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力摩阻手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力摩阻手册 上
  • 金勇,丁冰洁,吕文舫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力摩阻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第一章基础知识1

第一节流体特性1

一、流体1

二、密度1

三、粘度2

四、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3

六、非对称扩展的圆形变矩形混合渐变管 215

五、渐变流与急变流52

第二节流动特性52

六、单相流与多相流52

一、流动52

二、管流52

三、恒定流与非恒定流52

四、均匀流与非均匀流52

七、流态53

八、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54

九、初始流段与恢复流段55

十、管流参数55

十一、一维管流基本方程58

一、能量损失59

第三节损失系数59

二、损失系数60

三、损失系数分类60

四、叠加原理61

五、相邻干扰61

六、影响因素62

七、普遍适用性62

八、计算裕量62

二、基本公式63

三、摩擦系数63

第一节概述63

一、定义63

第二章直管损失63

二、粗糙高度△值与运行时间的关系64

一、新管的粗糙高度64

第二节粗糙高度64

三、安全裕量67

四、防止运行管道表面恶化的措施67

第三节圆管67

一、层流圆管67

二、紊流圆管68

三、平焊圆管68

四、对焊圆管69

五、钢丝胶管70

六、夹布胶管71

七、光滑钢丝胶管73

八、波形软管74

九、涂胶料的帆布管75

十、上水道钢管和铸铁管76

十一、塑料管77

十二、玻璃管77

十三、石棉水泥管78

十四、缸瓦管(陶土管)78

十五、喇叭形进口后的短管79

第四节非圆断面管80

一、近圆断面管80

三、椭圆断面管81

二、矩形断面管81

四、同心环管82

五、偏心环管83

六、其他断面管84

第五节杆(或管)束管85

二、杆束呈矩形布置,无套管86

一、杆束呈三角形布置,无套管86

四、杆束呈矩形布置,有套管87

三、杆束呈三角形布置,有套管87

第三章进口损失88

第一节概述88

一、定义88

二、影响因素88

第二节行近流速ν∞≈0的正交进口89

一、平头或探头的直管进口(Re>104)89

二、平头或探头的喇叭形进口(Re≥104)91

三、无端壁的截锥进口(Re>104)92

四、平头型截锥进口(Re>104)93

六、台阶形进口94

五、矩形(圆形)渐变为圆形(矩形)的收缩进口(Re>104)94

七、设挡板的无端壁进口(Re>104)95

八、设挡板的平头进口(Re>104)97

九、带风帽的直管进口(Re>104)98

十、设薄孔板或薄格栅的直管进口(Re≥105)99

十一、设厚孔板或厚格栅的直管进口(Re>105)100

十二、孔口倒角的孔板与格栅进口(Re>104)101

十三、孔口倒圆的孔板与格栅进口(Re>104)102

十四、层流区或过渡区的直管进口(Re<104~105)103

十五、层流区或过渡区,设孔板或格栅的直管进口(Re<104~105)103

十六、无端壁,管口设金属丝网的直管进口104

十七、探头型,管口设金属丝网的直管进口105

十八、无端壁,管口设金属丝网的直管进口106

十九、无端壁,管口设金属丝网的截锥进口106

二十一、设固定百叶的直管进口(Re≈103)107

二十、平头型,管口设金属丝网的截锥进口107

二十二、通风口108

第三节斜交进口111

一、ν∞=0,平头型斜交直管进口(Re≥104)111

二、ν∞>0,平头型斜交直管进口(Re≥104)112

第四节弯曲进口115

一、轴流式涡轮机的钟型进口115

二、轴流式涡轮机的蜗壳进口116

第五节有限容器的进口116

一、有限容器的截锥进口(Re>104)116

二、有限容器的曲母线截锥进口(Re>104)117

三、有限容器的突缩进口(Re>104)117

五、有限容器的倒角突缩进口(Re>104)118

四、有限容器的倒圆突缩进口(Re>104)118

六、有限容器的探头型直管进口(Re>104)119

七、有限容器的喇叭形探头进口(Re>104)119

八、有限容器的截锥型探头进口(Re>104)120

九、有限容器的突缩进口(Re<104)120

第六节方断面直管进口(Re>104)121

第四章突变损失124

第一节概述124

一、定义124

二、类型124

三、影响因素124

第二节突扩管125

一、来流均匀分布的突扩管(Re>104)125

二、来流均匀,设导流片的突扩管(Re>104)126

三、过渡区与层流区,来流均匀的突扩管(Re<104)127

四、来流呈指数函数分布的突扩管(Re>3.5×103)128

五、来流呈指数函数分布的突扩管(Re>3.5×103)——突扩前为扁管129

六、来流呈三角函数分布的突扩管(Re>3.5×103)——突扩前为扁管130

七、来流呈抛物线函数分布的突扩管(Re>3.5×103)——突扩前为圆管或方管132

八、来流呈非对称分布的突扩管(Re>3.5×103)——突扩前为扁管133

第三节突缩管134

一、锐边突缩管(Re>104)134

二、圆边突缩管(Re>104)135

三、倒角突缩管(Re>104)136

四、层流区与过渡区的突缩管(Re<104)136

第四节孔板与孔口137

一、逆流向倒角的薄孔板(l/D=0~0.05)(Re>105)137

二、逆流向倒角的薄孔板(l/D=0~0.05)(Re<105)139

三、厚孔板(l/D>0.015)140

四、顺流向倒角的孔板(Re≥104)141

五、顺流向倒圆的孔板(Re≥104)142

六、无限面积,逆流倒圆薄孔板143

七、无限面积厚孔板(l/D>0.015)(Re≥105)144

八、无限面积,顺流向倒角的孔板(Re≥104)145

九、无限面积,顺流向倒圆的孔板(Re≥104)146

十、无限面积,带导流嘴的孔板(Re>104)146

十一、孔口设上端铰支活门的无限面积孔板148

十二、孔口设中间铰支活门的无限面积孔板148

十三、设格栅与可动百叶的无限面积孔板149

第五节风洞的开敞工作段150

第六节 马赫数对孔板、格栅及滤网损失系数的影响151

第五章渐变损失152

二、类型152

第一节概述152

一、定义152

三、影响因素153

一、进口速度均匀分布(l0/D0≈0)的圆锥型渐扩管154

第二节渐扩管154

二、进口速度非均匀分布(l0/D0>0)的圆锥渐扩管157

三、风洞开敞工作段(自由流)后的圆锥渐扩管159

四、各种异形元件后的圆锥渐扩管160

五、进口速度均匀分布(l0/D0≈0)的矩形渐扩管(空间对称扩展)161

六、进口速度非均匀分布(l0/D0≥10),空间对称扩展的矩形渐扩管164

七、圆锥渐扩管(Re≤50)166

八、高亚音速圆锥渐扩管167

九、进口速度均匀分布(l0/D0≈0)的矩形渐扩管(平面对称扩展)175

十、进口速度非均匀分布(l0/D0≥1 0)的矩形渐扩管(平面对称扩展)177

十一、各种异形元件后的矩形渐扩管(平面对称扩展)178

十二、圆形或矩形的曲壁渐扩管(Re≥105)179

十三、圆断面截锥型渐扩管(Re>105)181

十四、矩形断面截锥型渐扩管(Re>105)183

十五、矩形断面,平面对称扩展的截锥型渐扩管(Re≥105)185

十六、离心风机出口的平面对称渐扩管188

十七、离心风机出口,平面非对称(α1=0)渐扩管189

十八、离心风机出口,平面非对称(α1=10°)渐扩管189

十九、离心风机出口,平面非对称(α1=-10°)渐扩管190

二十、离心风机出口,空间对称扩展(α=β)的渐扩管191

二十一、离心风机出口,截锥型渐扩管192

二十二、环形断面,内部导流体沿流向扩展的渐扩管194

二十三、环形断面,内部导流体沿流向收缩的渐扩管196

二十四、径向扩展的环形断面涡轮机渐扩管(d=0.65~0.688)197

二十五、轴向—径向扩展的环形断面涡轮机渐扩管(d=0.65~0.688)198

二十六、矩形断面,平面扩展的弯曲轴线渐扩管(多级泵中的弯曲渐扩管)199

二十七、圆形断面,平面弯曲轴线渐扩管201

第三节渐缩管203

一、圆锥渐缩管(Re≥105)203

二、曲壁渐缩管205

三、出口倒圆的圆锥渐缩管(Re≥105)206

四、双曲率母线的曲壁渐缩管(Re≥105)207

五、圆锥渐缩管(Re<50)207

第四节混合渐变管209

一、圆形断面的渐缩——渐扩管209

二、矩形断面的渐缩——渐扩管211

三、矩形断面,平面扩展的渐缩——渐扩管211

四、矩形——圆形的混合渐变管(Re>104)212

五、矩形(a1/b1≤2、0)变圆形,或圆形变矩形(a1/b1≤2、0)的渐扩型混合渐变管215

第六章弯管损失217

第一节概述217

一、定义217

二、分类217

三、影响因素218

第二节标准弯管219

一、l0/D≥10、圆断面或矩形断面标准弯管219

二、l0/D≥10、r0/D0≥3,光滑标准弯管(任意弯角,含螺旋管)223

三、螺纹接头的铸铁标准弯管(Re≥2 × 105,含其他商品弯管)224

第三节肘管226

一、l0/D0≥0、矩形断面、90°折角肘管(Re≥104)226

二、l0/D≥10、任意弯角的圆形或矩形断面折角肘管(Re>104)228

三、l0/D≥10、圆形断面或矩形断面的圆角肘管(Re?104)230

四、l0/D≥10、渐缩或渐扩型圆角肘管(Re>104)231

第四节内、外壁不同形状、矩形断面的90°肘管(l0/D=0~2)233

一、内壁倒圆、外壁90°折角的肘管(Re>104)233

二、内壁倒圆、外壁45°倒角的肘管(Re>104)234

三、内壁45°倒角、外壁90°折角的肘管(Re>104)235

四、内壁斜切成两个30°折角、外壁90°折角的肘管(Re>104)235

五、内壁斜切成两个30°折角、外壁45°倒角的肘管(Re>104)236

六、内壁90°折角、外壁圆弧的肘管(Re>106)236

第五节圆形断面的多节折管(l0/D0≥10)237

一、折角45°的三节折管(Re≥104)237

二、折角60°的三节折管(Re≥104)237

三、折角60°的四节折管(Re≥104)238

四、折角90°,对接角为60°与30°的三节折管(Re≥104)238

五、折角90°,五节折管(Re≥104)239

六、折角90°的四节折管(Re≥104)240

七、折角90°的三节折管(Re≥104)241

八、折角90°的焊接三节折管(r0/D0≈2.4)(Re≥10?)242

第六节带导叶的矩形断面肘管243

一、要则243

二、弯角90°、带导叶的矩形断面肘管(Re≥104)243

三、弯角90°、内壁为90°折角的矩形断面肘管(Re≥104)244

四、弯角90°、内壁呈45°倒角(t1=0.025b?)的矩形断面肘管(Re?104)244

五、弯角90°、矩形断面扩展肘管(A1/A?=1.35,r?/b?=0.18,Re≥104)245

六、弯角90°、矩形断面收缩肘管(A1/A0=0.5,r0/b0=0.2,Re≥104)246

七、弯角90°、5个叶片的,矩形断面肘管(r0/b?=0.2,Re≥104)246

八、弯角90°、矩形断面扩展肘管(A1/A0=2.0,Re≥104)247

第七节环形管248

一、弯角180°的环形管(Re≥4 × 104)248

二、平面对称的180°转向(Re≥0.8×105)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