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学概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会计学概论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3431606.jpg)
- 杨雄胜主编;陈丽花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143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会计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会计学概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3
第一节 会计的社会需要及客观基础3
一、会计的社会需要3
二、会计的定义5
第二节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6
一、会计的产生6
二、会计的沿革与发展7
第三节 会计目标与服务对象10
一、会计目标10
二、会计信息服务对象14
第四节 会计职能与地位16
一、会计职能16
二、会计地位18
第五节 会计职业与管理23
一、会计职业24
二、会计机构与任职资格26
第六节 会计规范28
一、我国的会计规范28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30
三、英美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31
四、国际会计规范32
第二章 会计报告要素34
第一节 会计信息报告的基础34
一、会计假定的性质34
二、会计核算主体假定35
三、持续经营假定36
四、会计分期假定38
五、货币计量假定39
第二节 对外报告要素40
一、财务状况信息要素40
二、经营成果信息要素49
三、现金流量信息要素52
第三节 对内报告要素55
一、内部信息需求55
二、内部信息加工方法56
三、内部报告57
四、对内报告信息要素的特征58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复式记账63
第一节 会计科目63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63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64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64
四、会计科目一览表65
第二节 会计账户66
一、账户的概念67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67
三、总分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67
第三节 复式记账69
一、复式记账的原理69
二、复式记账的形式71
三、复式记账的特点71
四、借贷记账法的运用74
第四章 经营业务流程及其会计处理第一节 筹资业务80
一、股权性筹资80
二、债权性筹资81
第二节 投资业务82
一、债券投资82
二、股票投资83
第三节 采购业务84
一、采购业务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84
二、主要采购业务的核算85
三、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86
第四节 制造业务88
一、制造业务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88
二、主要制造业务的核算89
三、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93
第五节 销售和财务分配业务95
一、销售业务的核算95
二、财务成果的核算97
第六节 减少负债与出售资产业务101
一、上交税金的核算101
二、向投资者支付利润的核算101
三、归还银行借款的核算101
四、固定资产出售业务的核算102
第五章 账户的用途与结构108
第一节 基本账户108
一、盘存账户108
二、资本账户108
三、结算账户109
四、成本计算账户110
五、成果汇总账户111
第二节 辅助账户112
一、调整账户112
二、集合结转账户115
三、跨期摊提账户116
四、待处理账户117
第三节 账户的其他分类118
一、按账户统驭与被统驭关系分类118
二、按账户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类118
第二篇 会计确认123
第六章 会计确认概述123
第一节 会计确认的基本环节与标准123
一、初始确认123
二、再确认124
第二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125
一、权责发生制125
二、收付实现制126
第三节 收益性业务与资本性业务127
第七章 财务状况确认129
第一节 资产的确认129
一、资产确认标准129
二、流动资产的确认131
三、固定资产的确认133
四、无形资产的确认134
第二节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135
一、负债的确认135
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136
第八章 经营成果确认139
第一节 收入的确认139
一、收入确认标准139
二、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140
三、劳务收入的确认142
第二节 费用的确认142
一、费用确认的标准142
二、费用习性与确认143
第三节 配比原则147
第四节 利润的确认148
一、利润指标的确认148
二、利润组成内容的确认150
第九章 现金流量确认153
第一节 现金流量表项目的确认153
一、经营活动引起的现金净流量154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54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54
第二节 时期与项目现金流量的确认155
一、时期现金流量的确认155
二、项目现金流量的确认155
第三篇 会计计量159
第十章 会计计量概述159
第一节 会计计量目标159
一、对内报告需要159
二、经营管理需要159
三、内外计量的差别160
第二节 会计计量原则和惯例160
一、财务会计计量原则160
二、管理会计计量原则161
三、会计计量惯例162
第三节 会计计量基础163
一、财务会计计量基础163
二、管理会计计量基础165
第十一章 财务状况计量168
第一节 资产计量168
一、资产计量的目的168
二、资产存量计量168
三、资产质量的计量169
四、资产流量的计量169
第二节 负债计量184
一、流动负债计量185
二、长期负债计量186
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计量186
一、实收资本的计量187
二、资本公积的计量187
三、盈余公积的计量187
第十二章 经营成果计量190
第一节 收入计量190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190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191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计量191
第二节 费用计量192
一、费用主体与不同的计量对象192
二、完全成本计量192
三、变动成本计量193
四、标准成本计量193
五、责任成本计量194
第三节 利润计量195
一、利润的计量195
二、所得税的计量196
三、利润分配的计量197
第十三章 现金流量计量198
第一节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量198
一、间接法198
二、直接法202
第二节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计量206
一、投资风险价值的计量206
二、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计量209
第三节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计量212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计量212
二、筹资成本的计量215
第四篇 会计记录223
第十四章 会计凭证223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223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223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223
第二节 原始凭证226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226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226
三、原始凭证的审核229
第三节 记账凭证230
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230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230
三、记账凭证的审核236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237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237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238
第十五章 会计账簿240
第一节 会计账簿概述240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240
二、会计账簿的种类241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设置242
一、日记账的设置242
二、分类账的设置244
第三节 记账规则和错账更正246
一、记账规则246
二、错账更正方法247
第四节 账项调整248
一、应收应付及预收预付的调整248
二、待摊预提的调整249
三、摊销的调整250
四、盘盈盘亏的调整250
五、资产评估的调整252
六、合并报表的调整252
七、以前年度损益的调整253
第五节 结账254
一、财产盘存制度254
二、存货的结账254
三、货币资金的结账255
四、债权债务的结账256
五、其他实账户与虚账户的结账256
第六节 记账程序257
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57
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58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259
四、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260
第十六章 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264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264
一、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264
二、会计数据的输入265
三、会计数据的处理266
四、会计数据的输出267
五、会计数据的安全267
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267
第二节 会计信息化268
一、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268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269
三、企业资源计划(ERP)269
第五篇 会计报告283
第十七章 会计报告概述283
第一节 会计报告信息和作用283
一、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283
二、会计报告信息的质量要求284
三、会计报告的作用285
第二节 会计报告分类285
一、按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分类285
二、按会计报告报送的对象进行分类286
第三节 会计报告揭示信息的局限性288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方面的局限性288
二、会计信息可比性方面的局限性289
三、会计信息可靠性方面的局限性289
第十八章 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291
第一节 年度报告291
一、资产负债表291
二、损益表296
三、现金流量表300
四、财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305
第二节 中期报告309
一、中期报告概述309
二、中期报告的理论基础310
三、中期报告揭示的具体内容与格式311
第三节 临时报告312
一、重大事件公告313
二、公司收购公告314
第十九章 合并报表和分部报告317
第一节 合并报表317
一、合并报表317
二、合并理论318
三、合并方法319
四、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320
五、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320
第二节 分部报告322
一、分部报告及其类型322
二、分部报告的意义和要求322
三、报告单位的确定322
第二十章 预期报告与业绩报告326
第一节 预期报告326
一、预期报告概述326
二、预算报告327
第二节 业绩报告335
一、成本中心及其业绩评价与考核报告335
二、利润中心及其业绩评价与考核报告336
三、投资中心及其业绩评价与考核报告337
第二十一章 会计报告分析342
第一节 会计报告分析概述342
一、会计报告分析及其意义342
二、会计报告分析的方法343
第二节 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内容343
一、偿债能力分析344
二、营运能力分析346
三、盈利能力分析347
综合题350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376
附录二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384
附录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392
参考文献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