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麻醉设备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麻醉设备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3426249.jpg)
- 赵嘉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704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68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麻醉器-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麻醉设备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麻醉学的发展和麻醉设备学1
二、麻醉设备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
三、学习麻醉设备学的方法2
第二章 体温监测仪器3
第一节 医用电子监测仪器概述3
一、医用电子监测仪器的基本构成3
二、医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9
第二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0
一、玻璃温度计测温法11
二、热敏电阻测温法11
三、辐射测温法12
四、化学测温法13
第三节 体温监测仪器14
一、基于热敏电阻的电子体温监测仪14
二、红外辐射体温测量仪14
第三章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17
第一节 概述17
第二节 通气频率监测20
第三节 气道压监测21
一、U形管水柱压力计21
二、机械压力表21
三、压力传感器22
四、小气道闭合压(P0.1)监测24
五、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监测25
第四节 通气量监测25
一、流速测量25
二、流量监测27
第五节 旁流式肺通气监测仪器29
第六节 脉搏氧监测仪器33
第四章 循环功能监测仪器36
第一节 心电监测仪器36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36
二、心电图的导联38
三、心电图监护系统40
四、心电监测仪工作原理41
第二节 血压监测仪器43
一、无创血压监测43
二、有创血压监测46
第三节 血流量监测仪器47
一、超声多普勒血流计47
二、光纤多普勒血流计48
三、电磁血流计48
四、热传导式血流计49
第四节 心排血量监测仪器50
一、无创性心排血量测定50
二、有创心排血量测定52
第五节 脉搏波容积图55
第五章 麻醉深度监测仪器57
第一节 脑电信号分析基础57
一、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58
二、功率谱60
三、诱发电位60
四、叠加法61
五、脑电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熵61
第二节 脑电功率谱62
一、脑电功率谱监测原理62
二、脑电功率谱指标63
三、脑电功率谱分析的应用64
第三节 脑电双频谱指数64
一、脑电双频谱分析原理64
二、脑电双频谱指数65
三、脑电双频谱分析的应用65
第四节 听觉诱发电位监测66
一、诱发电位信号处理66
二、听觉诱发电位监测68
三、听觉诱发电位指数69
四、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69
第五节 脑电熵指数监测71
一、监测原理71
二、监测参数71
第六节 监测中的注意事项72
一、EEG监测的影响因素72
二、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因素73
三、熵指数监测中的注意事项74
第六章 肌松监测仪器75
第一节 肌松监测基本原理75
一、电刺激参数75
二、电刺激方式76
第二节 EMG型肌松监测仪80
第三节 MMG型肌松监测仪81
一、直接监测肌肉收缩力型肌松监测仪81
二、加速度肌松监测仪82
第四节 肌松监测中的注意事项84
一、适当选用刺激方法,注意不同刺激方法间的相互影响84
二、注意人-机的正确、有效连接84
三、注意参照值校准时机的影响85
四、注意温度的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85
五、注意减少其他干扰因素86
第七章 超声诊断仪器87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原理87
一、超声波的物理基础87
二、超声探头88
三、超声成像89
四、超声多普勒成像92
第二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95
一、经食管超声的基本设备95
二、经食管超声的基本检查技术95
第三节 超声仪器引导下的麻醉操作技术99
一、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99
二、周围神经成像技术100
三、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和动脉穿刺置管103
第八章 医学气体监测仪器105
第一节 检测气体的采集105
第二节 气体检测技术106
一、电化学分析技术106
二、顺磁分析技术107
三、红外线分析技术108
四、其他气体分析技术110
第三节 医学气体监测的影响因素113
一、气样采集方法113
二、海拔高度和大气压114
三、水蒸气114
四、仪器漂移115
五、其他临床因素的影响115
第四节 医学气体监测仪器的校准116
一、仪器校准的一般程序116
二、常用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116
第九章 血液电解质、酸碱和血气监测仪器118
第一节 电解质分析仪118
一、基本原理118
二、电解质分析仪的分类与结构119
三、电解质分析仪的常见故障与维修120
第二节 酸碱分析仪121
第三节 血气分析仪123
一、湿式血气分析仪123
二、干式血气分析仪127
三、血气分析仪应用的注意事项129
第十章 凝血功能监测仪器132
第一节 自动血凝分析仪132
一、分析方法与原理132
二、自动血凝分析仪的临床应用134
三、自动血凝分析仪的进展134
第二节 凝血弹性描记仪135
一、凝血弹性描记仪的原理135
二、凝血弹性描记仪的参数与意义135
三、凝血弹性描记仪的图形分析136
第三节 Sonoclot分析仪137
一、Sonoclot分析仪的工作原理137
二、Sonoclot分析仪的图形分析138
第十一章 人工气道管理器械139
第一节 面罩和鼻罩139
一、面罩139
二、鼻罩140
第二节 通气道140
一、口咽通气道140
二、鼻咽通气道141
三、喉罩141
四、喉管142
五、食管气管联合导管143
第三节 气管内导管143
一、气管导管143
二、特殊气管导管145
三、气管切开导管146
第四节 支气管内导管147
一、支气管导管147
二、支气管堵塞导管147
三、双腔支气管导管148
第五节 麻醉喉镜和光导纤维内镜149
一、麻醉喉镜149
二、气管插管光导纤维内镜152
第六节 气道管理辅助器械152
一、气管导管管芯152
二、牙垫和吸痰管153
三、喷雾器154
四、插管钳155
五、舌钳和开口器155
第十二章 麻醉机157
第一节 麻醉机的组成157
一、麻醉机的气路元件157
二、麻醉机的工作流程158
三、麻醉机的功能单元159
第二节 供气系统160
一、麻醉机的气源160
二、麻醉机的气源供应方式161
三、储气钢瓶162
四、压力调节器163
五、氧气供应故障报警166
六、低氧压氧化亚氮安全切断阀166
七、麻醉机氧气供应错误的防范167
第三节 流量控制系统169
一、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169
二、氧化亚氮-氧气的比例流量调节172
三、快速充氧开关174
四、新鲜气体出口和防逆活瓣174
第四节 麻醉蒸发器175
一、麻醉蒸发器相关基础理论175
二、可变旁路蒸发器工作原理178
三、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的因素179
四、典型蒸发器介绍183
第五节 麻醉回路187
一、麻醉回路的基本概念187
二、开放装置189
三、无复吸入活瓣回路190
四、气流冲洗式回路191
五、化学吸收回路197
第六节 麻醉废气清除系统202
一、吸附式麻醉废气清除系统202
二、无动力麻醉废气排放系统203
三、动力麻醉废气排放系统204
第七节 麻醉机的用前检查206
一、麻醉机用前检查程序206
二、麻醉安全管理要求和麻醉前检查指南207
三、麻醉机用前检查的有关问题208
第十三章 通气机212
第一节 机械通气的基本概念212
一、通气机的定义212
二、通气功能和通气模式212
三、通气机的组成213
四、间歇正压通气周期214
五、通气机的分类214
第二节 动力系统216
一、通气机的气源216
二、通气机的电源217
第三节 控制系统218
一、机械控制原理219
二、电磁阀控制通气原理222
三、电磁阀辅助通气原理223
四、电动风箱控制通气原理225
五、电动风机辅助通气原理226
第四节 输气系统227
一、压力输气系统227
二、容量输气系统230
三、持续气流输气系统231
第五节 通气机的输出气路233
一、通气机的常规呼吸气路233
二、麻醉通气机输出气路237
三、麻醉通气机的用前检查240
第六节 通气机安全监控系统241
一、通气机报警的分类241
二、通气机安全报警的基本原理242
三、通气机报警的应对原则243
四、常见通气机报警功能和处置原则243
第七节 常用通气机功能和通气模式245
一、通气机功能245
二、常用通气模式248
第十四章 医用输注设备254
第一节 概述254
第二节 医用输注泵的驱动255
一、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255
二、步进电机的驱动方法256
第三节 输液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256
一、输液泵的工作原理256
二、输液泵的操作注意事项257
第四节 微量注射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258
一、微量注射泵的工作原理258
二、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注意事项259
第五节 患者自控镇痛泵260
一、患者自控镇痛泵的基本结构260
二、患者自控镇痛泵的功能261
第六节 目标浓度控制微量注射泵261
一、目标浓度控制微量注射泵的工作原理262
二、目标浓度控制的计算方法262
三、目标浓度控制输注设备的前景264
第十五章 体外辅助循环设备266
第一节 人工心肺机266
一、血泵基本工作原理266
二、氧合器的基本原理268
三、热交换系统270
四、血液回收与过滤系统271
第二节 体外膜肺氧合272
一、体外膜肺氧合的原理和方法272
二、体外膜肺的主要设备及管道273
第三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75
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275
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的构造276
第十六章 血液净化和血液回收设备279
第一节 血液净化概述279
一、血液净化过程中的物理学知识279
二、血液净化的类型280
三、血液滤过器的结构281
第二节 连续性血液净化282
一、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的组成282
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临床功能284
第三节 自体血回收设备287
一、回收式自体输血方法的分类287
二、自体血回收机结构287
三、自体血回收机运行原理与操作程序290
第十七章 围术期保温设备292
第一节 围术期体温管理基本概念292
第二节 术中保温设备294
一、红外辐射加温仪294
二、压缩热空气对流毯295
第十八章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296
第一节 AIMS的概念及功能296
一、AIMS的概念296
二、AIMS的功能297
第二节 AIMS的构成及技术要求298
一、AIMS的构成298
二、AIMS的技术要求299
第三节 AIMS的建立与注意事项300
一、AIMS的建立300
二、建立AIMS的注意事项303
第四节 AIMS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研发304
一、AIMS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304
二、AIMS的未来研发305
第十九章 医疗设备安全管理306
第一节 医疗器械安全管理概述306
一、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的法规和组织306
二、医疗器械安全应用的风险因素306
三、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的实施308
第二节 电气安全311
一、电气安全的概念311
二、供电系统概述312
三、电气事故及预防314
第三节 麻醉设备保养和消毒318
一、麻醉设备的保养318
二、麻醉设备的消毒319
第四节 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320
参考文献322
索引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