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夏书系 写给教师的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夏书系 写给教师的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3464762.jpg)
- (英)斯科特·巴克勒,(英)保罗·卡斯尔著;张浩,郝杰等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4960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教育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夏书系 写给教师的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教育领域的心理学视角3
第1章 教育领域的心理学视角:经典理论3
1.1 本章简介3
1.2 心理学视角4
1.3 心理学的起源及范式转变6
1.4 万物有灵论6
1.5 理性主义和笛卡尔的二元论6
1.6 经验主义7
1.7 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8
1.8 心理动力学视角9
1.9 行为主义的视角10
1.10 人本主义的视角12
1.11 认知主义视角15
1.12 生物心理学视角16
1.13 进化的视角17
1.14 从应用的视角概述交互作用论18
1.15 小结19
1.16 拓展阅读19
第2章 教育领域的心理学视角:发展中的理论21
2.1 本章简介21
2.2 积极心理学22
2.3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校本研究24
2.4 心流25
2.5 在课堂中发展心流26
2.6 课堂心流研究28
2.7 与教育相关的积极心理学的未来29
2.8 超个人心理学31
2.9 超个人教育学32
2.10 小结36
2.11 拓展阅读36
第3章 高效教师37
3.1 本章简介37
3.2 高效的含义38
3.3 学生眼中的高效教师39
3.4 研究者眼中的高效教师45
3.5 学生视角和研究者视角的整合48
3.6 高效教师的七个习惯49
3.7 小结53
3.8 拓展阅读53
第4章 教师专业实践中的哲学与心理学55
4.1 本章简介55
4.2 哲学与心理学56
4.3 哲学与教育57
4.4 启发法59
4.5 反思实践60
4.6 观点整合63
4.7 小结66
4.8 拓展阅读66
第二部分 学生个体69
第5章 学生个体:神经发育和身体发育69
5.1 什么是发展69
5.2 儿童的生理发育70
5.3 大脑的发育72
5.4 大脑半球的偏侧性和局部机能77
5.5 神经元之间的交互作用80
5.6 运动神经系统的发展81
5.7 小结88
5.8 拓展阅读89
第6章 学生个体:感知和认知的发展91
6.1 本章简介91
6.2 感知发展91
6.3 儿童的认知发展97
6.4 注意力、专注度和记忆102
6.5 小结109
6.6 拓展阅读110
第7章 学生个体:社会化、情绪发展与个性111
7.1 本章简介111
7.2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112
7.3 儿童的情绪发展115
7.4 个性122
7.5 小结131
7.6 拓展阅读131
第三部分 满足学生的需求135
第8章 满足学生的需求:自我135
8.1 本章简介135
8.2 自我136
8.3 主体我137
8.4 客体我140
8.5 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结合141
8.6 阿萨鸠里和心理综合142
8.7 心理综合与教育142
8.8 威尔伯与AQAL143
8.9 元认知145
8.10 自我形象和自尊145
8.11 自我效能147
8.12 自我归因149
8.13 培养自我151
8.14 小结151
8.15 拓展阅读151
第9章 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个体成功153
9.1 本章简介153
9.2 儿童个体的传统视角154
9.3 术语说明156
9.4 自闭症系列障碍157
9.5 阅读障碍或特殊学习困难160
9.6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166
9.7 言语、语言和交流需求170
9.8 行为、情感和社交需求171
9.9 中度学习困难172
9.10 天赋和才能173
9.11 全纳173
9.12 对实践的重新认识174
9.13 小结175
9.14 拓展阅读175
第10章 满足学生的需求:动机177
10.1 本章简介178
10.2 动机是什么178
10.3 动机的心理学视角179
10.4 动机的行为主义视角180
10.5 人本主义视角184
10.6 自我决定理论187
10.7 小结191
10.8 拓展阅读192
第11章 满足学生的需求:一种综合的方法193
11.1 本章简介194
11.2 宏观视角:主题重叠194
11.3 微观视角:对个体的积极影响196
11.4 积极与消极198
11.5 焦点解决模式199
11.6 认知行为疗法203
11.7 保持积极203
11.8 小结204
11.9 拓展阅读205
第四部分 课堂实践209
第12章 发展心理技能209
12.1 本章简介209
12.2 起始步骤:识别肌肉—意识的需要及意识—肌肉的需要210
12.3 放松身心:说明、过程及应用211
12.4 渐进式肌肉放松211
12.5 自生训练212
12.6 心理意象:说明、过程及应用213
12.7 设定目标217
12.8 认知重组222
12.9 心理承受力223
12.10 小结225
12.11 拓展阅读225
第13章 学习环境227
13.1 本章简介228
13.2 教室布局的心理学229
13.3 年龄和性别差异230
13.4 颜色心理学231
13.5 字体心理学231
13.6 学习风格232
13.7 结构、秩序和所有权235
13.8 学习氛围235
13.9 行为“管理”?236
13.10 表扬还是不表扬?241
13.11 小结242
13.12 拓展阅读242
第14章 “理想的”教师245
14.1 本章简介245
14.2 教与学的关系246
14.3 “理想的”教师具备的品质249
14.4 从理论视角看理想的教师250
14.5 教师个性253
14.6 教师反思257
14.7 小结259
14.8 拓展阅读259
第15章 反思工作:整合本书的线索261
15.1 本章简介261
15.2 为什么心理学对教师很重要?262
15.3 保持批判性思维263
15.4 解决困境的办法264
15.5 从业能力264
15.6 结语265
15.7 拓展阅读265
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