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射阳水利志(送审稿)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射阳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夏祥主编;袁福瑾,高潮,汤浩撰稿 著
- 出版社: 射阳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射阳水利志(送审稿)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治水概述2
第一篇 自然概况15
第一章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5
第一节 地理位置15
第二节 行政区划15
第二章 成陆历史与地质地貌16
第一节 成陆历史16
第二节 地质25
第三节 地貌26
第三章 土壤植被27
第一节 土壤27
第二节 植被33
第四章 水系35
第一节 夸套河水系35
第二节 八丈河水系35
第三节 运粮河水系35
第四节 环洋洞水系36
第五节 运棉河水系36
第六节 利民河水系37
第七节 西潮河水系37
第八节 射阳河水系39
第五章 气象水文40
第一节 风情40
第二节 潮情42
第三节 雨情44
第四节 水情49
第二篇 水资源52
第一章 水量时空分布52
第一节 地表水资源52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53
第三节 过境水资源55
第二章 水量需求分析56
第一节 农业用水56
第二节 工业用水57
第三节 生活用水57
第四节 其它用水58
第三章 水量供需平衡58
第一节 现状水平年用水和供需平衡58
第二节 平水年用水和供需分析58
第三节 中等干旱年用水和供需分析59
第四节 特殊干旱年用水和供需分析59
第三篇 堤防65
第一章 挡潮堤65
第一节 老海堤65
第二节 新海堤67
第二章 防洪堤78
第一节 苏北灌溉总渠堤78
第二节 射阳河堤78
第三节 黄沙港堤78
第四节 新洋港堤79
第五节 海河通洋港堤79
第六节 小洋河堤80
第七节 廖家沟堤80
第八节 潭洋河堤80
第九节 六子河堤80
第十节 大洋河堤81
第三章 圩堤81
第一节 老圩堤81
第二节 新圩堤82
第四篇 河道83
第一章 流域性河道83
第一节 射阳河83
第二节 新洋港88
第三节 黄沙港92
第四节 苏北灌溉总渠96
第五节 野潮洋97
第六节 双洋97
第七节 通洋港98
第八节 海河98
第九节 小洋河100
第十节 廖家沟101
第十一节 潭洋河101
第十二节 六子河102
第十三节 大洋河103
第三章 区域性河道104
第一节 夸套河104
第二节 八丈河105
第三节 运粮河106
第四节 运棉河108
第五节 小洋河地龙引河111
第六节 海河地龙引河112
第七节 利民河112
第八节 特庸地龙河引河113
第九节 西潮河114
第十节 新洋干河115
第十一节 串通河115
第十二节 新民河116
第四章 大沟级河道117
第一节 射阳河北地区大沟117
第二节 海河地区大沟120
第三节 运棉河地区大沟122
第四节 利民河地区大沟125
第五节 西潮河地区大沟129
附录 部分河道开浚纪要131
第五篇 闸坝桥梁142
第一章 涵闸142
第一节 流域性河道挡潮涵闸142
第二节 区域性河道挡潮涵闸146
第三节 排洪灌溉涵闸152
第四节 节制调水涵闸155
第五节 封闭圩口涵闸157
第二章 水坝169
第一节 射阳河拦河坝169
第二节 支鱼港大坝170
第三节 新洋港拦河坝171
第四节 新洋港川子口东坝172
第五节 新洋港川子口西坝172
第六节 黄尖渡口大坝172
第三章 桥梁173
第一节 大型桥梁173
第二节 中型桥梁175
第三节 小型桥梁177
第六篇 排灌机具179
第一章 自流排灌179
第一节 自流排涝179
第二节 自流灌溉179
第二章 人畜风力排灌180
第一节 人力水车180
第二节 牛力车181
第三节 风力车182
第三章 机器动力排灌183
第一节 国营机器动力排灌183
第二节 集体机器动力排灌184
第四章 电力排灌185
第一节 输电线路工程185
第二节 变电工程186
第三节 电站工程186
第七篇 农田基本建设210
第一章 农区建设210
第一节 明清时期农田建设210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农田建设211
第三节 建国初期农田建设215
第二章 农田治理217
第一节 沿海垦区治理217
第二节 低洼地区治理221
附录 万亩以上圩区237
第八篇 滩涂开发251
第一章 盐业开发区251
第一节 射阳盐场251
第二节 县属射阳县盐场252
第三节 村办盐场253
第二章 养殖种植业开发区254
第一节 中路港经济开发区254
第二节 射阳港经济开发区256
第三节 丫头港开发区257
第四节 夸套开发区258
第三章 林牧芦苇开发区260
第一节 林业开发区260
第二节 畜牧区260
第三节 芦苇开发区260
第九篇 防汛防旱262
第一章 水旱纪要262
第一节 明代262
第二节 清代265
第三节 民国274
第四节 建国以后276
第二章 防汛防旱284
第一节 组织体系284
第二节 防守部署287
第三节 后勤服务294
第四节 基础设施298
第五节 监督机制301
第三章 抗灾纪实303
第一节 1951年抗潮斗争303
第二节 1953年抗旱斗争306
第三节 1953年总渠抢险307
第四节 1954年抗洪斗争308
第五节 1956年防潮抢险309
第六节 1962年抗涝斗争310
第七节 1965年抗旱斗争313
第八节 1972年抗涝斗争314
第九节 1977年抗台斗争314
第十节 1978年抗旱斗争315
第十一节 1981年抗涝斗争316
第十一节 1983年抗涝斗争317
第十二节 1984年抗台斗争318
第十三节 1986年抗涝斗争319
第十四节 1991年抗洪斗争321
附录 建国初期堤防抢险八法326
第十篇 水政管理328
第一章 机构设置328
第一节 行政机构328
第二节 设计施工机构336
附录 临时施工机构及其领导人员名单342
第三节 县属工程管理机构342
第四节 水利科学试验机构345
第二章 水利建设管理348
第一节 计划安排348
第二节 资金筹集349
第三节 民力动员351
第四节 建筑物拆迁355
第五节 水利工程挖压废赔偿356
第六节 劳动工资福利357
第三章 工程设施保护361
第一节 组织体系361
第二节 地方法规362
第三节 典型案件查处362
文存363
第四章 水资源监察第一节 水体监控385
第二节 污染治理387
第三节 排水控制389
第四节 用水管理389
第五章 水事矛盾调处390
第一节 业主与公司水事矛盾调处390
第二节 阜余、吴滩水事矛盾调处390
第三节 吴滩、阜余水事矛盾调处390
第四节 盐场与财政局水事矛盾调处391
第五节 兵团与新洋公社水事矛盾调处394
第六节 五汛与临海水事矛盾调处396
第十一篇 工程管理399
第一章 海堤工程管理399
第一节 海堤防护399
第二节 海堤生物防护401
第三节 海堤工程检查402
第四节 海堤工程观测402
第二章 总渠堤、圩堤管理409
第一节 总渠堤管理409
第三节 内部圩堤管理412
第三章 河道管理413
第一节 内河管理413
第二节 入海河道管理413
第四章 涵闸管理415
第一节 工程检查415
第二节 工程观测416
第三节 工程养护与维修418
第四节 工程运行与控制419
第五章 机电排灌管理421
第一节 机电管理421
第二节 灌溉管理422
第十二篇 施工管理434
第一章 土方工程施工管理434
第一节 计划管理434
第二节 技术管理435
第三节 质量管理437
第四节 安全管理437
第二章 建筑工程管理438
第一节 计划管理438
第二节 技术管理439
第三节 质量管理440
第四节 安全管理440
第十三篇 财务器材管理441
第一章 财务管理441
第一节 流动资金管理441
第二节 固定资产清查443
第三节 审计监督444
第四节 财会队伍基础建设445
第二章 器材管理445
第一节 建筑器材管理445
第二节 周转器材管理446
第三节 防汛器材管理447
第十四篇 综合经营448
第一章 局属综合经营448
第一节 县水建公司448
第二节 县打井工程队449
第三节 县水利机械厂451
第四节 县水利器材储运站451
第五节 水费管理所452
第二章 站所企业经营453
第一节 站办企业管理453
第二节 所办企业经营454
第十五篇 水利科技和科学实验460
第一章 科技队伍建设460
第一节 组织建设460
第二节 技术培训467
第三节 知识更新468
第二章 科技研究469
第一节 水利科学试验469
第二节 水利科学研究473
第三节 科技成果推广475
第十六篇 水利人文477
第一章 人物477
第一节 治水名人477
第二节 先进英模488
附:水利先进个人、集体登记表488
第二章 论文专著508
第一节 科技论文508
第二节 学术论文514
第三章 传说515
第一节 古射水的传说515
第二节 射阳河的传说516
第三节 扁担港的传说517
第四节 捉老鼋的传说518
第五节 靠鱼湾的传说521
第六节 鲤鱼精的传说522
第七节 新河口的传说523
第八节 笆斗山的传说524
第四章 谚语527
第一节 水利谚语527
第二节 潮汐谚语527
第三节 气象谚语528
第五章 诗歌530
第一节 旧世悲歌(三首)530
第二节 治水小唱(三首)532
第三节 工地诗组(十五首)535
第四节 抗洪战歌(十首)539
第五节 水工颂(六首)542
大事记545
补遗 域外工程纪要574
编后记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