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望道全集 第4卷 作文法讲义 修辞学发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望道全集 第4卷 作文法讲义 修辞学发凡](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3432788.jpg)
- 陈望道著;凌瑜,张迎宝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8005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望道全集 第4卷 作文法讲义 修辞学发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文法讲义3
小序3
第一章 导言5
第一节 文章底原素5
第二节 作文的态度5
第三节 今后的问题6
第二章 文章底构造体制和美质7
第四节 文章底构造7
第五节 文章底体制7
第六节 文章底美质8
第三章 选词9
第七节 词底辨别9
第八节 词底蓄积12
第九节 词底数量14
第四章 造句16
第十节 句底长短16
第十一节 句底骈散17
第十二节 句底张弛18
第十三节 句底宾主18
第十四节 句底断续20
第五章 分段21
第十五节 段底实质21
第十六节 段底形式22
第十七节 附答两个疑问22
第六章 记载文24
第十八节 记载文底旨趣24
第十九节 记载文和绘画及雕刻25
第二十节 记载和观察26
第二十一节 科学的记载文26
第二十二节 文学的记载文27
第二十三节 记载底中心点和停留点28
第七章 纪叙文29
第二十四节 纪叙文底旨趣29
第二十五节 纪叙文与记载文底糅杂和转变29
第二十六节 纪叙文底要素及问题31
第二十七节 纪叙文底主旨31
第二十八节 纪叙底停留点32
第二十九节 主旨和停留点底关系33
第三十节 纪叙文底流动34
第八章 解释文37
第三十一节 解释文底旨趣37
第三十二节 解释文底效用38
第三十三节 解释文底条件39
第三十四节 解释文底组织41
第三十五节 解释文底明晰42
第九章 论辨文44
第三十六节 论辨文底旨趣44
第三十七节 论辨文和记载文纪叙文及解释文44
第三十八节 论题和判断45
第三十九节 引论和解释46
第四十节 证明责任和证据47
第四十一节 证明法式50
第四十二节 论辨文底统一52
第十章 诱导文53
第四十三节 诱导文底趣旨53
第四十四节 诱导文底分布53
第四十五节 诱导文底条件54
第四十六节 关于文体的两件事54
第十一章 文章底美质56
第四十七节 文章美质底意义及种类56
第四十八节 明晰57
第四十九节 遒劲58
第五十节 流畅60
第十二章 余言61
第五十一节 标点61
第五十二节 书法62
修辞学发凡67
第一篇 引言67
一 修辞二字习惯用法的探讨67
二 修辞和语辞使用的三境界69
三 修辞和语辞形成的三阶段71
四 修辞同情境和题旨73
五 修辞的技巧和修辞的方式76
六 修辞研究的需要、进展和任务78
七 修辞学的功用81
第二篇 说语辞的梗概83
一 修辞和语言83
二 “态势语”84
三 声音语86
四 文字语88
五 声音90
六 形体92
七 意义93
八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94
九 汉语文变迁发展的大势97
第三篇 修辞的两大分野99
一 形式和内容99
二 内容上的准备100
三 两种表达的法式102
四 语辞的三境界和修辞的两分野104
五 两大分野的概观106
六 两大分野的概观二108
第四篇 消极修辞111
一 消极修辞纲领111
二 意义明确112
三 伦次通顺117
四 词句平匀119
五 安排稳密123
第五篇 积极修辞一126
一 积极修辞纲领126
二 辞格127
甲类 材料上的辞格128
三 譬喻128
四 借代134
五 映衬144
六 摹状147
七 双关148
八 引用156
九 仿拟160
十 拈连165
十一 移就166
第六篇 积极修辞二167
乙类 意境上的辞格167
一 比拟167
二 讽喻169
三 示现173
四 呼告175
五 夸张176
六 倒反180
七 婉转182
八 避讳183
九 设问186
十 感叹188
第七篇 积极修辞三191
丙类 词语上的辞格191
一 析字191
二 藏词202
三 飞白205
四 镶嵌207
五 复叠210
六 节缩216
七 省略221
八 警策224
九 折绕225
十 转品227
十一 回文230
第八篇 积极修辞四235
丁类 章句上的辞格235
一 反复235
二 对偶236
三 排比237
四 层递239
五 错综241
六 顶真247
七 倒装250
八 跳脱252
第九篇 积极修辞五258
一 辞趣258
二 辞的意味258
三 辞的音调262
四 辞的形貌266
第十篇 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269
一 格局无定269
二 修辞现象也不是一定不易270
三 修辞现象常有上落273
四 修辞现象也常有生灭275
五 适应更是形形色色278
六 变化的统一279
第十一篇 文体或辞体281
一 文体或辞体和文体或辞体的分类281
二 简约繁丰282
三 刚健柔婉284
四 平淡绚烂288
五 谨严疏放294
六 语文体式的繁复情况298
第十二篇 结语299
一 从修辞学术萌芽时期说起299
二 修辞文法混淆时期300
三 中外修辞学说竞争时期301
四 结语304
初版刘序306
初版后记310
《修辞学发凡》第九版付印题记312
一九五四年版重印后记313
一九六二年版重印前言314
一九七六年版重印前言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