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宪法要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宪法要义](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296716.jpg)
- 李惠宗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202206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62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7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宪法要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序论3
第一章 国家学概论3
第一节 国家之意义3
第二节 现代国家的存立基础5
第三节 国家之要素6
第四节 民主国家与宪法之关系13
第五节 国家权力的本质14
第二章 宪法学概论19
第一节 立宪主义的宪法19
第二节 国民制宪权20
第三节 宪法之种类22
第四节 宪法变迁23
第三章 我国制宪简史37
第一节 序说37
第二节 清末立宪运动38
第三节 民国初年之制宪经过39
第四节 训政时期约法与五五宪草39
第五节 中华民国宪法之制定经过40
第六节 宪法施行之准备程序44
第七节 动员戡乱时期之修宪45
第八节 宪法增修条文之修宪48
第四章 我国宪法之基本决定——宪法之序言及总纲58
第一节 序言58
第二节 共和与民主之基本决定59
第三节 国民主权70
第四节 领土71
第五节 民族74
第六节 国旗75
第二篇 基本权论80
第五章 基本权总论80
第一节 基本权之概念80
第二节 基本权发展史84
第三节 基本权种类88
第四节 基本权之功能90
第五节 基本权之主体99
第六节 基本权拘束之对象102
第七节 基本人权的限制105
第八节 特别权力关系与基本权118
第九节 基本权之关系120
第六章 平等权与平等原则120
第一节 平等之意义123
第二节 平等之法律性质124
第三节 平等的种类126
第四节 平等原则之拘束力130
第五节 平等原则之判断程序134
第六节 平等原则与比例原则之竞合138
第七章 人身自由141
第一节 人身自由之意义141
第二节 人身自由的范围142
第三节 法定程序保障147
第四节 不受军事审判之自由152
第八章 行动自由157
第一节 行动自由之意义157
第二节 行动自由保护之范围157
第三节 行动自由之规制159
第九章 思想及表现自由165
第一节 绪说165
第二节 言论自由168
第三节 讲学自由177
第四节 著作自由180
第五节 出版自由180
第六节 广电自由184
第十章 秘密通讯自由187
第一节 秘密通讯之意义187
第二节 秘密通讯之保障187
第三节 秘密通讯之限制188
第十一章 宗教自由191
第一节 政教分离191
第二节 宗教自由之内涵及特性193
第三节 宗教自由之辐射效力195
第十二章 集会结社自由201
第一节 集会、结社之宪法意义201
第二节 集会游行之自由202
第三节 结社自由206
第十三章 生存权211
第一节 生存权之意义211
第二节 死刑存废论212
第三节 安乐死合法化之探讨218
第四节 堕胎合法化之探讨219
第五节 合乎人性尊严之生活权220
第十四章 工作权220
第一节 工作权之意义223
第二节 工作权的主体225
第三节 工作权之法律性质226
第四节 工作权与其他基本权竞合228
第五节 工作权保障之范围228
第六节 工作权的限制234
第七节 工作权于私法关系上之效力240
第十五章 财产权247
第一节 财产权之意义247
第二节 财产权保障之性质248
第三节 财产权保障之范围249
第四节 财产权之限制255
第十六章 诉讼权271
第一节 诉讼权作为制度性保障之基本权271
第二节 诉讼权之内涵274
第三节 诉讼权的限制284
第十七章 应考试服公职之权289
第一节 应考试权之意义289
第二节 应考试权之范围290
第三节 应考试权之保障290
第四节 服公职权利295
第十八章 参政权305
第一节 参政权之意义305
第二节 选举权307
第三节 罢免权319
第四节 创制、复决权323
第十九章 其他基本权325
第一节 宪法第二十二条之意义325
第二节 个别之其他基本权328
第二十章 国家责任论346
第一节 国家责任序说346
第二节 国家赔偿责任346
第三节 行政补偿责任376
第四节 国家赔偿与损失补偿之相对化378
第三篇 基本义务论383
第二十一章 人民之基本义务383
第一节 概说383
第二节 依法纳税384
第三节 依法服兵役386
第四节 接受教育391
第五节 遵守法规范之义务395
第四篇 国家组织论402
第二十二章 国家组织法总论402
第一节 现代国家组织之基本理论402
第二节 内阁制、总统制与双首长制415
第三节 我国中央政制的问题427
第二十三章 国民大会443
第一节 国民大会之性质443
第二节 国民大会之组织的演变445
第三节 国民大会之职权450
第四节 国民大会代表453
第五节 国民大会行使职权之方式459
第二十四章 总统463
第一节 绪论463
第二节 总统、副总统之产生与职务异动467
第三节 总统特权474
第四节 总统之职权475
第二十五章 行政487
第一节 行政院之地位487
第二节 行政院之组织488
第三节 行政院之职权493
第四节 行政院与立法院的互动关系493
第二十六章 立法508
第一节 议会与人民间之关系508
第二节 立法委员509
第三节 立法院之组织515
第四节 立法院之职权518
第五节 立法院职权行使之方式527
第二十七章 司法537
第一节 司法权的演变537
第二节 司法权的特性539
第三节 司法院之地位与组织542
第四节 司法权的类型化548
第五节 司法权之界限558
第六节 司法独立564
第七节 法官地位之保障568
第二十八章 考试571
第一节 考试权之意义571
第二节 考试院之地位573
第三节 考试院之组织574
第四节 考试院之职权576
第五节 考试院与行政院之特殊关系583
第二十九章 监察585
第一节 监察之意义585
第二节 监察院之机关性质587
第三节 监察院之组织588
第四节 监察院之职权591
第五节 监察权行使之方式595
第六节 监察委员之特别义务597
第五篇 地方自治论601
第三十章 地方自治基础理论601
第一节 台湾地方自治史略601
第二节 地方自治之民主功能606
第三节 地方自治制度之本质607
第四节 地方自治团体之法律地位612
第五节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615
第六节 地方自治团体高权623
第七节 地方自治组织的基本模式628
第三十一章 地方自治之实际633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事务633
第二节 地方自治组织——以县为例639
第三节 地方自治之监督644
第六篇 基本国策论660
第三十二章 基本国策660
第一节 基本国策之法律性质660
第二节 国防之基本国策663
第三节 外交之基本国策665
第四节 国民经济666
第五节 社会安全672
第六节 教育文化基本国策678
第七节 边疆地区及原住民基本国策682
附录685
01 中华民国宪法685
02 (第六次)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704
03 (第五次)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摘录)709
04 (第四次)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713
05 第一、二、三次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719
06 历次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728
07 世界人权宣言732
事项索引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