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清王朝十二帝 大全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清王朝十二帝 大全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3300215.jpg)
- 姜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395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清王朝十二帝 大全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1
第一章 先世与青少年时期2
追根溯源2
女真望族3
浪迹辽东5
第二章 “十三副遗甲”起兵6
父、祖被害6
起兵复仇7
统一建州8
第三章 威震东北9
独战群雄9
兼并二部11
四战乌拉12
三征叶赫13
兵进绝域15
第四章 建立后金政权16
创建八旗和创制满文16
营建都城18
即位称汗19
举贤任能20
第五章 与明王朝开战21
首战抚、清21
萨尔浒之战22
攻克开原、铁岭23
夺取辽、沈24
迁都辽阳25
夺取明辽西25
迁都沈阳26
亲蒙联姻26
第六章 抑郁而终27
巩固战果27
宁远惨败28
客死他乡30
第二篇 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31
第一章 皇太极登基之路32
助后金建立殊勋32
继承汗位32
第二章 重用汉臣巩固政权33
调整国策安定民心33
仿明朝初定官制33
礼遇汉官34
第三章 东征西讨34
东征朝鲜34
西伐蒙古35
统一黑龙江流域35
接通西藏高层对话35
第四章 南下伐明36
攻宁、锦无功而返36
计除毛文龙、袁崇焕37
惩阿敏严肃军纪38
围大凌祖大寿归降39
第五章 建大清称帝40
获玉玺改号大清40
实行改革稳住根基40
四进黑龙江41
第六章 继续南攻伐明41
频发兵消耗明朝41
破锦州、松山43
优待明朝降顺官员43
明朝危亡之际44
第七章 突然驾崩45
福临继位45
第八章 皇太极后妃45
纳妃立后的多情君主45
独宠海兰珠46
第三篇 清世祖章皇帝福临(顺治)47
第一章 傀儡小皇帝48
皇位宝座上的一匹“黑马”48
即位后的内外形势48
第二章 清兵入关48
决战山海关48
多尔衮入北京49
清朝迁都49
福临再即帝位50
剃发令的实施50
第三章 消灭南明,平定五省51
平定“土寇”51
剿平流民大军51
消灭大西政权52
征讨南明诸王53
第四章 多尔衮摄政54
皇父摄政王54
济尔哈朗权位的停罢54
多尔衮之死55
处死阿济格55
第五章 顺治帝亲政55
清算多尔衮及其党羽55
布置人事,巩固政权56
改善财政窘境56
顾惜国民生计57
严惩贪官57
控制蒙古57
交通西藏58
第六章 倾心汉化59
开科取士,招募人才59
重用汉人59
重设十三衙门与内阁60
第七章 顺治朝的文字狱和科场案60
《再变记》案60
“刘正宗诗集”案61
“丁酉之狱”61
第八章 抗清力量62
史可法血战扬州62
民族英雄郑成功63
李定国大西南抗清64
清、郑和战65
第九章 顺治和后妃66
立后又废后66
钟情董鄂妃66
第十章 顺治出家之谜和真假罪己诏67
顺治之死67
顺治遗诏68
第四篇 清圣祖仁皇帝玄烨(康熙)69
第一章 康熙即位及亲政70
生于忧患70
少年天子71
智除鳌拜73
第二章 削平三藩75
藩地似王国,尾大不掉势难制75
假戏真做——撤藩76
吴藩倡乱76
全面周密的战略部署77
平息耿藩反叛78
削除尚藩从乱78
进军四川、云贵,吴藩覆灭79
第三章 收复台湾80
尝试招抚政策80
再战台湾81
澎湖决战取胜,台湾和平就抚81
第四章 击退俄罗斯东侵82
哥萨克匪帮侵掠黑龙江82
谋求和解与周密备战82
两次雅克萨之战84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85
第五章 三次亲征噶尔丹86
亲善和睦的民族政策86
首次亲征,击溃噶尔丹87
全歼噶尔丹精锐87
噶尔丹自杀,漠北统一88
第六章 经营西藏89
西藏的基本形势及对策89
真假达赖喇嘛之争90
平定西藏90
第七章 以农为本,兴修水利91
中止圈地和鼓励垦荒91
轻赋政策91
扩大农业91
治理黄河92
第八章 整顿吏治,赏罚分明93
官场遗留问题93
整顿官场的种种举措94
扶植清官94
康熙朝吏治的成效与缺失95
第九章 编纂典籍95
编修字典95
编《全唐诗》96
编纂类书97
第十章 吸纳西学,学习科技97
吸纳西学97
心倾科技98
西学所长99
第十一章 康熙朝皇太子废立99
太子被废99
太子二次被废100
第十二章 反清力量101
“朱三太子”案始末101
天地会出现102
第十三章 康熙朝文字狱案103
《明史》案103
《南山集》案104
第十四章 祖母孝庄文皇后105
培育幼孙105
保护者与指路人106
祖孙情深107
痛失祖母110
第十五章 康熙与苏麻喇姑111
启蒙老师111
抚养皇子112
备受敬重112
葬以嫔礼113
第十六章 康熙的三个皇后113
赫舍里氏113
钮祜禄氏114
佟佳氏115
第五篇 清世宗宪皇帝胤禛(雍正)117
第一章 不动声色夺帝位118
康熙晚年储位之争118
“天下第一闲人”120
雍正帝即位之谜121
第二章 迭兴诸狱122
分化瓦解胤禩、胤禵集团122
年羹尧、隆科多与雍正初政123
将胤禩集团收拾干净126
第三章 改革赋役,整顿吏治127
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127
耗羡归公和高薪养廉127
士民一体当差131
第四章 围绕士人的矛盾和政治斗争131
打击科甲士人的结党营私131
曾静投书案132
李绂与田文镜互参案135
第五章 军机处的创建和奏折制度的确立138
奏折制度的推行138
设立军机处142
秘密立储制度的建立143
第六章 改革旗务和处理满汉矛盾145
终止下五旗私属145
重整八旗新风气146
尽力调处满汉矛盾148
第七章 西南改土归流与西北两路用兵150
经营青海和西藏150
改土归流的实行154
西北两路用兵的失败158
第八章 民间礼俗改良162
保甲制度改革162
民间礼俗制度化163
豁除遗留贱籍165
第九章 雍正帝驾崩之谜166
雍正死因的几种传言166
野史中的雍正169
第十章 雍正朝的文字狱案171
抚远大将军招文祸171
查嗣庭案172
李、田案引出《通鉴论》案175
牵强附会,滥杀无辜176
第六篇 清高宗纯皇帝弘历(乾隆)179
第一章 从皇孙到初政180
青少年弘历180
登上皇帝宝座181
完成雍正未竟之业182
调整政治经济政策186
第二章 大刀阔斧地采取措施189
解决钱贵银贱与八旗生计问题189
对付粮食问题的措施193
打击朋党,整顿吏治195
取缔“邪教”198
首征金川202
平定西藏叛乱207
第三章 乾隆盛世209
下江南209
戡定准部212
对乌梁海人的直接管理219
统一回疆220
闭关政策与对沙俄蚕食的遏制226
处理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231
与缅甸交兵233
再征金川243
主持编纂《四库全书》251
第四章 从盛入衰的转折年代254
镇压各地起义254
制造文字狱261
宠信和珅,贪污案迭起264
武装干预安南内政267
抗击廓尔喀入侵269
接见英使马戛尔尼273
三年太上皇274
第五章 风流天子277
“书生”皇帝277
对两位皇后的不同278
乾隆与香妃279
第七篇 清仁宗睿皇帝颙琰(嘉庆)281
第一章 书房里走出的天子282
继位人沉重悬念282
十五阿哥脱颖而出282
传位大典283
第二章 乾隆驾崩283
乾隆去世,和珅垮台283
自评功过284
第三章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284
和珅二十大罪状284
和珅家产清单285
第四章 官逼民反,遍地烽火285
川楚陕白莲教起义285
江西天地会起义287
天理教起义287
第五章 懦弱守成,保守治国289
整饬吏治289
阿美士德使团访华290
英国侵华的加剧290
第八篇 清宣宗成皇帝旻宁(道光)293
第一章 清朝唯一嫡长子继位的皇帝294
无与伦比的嫡长子身份294
疑云重重中继位294
第二章 平内乱大伤元气295
平定张格尔叛乱295
调整治疆政策297
第三章 大张旗鼓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298
集思广益禁烟298
虎门销烟大快人心300
第四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301
战争爆发301
业已结束和刚刚开始302
第五章 金田起义303
拜上帝会与起义的酝酿303
团营起义303
第六章 丧权辱国中辞世304
裁减圣德神功碑304
难以取舍的继位人304
第九篇 清文宗显皇帝奕詝(咸丰)305
第一章 皇四子与皇六子306
道光择储,左右为难306
错位的帝王梦306
第二章 湘军的组建和壮大307
组建湘军307
湘军集团的壮大308
第三章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309
太平军北伐309
太平军西征310
天国内讧311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312
战争爆发312
《天津条约》313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13
第五章 最后的岁月314
京师与热河之间314
笑到最后的人316
第十篇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317
第一章 没有争议的继位318
咸丰皇帝的宠儿318
六岁即位318
慈禧垂帘听政319
第二章 内忧外患319
剿灭“捻军”319
天津“教案”320
全国各地起义不断320
第三章 淮军集团的兴起321
筹建淮军321
淮军的正式独立321
第四章 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322
战局恶化322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逼323
天京陷落323
第五章 短暂的同治中兴324
姗姗来迟的亲政324
难以觐见的龙颜325
第六章 悲哀的一代帝后326
棒打鸳鸯326
天子染梅毒327
雪上加霜出天花327
第十一篇 清德宗景皇帝载湉(光绪)329
第一章 慈禧的“又一个儿子”330
出生于衰世王朝330
黄袍加身330
紫禁城中的小皇帝332
第二章 在内争外患中成长333
宫中风波333
锋芒初露334
第三章 “亲政”335
“亲政”的酝酿335
大婚与“亲政”337
第四章 甲午战争340
在战争威胁面前340
宣战之后344
抗战阴影的扩大347
第五章 屈辱议和350
屈辱议和350
蒙辱批约353
第六章 不做亡国之君355
困惑355
励精图治雪国耻357
救亡361
变革之前夜363
第七章 戊戌变法365
颁诏定国是365
希望之光367
第八章 崎岖的维新之路371
艰难的起步371
步履维艰的征程374
攻势380
向改革的纵深推进385
第九章 帝党与后党的较量:变法天折388
新、旧势力的殊死搏斗388
政变393
第十章 壮志未酬397
身陷逆境397
存亡之秋400
饮恨而终404
第十二篇 末代皇帝——溥仪409
第一章 两位皇帝伯父唯一的儿子410
慈禧的“算盘”410
国运衰颓,人心丧尽411
第二章 六岁退位411
退位蒙受优待411
袁世凯背信弃义412
溥仪大婚413
驱逐太监413
第三章 被逐出宫415
被逐出宫415
东陵被掘415
津门彷徨,度日如年416
上当受骗,潜往东北417
第四章 伪满十四年418
投敌叛国,就任伪职418
忍辱偷生418
苏军开战,伪国难保419
第五章 伪皇——战犯——公民420
伪皇退位420
沈阳被俘,命运转机420
沈阳听训,抚顺入监421
被赦走向新生422
第六章 溥仪的感情生活424
婉容之死424
溥仪离婚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