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警察行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警察行政](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3821327.jpg)
- 王宽弘,朱金池,胡盛光,庄德森,章光明,陈明传,张政藤,黄翠纹,杨永年,廖有禄,蔡震荣,郑善印,颜世锡,蒋基萍合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112397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警察行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论 日德两国警政的特色1
一、前言3
一、日本治安享誉国际3
二、中央分权地方集权的德国警察12
二、结论15
第一章 警察组织17
一、前言19
二、警察组织的意义20
三、警察组织之分析21
一、法律取向22
二、社会取向27
三、政治取向32
四、管理取向38
五、政策取向44
四、警察组织分析综论46
五、结论47
六、回应与讨论48
参考资料49
一、中文部分49
二、英文部分50
第二章 论我国警察组织之领导53
一、前言55
二、领导概论55
一、领导的意涵56
二、领导的基础58
三、领导的功能60
四、领导与统御的异同61
五、领导与管理的区别61
三、领导学说的演进63
一、特质理论64
二、行为理论66
三、权变理论67
四、转换型领导68
四、当前我国警察组织领导面临的困境71
五、我国警察组织领导常见的缺失73
六、提升我国警察组织领导效能可行性的做法74
一、领导者要有健全的基本条件74
二、领导者要把握领导原则75
三、领导者要建立良好的领导情境76
四、领导者要充实良好的管理能力77
五、领导者要修养精湛的领导艺术,以蓄积领导智能77
六、警察领导者要能体察时势需求,勇于创新求变78
七、领导者要善于自我管理79
七、结论80
参考资料82
一、中文部分82
二、外文部分83
第三章 警察政策的形成、执行与评估85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87
二、警察政策的形成面88
一、分析模式89
二、二种典范91
三、政策分析者的能力94
三、警察政策的执行面96
一、政策执行的内部因素97
二、政策执行的外部因素99
四、警察政策的评估面102
一、实证论典范的评估理论103
二、后实证论典范的评估理论107
五、结论110
参考资料112
一、中文部分112
二、外文部分113
第四章 现行台湾警察业务之初探117
一、前言119
二、文献评论119
一、有关文献之回顾120
二、相关文献之评述与再思考126
三、文献研究之发现与启示127
三、台湾警察业务分工之现状与检讨135
一、警察业务分工现状之例举135
二、因警察业务分工而分化其组织结构之检讨140
四、警察业务再造之契机142
一、建构新的组织型态再造警察业务143
二、重塑警察之管理哲学发展警察业务145
五、结论146
参考资料148
第五章 三班制警察勤务之研究149
一、前言151
二、我国现行警察勤务时间之分配方式及其改革措施152
一、现行警察勤务条例有关时间分配之规定152
二、警察勤务时间分配之现行实务作法153
三、新警察勤务制度之试办154
四、连续十二小时勤务之试办158
三、各国警察勤务时间之分配方式160
一、美国警察勤务时间之分配方式160
二、英国警察勤务时间之分配方式162
三、日本警察勤务时间之分配方式164
四、德国警察勤务时间之分配方式168
四、护理人员之三班制勤务170
五、各国警察及护理人员勤务时间分配方式之比较173
六、结论175
参考资料177
第六章 警察之即时强制179
一、前言181
二、即时强制之概念182
三、警察即时强制183
一、警察即时强制概念之确定183
二、德国警察即时强制之发展185
三、日本之警察即时强制190
四、我国之即时强制194
一、即时强制之意义及其性质194
二、我国法上所规定即时强制具体之措施198
三、即时强制之救济207
五、结论209
一、列举式即时强制之必要性探讨209
二、警察即时强制有否另行规定209
参考资料211
一、中文部分211
二、外文部分211
第七章 警察人力资源管理213
一、前言215
二、警察人力资源管理意义216
一、人力资源的意义216
二、警察人力资源管理之意义218
三、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比较218
四、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目标222
三、警察人力资源之获取223
一、人力资源规划223
二、工作分析224
三、招募与考选226
四、管理人才的评鉴与考选227
四、警察人力资源之维护与激励229
一、训练(职前训练、在职训练)229
二、薪资与福利231
三、绩效考核233
四、劳资关系235
五、警察人力实源的发展238
一、事业生涯发展与管理238
二、管理发展242
六、警察人力资源管理之问题——警察人员考、教、用问题探讨245
一、警察人员考、教、用问题现况245
二、警察人员考、教、用问题之建议251
七、结论255
参考资料257
第八章 警察机关资讯管理259
一、资讯管理的基本概念261
一、资料与资讯261
二、电脑的定义262
三、电脑的特性263
二、资讯系统的效益与特性264
一、资讯系统的效益264
二、资讯系统的特性265
三、警察业务电脑化的理由与范围267
一、警察业务电脑化的理由267
二、警察业务电脑化的范围268
四、警政资讯系统271
一、系统架构271
二、作业种类273
三、系统功能275
五、更新机动无线电系统计画276
一、设计原理277
二、系统架构277
三、特殊功能279
六、充实勤务指挥管制系统作业计画281
一、现况检讨282
二、系统功能284
三、系统架构285
七、指纹析鉴系统288
一、系统架构288
二、作业方式291
三、指纹电脑系统之功能294
八、刑事资讯系统295
一、计画目标295
二、系统架构296
三、作业项目298
九、资讯管理的策略300
一、资讯服务的替代方案300
二、专案管理301
三、执行策略303
十、资讯管理的相关问题305
一、失常行为305
二、失败因素306
三、资讯安全306
十一、结论与建议308
参考资料311
一、中文部分311
二、外文部分312
第九章 警察机关公务管理313
一、警察机关公务管理的概念与内容315
一、公务管理的意义与内容315
二、警察机关公务管理之概念与范围317
二、事务管理318
三、采购管理319
一、采购管理的基本概念319
二、招标323
三、决标329
四、履约管理338
五、验收338
六、异议及申诉340
七、罚则342
四、营缮工程管理347
一、营缮工程管理之定义347
二、营缮工程管理之作业流程349
三、营缮工程需求计画之拟定与内容350
四、工程预算之编列355
五、规划与设计357
五、警察后勤管理358
一、后勤( Logistics)的定义358
二、警察后勤业务之内容360
参考资料363
第十章 警政之全面品质管理与策略365
一、警政全面品质管理哲学之演进367
二、全面品质管理的意涵与程序369
一、全面品质管理的由来369
二、全面品质管理的定义371
三、全面品质管理的内涵374
四、全面品质管理的程序376
三、我国社会与国内外警政发展状况之概述与比较380
一、社会发展与治安状况之概述380
二、我国警政发展状况之概述381
三、美国警政品质管理之发展概述384
四、我国在提升警政品质之策略与他国之比较388
四、我国警政全面品质提升之可行方向与策略389
一、警察组织、人事、勤务、教育方面之全面品质管理389
二、警政全面品质管理实征研究之概述及结论与建议(陈明传等,民85)395
三、未来之发展方向401
参考资料402
一、中文部分402
二、外文部分403
第十一章 警察公共关系407
一、前言409
二、现代警察公共关系的概念411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原则412
二、警察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414
三、警察公共关系的运作程序417
三、我国现行警察公共关系制度之检讨419
一、警政措施方面420
二、警察人员方面424
三、社会大众方面426
四、强化警察公共关系之具体做法428
一、从内部公关做起429
二、增进对外公关措施435
五、结论440
参考资料441
一、中文部分441
二、外文部分443
第十二章 警察工作压力之探讨445
一、前言447
二、警察工作的压力源448
一、工作型态451
二、工作环境454
三、工作量455
四、工作绩效压力456
五、组织中的冲突457
六、来自社区的压力459
七、来自家庭的压力461
三、工作压力对于员警的影响462
一、工作耗竭463
二、身体健康状况不佳464
三、家庭关系不良465
四、自杀466
四、纾解压力的方法469
一、组织层级的压力纾解方法469
二、员警个人纾解压力的自助方法472
三、预防性的训练475
五、结论478
参考资料480
一、中文部分480
二、外文部分481
第十三章 警察组织变革之研究483
一、前言485
二、警察组织变革的内涵485
三、警察组织变革的发动者488
四、警察组织变革的方法490
五、我国警察组织变革的回顾492
一、清朝末年时期(光绪27年至民前1年)493
二、民国肇建时期(民国1年至15年)496
三、北伐及抗日时期(民国16年至37年)498
四、迁台及戒严时期(民国38年至76年)502
五、解除戒严后时期(民国76年以后迄今)504
六、结论510
参考资料512
一、中文部分512
二、外文部分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