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3480834.jpg)
- 敬晓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039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古代戏曲-文学评论-中国-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论争与明人气质1
二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历史分期与成就综述9
三 写作思路18
第一章 名家之争22
第一节 明人元曲名家论列概述24
第二节 正本:从《中原音韵》说起33
一 以散曲为主要依据收录的乐府三百三十五章35
二 以散曲小令为主的定格四十首40
三 “传奇”概念的严格使用45
四 元人曲作中用韵情况的反证48
第三节 清源:元曲四家与王实甫53
一 何良俊与元曲四大家概念的形成54
二 “乐府之难”原是词家“剩技”62
三 “乐府之备”与元曲风格论69
第四节 明代元曲名家之争的深层原因探析76
一 曲体分类的完善与曲学观念的自觉77
二 曲学风格的嬗变84
第二章 名剧之争97
第一节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名剧之争”概述98
第二节 何为“名剧”:“名剧之争”相关概念辨析112
一 戏曲创作题材与《西厢记》的骨肉之辩112
二 《拜月亭》“三短”论得失检讨124
三 名剧的原创性与完整性146
第三节 “名剧”何为:明人典型名剧的示范意义152
一 “戏文派”用韵规律的内耗152
二 雅俗兼济的语言159
三 教化与情感的统一165
附论 北曲【越调·绵搭絮】谱式辑考178
一 北曲曲谱【绵搭絮】谱式辑录179
二 有关北曲【绵搭絮】谱式首四句协韵与否之争议186
三 有关北曲【绵搭絮】谱式其他争议196
第三章 意法之争203
第一节 汤显祖与沈璟曲学理论概观203
一 汤显祖曲论述评204
二 沈璟曲论述评221
第二节 汤沈之争辨析与“双美”理论233
一 曲学分歧与“相争几于怒詈234
二 汤沈之辩概观237
三 论辩共识与“意法双美”242
第三节 古典戏曲理论“意法之争”背景下的“汤沈之争”247
一 戏曲用韵规律的转捩248
二 才思与格调:意法之争与明代文学复古思潮249
第四章 行戾之辨254
第一节 “行戾之辨”理路下戏曲艺术生产人员的“二分”构成256
第二节 明代戏曲艺术生产人员“二分”理念的嬗变266
一 从文本中心到舞台中心268
二 文辞与本色275
第三节 诗乐紧张关系与行家、戾家的结合286
一 行戾的二分与诗乐关系的紧张287
二 明代戏曲创作过程中行家与戾家、文人与艺人的结合方式291
三 文人与艺人的聚散以及文本与舞台的离合306
附论 良家戏与戾家戏:朱权戏曲表演主体“二分”表述的合理成分308
一 良家子弟与古代乐籍制度310
二 朱权“良家子弟戏”统绪相关史料钩沉317
三 戏剧起源与朱权“良家子弟戏”统绪的合理性329
结语334
一 六要素图式与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334
二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的显著特点339
三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的历史地位347
主要参考文献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