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物学 水稻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作物学 水稻篇
  • 《作物学》水稻篇编写小组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7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作物学 水稻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我国水稻生产发展概况1

一、我国水稻生产的新形势1

二、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1

三、我国稻作区域的划分3

第二节 我国水稻生产的地位5

一、我国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5

二、我国水稻生产在世界水稻生产中的地位6

第三节 我国水稻生产的新成就8

一、水稻育种技术的进展8

二、水稻栽培技术的进展8

第二章 栽培稻种的类型和生长发育过程与产量形成11

第一节 我国栽培稻种的类型11

一、籼稻和粳稻12

二、晚季稻和早、中季稻13

三、水稻和陆稻13

四、秥稻和糯稻14

五、栽培品种的分类及矮秆品种特性14

第二节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与产量形成15

一、生育期的划分15

二、生育期长短的差异16

三、生育期与产量形成18

第三章 稻种的萌发和催芽技术19

第一节 稻种的形态、结构及成分19

第二节 稻种的发芽力和萌发条件21

第三节 稻种萌发的生理生化过程24

一、稻种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的变化24

二、稻种萌发过程中酶活性及物质代谢的变化27

第四节 种子处理与催芽技术30

一、种子处理30

二、浸种催芽31

第四章 水稻营养生长34

第一节 水稻营养体的形态结构34

一、植物细胞34

二、组织的概念42

三、水稻根、茎、叶的形态结构44

第二节 秧苗期营养生长与培育壮秧51

一、秧苗生长与壮秧标准51

二、培育壮秧53

三、防止烂秧57

四、育秧方式61

第三节 本田期营养生长与控制穗数65

一、本田期营养器官的生长规律和生理机能65

二、分蘖的生长98

三、控制穗数102

第五章 水稻生殖生长106

第一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106

一、无机与有机营养对生殖生长的影响106

二、光温条件对水稻转向生殖生长的影响107

三、光敏色素及其与开花的关系111

四、花芽分化与核酸代谢112

五、水稻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生育型113

第二节 稻穗发育与增加粒数113

一、稻穗的形态113

二、稻穗发育过程及其时期划分115

三、稻穗发育时期的鉴定122

四、增加粒数125

第三节 开花结实与提高粒重130

一、小穗的结构130

二、开花和受精130

三、胚和胚乳的发育135

四、谷粒的成熟过程135

五、提高粒重140

第六章 水稻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147

第一节 高产田的肥力特性与建设高产稳产农田147

一、水田土壤的基本性质147

二、高产田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发展152

三、改造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农田155

第二节 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应用157

一、品种出穗期的变化现象158

二、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与出穗期的关系160

三、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169

第三节 光能利用与合理密植174

一、光能利用的一般情况174

二、水稻的光合性能175

三、合理密植180

第四节 营养生理与施肥190

一、构成水稻体的元素191

二、氮的生理功能及其代谢192

三、磷、钾、硅的生理功能197

四、水稻的施肥199

五、水稻需肥的诊断204

第五节 水分生理与灌溉206

一、水在水稻体内的生理功能206

二、水稻的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207

三、稻田需水量和灌溉定额208

四、灌溉与晒田210

五、先进的灌溉技术简介213

第七章 广东稻田耕作制度的改革215

第一节 广东农业气候条件与稻田耕作制度改革概况215

一、北部山坑盆地区215

二、中部丘陵平原区216

三、粤西丘陵平原区217

四、海南热带区217

第二节 三季稻栽培特点219

一、季节安排219

二、品种选配220

三、早稻的增产关键221

四、中稻的光温利用与增产途径222

五、晚稻的增产环节224

第三节 稻稻麦三熟制的增产途径225

一、早稻、迟中稻、秋小麦三熟制225

二、早稻、迟中稻、秋小麦、大寒豆四熟制226

三、早稻、中稻、晚稻、冬麦二年七熟制226

第四节 稻薯稻豆三熟制的改革方向226

一、稻、稻、薯三熟制227

二、稻、稻、豆三熟制228

第八章 直播栽培和再生稻229

第一节 直播栽培229

一、直播栽培在生产中的作用229

二、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和品种选用229

三、直播稻的主要栽培技术231

第二节 再生稻232

一、水稻的再生特性233

二、再生稻的生育特性与环境条件关系234

三、再生稻的栽培要点234

第九章 水稻生理异常现象及其防止途径237

第一节 坐兜237

一、中毒发赤237

二、缺磷发赤238

三、缺钾发赤238

四、冷害发赤239

第二节 生理早衰与早穗239

一、生理早衰239

二、早穗240

第三节 酸害与盐(碱)害241

一、酸害241

二、盐(碱)害242

第四节 旱害与涝害244

一、旱害244

二、涝害246

第五节 肥害与烟害248

一、肥害248

二、烟害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