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地方创新 基于浙江经验的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地方创新 基于浙江经验的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803966.jpg)
- 卢福营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753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农村-群众自治-经验-分析-浙江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地方创新 基于浙江经验的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研究的缘由1
二 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研究4
三 研究方法6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选择6
(二)研究的局限与不足10
上篇 总体分析15
一 村民自治地方创新:含义与特征15
(一)地方创新的内涵15
(二)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界定18
(三)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特点19
二 创新的环境:宏观背景与地方因素22
(一)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宏观背景22
1.正在探索的村民自治制度22
2.迅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社会23
3.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与宏观政策的调整26
(二)嵌入浙江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地方性因素27
1.民营经济的发展与经济能人的崛起27
2.有限理性的有为政府27
3.务实创新的区域文化28
4.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29
三 创新的动因:内在矛盾、社会需求与上级要求31
(一)创新的根本原因31
1.日益扩大的民主参与需求与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31
2.不断增长的民主发展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民主发展环境之间的矛盾33
3.逐渐提升的服务需求与自我服务发展落后的矛盾35
(二)创新生成的直接原因36
1.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需求36
2.上级政府的号召与要求38
四 创新的主体:多层次结构、多元性协同40
(一)创新主体的构成40
(二)见识与动机:创新的启动者41
(三)权力与能力:创新的领导者43
(四)合作与知识:创新的组织者44
1.创新组织者应当是一个具有较强合作性的团队45
2.创新组织者需要具有特定的专门知识46
(五)多元与协同:创新的参与者47
五 创新的过程:运作环节、关联因素48
(一)创新的运作环节48
1.创新的提出48
2.创新的生成50
3.创新的实施51
4.创新的总结52
5.创新的推广53
(二)影响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54
1.创新主体的个人特征和组织状况54
2.创新的项目特征56
3.创新的环境因素58
4.创新承受者的情况60
六 创新的结果:绩效、影响与扩散性62
(一)创新的绩效62
1.创新的效果62
2.创新的效率63
(二)创新的社会影响64
1.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民主效应66
2.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秩序效应66
3.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发展效应67
(三)创新的扩散性67
1.创新的可持续性68
2.创新的可复制性70
七 创新的地方性:区域特色与浙江经验74
(一)重视力量整合,突出多主体协同,探索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有效路径74
(二)重视民主参与,突出沟通与协商,探索民主决策的有效形式79
(三)重视机制建设,突出依制治村,探索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81
(四)重视权力监督,突出组织与制度,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方式83
(五)重视治理优化,突出干部与结构,探索村级组织建设的有效办法84
(六)重视功能拓展,突出便民服务,探索服务型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86
八 创新的发展:未来走向与促进策略88
(一)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发展走向88
1.健全“四个民主”协调发展机制将依然是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重要内容88
2.培育村民自治素养将是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落脚点91
3.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将是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重要生长点92
4.优化组织结构将是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重要命题93
(二)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促进策略95
1.构建合理、有效的创新评价机制95
2.实施以民为本的创新推进策略96
3.正确把握创新的“度”、“利”、“实”99
4.夯实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社会基础101
下篇 个案调查105
一 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创新与实践——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调查105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创新的缘起105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构及其创新意义109
1.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主要内容109
2.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创新意义111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际运行及其绩效114
1.初创阶段(2004年6月一2006年上半年)114
2.完善阶段(2006年下半年至今)117
(四)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运作中的主要问题119
(五)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议122
二 性别平等取向的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与实践——以浙江省金东区赤松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个案126
(一)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制度建构126
1.地方政府对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制度安排127
2.村级组织对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的设计128
(二)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实践成效130
1.增加了村委会成员中的女性人数和比例130
2.唤醒了农村妇女的选举参与和竞争意识131
3.促进了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132
(三)女村委专职专选实践与制度的偏离133
1.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设计的平等目标未能充分实现133
2.女村委不能按制度设计要求代表农村妇女利益135
(四)女村委专职专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36
1.提升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创新的民众认同136
2.发挥政府在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和男女平等中的主动性138
3.找准提高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立足点139
三 协同服务: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岱西镇调查140
(一)新时期乡村治理面临的新挑战140
(二)协同服务: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整合型模式142
(三)创新中的突破与成效146
1.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的重构146
2.创新了农村基层社会的协同服务机制147
(四)讨论与思考149
四 程序整合:后选举阶段的民主机制创新——浙江省天台县村级民主治理五步法调查152
(一)民主治理五步法的产生与发展152
1.民主治理五步法的创新背景152
2.民主治理五步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54
(二)民主治理五步法的主要内容154
1.民主提案155
2.民主议案155
3.民主表决155
4.公开承诺155
5.监督实施156
(三)民主治理五步法的特点与创新之处156
1.系统集成,形成闭合的制度链156
2.简便实用,具备较强可操作性157
3.机制包容,吸纳民众广泛参与158
4.因农制宜,体现乡土社会管理特色159
(四)民主治理五步法创新的主要成效160
1.构建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后选举时代村级民主管理机制160
2.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161
3.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形成了民主参与的习惯163
(五)讨论与思考164
1.有效的村务监督依然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难题164
2.构建后选举阶段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64
五 协商民主取向的村民公共参与制度创新——浙江省常山县民情沟通日制度调查166
(一)民情沟通日制度建构的协商型村民公共参与166
1.公共性和公开性167
2.平等性和广泛性167
3.商议性和互动性168
(二)民情沟通日制度的创新意义170
(三)协商型村民公共参与的生成逻辑172
(四)协调型村民公共参与实践中呈现的主要问题174
六 村民自治地方创新的制度化——以新昌石磁村的乡村典章创新为例176
(一)石磁村乡村典章的形成过程176
1.乡村典章产生的契机176
2.乡村典章的制定过程177
(二)石磁村乡村典章的制度化179
1.初步实现制度化的制度180
2.制度化程度仍然较低的制度181
3.难以判断制度化情况的制度182
(三)实现村民自治地方创新制度化的条件182
(四)如何推进村民自治地方创新制度化184
七 村民自治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以浙江省金华市村千部创业承诺制为个案186
(一)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由来与发展186
1.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萌芽(20世纪90年代初)186
2.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探索(1996年至 2002年)187
3.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推进(2003年至2007年)188
4.村干部创业承诺制的深化(2007年底至今)189
(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角色190
1.创新制度的设计者191
2.创新实践的组织者193
3.创新过程的监督者194
4.创新活动的保障者196
(三)地方政府主动推动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动因198
1.村民的诉求198
2.村民自治制度自身发展的要求199
3.地方政府的业绩追求201
(四)讨论与思考202
1.找回政府:村民自治背景下地方政府的乡村管理功能202
2.村民自治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204
八从“软监督”转向“硬监督”的一项尝试——浙江省柯城区航埠镇两监督一赔偿改革调查207
(一)两监督一赔偿的改革方案207
(二)两监督一赔偿改革的积极效应209
(三)两监督一赔偿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213
(四)两监督一赔偿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主动性215
九 自我服务:村民自治的拓展与创新——浙江省上虞市新戴家村“四不出村”工作法调查220
(一)“四不出村”工作法的缘起与发展220
1.“四不出村”工作法的缘起220
2.“四不出村”工作法的演变过程221
(二)“四不出村”工作法的主要内容和运作方式223
1.“四不出村”工作法的主要内容223
2.“四不出村”工作法的运行机制225
(三)“四不出村”工作法的创新性226
1.创新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理念226
2.创新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机制227
3.创新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228
(四)思考与讨论228
1.服务型自治组织的培育是拓展村民自治的重要路径228
2.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创新既要主动又要务实229
十 契约自律:村干部问责制度的创新——浙江省金华市村干部辞职承诺制调查232
(一)地方政府建构的村干部辞职承诺制232
(二)村干部辞职承诺制创新的成效234
1.强化了村干部说到、做到的自律责任意识234
2.改变了村干部干好干差一个样的不良局面236
3.破解了村干部能上难下的现实难题237
(三)村干部辞职承诺制创新成功的基础和条件238
1.充足的创新动力238
2.成熟的实践基础239
3.广泛的民众支持239
十一“3+1”:村庄治理模式的创新——浙江省C市溪村的调查241
(一)制度创新的缘起241
(二)“3+1”制度模式的构架243
1.组织的组成人员243
2.组织的功能设置246
3.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247
(三)“3+1”制度的创新之处249
参考文献251
后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