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生评价 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生评价 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
  • 王斌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2696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学生-教育评估-师资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生评价 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生评价历程1

第一节 考试制度1

一、战国时期的《学记》2

二、汉代太学4

三、汉代的察举选士5

四、科举制度7

五、科举制度的消亡15

六、考试制度传入西方18

第二节 教育测验19

一、心理测量的发展19

二、教育测验的发展27

三、教育测验进入中国33

第三节 学生评价34

一、“八年研究”34

二、替代性评价革命38

三、学生评价进入中国41

第二章 学生评价基础46

第一节 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46

一、泰勒原理46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51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7

四、多元智能理论63

第二节 学生评价的重要概念65

一、科学-实证主义学生评价观与人文-自然主义学生评价观65

二、教育评价、学校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67

三、安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69

四、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70

五、基点评价与增长评价71

六、真实性评价72

七、表现性评价74

八、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78

九、标准参照考试与常模参照考试78

十、口头考试与书面考试79

十一、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80

十二、偏题、怪题与难题84

十三、单元评价主体与多元评价主体86

第三节 学生评价的主要作用89

一、导向作用89

二、反馈作用89

三、诊断作用90

四、促进作用90

五、激励作用91

第四节 学生评价的一般原则92

一、科学原则92

二、发展原则92

三、全面原则93

四、全员原则93

五、全程原则93

六、区分原则94

七、多样原则94

八、民主原则94

第三章 学生评价目标96

第一节 学生评价目标的范畴97

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97

二、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法98

三、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影响99

第二节 学生评价目标的类型103

一、不同类型的学生评价目标103

二、关于行为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的争论107

三、行为目标与表现性目标之间的失衡111

四、行为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的评价114

第三节 学生评价目标的特征119

一、纲领性119

二、整体性122

三、系统性123

四、严密性127

五、现实性128

六、超前性128

第四节 学生评价目标的制定129

一、特尔斐法129

二、参照法130

三、筛选法130

四、聚类法131

五、增添法131

第四章 学生评价现状133

第一节 七种不正常的现象133

一、注重应试科目的评价,忽视其他科目的评价133

二、注重书本知识的评价,忽视其他目标的评价134

三、注重书面形式的评价,忽视其他形式的评价134

四、注重容易量化的评价目标,忽视不易量化的评价目标134

五、注重死记硬背,忽视能力培养135

六、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137

七、注重分数与名次,忽视起点与进步138

第二节 一种“优势”140

第三节 一根“指挥棒”143

一、高考“指挥棒”的舞动143

二、高考改革任重道远146

第四节 三种严重后果157

一、缺乏创新能力157

二、缺乏实践能力161

三、埋没杰出人才166

第五章 学生评价重心169

第一节 学生评价重心的转移169

一、“双基”教育的学生评价重心169

二、应试教育的学生评价重心170

三、素质教育的学生评价重心171

第二节 基础知识的评价177

一、基础知识的界定177

二、基础知识的意义178

三、基础知识的形成179

四、基础知识的评价180

第三节 基本技能的评价182

一、基本技能的界定182

二、基本技能的意义183

三、基本技能的形成183

四、基本技能的评价184

第四节 创新能力的评价187

一、创新能力的界定187

二、创造能力的评价187

三、发散性思维的评价191

四、批判性思维的评价195

第五节 实践能力的评价198

一、实践能力的界定198

二、实践能力的意义198

三、实践能力的形成199

四、实践能力的评价202

第六章 学生评价方法204

第一节 分层评价204

一、分层评价的界定204

二、分层评价的形成205

三、分层评价的意义209

四、分层评价的实施211

五、分层评价的注意事项214

六、分层评价实例214

第二节 分层考试216

一、分层考试的界定216

二、分层考试的原则217

三、分层考试的试卷模式218

四、分层考试的计分219

五、分层考试实例220

第三节 客观性考试224

一、客观性考试与主观性考试224

二、客观性考试的优势与弊端226

三、提高客观性考试的客观性228

第四节 学生参与式评价230

一、学生参与式评价的界定230

二、学生参与式评价的意义230

三、学生参与式评价的形式230

第五节 学习档案袋评价法233

一、学习档案袋评价法的界定233

二、学习档案袋评价法的意义233

三、学习档案袋评价法的发展234

四、学习档案袋评价法的特征236

五、学习档案袋的设计237

六、学习档案袋的类型238

七、学习档案袋的评价方法239

八、学习档案袋评价法的注意事项242

第六节 项目研究法的评价242

一、项目研究法的界定242

二、项目研究法的意义243

三、项目研究法的特征244

四、项目研究法的设计245

五、项目研究法中的教师角色247

六、项目研究法例题248

七、项目研究的评价方法250

八、项目研究法实例251

第七节 掌握学习法的评价253

一、掌握学习法的界定253

二、掌握学习法的意义253

三、掌握学习法的特征253

四、掌握学习法的实施254

五、掌握学习法实例256

第八节 情感倾向的评价257

一、情感倾向评价的范围257

二、情感倾向评价的意义257

三、情感倾向的评价方法258

四、情感倾向评价的注意事项264

第七章 学生评价管理265

第一节 准备阶段266

一、制定评价方案266

二、填写双向细目表266

三、编制试题268

四、编排试卷269

第二节 实施阶段270

一、防治舞弊270

二、试卷批阅277

三、评价计分279

第三节 反馈阶段285

一、试卷分析286

二、试卷讲评286

三、成绩反馈288

主要参考文献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