形态的主要特点65
三、地方党委制运行中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重要关系68
(一)集权与分权69
(二)上级与下级70
(三)集体与个人73
(四)规模与效率76
(五)少数与多数78
(六)监督与制衡81
四、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基本功能82
(一)政策供给82
(二)组织与协调83
(三)监督制约84
(四)行为约束84
(五)社会动员84
(六)人才选拔与培养85
(七)党内沟通85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历史考察87
一、地方党委制的初创时期(1921—1927)87
(一)地方党委制建设的早期探索88
(二)组织体制与制度体系初具轮廓91
二、领导武装斗争和局部执政时期逐步形成“一元化”领导模式(1927—1949)94
(一)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的初步确立95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组织建设与军队、苏维埃政权建设99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元化”领导体制103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委制建设的新进展106
三、执政条件下地方党委制建设的曲折发展(1949—1978)108
(一)党的八大前后的有益探索109
(二)“党领导一切”模式113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委员会”体制115
四、地方党委制的制度化与规范化(1978年至现在)116
(一)确立制度化的改革方向116
(二)形成规范地方党委制运行的根本法规119
(三)实践创新与制度建设的互动121
五、地方党委制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反思125
(一)战争体制下组织建设的目标与内在民主机理的冲突125
(二)计划经济体制对集权的内在需求与革命逻辑的不适当演绎127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主诉求与党委会制度的发展空间128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现实评析130
一、体制架构130
(一)地方党委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130
(二)权力过分集中:一个仍需高度重视的问题137
(三)权力过分集中在体制上的表现形式141
二、制度建设148
(一)党的代表大会制度148
(二)党的委员会制度149
(三)党内选举制度151
(四)党内监督制度153
三、运行机制156
(一)议题提出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157
(二)议事决策规则有待于进一步细化158
(三)全委会在干部选任中决策权行使不完全问题比较突出160
(四)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161
(五)党委会体制框架的沟通渠道缺乏上下贯通性162
四、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新情况、新问题162
(一)常委会决策中存在着违反集体领导原则的风险163
(二)沟通协调任务更加繁重164
(三)专职副书记的职能定位模糊164
(四)有效监督问题凸显165
(五)传统的干部成长路径受到冲击166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制的改革与创新167
一、基本方向:党的建设科学化167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质:照客观规律办事167
(二)科学理论指导是基础169
(三)科学制度是保障171
(四)科学方法是关键172
二、基本路径选择:体制与机制改革174
(一)体制与机制改革的重要性174
(二)体制与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则175
三、权力配置问题:体制与机制改革的主线178
(一)权力配置问题在体制与机制改革中的地位178
(二)党的权力的分类180
(三)权力配置的三个维度181
四、权力的横向配置:以理顺党政关系为核心181
(一)正确理解党政关系的实质181
(二)“党”与“政”关系的辨析183
(三)关于党政关系的实践探索和主要观点186
(四)建立良性统合的党政运作机制187
五、权力的纵向配置:以集权与分权的动态平衡为目标191
(一)集权与分权是权力纵向配置的关键性问题191
(二)构建“统分结合,动态平衡”的纵向权力结构193
(三)集权与分权的动态平衡要以制度化为保障197
六、权力的内部配置:以“三层授权、三权分设、三级监督”为主体198
(一)认识和把握党内权力配置的基本规律198
(二)在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框架下推进党内权力配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201
(三)建立层级差异性权力结构:一种体现体制包容性的现实选择205
七、改革完善党委会工作机制209
(一)健全科学的常委分工职责体系210
(二)建立以票决制为主要方式的议事决策机制211
(三)建立完善决议执行中的沟通与协调机制212
(四)建立健全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党务公开机制213
(五)建立以党务公开为基础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215
(六)完善党委问责机制216
结束语219
主要参考文献223
后记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