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生产与学科规训 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学科史探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生产与学科规训 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学科史探微
  • 栗永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738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史-清后期-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生产与学科规训 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学科史探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写在前面1

导论1

一 目光向下:思想史、学术史的当代演化2

二 “中间环节”与学科史的诉求7

三 “起源”的质疑:学科史的谱系学方法14

四 “命名”:学科史对起点的追问方式20

五 课题研究史的回顾25

第一章 学科的命名——“文学”现代意义之确立32

第一节 中西会通与“文学”语用演化33

一 《职方外纪》和《西学凡》33

二 作为“教育”的“文学”41

三 “文学”初识literature49

第二节 “文学”学科的确立和现代“文学”观的形成58

一 中国知识界同“文学学科”的接触58

二 《奏定学堂章程》中“文学学科”的学科对象65

三 现代“文学观”形成的知识背景71

四 “文学”观念的塑造与形成77

第二章 文学学科的展开与课程体系84

第一节 “新旧”知识体系的冲突——以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为中心84

一 学科史的开端:“文学学科”的独立85

二 缺少“专业兴趣”的文学史撰述者:林传甲93

三 “第一位中国文学”教师与博杂的《中国文学史》102

四 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的学科史意义解读107

第二节 《奏定大学堂章程》的实施:以京师大学堂文学门第一批毕业生为个案113

一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的开办与中国文学门的招学113

二 第一批“文学本科生”的学习情况121

三 新制度下的“旧学生”:分科大学文学门学生毕业走向130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文学学科138

一 民国高等教育及课程概述139

二 民国大学的中国文学学科专业课程设置146

三 图书出版视野中的文学史和文学概论156

第三章 民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164

第一节 民初北京大学的“文学理论”类课程164

一 姚永朴与“文学研究法”165

二 “西文艺学”考辨170

三 “文学概论”的出现176

第二节 《文心雕龙》与“文学概论”180

一 《文心雕龙》与“词章学”181

二 “文学概论”:从“专书阅读”到“罗列常识”187

三 古代文论研究的展开195

第三节 民国时期文学概论课程开设及其估量199

一 学科草创期的《文学概论》教材200

二 国文系的“教育目标”与“文学概论”知识的延展207

三 民国时期“国文”教育216

第四章 “文艺学”和文学本质之思227

第一节 “文艺学”的登临:学科的命名与规范227

一 课程体系的新变227

二 “文艺学”的语源考辨234

三 从“文学概论”到“文艺学”:政治规训中的学科走向242

第二节 “文学基本问题”和“文学本质论”247

一 文艺学“学科属性”的失落:“基本问题”的变奏248

二 “文学本质论”的“回归”254

三 民国时期的文学“定义”259

第三节 从“本质论”看“文学本质”266

一 “文学的本质属性”与“文学本质”266

二 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论”的运思之途270

三 “意识形态”、“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形式”274

四 “意识形态”:文学本质的界说280

结语285

主要参考文献288

后记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