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能源发展的环境约束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能源发展的环境约束问题研究
  • 徐华清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110865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306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环境管理-影响-能源经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能源发展的环境约束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篇2

第一章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生态与环境形势2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总体形势2

第二节 我国环境问题历史回顾7

第三节 我国能源发展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12

第四节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破坏形势16

第五节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18

第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对环境问题的考虑20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保护20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中环境问题的地位24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涉及的污染物控制目标27

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涉及的生态保护目标29

第五节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涉及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30

第六节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环境战略对我国的启示31

第三章 我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对能源消费的约束34

第一节 我国能源消费与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现状34

第二节 2030年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36

第三节 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41

第四节 大气污染物控制目标对我国能源消费的约束43

第五节 促进能源消费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政策建议52

第四章 主要能源产区生态环境承载对能源开发的约束57

第一节 主要能源产区能源生产与生态状况57

第二节 2030年能源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目标64

第三节 生态约束下的主要能源产区开发规模与布局调整67

第四节 促进能源开发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76

第五章 气候变化及我国未来可能的控制目标对能源发展的约束78

第一节 国际社会2030年左右可能的气候保护制度78

第二节 我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与面临的挑战82

第三节 我国可能的控制目标对能源发展的约束84

第四节 我国能源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选择91

第五节 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92

第六章 我国能源发展的环境外部性经济分析及其影响95

第一节 我国能源发展环境外部性经济分析的战略意义95

第二节 我国能源发展的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现状和发展趋势96

第三节 我国能源发展的环境经济损失核算99

第四节 我国改善能源发展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措施及政策建议102

第七章 我国能源环境保护目标及战略措施与保障体系105

第一节 我国能源发展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05

第二节 我国能源消费污染物控制目标及主要任务106

第三节 我国能源发展生态保护目标及主要任务107

第四节 我国能源发展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及主要任务108

第五节 我国能源发展环境保护的战略措施和保障体系109

专题篇113

专题篇(一)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对能源消费的约束研究第一章 能源消费的大气污染及控制113

第一节 能源消费的大气污染问题113

第二节 国外大气污染控制历程114

第三节 我国能源消费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121

第四节 我国控制能源消费的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政策123

第二章 我国分区域能源消费及其大气污染物排放125

第一节 研究的区域划分125

第二节 中国各区域能源消费增长125

第三节 各区域能源消费的主要污染物排放130

第四节 能源消费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类型139

第三章 2030年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142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目标回顾142

第二节 我国大气环境容量分析144

第三节 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148

第四节 我国分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152

第四章 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156

第一节 基于能源消费需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增长趋势156

第二节 能源消费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158

第三节 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标设定的出发点162

第四节 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控制基本目标163

第五节 能源消费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努力目标165

第五章 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控制基本目标对我国能源消费的约束167

第一节 对发电能源消费的要求167

第二节 对公路运输能源消费的要求169

第三节 对终端能源消费的要求173

第四节 对能源结构的约束176

第五节 基本控制目标下的污染物排放量179

第六章 能源消费污染排放控制努力目标对能源消费的约束181

第一节 发电污染排放控制努力目标对燃煤发电结构的要求181

第二节 发展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183

第三节 实现不同污染物控制目标需要付出的代价183

第七章 2030年能源消费污染排放控制目标对区域能源消费布局的要求185

第一节 区域煤炭消费布局185

第二节 区域发电布局187

第三节 区域能源消费的污染物排放187

第八章 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192

专题篇(二)我国能源生产的生态环境约束研究197

第一章 我国主要能源产区能源生产与生态环境状况197

第一节 我国生态环境态势197

第二节 我国能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198

第三节 我国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和作用206

第四节 本专题研究的目标、原则和意义208

第二章 2030年能源生产生态保护目标210

第一节 2030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的依据210

第二节 2030年我国生态保护总体目标的设定215

第三节 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依据217

第四节 2030年能源生产生态保护目标确定225

第三章 主要能源产区生态承载力评价与生态约束231

第一节 生态脆弱性与承载力现状评价231

第二节 煤炭开发基地的生态承载力评价及生态约束分析235

第三节 水电基地的生态承载力评价及生态约束分析240

第四节 油气基地的生态承载力评价及生态约束分析244

第四章 生态约束下的能源产区开发规模与布局调整247

第一节 2030年我国能源产区生态承载力变化情景分析247

第二节 生态约束下的煤炭基地开发规模与空间布局调整251

第三节 生态约束下的煤电基地开发规模与空间布局调整257

第四节 生态约束下的水电基地开发规模与空间布局调整264

第五节 生态约束下的油气基地开发方式与空间布局调整266

第五章 促进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268

第一节 促进能源开发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68

第二节 我国能源开发生态保护的主要任务及其战略措施269

第三节 我国煤炭开发生态保护的战略性选择及区域布局建议273

第四节 我国煤电生产生态约束的战略性选择及区域布局建议274

第五节 我国水电开发生态保护的战略性选择和区域布局建议275

第六节 我国油气开发生态保护的战略性选择和区域布局建议276

专题篇(三)气候变化及我国未来可能控制目标对能源发展的约束研究第一章 引言279

第一节 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279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能源发展280

第三节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281

第二章 国际社会2030年左右可能的气候保护制度282

第一节 国际气候制度简要回顾282

第二节 《京都议定书》减限排目标及其履约情况286

第三节 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谈判形势展望294

第四节 2030年左右国际社会可能的承诺方式及目标301

第三章 我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趋势与面临的挑战310

第一节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310

第二节 我国能源活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的挑战310

第三节 我国在未来气候制度谈判中面临的国际压力311

第四章 我国2030年左右可能控制目标对能源发展的约束313

第一节 我国对未来气候制度谈判的基本立场313

第二节 主要国家能源战略中的温室气体减限排目标314

第三节 我国未来可能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316

第四节 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对我国能源发展的约束319

第五章 我国能源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选择322

第一节 发达国家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能源技术发展的影响322

第二节 我国不同能源技术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330

第三节 我国实现不同控制目标的能源技术选择330

第四节 我国实现不同控制目标的碳捕获技术选择331

第六章 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340

第一节 我国能源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40

第二节 我国能源发展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及任务340

第三节 我国能源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措施341

第四节 我国能源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建议341

专题篇(四)我国能源发展的环境外部性经济分析及其影响研究第一章 我国能源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现状及战略意义344

第一节 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基础与作用344

第二节 能源开发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建设现状347

第三节 煤电生产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建设现状352

第四节 我国能源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354

第五节 国外能源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机制建设状况356

第六节 我国能源发展落实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战略意义361

第二章 我国能源发展的环境经济损失分析364

第一节 环境外部成本的构成364

第二节 煤炭开采的污染损失364

第三节 煤电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371

第四节 非电行业能源消费污染损失375

第五节 水电开采的生态环境污染损失377

第六节 油气开采的污染损失379

第三章 我国能源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方法382

第一节 能源发展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框架设计382

第二节 我国能源行业推行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趋势分析388

第三节 煤炭开采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方法389

第四节 煤电发展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方法393

第五节 具体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政策手段选择398

第四章 环境成本内部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401

第一节 基准和目标环境成本内部化税费情景的设定401

第二节 硫税情景下我国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能源发展影响的模拟分析404

第三节 氮氧化物税费情景下我国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能源发展影响的模拟分析409

第五章 促进我国能源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战略措施及政策建议417

第一节 我国能源发展环境外部经济性的现状417

第二节 落实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影响418

第三节 改善我国能源发展环境外部经济性的原则和战略目标420

第四节 促进我国能源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战略措施421

附录:模型基本结构和关键变量描述423

参考文献4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