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中国现阶段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中国现阶段文化
  • 于幼军著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香港)公司
  • ISBN:962076311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中国现阶段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 文化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学者的热门话题2

二 文化的内涵和定义10

三 中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反思17

第一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形成27

一中国现阶段文化形成的国际背景29

社会主义成为现实制度29

全球“非殖民化”运动胜利32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新发展33

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36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38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40

二 中国现阶段文化形成的基本国情43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依据46

中国现实国情决定了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0

三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现实基础53

新民主主义文化传统53

新中国前30年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55

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61

第二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特质67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统一的文化69

文化的民族性特征69

文化的时代性特征69

自觉保留民族文化的根和特征,并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现代化和未来72

二 人民大众的文化74

中华民族文化素有人民性的传统75

中国现阶段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方向76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文化80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奔向现代化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80

大力荡涤封建思想文化和小农经济落后意识84

四 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87

中国现阶段文化只能是不成熟、不完备的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87

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90

现阶段中国文化的一元与多元关系93

五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95

中国现阶段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95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与道德规范100

自觉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尊重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统一起来105

六 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文化106

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106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108

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和发展理论115

塑造现代化的人119

第三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功能121

一创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模式127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更新所有制观念,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13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更新按劳分配原则的内容,创新多种分配形式133

努力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机结合,探索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模式134

充分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建设具有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34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更新发展的观念、思路和战略135

二 认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136

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文化的认同与整合功能十分重要136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认同与整合功能表现为引导帮助社会成员将认同现存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理解支持变革这一制度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一起来138

三 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141

在中国现阶段,文化塑造人的功能担负着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历史重任141

把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统一起来142

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144

四 科学扬弃西方文化148

在当今开放时代和信息时代,文化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148

在中国现阶段,文化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功能要把主动引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与防范抵御外来消极腐朽文化的渗透、侵蚀统一起来150

五 把个体与群体、历史与道德的尺度统一起来152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价值评价功能,要超越中国传统文化以群体为本位和西方文化以个体为本位的局限,自觉地把个体尺度同群体尺度统一起来153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价值评价功能要自觉把历史尺度同道德尺度结合起来,实现科学理性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156

第四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159

一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血脉渊源160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论争160

对现代新儒学的批判扬弃164

中国现阶段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创新发展167

二 中国现阶段需要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169

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170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173

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175

穷则思变、变法图强的创新精神178

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180

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182

三 传统文化中值得批判继承的进步思想187

以民为本的思想187

群体本位的思想189

仁者爱人的思想191

中庸和谐的思想194

天人协调的思想196

民族和睦、协和万邦的思想200

第五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与近现代西方文化205

一 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一般性与特殊性206

近现代西方文化既有狭隘的阶级性和消极因素的一面,也有体现人类共同智慧和精神财富的一面207

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局限性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发展阶段性211

二 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可以补我所缺、为我所用的文化成果216

科学理性精神217

现代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224

现代民主政治与法制思想231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236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244

创新精神250

西方现代化理论257

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261

第六章 中国现阶段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26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日臻成熟,并朝着更高级的社会文化形态发展280

日趋完善成熟,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质和丰富内涵的新型文化281

对社会生活的整合功能大为增强,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283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现阶段文化开始向更高级的社会文化形态过渡发展283

二 中华文化将走向全面复兴285

中华文化将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成为实现了创造性转换的现代中华文化285

中华文化将逐步消除过去由于国家分裂和长期政治意识形态对立而造成的隔阂·呈现相互沟通、理解和融合、“一本多元”的发展态势286

三 中华文化将融汇世界文化的精华,更为成熟丰满,为世人所钦羡287

与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趋势相一致,人类文化在21世纪也将逐步走向“多样性统一”的世界文化格局287

中华文化将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92

四 在信息时代新的文化生存发展空间,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294

文化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内容和标志294

网络文化引发观念文化的演变出现新趋势298

网络文化的兴起对各国各民族文化发展,既是极好时机,又是严峻挑战302

五 文化日益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304

“精英文化”(或曰高雅文化)将日益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由此获得生机和活力305

“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成为人民大众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食粮306

六 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更加凸现,文化扮演重要角色307

文化智力优势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308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制高点309

商品的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日益成为经济的强大竞争力309

观念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310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311

后记315

参考书目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