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原理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原理教程
  • 刘信古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2756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原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6

第一节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6

一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6

二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15

第二节 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18

一 文学的真实性18

二 文学的倾向性26

三 文学的真实性和文学倾向性的关系44

第二章 文学的审美特性48

第一节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48

一 文学审美反映的特性49

二 文学的审美对象53

三 文学的审美方式57

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60

一 形象性60

二 情感生63

三 想象性67

第三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71

一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71

二 语言艺术的特点74

第三章 文学的价值和功能78

第一节 文学的价值78

一 关于文学价值的理论78

二 文学价值的审美特征82

第二节 文学的功能89

一 认识功能89

二 教育功能92

三 审美功能95

四 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关系99

第四章 文学的构成102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102

一 文学作品内容的涵义102

二 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103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形式109

一 文学作品形式的涵义109

二 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109

第三节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39

一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139

二 社会主义文学对内容和形式的要求142

第五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145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条件和过程145

一 文学创作的条件145

二 文学创作的过程153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159

一 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159

二 创作灵感167

第六章 典型和意境的创造172

第一节 文学典型172

一 文学典型的涵义172

二 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177

三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185

第二节 文学意境188

一 意境理论的发展188

二 意境的审美特征191

三 意境的分类197

四 意境与典型的区别200

第三节 典型化201

一 典型化的涵义202

二 典型化的基本规律204

三 典型化的方法207

第七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215

第一节 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215

一 创作方法的性质215

二 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217

第二节 创作方法的历史形态226

一 古典主义227

二 批判现实主义229

三 自然主义231

四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33

五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235

第三节 现代主义237

一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237

二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主要创作方法243

第八章 文学风格、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253

第一节 文学风格253

一 文学风格的涵义253

二 文学风格的表现259

三 文学风格的形成263

四 文学风格的统一性与多样性272

第二节 文学流派277

一 文学流派的涵义及形成277

二 文学流派的意义280

第三节 文学思潮282

一 文学思潮的涵义与形成282

二 文学思潮的的基本特征286

第九章 文学的发生和发展290

第一节 文艺的起源290

一 人们对文艺起源问题的探讨290

二 文学起源于劳动294

第二节 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299

一 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299

二 社会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制约作用302

三 上层建筑诸因素对文学发展的影响309

第三节 文学发展的艺术动因319

一 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320

二 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325

三 继承、革新、创造是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330

第十章 文学欣赏336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意义和性质336

一 文学欣赏的意义336

二 文学欣赏的性质341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条件和一般过程344

一 文学欣赏的条件344

二 文学欣赏的一般过程350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特点355

一 文学欣赏的心理特征355

二 文学欣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360

三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367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372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372

一 文学批评的性质372

二 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377

三 文学批评的作用380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和原则384

一 文学批评标准384

二 文学批评的原则391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396

一 文学批评方法的发展397

二 几种影响较大的批评方法398

后记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