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点燃生命之火 思想政治工作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点燃生命之火 思想政治工作新论
  • 黄雷豪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0279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政治工作(地点: 中国) 政治工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点燃生命之火 思想政治工作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科本体论1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2

一、思想政治与思想政治工作2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属性4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由来10

四、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发展12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革命“人文”底蕴15

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16

二、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的初步尝试17

三、延安精神——党思想上进入成熟的标志18

四、雷锋精神——党的宗旨的化身21

五、邓小平理论——新时代的旗帜22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面对新世纪的沉思25

一、反思之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纯社会本位,远离了人的精神需求25

二、反思之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要强化人文教育27

三、剖析:学科研究视野的相对封闭状态,影响了它的发育29

四、外因: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西方腐朽人生观的侵蚀30

五、切入点:真切地观照人们的生活世界31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创新33

一、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来,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33

二、学科体系的“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双本位结构的设想35

三、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境界应是超越个位本位37

第五节 借助相关科学知识的智慧,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37

一、心理学原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38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43

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心理学问题46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学的密切联系49

五、思想政治工作学与现代教育学的联系50

六、思想政治工作应借助大众传播学的成果51

七、思想政治工作应借鉴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成果53

八、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的研究是其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54

第二章 时代背景论58

第一节 21世纪社会发展的趋势58

一、世纪之交国际环境面面观58

二、辉煌50年奠基,美好新时代展望64

三、社会聚焦:思想文化转型与社会发展关系论69

第二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教兴国”国策英明73

一、知识经济的由来、内涵与特征73

二、知识经济时代带给中国的挑战与机遇77

三、“科教兴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振兴之路80

第三节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思潮管窥83

一、人文精神的高扬83

二、科学精神的升值88

三、教育改革,国际潮流92

四、人才竞争,蔚为壮观94

第三章 自身素质论98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力量98

一、人格与理想人格的魅力99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力量的现代意义101

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追求102

第二节 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变革104

一、小生产观念长期禁锢下的中国人104

二、当代权力观的变革趋势105

第三节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107

一、德108

二、识115

三、才121

四、学127

五、体(身心)132

六、性格135

第四章 原则论138

第一节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38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138

二、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139

三、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坚持对社会真理的追求141

四、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在社会主义现阶段,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相结合143

第二节 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144

一、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44

二、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强调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145

三、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营造民主开放、双向交流的政治氛围145

四、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摒弃形式主义,置身于日常思想教育工作148

第三节 正面激励的原则149

一、关注人的精神存在形态,点燃民众心灵之火150

二、发现人的优点是给予人尊重的开始150

三、爱是神圣的教育力量151

四、正面激励包含着善意的批评152

五、珍贵的是变外在激励为内在的自我激励152

第四节 教管相融的原则153

一、教管相融,本是一体153

二、教而不严,失之为教154

三、教育先导,预防为主155

第五节 区分层次的原则157

一、层次的概念157

二、坚持教育者自身先受教育158

三、注意人的心理需求层次性158

第五章 目的与功能论161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162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目的162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目的169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目的171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175

一、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175

二、推动社会精神生产力的发展177

三、推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179

第六章 内容论184

第一节 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185

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185

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教育187

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196

四、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三个主义”教育198

五、民主与法制教育199

六、美与艺术教育200

第二节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204

一、形势政策教育204

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206

三、工作目标任务与先进模范榜样的教育208

四、骨干队伍与落后人群的“个别人”教育209

五、科学意识教育与无神论教育210

六、心理健康教育211

第三节 营造思想政治工作良性运行环境212

一、坚持唱响主旋律,净化舆论环境214

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善社会风气215

三、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216

四、组织起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218

第七章 方法论219

第一节 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传声筒”现象谈起219

一、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基层的创造219

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何以难220

三、“传声筒”现象危害大220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指南221

一、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方针221

二、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融合的方针223

三、工作取向与人情取向相辅相成的方针226

四、坚持疏导的方针230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232

一、沟通——达成共识232

二、协调——创造和谐238

三、激励——开发潜能243

四、督导——促进自控250

五、渗透——扩展阵地256

第八章 操作论259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体操作260

一、群体社会心理效应原理简述260

二、大众心理的连锁效应263

三、群体操作的“十抓紧”:目标、骨干、学习、氛围、舆论、榜样、评价、转化、组织、互动265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个体操作271

一、个体社会心理效应原理简述271

二、个体操作的十个“关注”:个性、情绪、利益、动机、环境、认知、挫折、实绩、弱点、发展276

第九章 评价论282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意义282

一、总结经验,掌握规律,提高水平,起鉴定作用282

二、把握政治方向,防止思想偏差,起导向作用284

三、满足群体或个体的自尊、自爱的精神追求,起激励作用285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原则285

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为原则285

二、科学、公正、全面的原则286

三、领导评价、群众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289

四、相对简单易行的原则291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内容292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292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评价293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方法294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的结合294

二、考证人员可信度选择与参评人员的知情度选择的结合295

三、各种评价方法的多重结合296

第十章 终极价值论298

第一节 生命探索的千古追问299

一、人之谜299

二、人生的考证301

三、生命的领悟302

第二节 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304

一、人的本质的两大属性304

二、人性“三维度结构”的存在形态305

三、中外人性探讨的历史高潮巡视307

四、当代中西方人性反思的殊途同归309

第三节 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化历程312

一、21世纪,中国人的社会化课题——国民素质的现代化312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的一致性315

三、当代中国人的生命境界的拓展316

主要参考书目322

后记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