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关于早期成员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关于早期成员的研究
  • 周海林著;周海屏,胡小波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0855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创造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关于早期成员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今日为什么要研究创造社1

二、创造社及其历史5

三、比较文学在研究创造社中的历史和现状9

第一章 异乡文学——从创造社诞生到终结13

一、怀富国强兵之梦,走文学家之路13

(一)富国强兵和兄长们的留日13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觉醒与日本文坛的关系18

(三)走向文学之路——创造社的诞生22

二、创造社的“异质性”——日本文学的存在29

(一)“异军突起”的创造社29

(二)具有浓厚私小说风格的创造社小说32

(三)日语对“创造体”白话文的影响37

(四)创造社的传统和现代42

三、移植之花——新浪漫主义的挫折48

(一)现实和理想的困境——前期创造社结束的原因48

(二)对中日文学写实主义的认识——前期创造社结束的远因55

(三)接受辛克莱——从日本经由创造社进入中国61

第二章 郭沫若的历程——从诗人到革命家69

一、郭沫若早期诗中的日本69

(一)日本风土孕育的牧歌情调69

(二)郭沫若与日本的古典艺术77

(三)从“不带贵”看郭沫若与日本文学家之间的关系85

二、“苦闷的象征”——郭沫若的早期艺术观和厨川白村93

(一)“艺术和人生,只是一个晶球的两面”93

(二)灵与肉冲突的苦闷97

(三)理想和现实矛盾的苦闷105

三、与河上肇的相遇——郭沫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110

(一)走近马克思主义110

(二)对河上肇理论的共鸣与不协调115

(三)自我批判和苦恼中艺术观的转变122

第三章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132

一、作为人道主义者的成仿吾132

(一)从造兵学科的学生到文学家132

(二)受到托尔斯泰和基督教的影响134

(三)成仿吾作品中的人道主义142

二、“为了艺术的艺术”146

(一)成仿吾前期艺术论考察146

(二)批判小诗运动153

(三)从《东京》看成仿吾的日本观159

三、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成仿吾的困境164

(一)回顾革命文学论争164

(二)革命文学运动中的福本学说和日本无产阶级文学168

(三)从文学者到革命者——成仿吾的决心172

第四章 郁达夫与日本文学179

一、郁达夫的《沉沦》与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179

(一)《沉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179

(二)《沉沦》的诞生与《田园的忧郁》182

(三)《沉沦》与《田园的忧郁》——关于两种“忧郁”的结构186

二、郁达夫与葛西善藏192

(一)“艺术即生活”——郁达夫日记中的葛西善藏192

(二)虚构的“事实”——郁达夫与葛西善藏文学上的共通性196

(三)一元论艺术观——关于郁达夫对葛西善藏的偏爱202

三、归国后郁达夫与日本文学的关系210

(一)“文艺是属于大众的”——脱离创造社前后的郁达夫210

(二)做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郁达夫的决心216

(三)“艺术无国界”——20纪30年代前后的郁达夫与日本文学界227

第五章 张资平与日本文学233

一、张资平的文学地位233

(一)对张资平文学的种种批评233

(二)作为非恋爱小说家的张资平——论身边小说238

(三)通俗小说家的“光”与“影”242

二、张资平与日本自然主义249

(一)从《冲积期化石》看张资平的日本观249

(二)《梅岭之春》与岛崎藤村的《新生》258

三、张资平与日本通俗文学265

(一)佐藤红绿的《人兽之间》与张资平的“佐藤红绿论”265

(二)《飞絮》与池田小菊的《归日》272

(三)对中日现代通俗文学的考察277

四、张资平与战时日本282

(一)从《我之辩明》看张资平的人生观282

(二)汉奸文人张资平287

(三)关于汉奸的刑罚探讨294

终章 研究创造社的现代意义302

主要参考文献308

跋 祈愿和平318

后记 “鸡肋”的启示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