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
  • 王一川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2617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281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理解“西方文论中国化”1

二、理解“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3

三、本课题的复杂性5

四、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7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其他8

六、本书的结构及内容9

上篇 发生与定型11

第一章 思想的遗踪: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13

导论:西来刺激下的传统新变与现代文论的发生13

一、启蒙与文教:梁启超的文学革命与文化传统19

二、审美与传统:王国维的美学与美育27

三、求真与语文:章太炎的文学与复古37

四、情感与思想:周氏兄弟的美学与心声46

五、从文体到语体:“言文一致”的理想及其现实化56

小结:清末民初文论的革命潜义与20世纪文论大趋势64

第二章 制度的后果:中国现代文论的构型67

导论:知识制度与文论构型67

一、从田园型到都市型:中国知识制度的现代变迁68

二、学术交流和生产场域:大众传媒与现代文论78

三、学术的职业化与学科化:大学制度与现代文论83

四、学术共同体的引领和催生:文学社团与现代文论90

五、知识立法和权力控制:执政党文艺政策与现代文论93

小结:结构化和正规化的利与弊100

第三章 风卷潮涌:中国现代文论的多元范式102

导论:“过渡时代”的多元范式选择102

一、中国现代文论的境遇与基本类型104

二、李健吾:在学问与印象之间108

三、梁宗岱:象征论体系111

四、朱光潜:移花接木,西学中取115

五、李长之:古典人文理想的诗学摹制121

六、宗白华:灵知烛照下的道德诗学126

小结132

第四章 多元归一:中国现代文论的主范式134

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合理性及品格134

一、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135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导化141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集大成:毛泽东文艺思想145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瞿秋白、周扬、胡风149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157

小结164

中篇 对话与汇通167

第五章 欧美文论在中国169

导论:中国现代文论对欧美文论的传播和接受169

一、德国古典美学170

二、精神分析理论174

三、阐释学与接受美学176

四、法兰克福学派178

五、存在主义183

六、结构主义187

七、英美新批评190

八、女性主义193

九、新历史主义197

十、文化研究200

十一、西方马克思主义203

小结208

第六章 俄苏文论在中国209

导论:作为中国现代文论范本的俄苏文论209

一、20世纪20~40年代:俄苏文论在中国210

二、20世纪50~60年代:俄苏文论在中国222

三、20世纪30~7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接受225

四、新时期以来俄罗斯重要文论思想在中国的接受238

小结248

第七章 扶桑文镜——日本文论与中国文论250

导论:日本文论在中国250

一、作为中西文论之桥的日本现代文论251

二、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论259

小结275

下篇 建设与转变277

第八章 古今汇通:中国现代文论中的古典传统279

导论:作为中国现代文论建设之一环的中国古代文论279

一、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反思280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296

三、在中西对话中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可能途径309

第九章 中西之间:近30年中国文学批评319

导论:中西碰撞频繁的30年319

一、引进与更新:中国文学批评的复苏320

二、反思与转型: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326

三、回归与建构:21世纪头10年中国文学批评336

小结346

第十章 中国现代文论中的比较诗学347

导论:中国现代文论的比较诗学维度347

一、比较诗学的海外生成347

二、比较诗学的本土生成352

三、比较诗学与文学理论359

第十一章 中国当代文论中的文化研究/批评373

一、从“内转”到“外突”373

二、文化研究(批评)的出现语境375

三、关于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关系的争论379

四、文化研究/批评与文学的自主性问题384

五、关于文化研究/批评与文学社会学386

第十二章 中国文论现代性传统390

导论:中国文论现代性传统的生成390

一、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398

二、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性品格411

三、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性品格422

四、中国现代文论的核心范畴428

五、中国现代文论中的若隐传统439

结语469

一、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历史经验469

二、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历史教训472

三、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当前问题473

四、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未来思虑475

附录 当代文学理论教材的回顾与反思478

一、移植期(1950~1960年)478

二、形成期(1961~1980年)479

三、革新期(1981~1999年)481

四、反思期(2000年至今)483

参考文献487

后记4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