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地方创新 基于浙江经验的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地方创新 基于浙江经验的分析
  • 卢福营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753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农村-群众自治-经验-分析-浙江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地方创新 基于浙江经验的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研究的缘由1

二 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研究4

三 研究方法6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选择6

(二)研究的局限与不足10

上篇 总体分析15

一 村民自治地方创新:含义与特征15

(一)地方创新的内涵15

(二)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界定18

(三)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特点19

二 创新的环境:宏观背景与地方因素22

(一)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宏观背景22

1.正在探索的村民自治制度22

2.迅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社会23

3.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与宏观政策的调整26

(二)嵌入浙江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地方性因素27

1.民营经济的发展与经济能人的崛起27

2.有限理性的有为政府27

3.务实创新的区域文化28

4.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29

三 创新的动因:内在矛盾、社会需求与上级要求31

(一)创新的根本原因31

1.日益扩大的民主参与需求与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31

2.不断增长的民主发展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民主发展环境之间的矛盾33

3.逐渐提升的服务需求与自我服务发展落后的矛盾35

(二)创新生成的直接原因36

1.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需求36

2.上级政府的号召与要求38

四 创新的主体:多层次结构、多元性协同40

(一)创新主体的构成40

(二)见识与动机:创新的启动者41

(三)权力与能力:创新的领导者43

(四)合作与知识:创新的组织者44

1.创新组织者应当是一个具有较强合作性的团队45

2.创新组织者需要具有特定的专门知识46

(五)多元与协同:创新的参与者47

五 创新的过程:运作环节、关联因素48

(一)创新的运作环节48

1.创新的提出48

2.创新的生成50

3.创新的实施51

4.创新的总结52

5.创新的推广53

(二)影响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54

1.创新主体的个人特征和组织状况54

2.创新的项目特征56

3.创新的环境因素58

4.创新承受者的情况60

六 创新的结果:绩效、影响与扩散性62

(一)创新的绩效62

1.创新的效果62

2.创新的效率63

(二)创新的社会影响64

1.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民主效应66

2.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秩序效应66

3.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发展效应67

(三)创新的扩散性67

1.创新的可持续性68

2.创新的可复制性70

七 创新的地方性:区域特色与浙江经验74

(一)重视力量整合,突出多主体协同,探索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有效路径74

(二)重视民主参与,突出沟通与协商,探索民主决策的有效形式79

(三)重视机制建设,突出依制治村,探索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81

(四)重视权力监督,突出组织与制度,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方式83

(五)重视治理优化,突出干部与结构,探索村级组织建设的有效办法84

(六)重视功能拓展,突出便民服务,探索服务型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86

八 创新的发展:未来走向与促进策略88

(一)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发展走向88

1.健全“四个民主”协调发展机制将依然是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重要内容88

2.培育村民自治素养将是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落脚点91

3.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将是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重要生长点92

4.优化组织结构将是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重要命题93

(二)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促进策略95

1.构建合理、有效的创新评价机制95

2.实施以民为本的创新推进策略96

3.正确把握创新的“度”、“利”、“实”99

4.夯实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社会基础101

下篇 个案调查105

一 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创新与实践——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调查105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创新的缘起105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构及其创新意义109

1.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主要内容109

2.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创新意义111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际运行及其绩效114

1.初创阶段(2004年6月一2006年上半年)114

2.完善阶段(2006年下半年至今)117

(四)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运作中的主要问题119

(五)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议122

二 性别平等取向的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与实践——以浙江省金东区赤松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个案126

(一)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制度建构126

1.地方政府对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制度安排127

2.村级组织对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的设计128

(二)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实践成效130

1.增加了村委会成员中的女性人数和比例130

2.唤醒了农村妇女的选举参与和竞争意识131

3.促进了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132

(三)女村委专职专选实践与制度的偏离133

1.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设计的平等目标未能充分实现133

2.女村委不能按制度设计要求代表农村妇女利益135

(四)女村委专职专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36

1.提升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创新的民众认同136

2.发挥政府在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和男女平等中的主动性138

3.找准提高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立足点139

三 协同服务: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岱西镇调查140

(一)新时期乡村治理面临的新挑战140

(二)协同服务: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整合型模式142

(三)创新中的突破与成效146

1.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的重构146

2.创新了农村基层社会的协同服务机制147

(四)讨论与思考149

四 程序整合:后选举阶段的民主机制创新——浙江省天台县村级民主治理五步法调查152

(一)民主治理五步法的产生与发展152

1.民主治理五步法的创新背景152

2.民主治理五步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54

(二)民主治理五步法的主要内容154

1.民主提案155

2.民主议案155

3.民主表决155

4.公开承诺155

5.监督实施156

(三)民主治理五步法的特点与创新之处156

1.系统集成,形成闭合的制度链156

2.简便实用,具备较强可操作性157

3.机制包容,吸纳民众广泛参与158

4.因农制宜,体现乡土社会管理特色159

(四)民主治理五步法创新的主要成效160

1.构建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后选举时代村级民主管理机制160

2.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161

3.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形成了民主参与的习惯163

(五)讨论与思考164

1.有效的村务监督依然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难题164

2.构建后选举阶段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64

五 协商民主取向的村民公共参与制度创新——浙江省常山县民情沟通日制度调查166

(一)民情沟通日制度建构的协商型村民公共参与166

1.公共性和公开性167

2.平等性和广泛性167

3.商议性和互动性168

(二)民情沟通日制度的创新意义170

(三)协商型村民公共参与的生成逻辑172

(四)协调型村民公共参与实践中呈现的主要问题174

六 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制度化——以新昌石磁村的乡村典章创新为例176

(一)石磁村乡村典章的形成过程176

1.乡村典章产生的契机176

2.乡村典章的制定过程177

(二)石磁村乡村典章的制度化179

1.初步实现制度化的制度180

2.制度化程度仍然较低的制度181

3.难以判断制度化情况的制度182

(三)实现村民自治地方创新制度化的条件182

(四)如何推进村民自治地方创新制度化184

七 村民自治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以浙江省金华市村千部创业承诺制为个案186

(一)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由来与发展186

1.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萌芽(20世纪90年代初)186

2.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探索(1996年至 2002年)187

3.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推进(2003年至2007年)188

4.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深化(2007年底至今)189

(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角色190

1.创新制度的设计者191

2.创新实践的组织者193

3.创新过程的监督者194

4.创新活动的保障者196

(三)地方政府主动推动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动因198

1.村民的诉求198

2.村民自治制度自身发展的要求199

3.地方政府的业绩追求201

(四)讨论与思考202

1.找回政府:村民自治背景下地方政府的乡村管理功能202

2.村民自治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204

八从“软监督”转向“硬监督”的一项尝试——浙江省柯城区航埠镇两监督一赔偿改革调查207

(一)两监督一赔偿的改革方案207

(二)两监督一赔偿改革的积极效应209

(三)两监督一赔偿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213

(四)两监督一赔偿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主动性215

九 自我服务:村民自治的拓展与创新——浙江省上虞市新戴家村“四不出村”工作法调查220

(一)“四不出村”工作法的缘起与发展220

1.“四不出村”工作法的缘起220

2.“四不出村”工作法的演变过程221

(二)“四不出村”工作法的主要内容和运作方式223

1.“四不出村”工作法的主要内容223

2.“四不出村”工作法的运行机制225

(三)“四不出村”工作法的创新性226

1.创新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理念226

2.创新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机制227

3.创新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228

(四)思考与讨论228

1.服务型自治组织的培育是拓展村民自治的重要路径228

2.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创新既要主动又要务实229

十 契约自律:村干部问责制度的创新——浙江省金华市村干部辞职承诺制调查232

(一)地方政府建构的村干部辞职承诺制232

(二)村干部辞职承诺制创新的成效234

1.强化了村干部说到、做到的自律责任意识234

2.改变了村干部干好干差一个样的不良局面236

3.破解了村干部能上难下的现实难题237

(三)村干部辞职承诺制创新成功的基础和条件238

1.充足的创新动力238

2.成熟的实践基础239

3.广泛的民众支持239

十一“3+1”:村庄治理模式的创新——浙江省C市溪村的调查241

(一)制度创新的缘起241

(二)“3+1”制度模式的构架243

1.组织的组成人员243

2.组织的功能设置246

3.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247

(三)“3+1”制度的创新之处249

参考文献251

后记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