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战争史 第6卷 元朝时期 明朝时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战争史 第6卷 元朝时期 明朝时期
  • 武国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564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875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917页
  • 主题词:战争史-中国-元代;战争史-中国-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战争史 第6卷 元朝时期 明朝时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十二编 元朝时期(上)元朝的建立、开拓疆域及维护其政权的战争3

第一章 元朝时期总论3

第一节 南宋王朝的灭亡和元王朝的建立3

一、南宋的灭亡3

二、元王朝的建立4

第二节 元王朝的始末5

一、元王朝前期的巩固统一阶段5

二、元王朝后期的内部争权和没落灭亡阶段6

附表6-1 元朝(蒙古)帝系表8

附图6-1 元朝时期疆域图9

第三节 元王朝的政权、经济、军事建设及其对战争潜力的影响10

一、政权建设10

二、经济建设11

三、军事建设13

四、对战争潜力的影响13

第四节 元朝时期的重要战争梗概15

一、蒙古部族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蒙古汗国的战争15

二、蒙古击灭西夏和西辽的战争15

三、蒙古击灭金朝的战争15

四、蒙古军西征的战争16

五、蒙古(元)灭亡南宋的战争16

六、蒙古(元)进攻东亚和东南亚诸国的战争17

七、元朝末期的农民起义战争17

第五节 元代的战争特点和杰出将帅18

一、元代的战争特点18

二、元代的杰出将帅22

第二章 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31

第一节 蒙古部族的发展壮大和铁木真部的崛起32

一、蒙古部族的发展壮大32

附图6-2 南宋初中国北方各游牧部落地理位置关系示意图34

二、铁木真部的崛起35

第二节 铁木真部与诸部联军对蔑里乞部不兀剌川之战35

一、战前蒙古高原诸部的基本战略形势35

二、不兀剌川之战的起因37

三、不兀剌川之战的经过37

附图6-3 铁木真部与诸部联军对蔑里乞部不兀剌川之战经过示意图39

第三节 铁木真部与札木合部达兰版朱思之战40

一、铁木真部与札木合部的分裂40

二、铁木真部与札木合部双方的备战谋略40

三、铁木真部与札木合部达兰版朱思之战的经过41

第四节 铁木真、王汗(罕)联军进击泰赤乌之战42

一、战前铁木真部的巩固与扩展42

二、铁木真部进击泰赤乌部的起因43

三、双方交战的经过43

附图6-4 铁木真、王汗(罕)联军进击泰赤乌之战经过示意图44

第五节 铁木真、王汗(罕)联军对札木合等部联军的连续作战45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45

二、双方于帖尼火罗罕的首次交战45

三、铁木真、王汗(罕)联军与札木合等部联军会战于阔亦田46

四、铁木真联军歼灭札木合等部46

附图6-5 铁木真、王汗(罕)联军对札木合联军的连续作战经过示意图48

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战争评述49

第三章 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汗国的战争51

第一节 铁木真、王汗(罕)联军进击塔塔儿部的斡里札河之战52

一、塔塔儿部族的沿革52

二、铁木真部与塔塔儿部之间的世仇52

三、铁木真作战谋划53

四、铁木真部进击塔塔儿部的作战经过53

五、铁木真部战后的动向54

附图6-6 铁木真、王汗(罕)联军进击塔塔儿部斡里札河之战经过示意图56

附图6-7 铁木真部击灭主儿勤部作战经过示意图57

第二节 铁木真部进击塔塔儿部的答阑捏木儿格思之战58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58

二、答阑捏木儿格思之战的作战经过58

铁木真击灭塔塔儿部之战的简要评述59

第三节 铁木真部击灭克烈部的连续作战60

一、铁木真部与克烈部王汗(罕)关系的演变60

二、双方战争的诱因61

三、双方作战策划62

四、双方的第一阶段交战62

五、双方的第二阶段交战64

铁木真部击灭克烈部的连续作战评述65

附图6-8 铁木真与克烈部第一阶段作战经过示意图68

附图6-9 铁木真与克烈部第二阶段作战经过示意图69

第四节 铁木真部击灭乃蛮部之战70

一、双方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70

二、双方作战决策的酝酿71

三、双方的作战经过71

四、铁木真军乘胜追歼残敌73

五、铁木真军战后的动向74

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汗国战争评述74

附图6-10 铁木真部击灭乃蛮部之战经过示意图75

第四章 蒙古击灭西夏和西辽的战争78

第一节 蒙古军五次进击西夏之作战78

一、战前西夏和蒙古的基本战略形势78

二、蒙古军第一次进击西夏79

三、蒙古军第二次进击西夏79

四、蒙古军第三次进击西夏80

五、蒙古军第四次进击西夏81

六、蒙古军第五次进击西夏81

附图6-11 蒙古军五次进击西夏之作战经过示意图82

第二节 蒙古军最后击灭西夏之作战83

一、蒙古击灭西夏前的基本战略形势83

二、蒙古军作战策划83

三、蒙古军击灭西夏的作战经过84

四、蒙古军击灭西夏后的动向85

蒙古军击灭西夏战争评述85

第三节 蒙古军击灭西辽之战87

一、西辽建国后的基本战略形势87

二、蒙古军击灭西辽之战的作战经过89

第五章 蒙古夺占金北部地区的战争90

第一节 蒙古与金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91

一、蒙古与金战和关系的演变91

二、蒙古、西夏、金三方的交叉争斗92

三、南宋对金的进攻和牵制93

四、蒙古与金双方对战争的总体策划94

第二节 蒙古军与金军乌沙堡之战96

一、战争的诱因96

二、乌沙堡之战的作战经过96

第三节 蒙古军进击会河堡、袭占金西京与东京之战97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97

二、蒙古军与金军双方作战序列97

三、蒙古军聚歼金军于会河堡98

四、蒙古军攻占金西京99

五、蒙古军攻占金东京100

蒙古军进击会河堡、袭占金西京、东京之战评述100

附图6-12 蒙古军进击会河堡、袭占金西京、东京之战经过示意图103

第四节 蒙古军袭掠金河北、山西、山东之作战104

一、战前蒙古与金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04

二、蒙古与金两军作战序列105

三、蒙古军攻占居庸关106

四、蒙古军扫荡金河北、山西、山东地区107

附图6-13 蒙古军迂回居庸关作战经过示意图109

第五节 蒙古军攻占金中都之战110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10

二、战争的诱因111

三、蒙古军与金军双方作战序列112

四、蒙古军夺占金中都的作战经过112

第六节 蒙古军攻占金辽西、辽东和黄河以北地区之作战113

一、战前蒙古与金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13

二、蒙古军首战辽西114

三、蒙古军攻夺辽西、辽东115

四、蒙古军袭掠陕西、河南116

五、蒙古军夺占黄河以北地区117

蒙古军夺占金北部地区战争评述118

附图6-14 蒙古军攻夺金北京及辽西地区作战经过示意图121

附图6-15 蒙古军攻占金黄河以北地区作战经过示意图122

第六章 蒙古攻夺金南部地区击灭金王朝的战争123

第一节 蒙古与金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和战略对策124

一、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24

二、双方的基本战略对策125

第二节 蒙古军进攻金山西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之作战126

一、战前双方战和关系的演变126

二、双方作战序列128

三、蒙古军作战策划129

四、蒙古军进攻山西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的作战经过129

附图6-16 蒙古军进攻山西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作战经过示意图132

第三节 蒙古军与金军均州三峰山决战133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33

二、双方作战序列133

三、双方作战策划134

四、均州三峰山决战经过135

蒙古军与金军均州三峰山决战评述139

附图6-17 蒙古军与金军均州三峰山决战经过示意图141

第四节 蒙古军夺占金南京(汴京)之战142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42

二、汴京外围的交战143

三、汴京的陷落143

第五节 蒙古与南宋联军攻占蔡州、击灭金朝之战145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45

二、蒙古与南宋联军攻占蔡州城146

附图6-18 蒙古与南宋联军攻占蔡州、击灭金朝之战经过示意图148

蒙古击灭金王朝战争评述149

第七章 蒙古军第一个时期(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等国的战争152

第一节 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53

一、花剌子模国153

二、蒙古154

附图6-19 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及诸国方位示意图155

第二节 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锡尔河诸城邑之战156

一、战争的起因156

二、蒙古与花剌子模两军作战序列156

三、双方作战策划157

四、蒙古军进攻锡尔河诸城邑的作战经过158

附图6-20 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锡尔河诸城邑之战经过示意图161

第三节 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阿姆河北诸城邑之战162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62

二、蒙古军攻占不花剌162

三、蒙古军攻占撒马耳干163

四、蒙古军攻占忒耳迷城164

第四节 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之战165

一、花剌子模都城的变迁165

二、蒙古军夺占玉龙杰赤的作战经过165

附图6-21 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之战经过示意图167

第五节 蒙古军西征追歼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之战168

一、摩诃末逃亡始末168

二、花剌子模宫廷的内争169

三、蒙古军追歼摩诃末的作战经过169

四、蒙古军战后的动向170

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之战评述171

附图6-22 蒙古军西征追歼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之战经过示意图173

第六节 蒙古军西征攻占呼拉珊地区之战174

一、战前蒙古军的基本战略形势174

二、蒙古军攻占蔑儿甫174

三、蒙古军攻占巴尔黑175

四、蒙古军攻占马鲁175

五、蒙古军攻占你沙不儿175

六、蒙古军攻占也里176

七、蒙古军攻夺塔里寒177

附图6-23 蒙古军西征攻占呼拉珊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178

第七节 蒙古军西征高加索南北地区179

一、战前蒙古军和高加索诸公国的基本战略形势179

二、蒙古军进袭高加索地区的经过179

第八节 蒙古军西征击败斡罗思联军之战181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81

二、战争的起因182

三、蒙古军击败斡罗思联军的作战经过182

四、蒙古军战后动向183

附图6-24 蒙古军西征击败斡罗思联军之战经过示意图185

第九节 蒙古军西征追击花剌子模新国王札兰丁的连续作战186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186

二、蒙古与花剌子模两军作战序列187

三、双方于巴鲁安会战187

四、双方的申河交战188

五、双方战后的动向189

蒙古军第一个时期西征花剌子模等国的战争评述190

附图6-25 蒙古军西征追击花剌子模新国王札兰丁的连续作战经过示意图191

第八章 蒙古军第二个时期(拔都)西征欧洲地区的战争194

第一节 蒙古军西征欧洲前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195

第二节 蒙古军西征北部斡罗思之作战196

一、蒙古军再次西征的原因196

二、蒙古西征军作战序列196

三、蒙古西征军作战策划197

四、蒙古军西征北部斡罗思的作战经过197

附图6-26 蒙古军西征北部斡罗思之作战经过示意图200

第三节 蒙古军西征南部斡罗思之作战201

一、南部斡罗思及其首府乞瓦的变迁201

二、蒙古军进攻南部斡罗思地区的作战经过201

附图6-27 蒙古军西征南部斡罗思之作战经过示意图203

第四节 蒙古军西征与波兰、日耳曼、马札尔等联军之作战204

一、战前波兰、日耳曼、马札尔等国的基本战略形势204

二、蒙古军作战策划204

三、蒙古军进击波兰的作战经过205

附图6-28 蒙古军西征与波兰、日耳曼、马札尔等联军之作战经过示意图207

第五节 蒙古军与马札尔军赛约河决战208

一、蒙古军西征马札尔(匈牙利)的诱因208

二、蒙古与马札尔两军赛约河决战的经过208

三、蒙古军战后的动向210

蒙古军第二个时期(拔都)西征欧洲地区的战争评述211

附图6-29 蒙古军与马札尔军赛约河决战经过示意图214

附图6-30 蒙古军第二个时期(拔都)西征欧洲地区战争经过综合示意图215

第九章 蒙古军第三个时期(旭烈兀)西征波斯等地的战争216

第一节 蒙古军第三个时期西征前的基本战略形势217

一、蒙古帝王更替孕育了争权内讧的危机217

二、蒙古西征军作战序列218

三、蒙古军作战策划218

第二节 蒙古军击灭木剌夷国之战219

一、木剌夷国的沿革219

二、蒙古军击灭木剌夷的作战经过219

附图6-31 蒙古军西征击灭木剌夷之战经过示意图223

第三节 蒙古军击灭黑衣大食之战224

一、黑衣大食的沿革224

二、蒙古军作战策划224

三、蒙古军作战序列225

四、蒙古军攻灭黑衣大食的作战经过226

五、蒙古军战后动向227

附图6-32 蒙古军击灭黑衣大食(报达国)之战经过示意图229

第四节 蒙古军进占叙利亚之战230

一、叙利亚国的沿革230

二、蒙古军攻灭叙利亚的作战经过230

三、蒙古军战后的动向232

蒙古军西征战争评述233

附图6-33 蒙古军进占叙利亚(苫国)作战经过示意图236

附图6-34 蒙古军第三个时期(旭烈兀)西征波斯等地的战争经过示意图237

附图6-35 蒙古分封的四大汗国疆域示意略图238

第十章 蒙古军进攻南宋第一个时期的战争239

第一节 南宋与蒙古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和战争诱因、战略策划240

一、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240

二、双方交战的诱因241

三、双方战略策划243

附图6-36 南宋与蒙古战前疆界示意略图244

第二节 蒙古中路军进攻南宋江汉地区之战245

一、双方在江汉地区的战略态势245

二、蒙古与南宋江汉地区的作战经过245

附图6-37 蒙古中路军进攻南宋江汉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248

第三节 南宋收复荆、襄地区之战249

一、南宋收复荆、襄地区战机的成熟249

二、南宋收复荆、襄地区的作战经过249

三、南宋军战后的动向250

第四节 蒙古东路军进攻南宋江淮地区之战251

一、双方在江淮地区的基本战略形势251

二、蒙古军进攻江淮地区的作战经过251

附图6-38 蒙古东路军进攻南宋江淮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254

第五节 蒙古西路军进攻南宋甘肃、陕西地区之战255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255

二、蒙古军进攻沔州256

三、蒙古军进攻阳平关256

四、蒙古军进攻文州258

第六节 蒙古西路军进攻南宋四川之战258

一、蒙古西路军南下四川的基本战略形势258

二、蒙古西路军再次入川259

三、蒙古军第三次入川261

附图6-39 蒙古西路军进攻南宋四川之战经过示意图262

蒙古进攻南宋第一个时期的战争评述263

第十一章 蒙古军进攻南宋第二个时期的战争266

第一节 蒙古与南宋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和战略策划267

一、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267

二、双方的战略策划268

第二节 蒙古军战略大迂回击灭大理国之战270

一、蒙古南征大理国决心的形成270

二、蒙古军攻占大理国的作战经过271

附图6-40 蒙古军击灭大理国之战经过示意图273

第三节 蒙古西路军进攻四川之战274

一、蒙古与南宋在四川方向战、和形势的演变274

二、蒙古军再入四川决策的酝酿275

三、蒙古军进攻四川的作战经过276

附图6-41 蒙古西路军进攻四川之战经过示意图280

第四节 蒙古中路军进攻南宋鄂州之战281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281

二、蒙古中路军南下的作战经过282

三、双方战后的动向286

蒙古进攻南宋第二个时期的战争评述287

附图6-42 蒙古中路军进攻鄂州之战经过示意图288

第十二章 蒙古(元)军进攻南宋第三个时期的战争292

第一节 蒙与南宋双方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与战和关系的演变293

一、基本战略形势293

二、战、和关系的演变295

第二节 蒙古(元)军进攻襄阳、樊城之战297

一、战前南宋、蒙古(元)军的基本战略形势297

二、蒙宋两军作战序列298

三、蒙古(元)军攻夺襄阳、樊城地区的作战经过299

蒙古(元)军进攻襄阳、樊城之战评述304

附图6-43 蒙古(元)军进攻襄阳、樊城之战经过示意图307

第三节 蒙古(元)军进攻郢州之战308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08

二、蒙古(元)军进攻郢州决策的酝酿309

三、蒙古(元)南宋两军作战序列310

四、蒙古(元)军进攻郢州及其附近地区的经过311

第四节 蒙古(元)军再次进攻南宋鄂州之战313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13

二、蒙古(元)军攻占鄂州的经过314

三、蒙古(元)南宋双方战后的动向316

附图6-44 蒙古(元)主忽必烈进攻南宋战略企图示意图318

附图6-45 蒙古(元)军再次进攻鄂州之战经过示意图319

第五节 蒙古(元)军进攻四川地区之战320

一、战前双方于四川地区的基本战略形势320

二、蒙古(元)南宋两军在四川地区的连续交战320

第六节 蒙古(元)军夺占南宋江淮地区之战323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23

二、蒙古(元)军进占江淮地区的作战经过324

附图6-46 蒙古(元)军夺占南宋江淮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328

第七节 蒙古(元)军进攻南宋京师临安之战329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29

二、双方作战策划330

三、蒙古(元)军攻占临安及其附近地区的作战经过331

四、临安失陷前后其他方向的作战334

蒙古(元)军进攻南宋京师临安之战评述337

附图6-47 蒙古(元)军进攻南宋京师临安之战经过示意图340

第八节 蒙古(元)军最后击灭南宋王朝之战341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341

二、宋廷的图谋复国342

三、蒙古(元)军首次追歼宋廷残余势力343

四、蒙古(元)军第二次追歼宋廷残余势力347

五、蒙古(元)军最后击灭南宋残余势力349

蒙古(元)军攻灭南宋战争评述351

附图6-48 蒙古(元)军最后击灭南宋王朝之战经过示意图352

第十三章 蒙古(元)军进攻东亚和东南亚诸国的战争357

第一节 蒙古(元)军断续进攻高丽之战358

一、中原王朝与高丽战和关系的演变358

二、蒙古(元)军断续进攻高丽的作战经过359

附图6-49 蒙古(元)军断续进攻高丽之战经过示意图362

第二节 蒙古(元)军进攻日本之战363

一、日本国与中国关系的演变363

二、蒙古(元)军进攻日本的诱因363

三、蒙古(元)军进攻日本的作战经过364

附图6-50 蒙古(元)军进攻日本之战经过示意图367

第三节 蒙古(元)军断续进攻安南之战368

一、安南与中原王朝战和关系的演变368

二、蒙古(元)军首次进攻安南368

三、元军再次进攻安南369

四、元军第三次进攻安南370

附图6-51 蒙古(元)军断续进攻安南之战经过示意图373

第四节 元军进攻占城国之战374

一、占城与中原王朝关系的演变374

二、元军进攻占城国的作战经过374

附图6-52 元军进攻占城国之战经过示意图376

第五节 元军断续进攻缅国之战377

一、缅国与中原王朝关系的演变377

二、元军断续进攻缅国的作战经过377

蒙古(元)进攻东亚和东南亚诸国的战争评述379

附图6-53 元军断续进攻缅国之战经过示意图380

第十四章 元前期平定诸王叛乱的战争383

第一节 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的叛乱384

一、蒙古诸王分裂的政治和基本战略形势384

二、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的作战经过384

附图6-54 元前期诸王叛乱进攻方向和元军反击方向示意图386

第二节 忽必烈平定昔里吉等诸王的叛乱387

一、蒙古(元)西北地区叛乱的基本战略形势387

二、忽必烈平定昔里吉叛乱的经过387

第三节 忽必烈平定纳颜等的叛乱388

一、纳颜的反叛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388

二、忽必烈平定纳颜叛乱的经过388

附图6-55 忽必烈平定纳颜等的叛乱经过示意图390

第四节 忽必烈平定海都和笃哇等宗王的叛乱391

一、海都和笃哇等宗王的反叛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391

二、忽必烈平定海都等叛乱的经过392

三、笃哇与海都余部的降服394

元前期平定诸王叛乱战争评述394

第二十三编 元朝时期(下)元末农民起义战争399

第十五章 元末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激烈斗争399

第一节 元代后期行将崩溃的政治形势399

一、频繁更换帝王,加剧了统治阶层内部的争斗仇杀399

二、政治更加混乱腐败400

第二节 民族压迫和阶级矛盾激起人民强烈的反抗情绪400

一、民族压迫和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400

二、遍布全国的人民反抗起义401

第十六章 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403

第一节 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404

一、利用宗教起义后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404

二、刘福通义军“宋”政权的建立406

第二节 彭莹玉、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407

一、利用“弥勒教”聚众起兵407

二、彭莹玉、徐寿辉起义军的发展408

三、彭莹玉、徐寿辉起义军的受挫409

第三节 郭子兴、孙德崖、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410

一、郭子兴等起兵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410

二、朱元璋军进兵江南411

第四节 张士诚领导的反元起义413

一、张士诚起义及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413

二、张士诚军的发展414

第五节 明玉珍领导的农民军起义415

第六节 王善、孟海马、方国珍、王权等领导的农民起义416

一、王善等领导的农民起义416

二、孟海马领导的农民起义417

三、方国珍领导的农民起义417

四、王权领导的农民起义418

附图6-56 元末各路农民起义军关系、位置示意图419

第十七章 各路起义军在反元战争中势力消长的变化420

第一节 刘福通起义军421

一、刘福通起义军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421

二、西路军进攻陕、甘地区422

三、东路军攻占山东423

四、中路军北上山西、河北、内蒙、辽宁424

五、刘福通义军的最后失败424

附图6-57 刘福通农民起义军兵分三路北上作战经过示意图426

第二节 徐寿辉起义军427

一、徐寿辉部起义军的复起427

二、徐寿辉部起义军的渐趋分裂蜕变427

三、徐寿辉部将陈友谅的杀主自立429

附图6-58 徐寿辉起义军被元军围剿经过示意图430

第三节 张士诚反元军431

一、张士诚军的基本战略形势431

二、张士诚军与朱元璋军的冲突432

三、张士诚军的降元432

第四节 朱元璋起义军433

一、朱元璋军夺占徽、池、扬等州433

二、朱元璋军攻占婺源、建德等州433

朱元璋起义军作战评述435

附图6-59 朱元璋起义军攻占浙江东南部地区经过示意图438

第十八章 朱元璋击灭诸路起义军统一江南地区的战争439

第一节 朱元璋军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和采取的战略方针440

一、朱元璋军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440

二、朱元璋军采取的基本战略方针442

第二节 朱元璋与陈友谅军争夺长江中下游之战443

一、陈友谅军的先发制人443

二、陈友谅军进击太平和建康443

三、朱元璋军攻占安庆、江州445

第三节 朱元璋与陈友谅军鄱阳湖决战446

一、战前朱、陈两军的基本战略形势446

二、朱、陈两军争夺洪都城447

三、朱、陈两军鄱阳湖首次交战447

四、陈友谅军的惨败449

五、陈友谅集团的彻底覆没450

朱元璋与陈友谅军鄱阳湖决战评述450

附图6-60 朱元璋与陈友谅军鄱阳湖决战经过示意图455

第四节 朱元璋进占张士诚两淮地区之战456

一、战前朱、张两军的基本战略形势456

二、朱、张两军两淮战前的大规模序战457

三、朱元璋军进击两淮决策的酝酿458

四、朱元璋军攻夺两淮地区的经过459

附图6-61 朱元璋军攻占张士诚军两淮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462

第五节 朱元璋军击灭张士诚军的平江决战463

一、战前朱元璋军的基本战略形势463

二、朱元璋军攻夺湖州、杭州464

三、朱、张两军平江决战经过466

朱元璋军击灭张士诚军的平江决战评述468

附图6-62 朱元璋军击灭张士诚军的平江决战经过示意图471

第六节 朱元璋军击灭方国珍军之战472

一、方国珍明降朱元璋、暗降元廷472

二、朱元璋军平定方国珍集团的作战经过472

第七节 朱元璋军统一福建和两广地区之战473

一、朱元璋军击灭陈友定统一福建地区473

二、朱元璋军统一两广地区474

三、朱元璋军战后动向475

第二十四编 明朝时期(上)明王朝的建立及其统一全国、反击外来侵略的战争479

第十九章 明朝时期总论479

第一节 明王朝的始末479

一、明王朝的建立479

二、明王朝的统一全国480

三、明王朝前期的兴盛发展阶段481

四、明王朝中期转向衰落阶段482

五、明王朝后期的崩溃覆没483

附表6-2 明朝帝系表485

附图6-63 明朝时期疆域图486

第二节 明王朝的政治与军事建设487

一、政权建设487

二、军事建设488

第三节 明王朝的经济与战争实力491

一、明王朝的经济491

二、明王朝的战争实力493

第四节 明代的重要战争梗概494

一、明统一北方地区的战争494

二、明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495

三、明反击外国侵略的战争496

四、明援助朝鲜的抗日战争496

五、明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496

第五节 明代的战争特点和杰出将帅497

一、明代的战争特点497

二、明代杰出将帅501

第二十章 明军北伐统一北方的战争524

第一节 明、元双方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和战略策划525

一、明、元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525

二、明军北伐战略策划527

第二节 明军攻取山东地区之战528

一、元军在山东地区的情况528

二、明军攻取山东地区的作战经过529

附图6-64 明军攻取山东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531

第三节 明军攻取河南地区之战532

一、明、元双方河南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532

二、明军攻取河南地区的作战经过533

附图6-65 明军攻取河南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535

第四节 明军攻取河北及大都之战536

一、明、元双方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536

二、明军攻取河北和大都的作战经过537

附图6-66 明军攻取河北及大都之战经过示意图539

第五节 明军攻取山西之战540

一、明、元双方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540

二、明军攻取山西的作战经过541

第六节 明军攻取陕甘地区之战543

一、明、元双方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543

二、明军攻取陕、甘地区的作战经过543

三、明军击败元军的反扑545

附图6-67 明军攻取陕甘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547

明军北伐统一战争评述548

第二十一章 明太祖时期统一塞外地区的战争553

第一节 明王朝对元(蒙)残余势力的总体政略和战略554

一、元残余势力——北元的建立和衰亡554

二、明王朝的基本政略和战略555

附图6-68 明鞑靼、瓦剌、奴儿干都司诸部位置示意图557

第二节 明太祖首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558

一、明王朝首次北征塞外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58

二、明、元两军作战序列558

三、明军首次北征作战策划559

四、首次北征的作战经过559

附图6-69 明太祖首次派兵(西路军)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562

附图6-70 明太祖首次派兵(东路军)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563

第三节 明太祖第二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564

一、明王朝战前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564

二、明、元两军作战序列565

三、明军第二次北征作战策划566

四、明军第二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566

明太祖第二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评述568

附图6-71 明太祖第二次派兵(中、东路军)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571

附图6-72 明太祖第二次派兵(西路军)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572

第四节 明太祖第三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573

一、战前明、元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573

二、明、元两军作战序列574

三、明军第三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575

附图6-73 明太祖第三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之一577

附图6-74 明太祖第三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之二578

第五节 明太祖第四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579

一、明王朝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579

附图6-75 明军统一贵州、云南地区作战经过示意图581

二、明、元两军作战序列582

三、明军第四次北征塞外作战策划582

四、明军第四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583

第六节 明太祖第五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584

一、明王朝第五次派兵北征的动因584

二、明、元两军作战序列584

三、明军第五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585

附图6-76 明太祖第五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586

第七节 明太祖第六次派兵北征塞外之战587

一、明、元双方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587

二、明、元两军作战序列589

三、明军第六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589

四、明军战后的动向590

明太祖统一塞外地区的战争评述591

第二十二章 燕王朱棣争夺帝位的战争595

第一节 战前明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与战争诱因596

一、明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596

二、战争诱因——封王和削藩597

第二节 燕王朱棣起兵的怀来、真定之战599

一、燕王朱棣的起兵599

二、明军与燕王军双方作战序列600

三、明军与燕王军双方作战策划600

四、明军燕王军怀来、真定等地的作战经过600

附图6-77 燕王朱棣起兵的怀来、真定之战经过示意图603

第三节 明军与燕王军北平之战604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04

二、明、燕王两军作战序列605

三、明、燕王两军北平之战的作战经过605

附图6-78 明军与燕王军北平之战经过示意图607

第四节 明军与燕王军白沟河、济南之战608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08

二、明军与燕王军双方作战序列和作战策划608

三、明、燕王两军激战白沟河609

四、明、燕王双方争夺济南610

附图6-79 明军与燕王军白沟河、济南之战经过示意图612

第五节 明军与燕王军夹河、滹沱河之战613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13

二、明、燕王两军作战序列614

三、夹河、滹沱河之战的经过615

四、明、燕王双方战后的动向和继续交锋616

明军与燕王军夹河、滹沱河之战评述617

附图6-80 明军与燕王军的夹河、滹沱河之战经过示意图618

第六节 明军与燕王军于黄、淮地区的作战622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622

二、明、燕王两军作战序列622

三、明、燕王两军黄、淮地区的作战经过623

第七节 燕王军夺取明京师金陵之战626

一、燕王军、明军双方战前的基本战略形势626

二、燕王、明两军作战序列627

三、燕王军夺取明京师金陵的作战经过628

四、燕王朱棣称帝后的动向629

附图6-81 燕王军夺取明京师金陵之战经过示意图631

燕王朱棣争夺帝位的战争综述632

第二十三章 明成祖时期北征统一塞外地区的战争636

第一节 明成祖北征塞外前明与元(蒙)诸部的基本战略形势637

一、明637

二、元(蒙)638

三、明对元(蒙)诸部的总体政略和战略639

第二节 明成祖首次北征塞外之战639

一、明成祖首次北征塞外之战的诱因639

二、明军作战序列640

三、明军作战策划641

四、明成祖首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641

附图6-82 明成祖首次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643

第三节 明成祖第二次北征塞外之战644

一、战前明与元(蒙)的基本战略形势644

二、明军作战序列645

三、明成祖第二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645

附图6-83 明成祖第二次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647

第四节 明成祖第三次北征塞外之战648

一、战前明与元(蒙)的基本战略形势648

二、明成祖第三次北征塞外决心的酝酿649

三、明军作战序列650

四、明成祖第三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651

附图6-84 明成祖第三次北征塞外之战经过示意图653

第五节 明成祖第四次北征塞外之战654

一、明与元(蒙)军的基本战略形势654

二、明军第四次北征塞外作战序列654

三、明成祖第四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655

第六节 明成祖第五次北征塞外之战655

一、明成祖第五次北征塞外决心的形成655

二、明军作战序列656

三、明成祖第五次北征塞外的作战经过656

四、明军战后的动向657

明成祖北征塞外的战争综合评述657

第二十四章 明代中期对蒙古贵族势力的战争661

第一节 明与蒙古贵族势力的基本战略形势662

一、明662

二、蒙古贵族统治的诸部663

第二节 明英宗亲征蒙古贵族势力的土木堡之战664

一、明英宗继立后的政治和基本战略形势664

二、明与蒙古双方作战序列665

三、明与蒙古双方作战策划666

四、明、蒙古军双方土木堡的作战经过667

五、双方战后动向669

明英宗亲征蒙古贵族势力的土木堡之战评述669

附图6-85 明英宗亲征蒙古贵族势力的土木堡之战经过示意图673

第三节 明代宗时抗击瓦剌军的北京保卫战674

一、战前明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674

二、明与瓦剌军双方作战序列675

三、明与瓦剌军双方作战策划675

四、北京保卫战的经过676

五、北京保卫战后双方的继续较量677

六、明英宗的回归与复位678

明代宗时抗击瓦剌军的北京保卫战评述679

附图6-86 明代宗时抗击瓦剌军的北京保卫战经过示意图683

第四节 明世宗时抗击鞑靼军进袭山西地区之战684

一、战前明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684

二、蒙古诸部的基本战略形势687

三、俺答等军进袭山西地区的诱因687

四、山西之战前蒙古军的继续进袭688

五、鞑靼军进攻山西地区的作战经过689

六、双方战后的动向690

附图6-87 明世宗时抗击鞑靼军进袭山西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692

第五节 明世宗时抗击鞑靼进袭明京师之战693

一、战前明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693

二、鞑靼军进袭明京师的作战经过694

三、双方战后的动向696

附图6-88 明世宗时抗击鞑靼军进袭明京师之战经过示意图699

明世宗时期抗击蒙古诸部军入袭山西和京师地区之战评述700

第二十五章 明王朝反击外国侵略的战争703

第一节 明王朝与日本战、和关系的演变704

一、明王朝宣布日本为不征国704

二、大批倭寇不断入侵的诱因704

三、倭寇的残杀掠掳706

四、明王朝抗击倭寇的战略和策略方针706

附图6-89 明世宗时期浙闽沿海防卫部署略图708

附图6-90 倭寇侵掠中国沿海地区示意略图709

第二节 明成祖时反击倭寇侵袭的望海埚之战710

一、明辽东沿海的设防710

二、望海埚之战的作战经过710

第三节 明世宗时反击倭寇的“争贡之役”711

一、“争贡之役”的由来711

二、明军的反击711

第四节 明世宗时明军于上海、宁波附近地区连续反击倭寇之战713

一、倭寇侵掠的加剧713

二、明将俞大猷、汤克宽等部的反击713

第五节 明世宗时反击倭寇的王江泾之战714

一、明廷加强海防的措施714

二、王江泾之战的作战经过715

三、王江泾战后倭寇的继续侵袭717

明世宗时反击倭寇的王江泾之战评述717

附图6-91 明世宗时反击倭寇的王江泾之战经过示意图719

第六节 明世宗时明军荡平江浙沿海四大倭寇集团之战720

一、四大倭寇集团的不断侵掠720

二、明军分化瓦解倭寇集团721

三、明军计歼汪直(王直)集团722

四、江苏沿海和浙东残余倭寇的溃败723

附图6-92 明世宗时江浙沿海四大倭寇集团基地位置示意图725

第七节 明世宗时反击倭寇的福建横屿、牛田之战726

一、战前闽粤沿海的基本战略形势726

二、明军反击倭寇的横屿战斗727

三、明军反击倭寇的牛田战斗727

附图6-93 福建、广东被倭寇侵掠地区示意略图729

第八节 明世宗时反击倭寇的福建平海卫之战730

一、倭寇的再起和明廷的对策730

二、平海卫之战的作战经过730

三、战后明军继续反击倭寇的战斗731

附图6-94 明世宗时反击倭寇的福建平海卫之战经过示意图733

第九节 明世宗时反击倭寇的广东地区之战734

一、明军反击潮、惠地区的倭寇734

二、明军平定内盗吴平734

明世宗时反击倭寇战争评述735

第十节 明中后期反抗西方侵略者的斗争738

一、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738

二、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739

三、荷兰殖民者的入侵739

第二十六章 明王朝援助朝鲜的抗日战争741

第一节 明王朝、日本、朝鲜三方总体战略形势742

一、明王朝742

二、日本742

三、朝鲜743

第二节 明军援朝的平壤会战743

一、日、朝、明各方的战争准备和作战策划743

二、日军与朝明联军作战序列744

三、日本的突然进兵746

四、朝鲜军的大败退746

五、明军首次入朝收复平壤747

六、明军战后的动向749

明军援朝的平壤会战评述749

附图6-95 明军援朝的平壤会战经过示意图752

第三节 明军援朝的蔚山会战753

一、会战前双方的战略态势753

二、双方作战序列754

三、蔚山会战的前哨战——稷山交战755

四、蔚山会战的作战经过756

附图6-96 明军援朝蔚山会战前朝鲜和明军战场态势示意图758

附图6-97 明军援朝蔚山会战经过示意图759

第四节 明军援朝的东南滨海地区会战760

一、战前明、朝联军与日军的基本战略形势760

二、双方作战序列760

三、双方作战策划761

四、滨海地区的会战经过762

附图6-98 明军于朝鲜半岛东南滨海地区防区示意略图765

附图6-99 明军援朝的东南滨海地区防区会战经过示意图766

第五节 明军援朝的露梁海决战767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767

二、明、朝联军与日军双方作战序列768

三、露梁海决战经过768

附图6-100 明军援朝露梁海决战经过示意图770

明王朝援助朝鲜抗日战争之评述771

第二十五编 明朝时期(下)明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775

第二十七章 明后期的社会状况775

第一节 明后期政治黑暗腐败至极775

一、统治阶级聚敛无度、穷奢极欲775

二、统治集团内部争权斗争白热化,国家机器几近瘫痪776

第二节 百姓反抗矿监税使的激烈斗争如火如荼777

一、湖北地区反税使的斗争777

二、山东临清百姓反税使的斗争777

三、苏州地区反税监的斗争778

四、江西、北京、云南等地区反抗税使、矿监的斗争778

第三节 各地叛乱纷起,严重破坏了明王朝的稳定778

一、云南地区的叛乱778

二、贵州、四川地区的叛乱779

三、宁夏地区哱拜的叛乱780

四、四川永宁宣抚使的叛乱781

五、贵州西北地区的叛乱782

第四节 明末大规模农民起义前,被明廷镇压的中等规模的农民起义782

一、洪武、永乐年间中等规模的农民起义783

二、正统、景泰、天顺年间中等规模的农民起义784

三、成化、正德年间中等规模的农民起义787

第二十八章 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初期的流动作战790

第一节 高迎祥等的起义790

一、陕北地区农民起义的爆发790

二、李自成等起义军的逐渐成长壮大791

第二节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义军流动于河南、湖北、安徽、陕西地区的作战792

一、起义军南渡黄河792

二、高迎祥、李自成起义军转战河南、陕西793

三、明廷换将再围剿794

四、起义军更大范围的流动作战794

第三节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的败退795

一、明廷进一步加强围剿力量795

二、各路起义军的连连失利796

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初期的流动作战评述797

附图6-101 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起义军流动作战示意图800

第二十九章 李自成等起义军中期的大规模机动作战801

第一节 明王朝和农民起义军基本战略形势的变化802

一、明王朝802

二、李自成等起义军802

附图6-102 李自成等起义军中期大规模流动作战经过示意图804

第二节 李自成起义军攻占洛阳之战805

一、李自成起义军政略、战略和策略思想的逐渐成熟805

二、李自成起义军攻占洛阳的作战经过806

第三节 李自成起义军与明军项城、襄城之战806

一、战前双方的基本战略形势806

二、项城交战的经过807

三、襄城交战的经过807

附图6-103 李自成等起义军与明军项城、襄城之战经过示意图809

第四节 李自成起义军三次围攻开封之战810

一、李自成军首次围攻开封810

二、李自成军再次围攻开封810

三、李自成等军第三次围攻开封811

第五节 李自成起义军与明军朱仙镇会战811

一、朱仙镇会战的起因811

二、朱仙镇会战的经过812

三、双方战后的动向812

第六节 李自成起义军夺占汝宁、襄阳等地之战813

一、战前李自成起义军与明军的战略态势813

二、李自成等起义军夺占汝宁814

三、李自成等起义军夺占襄阳814

四、汝宁、襄阳之战后李自成军的动向815

附图6-104 李自成起义军夺占汝宁、襄阳等地之战经过示意图816

李自成等起义军中期大规模机动作战评述817

第三十章 李自成起义军大规模战略进攻、推翻明王朝的战争820

第一节 李自成起义军与明军的基本战略形势821

一、李自成起义军的基本战略形势821

二、明王朝的基本战略形势822

附图6-105 明王朝北部、中部地区形势示意略图824

第二节 李自成起义军与明军的汝州决战825

一、李自成军的战略方针825

二、关中明军的对策825

三、李自成军与明军汝州决战的经过826

附图6-106 李自成起义军与明军汝州决战经过示意图828

第三节 李自成起义军夺占关陇地区之战829

一、战前双方在关陇地区的基本战略形势829

二、李自成军夺占关陇地区的作战经过829

附图6-107 李自成起义军夺占关陇地区之战经过示意图831

第四节 李自成起义军夺占山西、攻取北京之战832

一、战前李自成军的基本战略形势832

二、双方作战策划832

三、李自成军进占山西833

四、李自成军进占北京城834

李自成起义军夺占山西、攻取北京之战评述835

附图6-108 李自成起义军夺占山西、攻取北京之战经过示意图839

第三十一章 李自成大顺军败退和覆灭的战争840

第一节 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的山海关决战841

一、李自成大顺政权夺占北京后的基本战略形势841

二、吴三桂的叛离和降清841

三、山海关决战的经过842

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山海关决战评述844

附图6-109 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山海关决战经过示意图847

第二节 李自成大顺军败退河北、山西、河南地区之战848

一、李自成军山海关兵败后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848

二、李自成军与清军在河北、山西等地区的作战经过848

第三节 李自成大顺政权被清军击灭之战850

一、大顺军与清军决战于潼关850

二、大顺军弃西安退走江汉地区850

三、李自成的牺牲851

附图6-110 李自成大顺政权被清军击灭之战经过示意图852

李自成大顺军败退和覆灭的战争评述853

第三十二章 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独立作战和其所建大西政权消亡的战争856

第一节 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广泛流动于川、皖、陕、鄂等地的作战857

一、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于四川、安徽、陕西地区的作战857

二、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流动于湖北、安徽地区的作战857

第二节 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于湖北、四川地区的机动作战858

一、战前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858

二、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再起859

三、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进兵四川的作战经过859

第三节 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夺江汉地区之战861

一、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奔袭襄阳861

二、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再度起伏862

三、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占武昌862

第四节 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重入四川攻占成都的作战863

一、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主力撤离武昌西走863

二、张献忠农民起义军进军四川、夺占成都864

三、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865

第五节 张献忠大西政权的消亡之战865

一、张献忠大西政权面临的基本战略形势865

二、大西政权的消亡866

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独立作战和其所建大西政权消亡的战争评述867

附图6-111 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独立作战和其所建大西政权消亡的战争经过示意图869

主要参考书和工具书8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