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良心新论 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良心新论 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3438906.jpg)
- 汪凤炎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6799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心理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良心新论 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先须交待的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良心新论的理论建构与验证研究?1
(一)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的理论,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3
(二)弘扬中国传统良心论的精髓,增强当代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11
(三)提高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深度,促进中国特色心理学的建设30
(四)唤醒或培育个体的良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34
二、怎样进行良心新论的理论建构与验证研究35
(一)技术路线35
(二)具体研究方法36
第一章 “良心”是什么一、良心或良知:语义分析56
(一)对汉语“良心”与“良知”二词的语义分析56
(二)对西方文化中“良心”一词的语义分析66
二、良心:融汇中西的一种新界定77
(一)为什么要继续使用“良心”的概念77
(二)从何种角度使用“良心”概念81
(三)对“良心”概念的新界定100
第二章 良心的心理结构一、良心的心理结构:已有见解131
(一)细致分析:西方学人对良心结构的主张131
(二)整体把握:中国古人对良心心理结构的主流看法142
二、剖析良心结构先需弄清六对关系144
(一)内部与外部的关系144
(二)个别与一般的关系145
(三)静态与动态的关系146
(四)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46
(五)持久与短暂的关系147
(六)整体与成分的关系147
三、良心的心理结构:融汇中西的一种新解释148
(一)良知(狭义)149
(二)良情151
(三)良意170
第三章 良心的形成与发展一、良心形成与发展的路径174
(一)内求说与外铄说:由来已久的两种争论174
(二)外铄说遇到的难题及破解策略181
(三)从类主体与个体两个角度来解释善端与恶端的来源才显得全面187
二、良心产生的心理机制207
(一)对已有观点的简要回顾与反思207
(二)三阶段论:对良心产生的心理机制的新探索208
三、良心的发展阶段212
(一)对已有观点的简要述评212
(二)良心发展的三阶段三水平论:对良心发展阶段的新看法218
四、影响良心发展的主要因素234
(一)影响良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论探讨234
(二)影响良心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243
第四章 良心发生作用的过程一、良心发生作用的认知观282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认知观:西方学人的观点283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认知观:中国学人的观点291
(三)小结297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情感观297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情感观”的核心观点297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情感观”的优点与缺陷302
(三)确保由良情导出持久道德行为的具体做法308
三、良心发生作用的意志观310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意志观”的核心观点310
(二)对“良心发生作用的意志观”的简要评价331
四、良心发生作用的习惯观332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习惯观”的核心观点332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习惯观”的优点与缺陷338
(三)确保由道德习惯导出道德行为的做法339
五、良心发生作用的整合观341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整合观”的理论模型341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整合观”的核心观点342
第五章 良心的功能一、易使人保持良心,灵活使用道德规范,并产生道德学习的迁移349
(一)易使人保持已拥有的良心,使它不至于在不知不觉中丢失349
(二)易使人获得善的真谛,进而灵活地理解和使用道德规范350
(三)易使人将先前道德学习的结果迁移到其后所遇到的道德情境中353
二、良心觉醒能监督和调控人的行为,使人弃恶从善357
(一)努力去做良心认可的事357
(二)尽量不做良心不允许的事358
(三)假若做了错事,经过良心评判后往往会自觉产生相应的弥补行为359
三、唤醒良心是促使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363
(一)唤醒良心是促使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理论探讨363
(二)唤醒良心是促使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实证研究363
四、良心能促进自我的其他层面乃至整个自我的发展与完善366
(一)良心能促进自我的其他层面乃至整个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理论探讨367
(二)良心能促进自我的其他层面乃至整个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实证研究375
第六章 唤醒或培育良心的方法一、通过他育方式唤醒或培育个体的良心381
(一)亲身经历法381
(二)榜样示范或激励法381
(三)及时点拨法382
(四)环境熏陶法383
(五)真诚说理法385
(六)提供一套感情词汇,通过培养儿童道德意识来培育儿童的良心386
(七)通过促进儿童对别人感情的道德敏感性来培养儿童的良心389
(八)通过培养同情心来发展良心391
(九)以情育情法396
(十)顺导性情法397
二、通过自育方式唤醒或培育个体的良心400
(一)“致良知”401
(二)“吾日三省吾身”:观照式自我反省策略407
(三)“请教内心这个法官”:与良心对话策略409
(四)“养心莫善于寡欲”:调控需要的策略414
(五)“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正气的策略418
(六)“毋自欺”:以诚待己的策略420
后记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