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法理论与书法百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书法理论与书法百家
  • 董友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团结出版社
  • ISBN:780061825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651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684页
  • 主题词:书法(学科: 理论 地点: 中国) 书法家(学科: 简介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书法理论与书法百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书法理论概述1

第一章 书法和文字的源流1

第一节 书法的涵义与特征1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演变6

第三节 书法发展简史17

第二章 书法美学的体现28

第一节 书法美学的历史基础28

第二节 书法美学的实际体现33

第三节 书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38

第三章 书法的哲学观点47

第一节 书法哲学的重要地位47

第二节 书法中一系列辩证关系56

第四章 书法心理与修养65

第一节 学习书法的心理定势65

第二节 从事书法的素质修养70

第五章 执笔和运笔方法91

第一节 执笔方法91

第二节 使腕悬肘与书写姿势93

第三节 运笔方法96

第四节 用笔技巧三十八法98

第六章 书体的结构规律112

第一节 楷书法度112

第二节 行书要领118

第三节 草书规范124

第四节 篆隶写法133

第七章 章法布局138

第一节 格式138

第二节 布局141

第三节 题款143

第四节 用印146

第八章 书写工具150

第一节 笔150

第二节 纸152

第三节 墨154

第四节 砚155

第二部分 古典书论选译159

东汉159

《笔论》&蔡邕159

《九势》&蔡邕160

西晋161

《四体书势》&卫恒161

索靖 《草书势》&卫恒173

东晋175

《笔阵图》&卫铄175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王羲之178

《书论》&王羲之181

《记白云先生书诀》&王羲之183

南朝齐184

《笔意赞》&王僧虔184

南朝梁185

《草书状》& 萧衍185

《答陶隐居论书》& 萧衍187

唐代188

《八诀》& 欧阳询188

《用笔论》& 欧阳询190

《结字三十六法》& 欧阳询193

《笔髓论》&虞世南203

《论书》&李世民208

《王羲之传论》&李世民209

《书谱》&孙过庭210

《书议》&张怀瓘228

《论用笔十法》&张怀瓘236

《论书》&徐浩238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颜真卿240

《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 陆羽246

《授笔要说》&韩方明247

《论书》&亚栖251

北宋251

《试笔》& 欧阳修251

《论书》&苏轼255

《和子由论书》&苏轼257

《书唐氏六家书后》&苏轼258

《书评》&苏轼261

《石苍舒醉墨堂》&苏轼267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苏轼268

《论书》&黄庭坚269

《海岳名言》&米芾277

《论书》&黄伯思284

南宋286

《续书谱》& 姜夔286

元代301

《衍极》注·书法传流&刘有定301

明代303

《春雨杂述》四则& 解缙303

《书诀》二则&丰坊306

《画禅室随笔》&董其昌308

清代318

《书筏》& 笪重光318

《书法约言》四则&宋曹323

《论书剩语》&王澍328

《书学》四则&钱泳337

《南北书派论》四则&阮元343

《艺舟双楫》五则&包世臣346

《书概》八则&刘熙载358

《广艺舟双楫》八则&康有为375

第三部分 书法百家简介389

秦代389

○○一 李斯389

○○二 程邈390

西汉392

○○三 萧何392

○○四 史游393

东汉394

○○五 曹喜394

○○六 杜度394

○○七 许慎395

○○八 王次仲396

○○九 崔瑗397

○一○ 张芝398

○一一 蔡邕401

○一二 师宜官402

○一三 刘德升403

○一四 梁鹄404

○一五 蔡琰404

三国魏406

○一六 钟繇406

○一七 胡昭408

三国蜀408

○一八 邯郸淳408

三国吴409

○一九 韦诞409

○二○ 诸葛亮410

○二一 皇象412

西晋413

○二二 阮籍413

○二三 卫瓘414

○二四 杜预415

○二五 嵇康416

○二六 张华417

○二七 索靖418

○二八 卫恒419

○二九 陆机421

东晋422

○三○ 郗鉴422

○三一 卫铄423

○三二 王导424

○三三 王羲之425

○三四 庾翼429

○三五 桓温430

○三六 谢安431

○三七 王洽432

○三八 王献之433

○三九 王珣436

南朝宋436

○四○ 孔琳之436

○四一 羊欣437

○四二 薄绍之438

○四三 谢灵运438

○四四 萧思话439

南朝齐440

○四五 王僧虔440

南朝梁441

○四六 陶弘景441

○四七 袁昂442

○四八 萧衍443

○四九 萧子云444

○五○ 庾肩吾445

○五一 阮研446

南朝陈446

○五二 智永446

北朝魏448

○五三 崔浩448

○五四 郑道昭449

○五五 王远450

隋代451

○五六 丁道护451

○五七 智果451

唐代453

○五八 欧阳询453

○五九 虞世南456

○六○ 褚遂良458

○六一 李世民460

○六二 陆柬之463

○六三 王行满464

○六四 欧阳通465

○六五 孙过庭467

○六六 王知敬469

○六七 薛稷470

○六八 贺知章471

○六九 钟绍京473

○七○ 李邕474

○七一 李白476

○七二 徐浩478

○七三 张旭479

○七四 颜真卿482

○七五 苏灵芝485

○七六 史惟则486

○七七 张怀瓘488

○七八 李阳冰490

○七九 怀素491

○八○ 张从申493

○八一 韩择木494

○八二 韩愈496

○八三 沈传师497

○八四 白居易498

○八五 柳宗元501

○八六 柳公权502

○八七 裴休504

○八八 杜牧505

○八九 高闲506

五代508

○九○ 杨凝式508

○九一 徐铉509

北宋510

○九二 李建中510

○九三 林逋511

○九四 杜衍512

○九五 范仲淹514

○九六 文彦博515

○九七 欧阳修516

○九八 苏舜钦517

○九九 蔡襄519

一○○ 王安石520

一○一 苏轼522

一○二 黄庭坚524

一○三 米芾526

一○四 薛绍彭528

一○五 黄伯思530

一○六 赵佶530

南宋531

一○七 岳飞531

一○八 吴说533

一○九 陆游534

一一○ 范成大537

一一一 朱熹538

一一二 吴琚540

一一三 姜夔541

一一四 张即之542

一一五 文天祥542

元代545

一一六 赵孟頫545

一一七 鲜于枢548

一一八 邓文原549

一一九 虞集550

一二○ 张雨551

一二一 康里巙552

一二二 杨维祯554

一二三 倪瓒555

一二四 柯九思556

明代557

一二五 陶宗仪557

一二六 宋克558

一二七 宋璲559

一二八 陈璧560

一二九 沈度561

一三○ 解缙562

一三一 于谦564

一三二 张弼565

一三三 沈周566

一三四 吴宽568

一三五 李东阳569

一三六 祝允明570

一三七 文徵明571

一三八 唐寅573

一三九 王守仁575

一四○ 丰坊576

一四一 王宠577

一四二 文彭579

一四三 徐渭580

一四四 戚继光581

一四五 邢侗583

一四六 詹景凤584

一四七 董其昌586

一四八 米万钟587

一四九 张瑞图588

一五○ 黄道周589

一五一 王铎590

一五二 倪元璐592

清代593

一五三 傅山593

一五四 归庄595

一五五 郑簠596

一五六 笪重光598

一五七 八大山人599

一五八 姜宸英600

一五九 朱彝尊601

一六○ 王澍602

一六一 金农603

一六二 黄慎604

一六三 郑燮605

一六四 刘墉607

一六五 梁同书608

一六六 王文治609

一六七 翁方纲610

一六八 桂馥611

一六九 钱沣612

一七○ 邓石如613

一七一 伊秉绶615

一七二 钱泳616

一七三 阮元617

一七四 陈鸿寿619

一七五 包世臣620

一七六 林则徐621

一七七 吴熙载624

一七八 何绍基625

一七九 杨沂孙626

一八○ 刘熙载627

一八一 俞樾629

一八二 赵之谦630

一八三 翁同和632

一八四 杨守敬633

一八五 吴昌硕634

一八六 王懿荣636

一八七 沈曾植637

一八八 康有为638

附录一 历代书论名著目录641

附录二 历代书法名家一览646

跋6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