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生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46929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道家;《庄子》-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庄子其人其书1
一、庄子其人2
二、《庄子》其书2
三、《庄子》的文本形态4
四、《庄子》的哲学思想4
第二节 《庄子》的文学特质5
一、《庄子》的文学类型6
二、《庄子》的文体形态8
三、《庄子》的文本结构9
四、《庄子》的辩对艺术9
五、《庄子》的话语特色10
六、《庄子》的美学文学思想10
第三节 《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概说11
一、相关概念界说12
二、分期概述14
第二章 战国秦汉——《庄子》文学阐释接受的良好开端17
第一节 早期学者对《庄子》文学的评论和阐释17
一、惠子的评论和庄子的自我阐释17
二、刘安、司马迁的评述和阐释25
三、刘向、班固的评说和阐释31
第二节 诸子著作对《庄子》文学的传承、阐释与接受34
一、《荀子》《韩非子》的批判、改造与受容34
二、《吕氏春秋》的引用、阐释与接受38
三、《淮南子》的创造性引阐与接受41
四、汉代儒学著作中的引用和阐释46
第三节 战国秦汉文学创作中对《庄子》的阐释接受52
一、楚辞与《庄子》52
二、荀况、宋玉赋与《庄子》56
三、秦汉辞赋与《庄子》60
四、汉代诗文小说与《庄子》66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庄学盛世下文学阐释接受的强势推进70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庄学著述中的《庄子》文学阐释70
一、王弼等人的言意之辩72
二、阮籍《达庄论》之以文阐《庄》76
三、郭象《庄子注》中的文学阐释79
四、玄学清谈中的《庄子》文学阐释85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中的《庄子》文学接受与阐释89
一、曹植与《庄子》90
二、阮籍、嵇康诗文与《庄子》96
三、魏晋游仙、玄言文学与《庄子》106
四、陶渊明与《庄子》119
五、南北朝诗文与《庄子》124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对《庄子》的吸纳接受与发展128
一、《庄子》文学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理念的影响129
二、刘勰《文心雕龙》与《庄子》137
第四章 隋唐五代——《庄子》文学阐释接受的顺畅发展153
第一节 隋唐庄学著作中的《庄子》文学阐释154
一、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庄子音义》155
二、成玄英的《庄子疏》161
三、其他庄学著作168
第二节 隋唐五代文学活动中的《庄子》文学阐释与接受170
一、隋唐五代文学活动中的《庄子》接受概说170
二、“诗仙”李白与《庄子》175
三、韩愈、柳宗元与《庄子》183
四、“诗鬼”李贺与《庄子》192
五、晚唐小品文与《庄子》203
六、唐传奇与《庄子》213
七、唐代文学理论与《庄子》222
第五章 宋元——《庄子》文学阐释接受的拓展与新变234
第一节 宋元庄学著作中的《庄子》文学阐释236
一、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对《庄子》各篇作意和逻辑结构的探究237
二、林希逸《庄子口义》对《庄子》文字、笔法、意境的评析244
三、刘辰翁《庄子南华真经点校》开《庄子》评点之先河248
四、罗勉道《南华真经循本》对《庄子》文学的阐释255
五、其他庄学著述对《庄子》文学的阐释256
第二节 宋元文学活动中的《庄子》文学接受与阐释262
一、欧阳修等北宋前期文学家与《庄子》263
二、王安石等北宋中期文学家与《庄子》268
三、苏轼与《庄子》273
四、北宋后期文学家与《庄子》281
五、南宋前期文学家与《庄子》285
六、南宋后期文学家与《庄子》291
七、元代文学家与《庄子》294
第六章 明代——《庄子》文学阐释接受从低潮到复兴301
第一节 明代庄学著作中《庄子》文学阐释从低落到繁荣302
一、明代前期庄学沉寂状态下有关著作中的文学阐评303
二、明代后期庄学复兴盛况下文学评点的活跃与发展306
三、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对《庄子》文学的阐评318
四、明代遗民著作中的《庄子》文学评点与阐说326
第二节 明代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中《庄子》接受从低迷到高涨330
一、《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庄子》影迹330
二、“明初三大家”等对《庄子》的接受331
三、“前后七子”与《庄子》335
四、唐宋派与《庄子》338
五、李贽“童心说”与《庄子》340
六、公安派与《庄子》343
七、竟陵派与《庄子》346
八、徐渭、汤显祖戏曲及《西游记》与《庄子》349
九、明代其他戏曲小说中的《庄子》阐释与接受353
第七章 清代——古代《庄子》文学阐释接受的兴盛与总结363
第一节 《庄子》文学评点著作的空前兴盛364
一、林云铭的《庄子因》364
二、吴世尚的《庄子解》368
三、宣颖的《南华经解》373
四、屈复(一说孙嘉淦)的《南华通》380
五、方人杰的《庄子读本》384
六、胡文英的《庄子独见》390
七、其他庄学著作中的《庄子》文学评点与阐释394
第二节 刘凤苞《南华雪心编》对《庄子》文学评点的集成与总结395
一、章法结构方面397
二、文风笔艺方面405
三、文境意境方面418
第三节 清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对《庄子》的接受425
一、清代小说戏剧对《庄子》的接受425
二、“红楼”庄影437
三、清代诗词文赋对《庄子》的接受449
四、龚自珍与《庄子》452
五、清代文学理论对《庄子》的接受与发挥458
第八章 近百年来《庄子》文学阐释接受述略466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庄子》文学的研究与接受467
一、鲁迅、郭沫若、闻一多对《庄子》文学的评论与接受467
二、民国其他学者对《庄子》文学的阐论47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庄子》文学的研究与接受476
一、1980年以前庄学低潮时期的《庄子》文学阐释477
二、1980年以来庄学复兴时期的《庄子》文学研究479
参考文献487
后记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