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中华学案 哲学卷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二十世纪中华学案 哲学卷 1
  • 戴逸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ISBN:7501315272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中华学案 哲学卷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李大钊28

一、青春哲学32

(一)宇宙乃无始无终自然的存在32

(二)矛盾对抗及其调和是宇宙万象进化的基础和动力34

(三)真理是对宇宙本相的认识39

二、民彝历史观42

(一)民彝可以创造历史42

(二)离于众庶,则无英雄45

三、东西文明论48

(一)东西文明之比较48

(二)新文明乃东西文明之融合53

四、社会主义理论55

(一)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问题的解决55

(二)历史观相异是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不同的根本点59

(三)工人政治才是真正的平民主义62

(一)唯物史观及其价值66

五、唯物史观66

(二)阶级竞争说是马克思“对于过去历史的一个应用”71

(三)物质变动决定道德变动75

(四)社会历史是螺旋式的演进运动79

(五)民众是永久的胜利者83

六、史学革命87

(一)历史是在不断的变革中的人生及为其产物的文化87

(二)历史要不断地加以解喻和重作91

(三)史学既要考证特殊史实,又要寻求一般的理论(即历史规律)95

(四)史学与哲学、文学的关系100

七、人生哲学106

(一)论自杀现象106

(二)人生的价值在于秉其所长,福益于社会110

(三)宜善用“今”,创造“将来”113

(四)知识是引导人生到达光明的明灯118

(一)妇女解放是实现真正“平民主义”的前提条件122

八、妇女解放与女权主义思想122

(二)女权主义思想125

陈独秀127

一、进化论的发展观131

(一)宇宙间精神、物质,无时不在变迁即进化之途131

(二)人类社会通过革命而不断进步136

二、民主与科学的启蒙思想140

(一)只有德先生与赛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各方面的黑暗140

(二)20世纪的民主,是新兴无产劳动阶级的民主145

(三)只有学术之独立,才能促进学术之发达149

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153

(一)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应该怎样?153

(二)要有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要有反抗奋斗的精神156

(三)危险的人生观导致个人生活烦闷,使社会破灭161

四、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国民性研究165

(一)东方文化落后,西方文化进步,两者绝不相容165

(二)国民劣根性是国势衰亡的重要原因170

(三)人性有善恶两种倾向175

五、批判封建礼教和宗教迷信178

(一)孔教为中国旧伦理政治之根本178

(二)孔子之道不能支配现代人心,不适合现代潮流184

(三)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188

(四)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194

(五)不能忽视宗教对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198

六、倡导唯物史观203

(一)唯物史观的要旨是说明人类文化与社会制度之变动203

(二)中国不能再走旧的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要走新的社会主义的道路210

李达216

一、社会学唯一的科学方法,是唯物辩证法220

(一)唯物辩证法是人类全部知识的总和220

(二)哲学上的根本问题的解决是唯物辩证法的出发点225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230

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之物质的统一运动的科学230

(二)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变,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来实现238

(三)世界是物质统一体243

三、认识过程,是由物质到感觉,由感觉到思维的实践过程246

(一)认识过程起源于感觉246

(二)从感觉到思维的推移,是认识深化的运动过程250

(三)推理是概念和判断的统一256

四、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262

(一)历史唯物论的对象是说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法则262

(二)社会发展是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统一267

(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272

(四)生产力的发展根本上依存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274

(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动力276

(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81

(七)社会意识,个人为谋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共同服从其支配的意识284

(一)社会是复杂的建筑物289

五、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在社会的系统中完成289

(二)社会无革命,则社会无进化294

(三)社会问题的解决,是社会进化的前提300

六、中国的唯一出路是社会主义303

(一)帝国主义不死,大盗不止,中国便无希望303

(二)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革命的枢纽306

(三)医治文明弊病,唯有社会主义312

艾思奇317

一、辩证唯物主义321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32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325

(三)物质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328

(四)正确的认识是意识对客观实在的正确反映331

(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中统一走向真理333

二、唯物辩证法339

(一)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339

(二)对立统一律为核心的辩证法三大规律343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351

(四)内容和形式354

(五)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357

三、历史唯物主义364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变革历史的指南364

(二)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368

(三)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73

(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376

(五)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82

四、哲学的批判386

(—)论批判386

(二)对胡适哲学思想的批判387

(三)批判梁漱溟的哲学思想392

杨献珍398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最正确和最革命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402

一、什么是唯物主义402

(二)思维与存在相一致,要区别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404

(三)坚持唯物主义,加强党性锻炼408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412

(一)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马列主义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412

(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17

(三)离开客观规律去空谈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是错误的419

(一)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426

三、何谓辩证法426

(二)“合二而一”也是辩证法429

(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是盲目的430

四、真理观433

(一)真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433

(二)“真理就是客观实在”的理论是唯心主义439

五、唯物史观440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40

(二)过渡时期的“综合经济基础论”4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