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一代移动融合网络理论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一代移动融合网络理论与技术
  • 张云勇,房秉毅,陈清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8126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51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163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一代移动融合网络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移动网络融合的背景与环境1

1.1 移动融合网络概念解析1

1.1.1 移动融合网络的发展需求1

1.1.2 移动融合网络的概念和内涵2

1.1.3 移动融合网络的研究热点3

1.2 移动融合网络的特点4

1.2.1 业务模式的广泛性4

1.2.2 统一的全IP的网络结构5

1.2.3 网络的安全性及私密性6

1.2.4 移动性及环境感知性7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技术9

2.1 HSPA+技术9

2.1.1 HSPA+概述9

2.1.2 HSPA+业务需求10

2.1.3 HSPA+标准化进展11

2.2 LTE/LTE-Advanced技术13

2.2.1 LTE/LTE-Advanced概述13

2.2.2 LTE/LTE-Advanced技术需求14

2.2.3 LTE/LTE-Advanced关键技术16

2.3 Wi-Fi/WiMAX技术21

2.3.1 Wi-Fi技术21

2.3.2 WiMAX技术24

2.3.3 Wi-Fi与WiMAX技术比较27

2.4 IMS技术29

2.4.1 IMS概述29

2.4.2 IMS技术优势30

2.4.3 IMS体系结构30

2.5 SAE/EPC32

2.5.1 SAE/EPC概述32

2.5.2 SAE/EPC技术特点32

2.5.3 SAE/EPC架构33

2.5.4 EPC与2G/3G核心网比较34

第3章 现有移动融合网络架构36

3.1 WLAN与3G网络融合架构方案36

3.1.1 基于3GPP EPC的融合网络目标架构36

3.1.2 新一代移动融合网络体系架构38

3.2 基于3GPP EPC网络融合方案协议转换与匹配44

3.2.1 基于S2a的WLAN网络融合协议栈与匹配44

3.2.2 基于S2b的WLAN网络融合协议栈与匹配46

3.2.3 基于S2c的WLAN网络融合协议栈与匹配51

第4章 新一代移动融合网络架构57

4.1 新一代移动融合网络协议栈结构57

4.1.1 无线多接入环境下协议栈架构分析57

4.1.2 引入多接入协议适配层的协议栈结构59

4.2 网络间切换机制及切换性能分析62

4.2.1 网络间切换机制62

4.2.2 网络间切换时延分析64

4.2.3 网络间切换性能优化措施66

4.3 多接口业务分流及业务连续性67

4.3.1 多接口同时传输与策略路由67

4.3.2 业务连续性71

第5章 移动融合网络的协议转换与匹配75

5.1 基于PDG的WLAN网络融合协议栈与匹配75

5.1.1 网络与协议栈架构分析75

5.1.2 网络间切换机制76

5.2 基于S2a的WLAN网络融合协议栈与匹配77

5.2.1 网络与协议栈架构分析77

5.2.2 网络间切换机制78

5.3 基于S2b的WLAN网络融合协议栈与匹配80

5.3.1 网络与协议栈架构分析80

5.3.2 网络间切换机制81

5.4 基于S2c的WLAN网络融合协议栈与匹配85

5.4.1 网络与协议栈架构分析85

5.4.2 网络间切换机制85

第6章 移动融合网络的回传机制与负荷分担89

6.1 移动回传网络现状分析89

6.2 基于分组的移动回传网络90

6.2.1 高速以太网90

6.2.2 分组传送网90

6.3 IEEE 802.11&3G/LTE紧耦合架构下的回传网络92

6.4 回传网络的关键技术93

6.4.1 MPLS标签转发93

6.4.2 QoS94

6.4.3 保护96

6.4.4 OAM98

6.5 移动回传网络的负荷分担机制98

6.5.1 负荷分担需求98

6.5.2 回传路径相互独立情况下的负荷分担99

6.5.3 回传路径一致情况下的负荷分担103

6.5.4 紧耦合架构下的业务切换105

第7章 移动融合网络的业务安全管理107

7.1 紧耦合架构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107

7.1.1 3G-WLAN互联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攻击107

7.1.2 3G/LTE-WLAN互联的安全需求111

7.2 融合网络安全架构研究113

7.2.1 接入侧的安全113

7.2.2 网络侧的安全116

7.2.3 融合网络的安全117

7.2.4 I-WLAN的安全118

7.2.5 非漫游网络参考模型120

7.2.6 漫游网络参考模型Ⅰ120

7.2.7 漫游参考模型Ⅱ121

7.3 统一认证技术协议和算法及应用方案122

7.3.1 EAP_SIM/AKA认证协议概述122

7.3.2 SIM(USIM)卡认证协议说明123

7.3.3 SIM认证的应用方案131

第8章 未来融合网络135

8.1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未来融合网络135

8.1.1 云计算发展概述135

8.1.2 云计算定义及特征136

8.1.3 云计算与相关技术的比较139

8.1.4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未来融合网络架构142

8.2 融合网络的信令数据分析143

8.2.1 信令监测平台发展概述143

8.2.2 信令监测平台功能特点144

8.2.3 信令监测平台架构145

8.2.4 海量信令数据挖掘146

8.3 融合网络的智能控制147

8.3.1 智能控制系统功能147

8.3.2 融合网络的管理内容1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