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生保健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生保健 下
  • 郭松涛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5152014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458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797页
  • 主题词:保健-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生保健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卷 四季保健691

第四十九篇 四季保健总则692

一、四季保健是法时养生的细化692

二、四季保健要顺应四时阴阳变化692

三、四季保健的三大关键693

四、根据四季节气变化保健694

五、四季保健要注意四时调摄695

第五十篇 春季防病的重点696

一、春季应预防旧病复发696

二、春季应预防伤风感冒697

三、春季应预防传染病697

四、春季应预防呼吸道疾病701

五、春季应预防过敏性疾病703

六、春季易患的各种疾病704

第五十一篇 春季保健的方法705

一、春季保健的原则705

二、春季的饮食保健705

(一)春季的饮食补法706

(二)春季的保健食谱708

1.食粥方708

2.立春顺安养生汤708

3.首乌肝片708

4.虾仁韭菜708

5.雨水顺安汤709

6.惊蛰顺安汤(1-3)709

7.杜仲腰花709

8.清明顺安养生汤709

9.谷雨顺安养生汤1号709

10.谷雨顺安养生汤2号709

11.香椿芽拌豆腐710

12.荠菜虾饼710

13.青蒜烧豆腐710

14.春笋焖肉710

15.竹笋鲫鱼汤710

16.百合绿豆汤710

17.苦瓜炒肉丝710

18.素焖扁豆荚711

19.荠菜鸡蛋汤711

20.雍菜荸荠汤711

21.黑米粥711

22.菊苗粥711

23.杞菊茶711

24.桑叶茶711

25.活血黑豆汤711

26.马铃薯牛奶饮711

27.人参番茄汤711

28.干姜炒韭菜712

29.红花烧豆腐712

三、春季的药补保健712

四、春季的起居保健713

五、春季的运动保健714

六、春季的精神保健715

第五十二篇 夏季防病的重点716

一、夏季预防暑湿感冒716

二、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716

三、夏季预防过敏症717

四、夏季预防旧病复发717

五、夏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717

六、冬病夏治疗效好718

七、夏季应防的常见病719

(一)夏季预防中暑719

(二)夏季预防晒伤720

(三)夏季预防痱子720

(四)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720

(五)预防毒虫蜇伤721

(六)夏季预防受凉721

(七)夏季预防湿邪721

(八)夏季预防生癣722

(九)夏季预防红眼病722

(十)夏季要防“火”722

第五十三篇 夏季保健的方法723

一、夏季保健的原则723

二、夏季保健重在“三心”724

三、夏季保健十最佳724

(一)最佳调味品—食醋724

(二)最佳蔬菜—苦味菜724

(三)最佳汤肴—西红柿汤724

(四)最佳肉食—鸭肉724

(五)最佳饮料—热茶724

(六)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725

(七)最佳运动—游泳725

(八)最佳服装颜色—红色725

(九)最佳消暑工具—扇子725

(十)最佳保健措施—规律睡眠725

四、夏季的饮食保健725

(一)夏季的饮食补法726

(二)夏季的保健食谱733

1.芹菜拌苦瓜733

2.苦瓜炖文蛤734

3.酿丝瓜734

4.腐干炒蒜苗734

5.荷叶凤脯734

6.鱼腥草拌莴笋734

7.桂圆粥734

8.小满顺安养生汤734

9.五味枸杞饮735

10.荷叶茯苓735

11.凉拌莴笋735

12.奶油冬瓜球735

13.兔肉健脾汤735

14.西瓜西红柿汁735

15.大暑顺安养生汤735

16.绿豆南瓜汤735

17.蒜茸黄瓜736

18.双耳芦笋736

19.凉瓜虾仁736

20.清蒸鲈鱼736

21.海米冬瓜736

22.红烧冬瓜736

23.冬瓜炖排骨736

24.枸杞茶736

25.金银花茶736

26.菊花茶736

27.薄荷茶736

28.茉莉花茶737

29.银花甘草茶737

30.山楂止痢茶737

31.蒲公英茶737

32.菊花灵芝茶737

33.马蹄水鸭汤737

34.冬瓜水鸭汤737

35.金银花水鸭汤737

五、夏季的药疗保健737

(一)补肾茯苓丸737

(二)苁蓉丸737

(三)三圣丸738

(四)四顺散738

(五)五倍丸738

(六)豆蔻散738

(七)食盐明目法738

(八)三伏“六一散”法738

(九)三伏服参脉散法738

(十)三伏解暑法738

(十一)三伏服肾沥汤法738

(十二)薄荷凉茶738

(十三)二花茶738

(十四)山楂开胃茶739

(十五)桑叶菊花饮739

(十六)胖大海茶739

(十七)银花菊花茶739

(十八)降压茶739

(十九)夏季常用的中成药739

六、夏季的起居保健740

七、夏季的运动保健740

八、夏季的精神保健742

第五十四篇 秋季防病的重点743

一、秋季应防肺炎743

二、秋季须防疟疾744

三、秋季预防钩端螺旋体病745

四、秋季须防咳嗽745

五、秋季须防哮喘746

六、秋季须防支气管炎746

七、秋季须防急性胃肠炎747

八、秋季须防秋瓜坏肚747

九、秋季易患的各种疾病747

(一)秋天警惕肺结核747

(二)秋季须防“慢肺阻”发展747

(三)秋季须防大脑炎748

(四)秋季须防秋燥748

(五)秋季预防多痰748

(六)秋季须防咽炎748

(七)秋季须防“老寒腿”749

第五十五篇 秋季保健的方法749

一、秋季保健的总则749

二、秋季保健重在“三保”750

三、秋季的饮食保健750

(一)秋季的饮食补法751

(二)秋季的保健食谱756

1.梨粥756

2.百合银耳粥756

3.银百秋梨羹756

4.生地粥756

5.甘蔗粥(1)756

6.甘蔗粥(2)756

7.黄精粥756

8.五彩蜜珠果756

9.青椒拌豆腐756

10.百合莲子汤756

11.百合脯757

12.莲子百合煲757

13.香酥山药757

14.油酱毛蟹757

15.百枣莲子银杏粥757

16.霜降顺安养生汤757

17.白果萝卜粥757

18.川贝冰糖梨757

19.栗子粥757

20.芝麻粥758

21.胡萝卜粥758

22.菊花粥758

23.醋熘藕片758

24.菊花爆鸡丝758

25.白萝卜煮豆腐758

26.香菇芋艿758

27.茄汁茭白758

28.百合二冬膏758

四、秋季的药补保健759

(一)高青丸759

(二)生姜汤759

(三)健脾散759

(四)八味地黄丸759

(五)补肾茯苓丸759

(六)顺安温肾丸759

(七)顺安益心健脾丸759

(八)顺安疏肝丸759

(九)顺安祛湿丸759

五、秋季的起居保健760

六、秋季的运动保健761

七、秋季的精神保健762

第五十六篇 冬季防病的重点763

一、冬季预防中风763

二、冬季预防心血管疾病763

三、冬季预防“老慢支”764

四、冬季预防流行性感冒765

五、冬季预防风湿病765

六、冬季预防各种关节病767

七、冬季预防皮肤瘙痒768

八、冬季预防冻疮和冻伤769

九、冬季预防寒冷性荨麻疹770

十、冬季预防背部受寒771

十一、冬季易患的各种疾病771

(一)冬季警惕骨质疏松771

(二)冬季应注意保护前列腺772

(三)冬季患的三大炎症772

(四)冬季易患的阳虚症773

(五)冬季预防脑梗死773

(六)冬季预防气脱773

(七)冬季预防头痛773

(八)冬季预防哮喘774

(九)冬季预防多痰774

(十)冬季预防痛风774

(十一)冬季预防痔疮774

十二、冬季保健歌诀775

第五十七篇 冬季保健的方法775

一、冬季保健的原则775

二、冬季如何进补776

(一)气虚进补776

(二)血虚进补776

(三)阴虚进补776

(四)阳虚进补776

三、冬季的饮食保健777

(一)冬季的饮食补法777

(二)冬季的保健食谱780

1.金针菇冬笋780

2.枸杞爆鸡丁780

3.韭黄炒猪腰781

4.双冬烩菜心781

5.萝卜排骨羹781

6.牛乳粥781

7.鸡汁粥781

8.鲫鱼粥781

9.甜浆粥781

10.板栗粥782

11.桂圆粥782

12.莲肉粥782

13.百合莲子羹782

14.神仙粥782

15.黑芝麻粳米粥782

16.丝瓜西红柿粥782

17.桂圆红枣粥782

18.当归生姜羊肉汤782

19.虫草蒸老鸭782

20.玫瑰烤羊心782

21.芝麻兔783

22.枸杞肉丝783

23.火腿烧海参783

24.木耳冬瓜三鲜汤783

25.白萝卜炖羊肉783

26.山药羊肉汤783

27.强肾狗肉汤783

28.核桃仁饼783

29.野山菌乌鸡汤784

30.参茸猪心汤784

31.姜枣汤784

32.治咳嗽方(1)784

33.治咳嗽方(2)784

34.治咳嗽方(3)784

35.治咳嗽方(4)784

36.治咳嗽方(5)784

37.治咳嗽方(6)784

38.蜜饯柚肉784

39.蒸梨784

(三)冬季进补五谨防785

四、冬季的药补保健785

(一)冬季药补保健的原则785

(二)冬季药补保健的宜忌787

(三)冬季药补保健的方法790

1.护命茯苓丸790

2.十月枸杞地黄法790

3.十月服槐子法790

4.药膳处方790

5.顺安益气健脾汤790

6.顺安健脾渗湿汤790

7.顺安益气健脾升阳汤791

8.玉屏风散791

9.治咳嗽方(1)791

10.治咳嗽方(2)791

11.治咳嗽方(3)791

12.百合冬花饮791

13.冬花茶791

14.川贝炖梨791

15.秋梨枇杷膏791

16.桑杏饮791

17.橘红丸791

五、冬季的起居保健792

(一)冬季要养肾792

(二)冬季要养藏792

(三)冬季要养静793

六、冬季的运动保健793

(一)适宜冬季运动的项目793

(二)冬季运动应注意的问题795

七、冬季的精神保健796

第八卷 妇女保健798

第五十八篇 妇女保健总论799

一、妇女保健的重要意义799

二、妇女保健的重点内容799

三、女人的健康标准800

四、健美和匀称是女性美的标准800

五、女性健康时间表801

六、女人健康的最佳时间801

七、妇女健康六策略802

八、女性健美七要诀803

九、女性每天饮食七要点804

十、女性养血五法805

十一、水女人最健康805

十二、女性手脚凉应补气806

十三、美满婚姻可以增强免疫力806

十四、爱抚有益健康806

十五、睡眠有利于美容806

十六、女性裸睡有益健康807

十七、怎样永葆美丽和魅力807

十八、女性如何使青春常驻807

十九、不用化妆品也可以美容808

二十、瓜果敷面可以美容809

二一、女性如何有效减肥809

二二、女性不要一味拒绝脂肪810

二三、当归是治疗妇科病的圣药810

二四、新婚蜜月防病法810

二五、女性要慎用爽身粉811

二六、剧烈运动会导致妇科病811

二七、宝石首饰有损健康811

二八、少女妊娠危害健康811

二九、性生活保健812

三十、女性特殊时期用药宜忌815

三一、妇女不宜饮茶的时期815

三二、女性不宜吃素的时期815

三三、女性莫让时髦损害健康815

第五十九篇 妇女的生理特点816

一、胎儿和新生儿生理特点816

二、儿童期的生理特点817

三、青春期的生理特点817

(一)体格发育817

(二)生殖器官发育(第一性征)817

(三)第二性征818

(四)月经初潮818

四、性成熟期的生理特点818

五、月经的生理特点818

(一)月经818

(二)月经周期818

(三)行经伴随现象818

六、带下的生理特点818

七、妊娠的生理特点819

(一)受孕机理819

(二)妊娠现象819

(三)预产期的计算与临产特征820

八、产褥期的生理特点820

九、围绝经期的生理特点820

第六十篇 妇女的经期保健821

一、经期保健至关重要821

二、月经期保健注意事项821

(一)注意卫生,预防感染821

(二)禁止性生活、盆浴和游泳821

(三)不作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劳累821

(四)避免受凉,注意保暖821

(五)调节心情,保持舒畅822

(六)饮食适当,睡眠充足822

(七)忌穿紧身裤822

(八)忌高声唱歌822

(九)忌捶背822

(十)禁做X光检查822

三、痛经的简易自我处理法822

四、月经不调的自我判断调理法822

五、预防“经前期紧张症”823

六、女性痛经的调理823

七、如何减少经血异味823

八、女性月经期不能喝酒823

九、月经期前后更需充足的钙824

十、月经期应注意调养824

十一、月经期的食疗824

第六十一篇 妇女的围婚期保健827

一、婚前保健的重要性827

二、婚前医学检查的主要疾病827

三、婚前医学检查的主要项目828

四、医学指导意见的掌握原则830

五、新婚期卫生保健832

(一)注意性生活卫生832

(二)新婚做爱须知832

(三)新婚期不宜马上受孕832

六、新婚期性保健832

(一)性生理知识832

(二)性心理知识834

(三)性卫生知识834

七、新婚期生育保健836

(一)受孕的原理836

(二)计划受孕前的准备837

(三)计划受孕的方法838

八、新婚期节育保健839

九、新婚期调养840

第六十二篇 妇女的妊娠期保健841

一、首先做好孕前保健841

(一)种子之道841

(二)受孕之禁忌841

(三)做到计划受孕842

(四)排除遗传和环境等不利因素842

(五)为新生命创造优良的小环境842

(六)调整避孕方法843

(七)选择适宜的受孕年龄和季节843

二、生男生女如何预计843

(一)男女受胎时日法843

(二)推王相时日法844

(三)推贵宿日法844

(四)古人论生男女方846

(五)清宫珍藏生男育女预计表847

三、怎样尽早知道是否怀孕849

四、妊娠期的生理、心理特点849

(一)孕妇的生理变化和特点849

(二)孕妇的心理变化和影响849

五、为妊娠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850

六、妊娠期妇女的保健851

(一)妊娠早期保健851

(二)妊娠中期保健852

(三)妊娠末期保健853

(四)妊娠期的饮食保健854

(五)妊娠期的按摩保健854

(六)妊娠期生理卫生854

(七)性生活注意事项855

七、古人养胎秘方855

(一)《妇人秘科·养胎》论855

(二)《育婴家秘》万全养胎论855

(三)逐月养胎方856

八、要坚持做正规的产前检查857

(一)产前检查的意义857

(二)产前检查的内容和方法857

(三)孕妇自我监护法858

(四)孕妇产前检查应计为劳动时间858

九、妊娠期调养858

(一)妊娠期饮食调节858

(二)妊娠期的营养调补法859

(三)妊娠期精神调节860

十、孕妇的营养860

(一)妊娠期各类营养素的需要861

(二)妊娠期需要的食品类型865

(三)妊娠期的药膳865

十一、孕妇用药宜忌866

(一)孕妇合理用药法866

(二)孕妇慎用及禁用的药物866

(三)孕妇作针灸应注意的问题866

(四)孕妇药忌歌867

十二、孕妇的宜忌867

(一)孕妇不宜饮酒867

(二)孕妇不宜抽烟867

(三)孕妇应严忌毒品867

(四)孕妇的食忌867

(五)孕妇须保持心情舒畅868

十三、为什么说盲目保胎不好869

十四、怎样推算预产期869

十五、注重胎教大有益处869

(一)胎教的意义869

(二)胎教的方法870

(三)胎教的沿革870

(四)古人论胎教870

(五)科学看胎教871

十六、为何有的夫妇怀不上孩子871

(一)妇人不孕的原因871

(二)古人论妇人不孕872

十七、不孕和不育不是一回事873

(一)不孕和不育的区别873

(二)古人论不孕的原因873

(三)不育的一些原因874

(四)正确对待不孕和不育874

十八、生育困难的夫妇如何求医问药874

(一)不孕病因的检查方法874

(二)有的放矢的规范性治疗875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875

第六十三篇 妇女的产褥期保健875

一、分娩期卫生保健875

(一)预产期的计算876

(二)分娩前的准备876

(三)分娩的先兆876

(四)分娩的过程876

二、产褥期卫生保健876

(一)预防产后出血877

(二)产褥期卫生877

(三)慎寒温877

(四)适劳逸877

(五)观察大小便877

(六)观察子宫复旧和恶露877

(七)适当活动,做产后健身操878

(八)产褥期心理保健878

(九)母乳喂养指导878

(十)产后健康检查和避孕879

三、产褥期调养879

四、产褥期营养880

(一)产褥期营养需要880

(二)产褥期膳食880

(三)产褥期药膳880

五、产后吃什么身体恢复得快883

(一)产后饮食原则883

(二)产后第一周常吃的食物883

(三)产后第二周常吃的食物883

(四)产后第三周常吃的食物883

(五)出月子后常吃的食物884

六、产后多汗,补肾、补血好得快884

七、让剖腹产伤口尽快恢复884

八、剖腹产的母亲需要大补气血884

(一)剖腹产给母亲造成的伤害884

(二)剖腹产给婴儿造成的伤害885

九、用食疗调节产后心情885

十、坐月子期间能否洗头、洗澡886

十一、产褥期宜忌886

(一)产后六戒886

(二)产后五宜887

第六十四篇 妇女的哺乳期保健887

一、哺乳期保健887

(一)哺乳期乳房的护理887

(二)哺乳期饮食禁忌888

(三)哺乳期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888

(四)哺乳期婴儿问题的预防和处理889

(五)母婴有病时的母乳喂养问题889

二、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890

(一)母乳的成分890

(二)母乳喂养的优越性891

(三)母乳分泌的调节892

(四)婴儿的正确吸吮893

(五)母乳喂养的技巧893

三、快速“产奶”、催奶的方法894

(一)快速“产奶”的方法894

(二)快速催奶的食疗方894

(三)饮食发奶方法895

四、如何预防乳头皲裂895

五、给孩子喂奶时预防受凉896

六、急性乳腺炎的快速防治法896

(一)体内寒重的乳腺炎896

(二)体内热大的乳腺炎897

(三)严重的乳腺炎897

七、哺乳期营养897

(一)乳母营养需要897

(二)乳母饮食898

八、哺乳期避孕898

(一)哺乳期选择避孕方法的原则898

(二)可选用的避孕方法898

(三)不宜使用的避孕方法898

九、哺乳期用药和针灸禁忌898

(一)哺乳期用药禁忌898

(二)哺乳期不宜针灸哪些穴位898

第六十五篇 妇女的更年期保健899

一、更年期的定义及重要性899

二、更年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899

(一)更年期的生理改变899

(二)更年期的心理改变900

三、更年期综合征的自我判断法901

四、更年期的常见症状901

(一)更年期综合征901

(二)骨质疏松症901

(三)其他902

五、更年期的保健902

(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902

(二)保证充分睡眠902

(三)坚持体育锻炼902

(四)维持正常体重902

(五)注意禁忌烟酒902

(六)坚持适度性生活903

(七)定期做健康检查903

(八)激素替代疗法903

(九)常见症状的防治903

(十)维持心理平衡904

六、更年期的调养904

(一)总体调节904

(二)加强饮食调理904

(三)注意调控情绪904

(四)注意绝经前后月经变化905

(五)预防感染905

(六)预防子宫脱垂905

(七)防治骨质疏松905

七、更年期的营养905

(一)妇女更年期营养代谢特点905

(二)女性更年期的饮食906

(三)妇女更年期饮食养生要点906

(四)妇女更年期饮食养生方907

(五)更年期综合征的食疗908

(六)更年期综合征宜常食用的食物908

八、更年期保健五条建议909

第六十六篇 妇女的常见病防治909

一、月经不调防治法909

二、痛经防治法914

三、闭经防治法919

四、倒经防治法921

五、崩漏防治法922

六、功能性子宫出血防治法924

七、带下病防治法925

八、保胎验方928

九、妊娠恶阻(呕吐)防治法928

十、妊娠浮肿防治法930

十一、宫外孕防治法932

十二、先兆流产的防治法932

十三、治小产方934

十四、治难产方935

十五、治产后病方935

十六、治乳病方936

十七、通乳断乳方937

十八、防治不孕症方938

十九、欲求子方939

二十、不孕症防治法940

二一、产后恶露防治法945

二二、产后缺乳防治法947

二三、回乳的方法948

二四、产后体虚的防治法949

二五、产后血虚防治法949

二六、产后盗汗的防治法950

二七、产后便秘的防治法950

二八、治产后病药酒950

二九、乳头皲裂的防治法951

三十、子宫脱垂防治法951

三一、乳腺炎的防治法953

三二、乳腺增生的防治法954

三三、阴痒的防治法955

三四、阴肿的防治法956

三五、滴虫性阴道炎的防治法956

三六、霉菌性阴道炎的防治法957

三七、老年性阴道炎的防治法958

三八、子宫颈炎的防治法958

三九、盆腔炎的防治法960

四十、防治黄褐斑方962

四一、梅核气的防治法962

四二、性病的防治法963

(一)淋病的防治963

(二)梅毒的防治963

(三)软下疳的防治964

(四)尖锐湿疣的防治965

(五)艾滋病的防治966

四三、更年期综合征防治法967

四四、乳腺癌防治法969

四五、卵巢癌的防治法972

四六、子宫颈癌防治法973

四七、子宫内膜癌的防治法976

四八、子宫肌瘤的防治法978

四九、妇女养血第一方979

五十、玫瑰花是女人病的克星979

五一、妇科病的食疗方980

五二、妇女美容方981

五三、妇女减肥法983

五四、妇人病通治方983

五五、治妇人杂病方984

第九卷 婴幼儿保健986

第六十七篇 婴幼儿保健总论987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点987

(一)体格发育987

(二)神经系统发育987

(三)各系统的发育988

二、婴幼儿的心理卫生988

(一)婴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988

(二)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卫生989

(三)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990

三、养子十法991

四、“三浴”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992

(一)空气浴992

(二)日光浴992

(三)水浴992

五、孩子应每天吃些蔬菜993

六、白开水是孩子最好的饮料993

七、儿童饮食“四不原则”994

八、儿童固元膏994

九、要预防小儿维生素A缺乏症994

十、婴儿要适量补充鱼肝油995

十一、小儿保健十不要995

(一)小儿不要多吃糖995

(二)小儿不要多吃零食995

(三)小儿不要多食冷饮995

(四)小儿不要过多食用水果996

(五)3岁以上小儿不要多食牛乳食品996

(六)小儿不要喝酒996

(七)小儿不要穿皮鞋996

(八)小儿不要睡软床996

(九)小儿不要久看电视996

(十)小儿不要跳迪斯科997

十二、婴幼儿保健注意事项997

(一)小儿五宜997

(二)小儿诸不宜997

十三、注意预防佝楼病999

十四、“九看一摸”:孩子有病早知道999

十五、父母要懂点看舌质舌苔的常识1000

(一)看舌质1000

(二)看舌苔1000

(三)看舌苔时应注意的问题1000

十六、如何判断小儿疾病1000

(一)望诊1000

(二)闻诊1002

十七、怎样给小儿吃药1003

十八、儿童智力的测量1003

十九、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1006

(一)培养良好习惯的原则1006

(二)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1006

(三)具体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1007

(四)良好行为习惯1007

二十、常晒太阳预防儿童近视1008

二一、多吃蔬菜可让孩子变乖1008

二二、选择好婴幼儿服装1008

二三、婴幼儿玩具和图书的作用1008

二四、婴幼儿的体格锻炼1009

(一)改善儿童体质,提高健康水平1009

(二)增强机体的耐受力和抵抗力1009

(三)有利于弱病儿童的康复1009

(四)有利于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 平衡1009

(五)有利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010

二五、运动有利于儿童健脑1010

二六、关注婴幼儿成长的几个数字1010

二七、判断孩子健康的三项标准1011

二八、做好儿童早期教育1011

(一)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1011

(二)早期教育的原则和内容1012

(三)早期教育的误区1012

(四)在现实生活中学习1012

(五)接触大自然1013

(六)早期教育的要点1013

(七)早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014

二九、期望父母理解的22条育儿提示1015

三十、父母是最好的育儿专家1015

第六十八篇 婴幼儿的发育特点1016

一、小儿生长发育规律1016

二、婴幼儿身体的发育1017

三、婴幼儿动作的发育1018

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1019

五、婴幼儿知觉和情感的发育1020

六、婴幼儿智力发育1021

七、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儿童气质1022

(一)气质的概念1022

(二)气质的类型1022

(三)影响气质的因素1022

八、乳儿诸忌1023

九、古人论婴幼儿养育1024

(一)不可不爱惜,亦勿过爱惜1024

(二)小儿欲得安,无过饥与寒1024

(三)童子不可衣裘1025

(四)小儿四时之宜1025

(五)过爱小儿反害小儿1025

(六)贫家育子暗合育子四理1025

十、婴幼儿的预防接种1025

(一)计划外免疫疫苗的种类1026

(二)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措施1026

第六十九篇 婴幼儿营养与饮食保健1027

一、婴幼儿的营养基础1027

(一)蛋白质1027

(二)碳水化合物1027

(三)脂肪1027

(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1028

(五)维生素1029

(六)水1029

二、婴幼儿营养的特点1029

(一)婴幼儿与成人营养有何不同1029

(二)婴幼儿营养状况的判断1029

三、婴幼儿的饮食保健方选1030

四、婴幼儿营养保健食谱1030

(一)婴幼儿保健食谱(4~5个月)1030

(二)婴幼儿保健食谱(7~12个月)1031

(三)婴幼儿保健食谱(1~3岁)1032

(四)婴幼儿保健食谱(4~6岁)1033

(五)婴幼儿普通食谱1034

(六)健脾消食食谱1034

(七)健脑益智食谱1035

(八)助长食谱1035

(九)盛夏消暑食谱1036

(十)防燥食谱1036

(十一)体弱食谱1037

(十二)保护眼睛食谱1037

(十三)保护咽喉食谱1037

五、孩子每周的食谱安排1037

六、婴儿断奶后的营养汤1038

七、婴幼儿应补维生素D1038

八、有效地给孩子补钙1038

九、学龄前儿童的营养1038

十、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膳食安排1039

十一、小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1039

十二、儿童慎吃“三精”食品1039

第七十篇 婴儿期保健1040

一、婴儿期保健的内容和方法1040

(一)母乳喂养1040

(二)人工喂养1041

(三)混合喂养1042

(四)奶量和次数1042

(五)添加辅食1042

(六)断奶和断奶以后的饮食1042

(七)早期语言训练1043

二、新生儿的保健1043

(一)新生儿体格标准1043

(二)新生儿生理特点1043

(三)新生儿特有生理现象1044

(四)新生儿喂养1045

(五)新生儿护理要点1048

(六)新生儿的能力1050

三、1~3个月婴儿的保健1050

(一)身体发育特点1050

(二)能力发育1051

(三)喂养方法1051

(四)注意添加辅食1051

(五)环境1051

(六)衣着1052

(七)睡眠1052

(八)玩具选择1052

(九)预防发生意外1052

(十)身体锻炼1053

四、4~6个月婴儿的保健1053

(一)身体发育特点1053

(二)能力发育1053

(三)不要拔苗助长1054

(四)注意添加辅食1054

(五)婴儿的饮料1054

(六)环境1054

(七)衣服1054

(八)睡眠1055

(九)玩耍和游戏1055

(十)开始听音乐1055

(十一)身体锻炼1055

(十二)预防意外伤害1056

(十三)预防传染病1056

五、7~9个月婴儿的保健1056

(一)身体发育特点1056

(二)能力发育1057

(三)喂养方式方法1057

(四)添加辅食1057

(五)环境1058

(六)衣着1058

(七)睡眠1058

(八)玩耍和游戏1058

(九)防止发生意外1059

六、10~12个月婴儿的保健1059

(一)身体发育特点1059

(二)能力发育1059

(三)喂养方式方法1060

(四)支持孩子自己吃1060

(五)护理与保育1060

(六)衣着1061

(七)睡眠1061

(八)玩具选择1061

(九)防止发生意外1061

(十)带孩子看病应注意什么1061

七、给予新生儿爱的信息1062

八、四个月后婴儿添加蛋黄1062

九、六个月后婴儿才能喂固体食物1062

十、婴儿发育健康的重要指标1063

(一)体重1063

(二)身长1063

(三)头围1063

(四)胸围1063

十一、婴儿常见问题的处理1063

(一)蜂蜜香油膏防治红屁股1063

(二)清除小儿鼻疙疤1063

(三)帮宝宝把痰咳出来1063

(四)提耳朵止婴儿呛奶1063

第七十一篇 幼儿期保健1064

一、幼儿期保健的内容和方法1064

(一)合理安排饮食1064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064

(三)促进动作和语言的发展1064

(四)预防意外事故1064

二、古人论幼儿的护理1064

三、幼儿的合理饮食1065

(一)幼儿的膳食原则1065

(二)日托儿的夜间加餐1065

(三)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1065

四、1~3岁幼儿的保健1065

(一)1~3岁幼儿的特点1065

(二)幼儿的营养需要1066

(三)幼儿期的喂养1066

(四)预防接种要有始有终1067

(五)保护好幼儿的乳牙1067

(六)保护好幼儿的听力1067

(七)幼儿看电视须知1068

(八)发展幼儿的色觉1068

(九)语言能力的培养1069

(十)教幼儿自己动手吃饭1069

(十一)培养幼儿独自入睡1069

(十二)幼儿的早期教育1069

(十三)走进大自然1070

(十四)幼儿玩具的选择1070

(十五)在玩中学知识1071

(十六)培养幼儿讲卫生的好习惯1071

(十七)注意幼儿美育的培养1071

(十八)注重言传身教1072

(十九)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1072

五、4~6岁幼儿的保健1073

(一)生长发育的特点1073

(二)幼儿的饮食调配1073

(三)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1074

(四)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1074

(五)游戏对儿童十分有益1075

(六)玩具的选择1075

(七)注重儿童的美育教育1076

(八)孩子做错了事怎么办1076

(九)防止发生意外1077

(十)儿童入学前的准备1077

六、注意保护好孩子的眼睛1078

七、重视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1078

八、注意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素质1079

(一)培养热情1079

(二)培养自信心1079

(三)培养应变能力1079

(四)培养同情心1079

(五)培养乐观精神1080

第七十二篇 婴幼儿常见病防治1080

一、小儿形色诊病法1080

二、小儿特定穴位及主治1081

三、婴幼儿内科病防治1084

(一)防治小儿发热方1084

(二)防治小儿感冒方1087

(三)防治小儿腹泻方1091

(四)治吐泻症方1094

(五)防治小儿肺炎方1094

(六)防治小儿支气管炎方1096

(七)防治脾胃病方1098

(八)防治痰喘方1098

(九)防治咳嗽方1099

(十)防治小儿消化不良方1099

(十一)防治伤食方1100

(十二)防治诸疳方1101

(十三)防治小儿疳积方1102

(十四)防治小儿营养不良方1103

(十五)防治婴幼儿腹胀、腹痛方1104

(十六)防治小儿便秘方1105

(十七)防治小儿暑热方1106

(十八)防治小儿贫血方1107

(十九)防治小儿多汗方1109

(二十)防治小儿肾脏病方1110

(二一)防治小儿虫积方1111

(二二)防治小儿蛔虫病方1112

(二三)防治小儿蛲虫病方1113

(二四)防治小儿绦虫方1114

(二五)防治小儿钩虫方1114

(二六)防治小儿遗尿方1114

(二七)防治小儿便闭方1116

(二八)防治小儿呕吐方1116

(二九)防治小儿厌食方1117

(三十)防治小儿扁桃体炎方1118

(三一)防治小儿脑炎方1119

(三二)防治小儿流脑方1120

(三三)防治小儿佝偻病方1120

(三四)防治小儿癫痫方1122

(三五)防治小儿惊厥、惊风方1122

(三六)防治惊风方1124

四、婴幼儿传染病防治1125

(一)防治小儿水痘方1125

(二)防治小儿麻疹方1126

(三)防治小儿腮腺炎方1127

(四)防治小儿百日咳方1128

(五)防治传染性肝炎方1129

(六)防治黄疸方1131

(七)防治小儿痢疾方1131

(八)防治疟疾方1132

(九)防治小儿白喉方1133

(十)防治小儿风疹方1133

(十一)防治小儿猩红热方1134

五、婴幼儿外科皮肤病防治1135

(一)防治小儿荨麻疹方1135

(二)防治小儿肠套叠方1136

(三)防治小儿湿疹方1136

(四)防治小儿黄水疮方1137

(五)防治小儿疮类方1138

(六)防治头疮方1139

(七)防治脐疮方1139

(八)防治小儿痱子方1139

(九)防治婴儿皮肤溃疡方1140

(十)防治阴肿病气方1140

(十一)防治小儿病气方1140

(十二)防治小儿脐突出和脐风方1141

(十三)防治小儿脱肛方1141

(十四)防治小儿紫癜方1142

六、婴幼儿五官科病防治1144

(一)防治婴幼儿鼻炎方1144

(二)防治小儿鼻出血方1145

(三)防治小儿口疮方1146

(四)防治小儿口腔溃疡方1147

(五)防治小儿喉痹方1148

(六)防治小儿牙病方1149

(七)助长小儿新牙方1150

(八)防治婴儿脸部裂纹方1150

(九)防治小儿中耳炎方1150

(十)防治小儿耳疾方1151

(十一)防治小儿眼病方1151

(十二)勤做眼保健操可预防近视1152

(十三)防治沙眼方1152

七、婴幼儿其他常见疾病防治1153

(一)防治小儿流涎方1153

(二)防治小儿夜啼方1154

(三)防治小儿吃土方1157

(四)防治小儿多动症方1158

(五)防治小儿鸡胸方1159

(六)防治小儿智力低下方1159

(七)防治儿童行为情绪障碍方1160

(八)小儿通治方1161

(九)防治小儿诸迟方1162

第七十三篇 婴幼儿急救知识1162

一、小儿发生急症时的急救原则1162

(一)呼救1162

(二)初步处理1162

(三)抢救生命1162

二、昏迷的处理1163

三、休克的处理1163

四、烧烫伤的处理1163

五、摔伤的处理1164

六、关节脱位的处理1164

七、气管异物的处理1165

八、动物咬、蜇伤的处理1165

(一)对蜜蜂刺伤或毒蜘蛛蜇伤的处理1165

(二)对毒蛇咬伤的处理1165

(三)对蚂蟥蜇伤的处理1165

(四)对狂犬咬伤的处理1166

九、溺水的处理1166

十、触电的处理1166

十一、中毒的处理1167

十二、误吞铁钉的处理1167

十三、严重过敏的处理1167

附:1.正常儿童身体发育平均标准1167

附:2.儿童常用预防接种一览表1168

附:3.婴儿预防接种程序表1169

第十卷 老年保健1170

第七十四篇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170

一、老年人的年龄界定1170

二、人的年龄分为几种1171

三、细胞逐渐衰老1171

四、生理功能下降1172

(一)心脏功能下降1172

(二)肺脏功能下降1172

(三)肾脏功能下降1172

(四)肝脏功能下降1172

(五)大脑功能下降1172

(六)消化功能改变1172

(七)内分泌功能改变1172

(八)感觉功能改变1172

(九)运动功能改变1172

(十)生殖功能改变1173

五、体表外形老化1173

(一)逐渐矮瘦1173

(二)皱纹增多1173

(三)须发变白1173

六、适应能力下降1173

七、中医对老年生理的认识1173

(一)气血不足1174

(二)五脏虚损1174

(三)阴阳失调1174

(四)瘀血痰浊1174

八、老年生理应重视的常见问题1174

(一)身高1174

(二)体重1174

(三)体温1174

(四)脉搏1174

(五)血压1175

(六)排便1175

(七)排尿1175

(八)呼吸频率和肺活量1175

(九)食欲1175

(十)自我感觉1175

第七十五篇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175

一、心理是影响老年健康的重要因素1175

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标准1176

三、影响老年人心理的主要因素1176

(一)更年期的影响1176

(二)后代子孙的影响1176

(三)离退休的影响1176

(四)家庭的影响1177

(五)身体状况的影响1177

四、老年人有哪些心理变化1177

(一)人际关系的变化1177

(二)人格的变化1177

(三)对疾病和衰老的恐惧1177

五、老年人有哪些心理特点1177

(一)喜欢活动,害怕孤独1178

(二)衰老和无用感1178

(三)爱回忆往事,怕失去自尊1178

(四)喜欢安逸,害怕喧闹1178

(五)容易唠叨1178

(六)猜疑心重1178

(七)嫉妒心理1179

(八)自私心理1179

(九)恐惧心理1179

(十)固执心理1179

(十一)“隔代亲”心理1179

(十二)成就需要1180

(十三)“返老还童”1180

六、老年人心理衰老的主要表现1181

(一)记忆力障碍1181

(二)想像力衰退1181

(三)思维活动迟缓1181

(四)言语能力衰退1181

(五)感觉、知觉衰退1181

(六)情感变得不稳定1181

(七)意志衰退1181

(八)反应能力下降1181

(九)兴趣爱好减少1181

(十)产生衰老和死亡感1181

(十一)性格容易受各种影响发生变化1181

(十二)容易焦虑不安1181

(十三)情绪容易发生变化1181

(十四)敏感多疑1181

(十五)易产生孤独感1181

(十六)容易自卑1181

(十七)习惯心理巩固化1181

七、老年心理的个性特征1181

(一)慈祥型1181

(二)进取型1181

(三)悠闲型1182

(四)谨慎型1182

(五)自尊型1182

(六)自责型1182

八、老年心理的主要需求1182

(一)对生理健康的需求1182

(二)对社会尊重的需求1182

(三)对良好环境的需求1182

(四)对家庭和睦的需求1182

(五)对生活扶助的需求1182

(六)对社会交往的需求1182

(七)对兴趣爱好的需求1182

(八)对学习的需求1182

(九)对事业的需求1182

(十)对再婚的需求1182

第七十六篇 老年保健总论1182

一、老年保健的四项原则1182

(一)顺应自然1182

(二)三因制宜1183

(三)调和阴阳1183

(四)形神兼养1183

二、老年保健的三种境界1184

(一)生理养生保健1184

(二)心理养生保健1184

(三)哲理养生保健1184

三、老年保健的四大法宝1186

(一)规律生活1186

(二)合理膳食1186

(三)适量运动1186

(四)心理平衡1186

四、必须注重自我保健1187

五、学习保健知识1188

六、老年人的健康标准1189

七、推迟衰老的“六招”1189

(一)注重营养是抗衰老的首要前提1189

(二)合理饮食是抗衰老的基本条件1189

(三)经常运动是抗衰老的可靠保证1189

(四)心理平衡是抗衰老的重要措施1190

(五)改变习惯是抗衰老的关键因素1190

(六)药物滋补是抗衰老的补充良方1190

八、抗衰老的有效方法1190

(一)免疫系统抗衰老1190

(二)动脉抗衰老1190

(三)社会和环境抗衰老1190

(四)美满婚姻抗衰老1190

(五)抗氧化营养素抗衰老1190

(六)维生素C、E抗衰老1190

(七)人参抗衰老1190

(八)芥菜抗衰老1190

(九)核桃抗衰老1190

(十)大蒜抗衰老1190

(十一)抗衰老应改的坏习惯1190

九、长寿的八个法宝1191

十、拥有“十心”得高寿1191

十一、老年保健的四种理论1192

(一)平衡养生论1192

(二)健脑养生论1192

(三)行善养生论1192

(四)养心保健论1192

十二、老年养生保健九法1192

(一)闭目养心法1192

(二)文娱怡情法1193

(三)健脑养生法1193

(四)晨起锻炼法1193

(五)散步养生法1193

(六)慢跑健身法1193

(七)发汗健身法1193

(八)咽唾养生法1193

(九)泡足按摩健身法1194

十三、古代名人保健十要诀1194

十四、老年养生保健的“五怕十忌”1194

十五、老年保健要正确处理五种关系1195

十六、影响老年人长寿的因素1195

(一)情绪因素1195

(二)性格因素1196

(三)社交因素1196

(四)婚姻因素1196

(五)生育因素1196

(六)睡眠因素1196

(七)身高因素1196

十七、老年保健的“十要十忌”1196

十八、延缓衰老的六大秘诀1197

(一)低温睡眠1197

(二)轻度饥饿1197

(三)补充维生素1197

(四)理想职业1197

(五)性爱刺激1197

(六)积极向上1197

十九、有益健康的六个习惯1197

(一)没有病也要定期查体1197

(二)不渴也要勤喝水1197

(三)没有喜事也要快乐1197

(四)不疲劳也要主动休息1198

(五)即使生活不富裕也要知足1198

(六)再忙也不要忽视锻炼1198

二十、维护健康的八个习惯1198

(一)每天吃早餐1198

(二)多吃豆类食品1198

(三)多吃蔬菜水果1198

(四)一周两份鱼肉1198

(五)静坐冥思1198

(六)不要欠下睡眠债1198

(七)多吃素食1198

(八)每天运动半小时1198

二一、养生保健“九不过”1198

(一)衣不过暖1198

(二)食不过饱1198

(三)住不过奢1198

(四)行不过逸1198

(五)劳不过累1198

(六)人不过闲1198

(七)喜不过头1198

(八)心不过虑1198

(九)利不过求1198

二二、养生保健九益寿1199

二三、老年人十条长寿秘诀1199

二四、养生保健的十项注意1199

(一)家庭和睦1199

(二)生活规律1200

(三)心态平和1200

(四)节食微饿1200

(五)动静结合1200

(六)蔬果丰富1200

(七)亲近绿树1200

(八)远离烟草1200

(九)无病养生1200

(十)有病早治1200

二五、保健十要十不要1201

二六、养生保健重在平衡1201

(一)营养平衡1201

(二)动静平衡1201

(三)心理平衡1202

(四)环境平衡1202

二七、老年人知老服老是关键1202

二八、出现六类症状群需警惕1202

二九、中风的简易判断法1203

三十、老年保健八悟1204

(一)活着1204

(二)追求1204

(三)学习1204

(四)享受1204

(五)适度怀旧1204

(六)健康是自己的1204

(五)健康四大支柱1204

(六)爱的流向不一样1204

三一、老年愉快长寿才有意义1204

三二、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1205

三三、养生保健靠自己1205

三四、十大寿星长寿秘诀1206

三五、“六心”铸就好身体1206

(一)开心1206

(二)童心1206

(三)宽心1206

(四)爱心1206

(五)静心1206

(六)恒心1206

三六、老人健脑六项标准1206

三七、“精神跑步”十条1207

三八、保持心理平衡十法1207

(一)对自己不苛求1207

(二)不处处与人争斗1207

(三)对亲人期望值不过高1207

(四)暂离困境1207

(五)适当让步1207

(六)表示善意1207

(七)倾诉烦恼1208

(八)帮助别人1208

(九)积极快乐1208

(十)知足常乐1208

三九、长寿的雅称1208

四十、心怀感恩,健康幸福1208

四一、老人轻松人健康1209

四二、欣赏老年春常在1209

四三、人老退休是有福气1210

四四、老年保健应重“四养”1211

四五、善人寿长,恶人寿短1211

四六、老年养生要先养心1212

四七、老年保健顺其自然1212

四八、养成好习惯,益寿又延年1212

第七十七篇 老年人的体质保健1213

一、体质的形成和分类1213

(一)平和体质1213

(二)偏虚体质1214

1.气虚体质1214

2.血虚体质1214

3.阴虚体质1214

4.阳虚体质1214

5.气阴两虚体质1214

(三)偏盛体质1214

1.气滞体质1214

2.血瘀体质1214

3.痰湿体质1215

4.阳亢体质1215

二、气虚体质的保健1215

三、血虚体质的保健1215

四、阴虚体质的保健1216

五、阳虚体质的保健1217

六、气阴两虚体质的保健1218

七、气滞体质的保健1219

八、血瘀体质的保健1219

九、痰湿体质的保健1220

十、阳亢体质的保健1220

第七十八篇 老年人的饮食保健1221

一、老年人的饮食保健原则1221

(一)明确饮食调配原则1221

(二)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1222

(三)饮食品种多样化1223

(四)饮食有节1223

(五)多食新鲜清洁食品1224

(六)合理加工食品1224

(七)注意温凉讲五味1224

(八)少酒淡茶忌浓烈1225

(九)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1225

二、老年人营养饮食标准1225

三、老年人十大健康饮食原则1225

(一)少量多餐,以点心补充营养1225

(二)以豆制品代替部分动物蛋白质1225

(三)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调1225

(四)每天吃350克水果1225

(五)补充维生素B1225

(六)限制油脂摄取量1226

(七)少加盐、味精、酱油,善用其它调味方法1226

(八)少吃辛辣食物1226

(九)白天多补充水分1226

(十)每天服用一颗复合维生素补剂1226

四、老年人健康的膳食方式1226

五、科学饮食助长寿1226

六、老年人营养健康礼物1227

七、适宜老年人的保健食品1228

(一)牛奶1228

(二)大豆1228

(三)燕麦1228

(四)核桃1229

(五)黑木耳1229

(六)香菇1229

(七)灰树花1229

(八)姬松茸1229

(九)猴头菇1229

(十)玉米1229

(十一)洋葱1230

(十二)大蒜1230

(十三)芦笋1230

(十四)胡萝卜1230

(十五)黄豆芽1230

(十六)茄子1230

(十七)韭菜1230

(十八)芹菜1230

(十九)带馅食品1230

(二十)含铜食物1231

八、抗衰益寿的25种食物1231

(一)大蒜1231

(二)蘑菇1231

(三)萝卜1231

(四)花生1231

(五)大豆1232

(六)芝麻1232

(七)红枣1232

(八)蜂蜜1232

(九)红薯1232

(十)鸡蛋1232

(十一)骨头汤1232

(十二)枸杞子1233

(十三)核桃1233

(十四)洋葱1233

(十五)香蕉1233

(十六)绿豆1233

(十七)玉米1234

(十八)海带1234

(十九)薏米1234

(二十)苹果1234

(二一)猕猴桃1234

(二二)紫菜汤1234

(二三)豆豉1234

(二四)红糖1235

(二五)茶与红葡萄酒1235

九、健康长寿的十四个“一”1235

(一)一暖瓶开水1235

(二)一盅醋1235

(三)一小勺香油1235

(四)一个洋葱1235

(五)一个茄子1235

(六)一段鱼1236

(七)一个西红柿1236

(八)一碗紫菜汤1236

(九)一杯牛奶1236

(十)一个苹果1236

(十一)一袋茶1236

(十二)一公里步行1236

(十三)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1236

(十四)一个好的心态1236

十、能治疗疾病的七种食物1236

(一)土豆1236

(二)红色果蔬1236

(三)大豆1236

(四)鸡汤1237

(五)牛奶1237

(六)红葡萄酒1237

(七)红薯1237

十一、老年人饮食的几个一点1237

(一)数量少一点1237

(二)质量好一点1237

(三)蔬菜多一点1237

(四)菜要淡一点1237

(五)品种杂一点1237

(六)饭菜香一点1237

(七)饭菜烂一点1237

(八)饭要稀一点1237

(九)吃得慢一点1237

(十)早餐好一点1237

(十一)晚餐早一点1237

十二、长寿老人的十大饮食爱好1237

(一)喜欢喝粥1237

(二)小米当补品1237

(三)玉米当主食1237

(四)每天一斤奶1237

(五)每天吃一个鸡蛋1237

(六)偏爱红薯1237

(七)豆腐是美食1237

(八)爱吃大白菜1237

(九)冬天不离萝卜1237

(十)胡萝卜是心爱物1237

十三、十大长寿食品1238

(一)苹果1238

(二)鱼1238

(三)大蒜1238

(四)草莓1238

(五)胡萝卜1238

(六)辣椒1238

(七)香蕉1238

(八)绿茶1238

(九)大豆1238

(十)牛奶1238

十四、健康长寿的“十强食品”1238

(一)爱莎伊:超强抗衰老1238

(二)葱属食物:排毒又防癌1238

(三)大麦:降低胆固醇1238

(四)绿色食品:提高免疫力1238

(五)荞麦:降糖又补血1238

(六)豆类:丰富蛋白质1238

(七)辣椒:止痛补维C1239

(八)果仁:心脏保护神1239

(九)新芽:酶多易消化1239

(十)酸奶:减肥效果好1239

十五、五大降脂明星食品1239

(一)燕麦1239

(二)坚果1239

(三)黄豆1239

(四)深海鱼1239

(五)橙汁1239

十六、老年人宜吃的八种抗癌食品1239

十七、老年人喝粥能延年益寿1240

十八、老年人调理脾胃益寿药膳1244

十九、老年人进食应注意“四度”1246

二十、为什么不能一味追求补品1246

二一、老年人不宜食用的食物1246

第七十九篇 老年人的药养保健1247

一、老年人药养原则1247

(一)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养生保健药1248

(二)药养保健,必须对症1248

(三)勿用攻伐,择平和温良为上1249

(四)老年保健,用药宜慎1249

二、老年人用药须知1249

(一)老年人不宜常服鱼肝油1249

(二)老年人感冒不宜服用康泰克1249

(三)老年人胃痛忌用阿托品1249

(四)老年人忌乱用利尿剂1249

(五)老年人忌滥用抗生素1249

(六)老年人忌重复用药1250

(七)冠心病人用药指南1250

(八)老年人骨质增生用药须知1250

(九)正确使用阿司匹林1250

(十)老年人慎用攻伐之药1251

1.慎用清热解毒药1251

2.慎用壮阳药1251

3.慎用寒性药物1251

4.慎用泻药1251

(十一)服用补药常识1251

三、老年人科学用药法1251

(一)合理使用药物1251

(二)不能随便停药1251

(三)把握用药的剂量1251

(四)掌握给药的方法1252

(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1252

(六)不要迷信抗衰老药1252

四、老年人用药十八禁忌1252

(一)忌任意滥用1252

(二)忌种类过多1252

(三)忌用药过量1252

(四)忌时间过长1252

(五)忌生搬硬套1252

(六)忌用药“跟着感觉走”1252

(七)忌长期用一种药1252

(八)忌依赖安眠药1252

(九)忌滥用泻药1252

(十)忌滥用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1252

(十一)忌长期滥用止痛片1252

(十二)忌擅自增加用药剂量1252

(十三)忌滥用滋补药1252

(十四)忌盲目服用抗衰老药1252

(十五)忌迷信名贵药1252

(十六)忌轻信偏方、秘方1252

(十七)忌茶水、酒后或抽烟服药1253

(十八)忌用饮料或矿泉水服药1253

五、病家十要1253

六、老年人的药养秘方(71方)1253

七、喝黄芪汤保健康1260

第八十篇 老年人的起居保健1261

一、老年人居室要舒适1261

二、老年人起居要有常1262

三、老年人劳逸应有度1262

四、老年人睡眠要有方1262

(一)睡眠不可仰卧1263

(二)睡眠不可忧虑1263

(三)睡前不可恼怒1263

(四)睡前不可饱食1263

(五)睡卧不可言语1263

(六)睡卧不可对灯1264

(七)睡时不可张口1264

(八)睡时不可掩面1264

(九)卧处不可当风1264

(十)卧不可对火炉1264

五、老年人衣着应适当1264

六、老年人性生活保健1265

(一)性生活是人的本能需求1265

(二)老人性爱贵在坚持1265

(三)晚年性生活有益健康1266

(四)老年性生活应注意的问题1267

第八十一篇 老年人的运动保健1268

一、老年人运动保健的益处1268

(一)运动可以延缓衰老1269

(二)运动能够帮助消化1269

(三)运动能改善心血管功能1269

(四)运动可增强呼吸功能1269

(五)运动促使骨骼强壮1269

(六)运动有调节神经功能1269

(七)老年人运动应注意的事项1270

二、老年人运动保健的原则1270

(一)老年人运动要因人制宜1270

(二)老年人运动要适度为宜1271

(三)老年人运动要循序渐进1271

(四)老年人运动要持之以恒1271

(五)老年人运动要动静结合1271

(六)老年人应重视重量锻炼1271

(七)老年人运动要顺应季节1271

(八)老年人运动要选择好环境1272

(九)老年人运动要坚持“九性”1272

三、老年人运动保健的方法1272

(一)步行锻炼法1272

(二)慢跑锻炼法1272

(三)太极锻炼法1273

(四)游泳锻炼法1273

(五)球类锻炼法1273

(六)踢毽子锻炼法1273

(七)跳绳锻炼法1274

(八)“拍、摩、扭”锻炼法1274

(九)活动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