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毛泽东思想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850340.jpg)
- 沙友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3520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思想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研究对象、地位和作用2
二、什么是毛泽东思想5
三、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6
1.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6
2.怎样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8
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9
1.中国革命需要新的理论指导9
2.中国共产党人为“结合”而奋斗11
3.毛泽东思想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熟11
4.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12
五、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毛泽东思想13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19
一、近代中国社会究竟是什么性质20
1.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20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特点和主要矛盾2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2
1.“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3
2.中国无产阶级为什么领导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4
3.领导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25
4.新民主主义革命革谁的命27
5.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何方30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31
1.统一战线31
2.武装斗争33
3.党的建设35
4.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关系37
第二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39
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0
1.“上山”思想的提出40
2.“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41
3.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建党建军问题的解决44
4.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45
5.“反对本本主义”46
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成熟47
1.革命道路理论在实践中升华47
2.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49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50
三、农民问题与土地革命51
1.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52
2.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53
第三章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7
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58
1.政策和策略何以具有特殊重要性58
2.如何正确地制定与执行政策和策略60
二、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62
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63
2.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64
3.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66
4.区别对待,分化瓦解67
5.“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69
三、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70
1.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70
2.争取同盟者的政策和策略原则72
第四章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79
一、“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80
1.“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80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82
3.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84
二、“兵民是胜利之本”88
1.“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88
2.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89
3.三结合、一配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和斗争形式90
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91
1.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92
2.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93
3.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94
第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97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98
1.“生命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98
2.思想政治工作理论99
二、文化工作理论是整个社会文化思想建设的理论基础103
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03
2.文化工作的理论105
3.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110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理论113
一、党的思想建设114
1.为什么着重从思想上建党114
2.怎样加强党的思想建设117
二、党的组织建设120
1.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120
2.“任人唯贤”与“德才兼备”123
三、党的作风建设124
1.党的作风集中体现着党的形象124
2.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127
第七章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131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132
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萌芽132
2.工农民主专政133
3.抗日民主政权134
4.人民民主专政136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实质137
1.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138
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142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144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147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提出148
1.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初步探索148
2.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正式提出150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151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纲领151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纲领153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纲领155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完善157
1.《共同纲领》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规定157
2.“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158
3.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161
四、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62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62
2.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63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165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66
1.“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166
2.“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67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170
1.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70
2.中国工业化道路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172
3.关于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175
4.团结知识分子,繁荣科学文化177
5.维护国家主权,发展对外关系179
结束语183
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84
1.实事求是184
2.群众路线187
3.独立自主193
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96
1.怎样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196
2.怎样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97
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198
1.为什么要坚持毛泽东思想199
2.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199
编后记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