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技术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技术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3443343.jpg)
- 刘晓烨,程国玲,李永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3305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环境微生物学-研究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技术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环境间题1
0.2环境工程微生物2
0.3环境工程微生物涉及的学科3
0.4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进展3
第一篇 基础环境微生物学5
第1章 微生物概述5
1.1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5
1.2病毒6
1.3原核微生物9
1.4真核微生物21
第2章 微生物的代谢生理与遗传32
2.1微生物的营养32
2.2微生物的酶38
2.3微生物的代谢42
2.4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56
第3章 环境分子微生物学69
3.1环境分子微生物学基础69
3.2环境分子微生物学技术74
3.3分子微生物学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77
第二篇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80
第4章 空气中的微生物80
4.1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80
4.2空气的病原微生物及传播81
4.3空气的细菌学检验81
4.4军团菌病81
4.5 NOχ的生物处理82
第5章 水环境污染控制工程84
5.1水体中的微生物来源及控制方法84
5.2水体自净88
5.3污水生物处理的简单介绍90
第6章 微生物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94
6.1产生氢气的微生物94
6.2产生甲烷的微生物32
6.3利用微生物提高石油开采率98
6.4生物制醇104
6.5生物燃料电池113
6.6微生物饲料124
第三篇 基础微生物实验139
第7章 微生物实验仪器的使用139
实验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39
实验2生物显微镜的使用142
实验3高压蒸汽灭菌器146
实验4恒温生化培养箱的使用149
第8章 培养基的配制151
实验5玻璃器皿的灭菌151
实验6普通培养基的配制152
实验7选择性培养基的配制155
实验8鉴别性培养基的配制156
实验9干燥培养基的配制157
第9章 微生物分离与计数159
实验10微生物分离与计数159
实验11细菌的试管斜面接种164
实验12显微镜直接计数和悬滴观察法165
实验13微生物大小的测定168
第10章 菌株的选育171
实验14用琼脂块法筛选抗生菌171
实验15食用菌菌种的分离和培养技术173
实验16抗药性突变株的分离177
实验17酵母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179
实验18产氨基酸抗反馈调节突变株的选育183
实验19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186
第11章 微生物形态观察及染色技术188
实验20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识别188
实验21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制片和简单染色190
实验22细菌芽孢、荚膜和鞭毛染色实验195
实验23革兰氏染色法198
实验24真菌若干特殊构造的观察200
第12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培养211
实验25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制作实验211
实验26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213
实验27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实验218
实验28病毒的培养实验221
实验29食用真菌的栽培技术225
实验30纯培养菌种的菌体、菌落形态的观察229
实验31用生长谱法测定微生物的营养要求230
实验32氧和氧化还原电位231
实验33菌种退化与防治措施234
第13章 微生物鉴定中的生理生化试验243
实验34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243
实验35 IMViC试验245
实验36快速、简易的检测微生物技术247
实验37芽孢杆菌属种的鉴定251
实验38理化因素的诱变效应253
实验39酵母应用特性的测定256
第四篇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263
第14章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263
实验40空气卫生细菌实验263
实验41常见霉菌的检测及形态观察266
实验42尘螨的检测267
第15章 废物、废水处理中的相关微生物实验269
实验43水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269
实验44活性污泥培养液中菌胶团的观察271
实验45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有关的微生物检验271
实验46多管发酵法测定自来水中总大肠菌群274
实验47粪大肠杆菌的测定276
实验48废水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277
实验49微生物吸附法去除重金属279
实验50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测定(叶绿素a法)280
实验51活性污泥培菌方法与培菌过程中生物相的演替282
实验52活性污泥的培养与训化284
实验53根据消化细菌的相对代谢率检测环境污染物的综合生物毒性289
第16章 土壤微生物实验293
实验54土壤中功能微生物的检测293
实验55土壤中光合异养菌的分离培养308
实验56土壤化能自养菌的分离培养310
实验57利用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312
第五篇 综合型、研究型实验技术314
第17章 微生物基因突变及转移技术314
实验58细菌的接合作用314
实验59 P1噬菌体的普遍性转导315
实验60 Ames氏致突变和致癌试验317
第18章 分子微生物学基础技术320
实验61细菌质粒DNA的小量制备320
实验62质粒DNA的转化323
实验63细菌总DNA的制备324
实验64细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327
实验65应用PCR技术鉴定细菌331
实验66甲基对硫磷降解基因的克隆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334
第19章 免疫学技术338
实验6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38
实验68免疫印迹法339
实验69免疫血清的制备342
实验70凝集反应344
实验71沉淀反应346
第20章 发酵实验应用技术348
实验72摇瓶与发酵348
实验73糖发酵实验356
实验74微生物沼气发酵359
实验75牛乳的巴氏消毒、细菌学检查及酸乳的制作361
实验76固定化酵母发酵产啤酒366
实验77泡菜的制作和其中乳酸菌的分离369
实验78甜酒酿的制作及其酒药中根霉分离371
实验79小型自挖发酵罐的使用和主要生化指标的检测373
第21章 生物技术综合应用介绍377
实验80餐厨垃圾厌氧制氢实验377
实验81 UCT生物脱氮除磷技术379
实验82 UASB高效厌氧生物处理382
第22章 探索性实验技术386
实验83检测发酵和食品工业用水微生物的数量386
实验84微生物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387
实验85检测几种常见消毒剂的杀菌效果387
实验86研究牛乳在酸败过程中细菌的生态学演变388
实验87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388
实验88微生物酶制剂的合成受多水平调控389
实验89研究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糖的变化390
实验90微生物菌肥生产与质量控制390
实验91 Nisin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391
第23章 综合研究实验392
实验92酚降解菌的分离及其性能的测定392
实验93利用Biolog自动分析系统分离鉴定人体正常菌群393
实验94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辅助基因分析鉴定古菌和细菌396
实验95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400
实验32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与基因克隆404
第24章 实验数据处理414
实验97误差414
实验98准确度416
实验99精密度417
实验100工作曲线中可疑值的检验418
实验101有效数字修约及运算规则419
实验102实验数据表示方法421
附录427
附录1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条例427
附录2国际确认的专利菌种保藏机构429
附录3常用微生物名称429
附录4染色液的配制430
附录5培养基的配制433
附录6试剂和溶液的配制439
附录7常用的计量单位442
附录8洗涤液的配制与使用442
附录9稀释法测数统计表443
参考文献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