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体类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诗体类说](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3422354.jpg)
- 潘善祺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5917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体类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古体编1
概述1
体类2
一、以句式齐杂、句子长短分体2
(一)齐言2
1.二言诗2
2.三言诗4
3.四言诗9
4.五言诗19
5.六言诗31
6.七言诗37
附:八言诗、九言诗说46
(二)杂言与骚体47
1.杂言47
(1)自由式49
(2)固定式50
甲、《江南弄》、《上云乐》50
乙、三、五、七言53
丙、三、五、六、七言53
丁、五、七言53
戊、一字至七字诗54
2.骚体56
二、以篇幅长短句数奇偶分体62
(一)一句诗62
(二)二句诗63
(三)三句诗65
(四)四句诗与古绝句68
(五)六句与六句以上诗——长篇诗72
(六)奇句诗73
(七)促句诗76
三、六朝新体77
(一)讲究音韵与四声八病77
(二)讲究对偶87
近 体 编92
概述92
体式97
一、律诗——格律诗的标准型体98
(一)五言98
(二)七言100
(三)六言102
二、排律——律诗的扩充型102
(一)五言102
(二)七言106
三、三韵律——律诗的微缩型108
(一)五言108
(二)七言108
四、绝句——律诗的半截型109
(一)截上109
(二)截下109
(三)截中110
(四)截两头111
(五)六言绝句113
五、仄韵律114
(一)仄韵排律114
(二)仄韵律诗114
(三)仄韵三韵律115
(四)仄韵绝句115
诗律116
一、声律116
(一)平仄律118
1.句律——律句118
(1)产生律句的根据与标准句型118
(2)句律的变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120
2.联律——对123
3.篇律——粘124
4.变通律——拗救128
(1)当句救128
甲、救“孤平”128
乙、救“二、四、六”129
(2)对句救132
甲、在相对位置上救132
(甲)对五言之“三”、七言之“五”拗而救132
(乙)对五言之“一”、七言之“一”“三”拗而救133
(丙)对五言之“一”“三”、七言之“三”“五”同拗同救134
(丁)“二”“四”“六”处拗则非救不可135
乙、在不相对的位置上救135
(甲)一救一135
(乙)一救二,既救本句又救对句135
(3)拗而不救现象析138
(二)韵律140
1.韵书141
2.韵部、韵目144
3.邻韵145
4.押韵146
(1)正常格146
(2)准正格147
(3)变格148
(4)韵有宽、窄、险之分148
(三)近体中四声的分用149
1.仄韵律的押韵要分上去入149
2.奇句尾及句中四声的递用150
二、对偶律155
(一)基本要求155
(二)对法种种158
1.唐人总结158
2.按不同角度归类161
(1)以对的严密程度分161
甲、工对162
乙、宽对164
(甲)一般的宽对164
(乙)借对(假对)167
A.借义168
B.借音170
(2)从对偶方式看,有几种特殊对式172
甲、流水对(串对)173
乙、隔句对(扇面对)174
丙、续句对176
丁、蹉对177
戊、当句对179
(3)从两句内容的虚实及表述倾向的正反分180
甲、言对、事对180
乙、正对、反对181
(4)从所用词的构成及声韵上分189
甲、复合词对190
乙、双声叠韵对191
丙、叠字对194
三、句子构成律200
(一)前人总结归纳201
(二)句法种种203
1.通常句式203
(1)直陈句、描写句203
(2)疑问句206
甲、自问206
(甲)自问自答206
(乙)自问而不作直接回答(答意已含其中)207
(丙)自问而无答208
乙、他问210
(甲)有问有答210
(乙)有问无答210
丙、一句一问,二句二问213
2.特殊句式214
(1)灵活的分层214
甲、上一下四、上三下四214
乙、上三下二、上五下二215
丙、上二下五216
(2)比喻句中喻体与本体易位218
(3)问答句219
(4)散文语入句220
(5)省略222
甲、省主语222
乙、省谓语224
丙、省介词、省连词(紧缩复句)227
丁、省宾语230
(6)倒装231
甲、单层倒装231
(甲)主谓倒装231
(乙)动宾倒装232
(丙)主宾倒装233
(丁)宾占主位(主语不出现)233
乙、多层倒装234
丙、跨句倒装237
乐 府 编240
概述240
一、名解240
二、乐府诗之特质与定界241
分类244
一、综合分类244
二、以创作途径分类245
三、以朝代分类247
(一)汉魏晋乐府247
1.民间乐府247
(1)相和曲与相和歌辞247
(2)鼓吹曲与鼓吹曲辞252
(3)杂曲歌辞253
2.文人乐府254
(二)南北朝乐府261
1.民间乐府261
(1)北朝乐府——横吹曲与横吹曲辞262
甲、梁鼓角横吹曲辞262
乙、杂歌谣辞264
(2)南朝乐府264
甲、吴声歌辞266
乙、神弦歌辞270
丙、西曲歌辞270
丁、杂曲歌辞271
2.文人乐府271
(1)南朝文人乐府272
(2)北朝文人乐府278
(3)隋文人乐府280
(三)唐乐府281
1.民间乐府281
2.文人乐府288
(1)咏古题288
(2)即事名篇——新题乐府292
(3)配曲歌辞298
杂 体杂名编307
概述307
体类308
一、因律的特殊而名体308
(一)四声体308
1.全平诗309
2.全仄诗309
3.奇句全平、偶句全仄诗310
(二)偷春体311
(三)散律(无对偶律)312
(四)双用韵313
二、因诗中某些词语特殊安排而名体313
(一)建除体313
(二)八音诗315
(三)藏头诗315
(四)人名诗316
(五)地名诗318
(六)药名诗319
(七)数名诗322
三、因修辞手法使用特殊的体名323
(一)离合体323
(二)反覆、回文诗323
(三)神智体328
(四)谜诗——谐隐诗329
(五)拆字诗331
(六)歇后诗332
(七)联珠(顶真、玉连环)体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