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朝状元诗榜眼诗课花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荫堂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昆仑出版社
- ISBN:97878004093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唐诗-选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朝状元诗榜眼诗课花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唐朝状元诗1
张昌龄1
句1
李峤2
汾阴行(节选)2
烛2
竹3
珠3
舟3
雉4
筝4
云5
梅5
柳6
帘6
旗6
琴7
城7
风8
凤8
鹧鸪8
早发古竹馆9
东飞伯劳歌10
马武骑挽歌二首10
倡妇行11
秋山望月酬李骑曹11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12
十二月奉教作12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13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13
送李邕13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14
送司马先生15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15
甘露殿侍宴应制15
同赋山居七夕16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真旦有怀16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16
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17
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暇日与群公同游17
弓嗣初19
晦日宴高氏林亭19
晦日重宴19
李昂21
训鸽篇并序21
塞上听弹胡笳作并序22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22
雎阳送韦参军还汾上(此公元昆任雎阳参军)23
从军行23
赋戚夫人楚舞歌25
句26
孙逖27
奉和李右相赏会昌林亭27
奉和李右相中书壁画山水27
葛山潭28
故程将军妻南阳郡夫人樊氏挽歌28
故右丞相赠太师燕文贞公挽词二首28
观永乐公主入番29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二首29
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30
和登会稽山30
和咏廨署有樱桃31
春初送吕补阙往西岳勒碑得云字31
登越州城32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32
送越州裴参军充使入京33
送赵大夫护边33
春日留别34
丹阳行34
山阴县西楼35
王维36
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36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36
春日上方即事37
酬张少府38
酬黎居士淅川作38
送岐州源长史归38
送平澹然判官39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39
送祢郎中40
送刘司直赴安西40
送康太守41
送崔兴宗41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42
出塞作42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43
酬郭给事43
李嶷44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44
淮南秋夜呈周侃45
读前汉外戚传45
林园秋夜作45
崔曙46
送薛据之宋州46
山下晚晴46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47
奉试明堂火珠47
途中晓发47
缑山庙48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48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49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49
颍阳东溪怀古50
李岑51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51
西河郡太原守张夫人挽歌51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52
常衮53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53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54
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54
和考功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宅之作v55
题金吾郭将军石洑茅堂56
逢南中使寄岭外故人56
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故里57
咏冬瑰花57
登栖霞寺58
句58
皇浦澈59
赋四相诗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59
赋四相诗中书令钟绍京59
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59
赋四相诗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60
杨凭61
晚泊江戍61
长安春夜宿开元观61
巴江雨夜62
边塞行62
乐游园望月62
秋日独游曲江62
春情63
送客往荆州63
赠马炼师63
千叶桃花63
春中泛舟63
雨中怨秋63
寄别64
早发湘中64
海榴64
湘江泛舟64
送别65
丁泽66
龟负图66
上元日梦王母献白玉环66
良田无晚 岁67
黎逢68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68
夏首犹清和68
杨凝70
送别70
春情70
秋夜听捣衣71
送客往夏州71
春霁晚望71
春怨71
行思72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72
王储73
赋得花发上林73
崔元翰74
雨中对后檐丛竹74
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74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75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75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呈马十八郎丞公76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77
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77
贾棱79
御沟新柳79
陈讽80
赋得冬日可爱80
李程81
春台晴望81
赋得竹箭有筠81
观庆云图82
玉壶冰82
赠毛仙翁82
封孟绅84
赋得行不由径84
武翊黄85
瑕瑜不相掩85
柳公权86
砥柱86
阊门即事87
题朱审寺壁山水画87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87
应制为宫嫔咏88
韦瓘89
留题桂州碧浔亭89
句89
张又新90
谢庐山僧寄谷帘水90
题常云峰91
郡斋三月下旬作91
赠广陵妓91
五月水边柳92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92
牡丹92
帆游山93
春草池93
孤屿93
青岙山94
游白鹤山94
行田诗94
罗浮山94
青障山94
中界山95
谢池95
华盖山95
吹台山95
太玉洞95
卢储96
催妆96
官舍迎内子有庭花开96
李郃97
贺州思九疑作97
过九疑山有怀99
咏舜庙古杉99
石床石?100
李远101
及第后送家兄游蜀101
悲铜雀台101
长安即事寄友人101
慈恩寺避暑102
读田光传102
观廉女真葬102
过马嵬山102
翦彩103
立春日103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103
陪新及第赴同年会104
失鹤104
听话丛台104
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104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105
吴越怀古105
咏壁鱼105
咏雁106
咏鸳鸯106
游故王驸马池亭106
友人下第因以赠之107
与碧溪上人别107
赠弘文杜校书107
赠南岳僧108
赠咸阳李少府108
赠殷山人108
赠友人108
李馀109
寒食109
临邛怨109
句109
句109
句109
李肱110
霓裳羽衣曲110
句110
裴思谦111
及第后宿平康里111
郑颢112
无题112
无题112
卢肇114
风不鸣条114
别宜春赴举114
射策后作115
和主司王起115
及第送潘图归宜春116
将归宜春留题新安馆116
竞渡诗116
御沟水116
杨柳枝117
成名后作117
登祝融寺兰若117
被谪连州117
题清远峡观音院二首117
谪连州书春牛榜子118
牧童118
易重119
寄宜阳兄弟119
于瑰120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120
郑洪业121
诏放云南子弟还国121
郑昌图122
答楚儿122
纪中表试案122
郑合敬123
及第后宿平康里123
孙偓124
赠南岳僧全玭124
答门生王涣李德邻赵光胤王拯长句124
寄杜先生诗125
致李深之125
句125
陆扆126
禁林闻晓莺126
句127
李瀚128
房公旧竹亭闻琴128
苏检129
与夫同咏诗129
裴说130
春暖送人下第130
送进士苏瞻乱后出家130
喜友人再面130
冬日后作131
访道士131
道林寺132
旅中作132
寄僧尚颜132
牡丹132
见王贞白133
乱中偷路入故乡133
蔷薇133
春日山中竹133
不出院僧134
华山上方134
怀素台歌134
寄曹松135
寄贯休135
经杜工部坟135
柳136
旅次衡阳136
旅行闻寇136
南中县令136
塞上曲137
题岳州僧舍137
赠宾贡137
重台芙蓉138
句138
句138
句138
句138
句138
句138
句139
句139
句139
句139
崔液140
代春闺140
上元夜六首140
踏歌词141
五代十国状元诗梁嵩143
赋荔枝诗143
黄仁颖144
新都行144
李涛145
春昼回文145
题僧院145
春社从李昉乞酒145
答弟妇歇后语146
句146
句146
句146
王溥147
和王仁裕诗147
咏牡丹148
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148
寄邓洵美148
句148
句148
扈载149
芳草149
舒雅150
答杨刘二内翰见寄之作150
附:杨大年诗云:150
刘子仪诗云:150
答钱少卿151
送僧归护国寺151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151
答刘学士152
伍乔153
冬日道中153
观华夷图153
观山水障子154
寄落星史虚白处士154
寄史处士154
寄张学士洎155
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155
林居喜崔三博远至155
龙潭张道者156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156
暮冬送何秀才毗陵156
僻居酬友人156
僻居秋思寄友人157
僻居谢何明府见访157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157
宿灊山157
题西林寺水阁158
晚秋同何秀才溪上158
闻杜牧赴阙159
游西禅159
游西山龙泉禅寺159
省试霁后望钟山(残句)160
刘坦161
书从事厅屏上161
卢郢162
黄鹤楼162
残丝曲162
乐史164
钟山寺164
访白陂陈处士164
咏华林书院165
慈竹166
唐朝榜眼诗168
上官仪168
假作赠别诗168
假作田家诗169
假作美人诗169
咏画障169
咏雪应诏170
早春桂林殿应诏170
安德山池宴集171
八咏应制二首172
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173
春日174
从驾闾山咏马175
奉和过旧宅应制175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176
奉和山夜临秋177
奉和颍川公秋夜177
高密长公主挽歌177
故北平公挽歌178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178
王昭君179
谢都督挽歌180
岑参181
轮台即事181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181
题金城临河驿楼182
宿铁关西馆182
首秋轮台182
北庭作183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183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183
长门怨184
晚发五渡185
送薛弁归河东185
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186
奉和相公发益昌186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186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18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87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188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188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189
王建190
自伤190
古从军190
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191
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191
望行人192
陇头水192
华清宫感旧192
淮南使回留别窦侍御193
寄崔列中丞193
寄杜侍御193
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194
汴路即事195
汴路水驿195
长安春游195
长安县后亭看画195
长门195
长门烛196
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196
酬张十八病中寄诗197
酬赵侍御197
初授太府丞言怀198
春词198
春去曲198
周渭199
赋得花发上林199
赠龙兴观主吴崇岳200
湘妃庙200
马异201
答卢仝结交诗201
暮春醉中寄李干秀才202
送皇甫湜赴举202
贞元旱岁202
杨巨源203
长安春游203
城东早春203
池上竹203
酬于驸马二首204
春日题龙门香山寺204
春日有赠204
崔娘诗205
答振武李逢吉判官205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206
独不见206
奉和裴相公207
奉寄通州元九侍御207
供奉定法师归安南207
古意赠王常侍208
观打球有作208
观妓人入道二首208
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208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209
和裴舍人观田尚书出猎209
陈羽210
公子行210
御沟新柳诗210
冬晚送友人使西蕃210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211
酬幽居闲上人喜及第后见赠211
春日晴原野望211
春园即事211
从军行211
读苏属国传212
伏翼西洞送夏方庆212
姑苏台怀古212
古意212
过栎阳山溪213
经夫差庙213
九月十日即事213
旅次沔阳闻克复而用师者穷兵黩武,因书简之213
洛下赠彻公214
南山别僧214
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214
送灵一上人214
送友人及第归江东214
送友人游嵩山214
题清镜寺留别215
同韦中丞花下夜饮赠歌人215
吴城览古215
夏日宴九华池赠主人215
襄阳过孟浩然旧居215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215
范传正216
范成君击洞阴磬216
赋得春风扇微和216
题皎然影堂217
谢真人还旧山217
吴丹218
赋得玉水记方流218
孔温业219
鸟散余花落219
杨发220
残花220
与诸公池上待月220
春园醉醒闲卧小斋221
东斋夜宴酬绍之起居见赠221
南溪书院221
秋晴独立南亭222
秋晚日少陵原游山泉之什222
山泉222
宿黄花馆222
玩残花223
小园秋兴223
檐雀223
陈上美225
咸阳有怀225
丁棱226
和主司王起226
塞下曲226
项斯227
长安退将227
宿山寺227
中秋夜怀228
咸阳别李处士228
边游228
边州客舍229
病鹤229
病中怀王展先辈在天台229
春夜樊川竹亭陪诸同年宴229
古观230
华顶道者230
寄富春孙路处士230
寄坐夏僧230
江村夜泊231
泾州听张处士弹琴231
经李白墓231
荆州夜与友亲相遇231
旧宫人232
李处士道院南楼232
龙州与韩将军夜会232
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233
梦仙233
梦游仙233
彭蠡湖春望234
日东病僧234
山行235
山友赠藓花冠235
送宫人入道235
宿胡氏溪亭236
殷文圭237
八月十五夜237
边将别237
初秋留别越中幕客238
春草碧色238
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投宛陵丞相240
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240
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241
寄广南刘仆射241
寄贺杜荀鹤及第242
览陆龟蒙旧集242
省试夜投献座主242
题吴中陆龟蒙山斋243
鹦鹉243
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243
江南秋日244
送道者朝见后归山244
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244
题友人庭竹245
行朝早春侍师门宴西溪席上作245
赠池州张太守245
赠战将246
中秋自宛陵寄池阳太守246
五代十国榜眼诗陈沆247
嘲庐山道士247
句247
句248
句248
韩熙载249
感怀诗二章249
书歌妓泥金带250
送徐铉流舒州250
赠陈郎250
句250
句250
李昉251
小园独坐偶赋所怀寄秘阁侍郎251
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倚枕以闲眠251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节选)251
赠邓洵美253
吊邓洵美253
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节选)253
冬至后作呈秘阁侍郎254
更述荒芜自咏闲适254
和暑夜偶作这什255
寄孟宾于255
老病相攻偶成长句寄秘阁侍郎255
偶书口号寄秘阁侍郎255
攀和嘉篇256
赠贾黄中256
仙客256
张洎257
纪赠宣义大师梦英257
暮春月内署书阁前海棠花盛开率尔七言八韵寄长卿谏议257
题越台258
句259
句259
张观260
过衡山赠廖处士260
罗颖261
句261
句261
唐朝探花诗262
苏瑰262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晖字263
兴庆池侍宴应制263
章八元265
酬刘员外月下见寄265
题慈恩寺塔265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266
天台道中示同行266
寄都官刘员外266
新安江行267
崔备268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268
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前字秋字二篇)268
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269
清溪路中寄诸公270
句270
欧阳詹271
晨装行271
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271
出蜀门272
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272
除夜长安客舍273
除夜侍酒呈诸兄示舍弟274
春日途中寄故园所亲274
睹亡友题诗处274
福州送郑楚材赴京,时监察刘公亮有感激郑意274
赋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应举275
和太原郑中丞登龙兴寺阁275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276
及第后酬故园亲故276
建溪行待陈诩277
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277
旅次舟中对月寄姜公277
陪太原郑行军中丞登汾上阁&278
秋夜寄僧278
泉州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278
汝川行278
塞上行278
山中老僧279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279
送少微上人归德峰279
送闻上人游嵩山279
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280
送张骠骑邠宁行营280
题别业280
题华十二判官汝州宅内亭280
题梨岭281
题秦岭281
灵岩述旧281
李逢吉282
郊庙歌辞,享惠昭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282
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282
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283
奉送李相公重镇襄阳284
送令狐秀才赴举285
酬致政杨祭酒见寄285
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286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286
郑俞287
赋得玉水记方流287
陈彦博288
恩赐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导直臣288
白敏中289
贺收复秦原诸州诗289
至日上公献寿酒289
桃花290
句290
薛逢291
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291
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292
长安春日292
长安夜雨293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293
春晚东园晓思293
大水294
悼古294
定山寺295
感塞295
宫词295
观竞渡296
观猎296
汉武宫辞296
贺杨收作相297
嘉陵江298
惊秋298
九华观废月池298
九日嘉州发军亭即事299
九日郡斋有感299
九日曲池游眺299
九日雨中言怀300
开元后乐300
狼烟301
老去也301
猎骑302
邻相反行302
灵台家兄古镜歌303
六街尘303
镊白曲304
贫女吟304
社日游开元观305
石膏枕305
送封尚书节制兴元305
送灵州田尚书305
送刘郎中牧杭州306
送卢缄归扬州306
送庆上人归湖州因寄道儒座主306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306
题白马驿307
句307
句307
句307
句307
句307
黄颇308
风不鸣条308
和主司王起309
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309
杨凝式311
起居帖311
题壁312
题怀素酒狂帖后312
雪晴312
赠张全义312
归洛寄尹张从恩,时蝗适至(残句)313
五代十国探花诗符蒙314
旅夜怀故人314
赠同居友人314
赠张山人315
春日潜溪寓居315
卢士衡316
花落316
寄天台道友316
灵溪老松歌317
僧房听雨317
松317
题牡丹318
钟陵铁柱318
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318
游灵溪观319
邓洵美320
答同年李昉见赠次韵320
贾黄中321
伏睹禁林盛事谨赋一章321
桂林还珠洞322
送新知永州潘宫赞若冲赴任323
题华林书院323
李度324
平蜀诗324
句324
后记 程永涛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