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课法制与水资源管理 财税法学发展之新兴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辜仲明著 著
- 出版社: 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75225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课法制与水资源管理 财税法学发展之新兴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水资源之稀少性与公课法制之导入1
壹、国家应积极维护水资源1
贰、水资源传统管制方式之困境2
参、经济诱因管理方式之导入3
第二节 公课法制在水资源管理政策上之作用5
壹、促进预防原则之具体实践5
贰、落实肇因者原则之具体化7
参、达成衡平原则之理念9
肆、公共任务共同负担原则之实现10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问题意识11
壹、研究范围的界定11
贰、问题意识13
一、公课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之合适性及有效性检讨13
二、从环境事物观点重新探讨水权之性质14
三、调控现行水资源相关法规在公课属性及征收规范上之冲突16
四、水资源公课征收多重目的之分析16
五、不同属性财政工具同时开征之风险评估17
第二章 公课之类型与水资源管理19
第一节 公课之类型及其规范概念19
壹、税捐20
一、税捐之规范概念20
二、税捐之法律特征22
(一)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23
(二)公法团体基於高权之征收23
(三)以财政收入为目的23
(四)对满足税法构成要件者为课征24
(五)非国家提供特定给付之对待给付24
(六)统筹统支25
三、特殊类型税捐之概念及特征25
(一)目的税25
1.目的税之规范概念25
2.目的税专款专用之本质28
(二)诱导税29
1.诱导税之规范概念29
2.诱导税之目的内涵30
贰、受益负担31
一、规费32
(一)规费之规范概念32
(二)规费之法律特征33
1.国家基於公权力之课征33
2.以对待给付为核心概念34
3.课征对象具体明确34
4.给付义务与负担理由具特殊法律关联性35
(三)特殊类型规费之概念及特征36
二、受益费38
参、特别公课39
一、特别公课之规范概念39
二、特别公课之法律特征43
(一)政策目的性43
(二)被课征群体特定性44
(三)特殊法律关联性45
(四)专款专用性46
(五)非对待给付性47
三、特别公课之类型48
(一)公课目的及课征原因作为类型化标准48
(二)融入事物观点之类型化50
第二节 公课之课征界限分析54
壹、以政策目的性为界限54
一、政策目的性作为特别公课与税捐之界限54
(一)特别公课与一般税捐之界限54
(二)特别公课与诱导税之界限57
1.就公课目的必要性而论57
2.就公课财政目的之内涵而论58
3.就诱导目的之法律关联性而论59
4.就公课使用目的之限制而论60
二、政策目的性作为特别公课与受益负担之界限61
贰、以被课征群体特定与否为界限62
一、被课征群体特定性作为特别公课与税捐之界限62
二、被课征群体特定性作为特别公课与受益负担之界限63
参、以法律上关联性划分界限64
一、特殊法律关联性作为特别公课与税捐之界限64
二、特殊法律关联性作为特别公课与受益负担之界限65
肆、以专款专用性为区分65
一、专款专用作为特别公课与税捐之界限65
(一)特别公课与一般税捐之界限65
(二)特别公课与目的税之界限66
二、专款专用作为特别公课与受益负担之界限67
伍、以是否有对待给付划分界限68
一、非对待给付性作为特别公课与税捐之区别68
二、非对待给付性作为特别公课与受益负担之界限70
陆、税捐、受益负担及特别公课之特征界限归纳72
第三节 公课属性及课征界限对水资源公课运用之影响75
壹、公课属性影响水资源公课征收制度之规范取向75
一、水资源税征收制度之规范取向76
(一)符合量能课税原则之核心价值76
(二)落实租税法律主义之制度设计78
二、水资源规费征收制度之规范取向80
(一)落实费用填补之基本理念80
(二)配合规费类型调控费用填补之内涵81
三、水资源特别公课征收制度之规范取向82
(一)落实补充性原则之制度规范82
(二)以补充性原则作为法律保留之规范密度84
贰、公课属性及课征界限影响水资源公课类型之选择85
一、公课属性决定公课运用之正当性85
二、课征界限及正当性限制公课在事物领域之运用87
三、最适水资源公课类型之评估90
(一)采用租税手段之困境90
(二)采用规费规范概念之疑义92
(三)采用特别公课规范概念之正当性94
第三章 水权管理法制中之公课运用模式97
第一节 水权性质之双重意义97
壹、水权作为一种权利97
贰、水权作为水资源效率配置之法律制度100
第二节 水权管理之最适公课运用模式101
壹、水权欠缺应税性102
贰、诱导税运用於水权管理之限制102
参、水权并非具体之对待给付103
肆、水权制度以群体责任为前提104
第三节 水权费规范概念之争议评析105
壹、问题争点105
一、水利法之规定发生疑义105
二、学说意见分歧106
(一)水权费系一种规费106
(二)水权费系一种特别公课108
贰、水权费之财政工具属性探究110
一、水权费与各类型公课之比较111
二、水权费之规范特征分析113
(一)水权费之开征目的113
(二)水权费之被课征群体117
(三)特殊法律上关联118
(四)给付与国家作为间之关系120
(五)支出方式122
(六)国家财政工具性123
三、水权费作为特别公课及其类型归属124
第四章 水资源公课征收法制之比较127
第一节 水权费与其他水资源公课财政工具属性之比较127
壹、其他水资源公课财政工具属性之分析128
一、就征收目的性而论128
(一)水污染防治费以诱导目的为主128
(二)水源保育与回馈费以衡平目的为主129
(三)温泉取用费兼具衡平目的与诱导目的为主130
(四)下水道使用费及污水下水道使用费均以费用填补为目的131
二、就被课征群体特定性而论132
(一)水污染防治费系向污染之「肇因者」课征132
(二)水源保育与回馈费及温泉取用费皆系向「取用者」课征133
(三)下水道使用费及污水下水道使用费皆系向「设施使用者」课征134
三、就特殊法律上关联性而论135
(一)水污染防治费以肇因者付费为核心理念135
(二)水源保育与回馈费以优势衡平为核心理念136
(三)温泉取用费以肇因者之衡平责任为核心理念137
(四)下水道使用费及污水下水道使用费以使用者付费为核心理念138
四、就公课收入与国家作为间之关系而论138
五、就公课支用方式而论140
(一)水污染防治费专款专用於污染防治140
(二)水源保育与回馈费及温泉取用费皆专款专用於政策目的141
(三)下水道使用费及污水下水道使用费专款专用与否之评析142
六、就国家财政工具性而论143
贰、各项水资源公课规范概念之综合分析比较145
一、均属非税公课145
二、水资源公课作为非税公课类型之综合分析比较148
(一)就水污染防治费、水源保育与回馈费、温泉取用费及水权费而言148
(二)就下水道使用费及污水下水道使用费而言149
第二节 征收规范设计之比较152
壹、水资源公课立法之规范取向152
一、以规费正当性基础为核心之征收制度设计152
二、以特别公课正当性基础为核心之征收制度设计153
(一)呈现缴纳义务人之「同质性」153
(二)以缴纳义务人具有「责任」为基础154
(三)必须专款专用於缴纳义务人「群体有益」之事项155
贰、制度设计与执行现况分析155
一、征收之相关法源依据及目的分析156
(一)水污染防治费156
(二)温泉取用费156
(三)水源保育与回馈费157
(四)下水道使用费158
(五)污水下水道使用费159
(六)水权费160
二、征收对象161
(一)水污染防治费161
(二)温泉取用费161
(三)水源保育与回馈费162
(四)下水道使用费162
(五)污水下水道使用费163
(六)水权费163
三、征收主管机关及费用分配164
(一)水污染防治费164
(二)温泉取用费165
(三)水源保育与回馈费166
(四)下水道使用费166
(五)污水下水道使用费167
(六)水权费168
四、征收及计算方式169
(一)水污染防治费169
(二)温泉取用费172
(三)水源保育与回馈费173
(四)下水道使用费173
(五)污水下水道使用费174
(六)水权费174
五、费率裁量175
(一)水污染防治费175
(二)温泉取用费176
(三)水源保育与回馈费177
(四)下水道使用费177
(五)污水下水道使用费178
(六)水权费178
六、支用及管理179
(一)水污染防治费179
(二)温泉取用费180
(三)水源保育与回馈费181
(四)下水道使用费182
(五)污水下水道使用费183
(六)水权费183
参、征收制度规范设计之综合分析比较184
第三节 征收制度设计相关问题之检讨187
壹、污水下水道使用费征收有违法律保留之精神187
贰、温泉取用费「规费化」之疑议189
参、部分水资源公课欠缺定期审查机制191
肆、水权费之征收及支用管理有待具体规范192
第五章 水资源相关公课同时开征之容许性分析195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引入公课法制之正当化理由196
壹、引入水污染防治费之理由196
一、环境基准规范模式之失灵196
二、经济性诱导手法导入之必要性197
贰、引入水权费之理由199
一、水资源短缺之预防199
二、水资源耗竭之肇因者责任200
参、引入温泉取用费之理由201
肆、引入水源保育与回馈费之理由202
伍、引入下水道使用费及污水下水道使用费之理由203
第二节 征收水资源公课之规范容许性探究204
壹、征收水资源公课之宪法依据204
贰、达成环境基本法「永续发展」之国家责任206
参、符合法律保留之基本原则208
肆、建构公课负担平等之法治社会210
第三节 水资源公课征收规范之竞合分析212
壹、立法意旨竞合分析212
一、水资源管理目的内涵之竞合分析212
二、具体化环境法原则之竞合分析215
贰、实质内容之竞合分析219
一、问题焦点219
二、征收对象及规范行为之竞合分析220
三、支用内容之竞合分析223
四、规范责任内涵之竞合分析227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231
第一节 研究结论231
壹、公课正当性影响水资源公课类型之选择及效用231
贰、现阶段水资源相关公课均采用非税公课之模式235
参、水资源相关公课重复课征风险之释疑239
第二节 未来展望245
壹、部分水资源公课有尽速修法之必要245
贰、建构监督机制与确立适正营运之收支管理制度247
参考文献251
一、中文文献251
(一)专书与专论251
(二)学位论文与研究报告254
(三)期刊论文255
二、外文文献258
(一)德文258
(二)日文260
索引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