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赵柏岩集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赵柏岩集 下
  • (清)赵炳麟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4425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赵柏岩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柏岩文存3

卷一3

光绪乙末科殿试策3

乡原7

读《范文正公集》序8

养真斋功课序9

读王文成集序11

送心笙伯文粹守江宁序12

送刘子和茂才南归应试序13

《七鸿图》题叙14

读朱子《仪礼经传通解·学礼》书后15

送陈竹铭、唐星航两编修及蒋伯文检事回桂筹办咨议局序16

送高啸桐序18

章价人太守《铜官感旧图》跋后18

驭内侍论19

防乱论24

卷二28

游西山记28

高丽营避难记28

柏岩记30

登雁塔记30

八仙庵观牡丹记31

自湖北上礼部侍郎唐春师32

自行在致岑云阶中丞33

复岑云阶中丞33

自行在致岑尧阶观察34

致陆绍渊司勋35

致宋芸师35

致广西巡抚王芍棠书36

自全州复胡漱唐吏部书37

与粤西当道请筹办全州学堂书39

与粤西当道请禁全州赌博书40

送刘幼云提学陕西书40

复张季直殿撰书41

致赵芷荪侍御书42

复赵芷荪侍御书43

致赵芷荪侍御书43

复赵次珊前辈书44

辞荐肃政史书45

佐陆武鸣起义檄湖南父老书46

致黄赞元书47

致张绍帅书48

代康有为致梁启超书48

卷三50

先祖乐耕公家传50

叔先祖节愍公家传51

叔先祖南石公家传52

先君柳溪公行述56

陈中丞传62

江京卿传64

陈农部传65

刘先生传66

寿太史传67

徐、崇合传70

二妃遗事73

李忠节公传74

波兰遗忠传77

陆绍渊考功郎墓表83

诰授光禄大夫、工部左侍郎唐春卿先生六十寿序84

新昌胡紫腴先生暨德配漆恭人六十寿序85

卷四87

王侠客87

程长庚88

楚二生89

一瓢一剑生90

朱蓁仕92

王荫92

人类馆93

陈生94

潜并庐杂存99

卷一99

复赵芷荪年丈启霖书99

山西实业厅成立宣言书100

宗圣社演说词104

洗心社演说词105

洗心社演说词106

洗心社演说词107

山西第一次实业展览会开会演说词108

实业讲义111

社会矿业讲义(一)114

社会矿业讲义(二)115

祝《来复报》发刊116

山西省议会临时会祝词117

上冯总统、段总理请赦免张勋书118

与谭月波督军书119

卷二121

与阎督军商榷土地资本公有公授书121

山西东山公林碑序124

编定《山西矿务志略》自序125

重印《敦艮斋遗书》序126

《理学备考》书后126

《山西第一次实业展览会报告书》跋语127

尘憩园记128

陈勉斋先生传129

复阎督军垂询乡军之制130

王母蒋太夫人寿序131

顾卓群《元音琴谱》序131

窦林张氏遗稿跋132

黄岩柯辅殷先生七十寿序133

高要陈母李太夫人六十寿序134

衮甫康公墓碑铭135

李革痴《西洋大历史》序136

郑公《庚子殉难纪略》序137

《晋册剩言》序137

许介侯先生传138

赵视亭公墓碑铭139

赵广业先生家传141

陈公汇吉先生传142

罗荇樵茂才六十六岁寿序143

柏岩诗存147

卷一147

大东沟战事志感147

遣怀147

湘潭阻风147

益阳县署花园雨后作148

和耿苹野明府重九登高原韵148

北上别父148

闻德人据胶州149

津上书怀149

蒋兰陔教廉自罗署来京,言星弟将至机器局就曾太守习化学,欲其务本庶成有用之才,为诗勉之150

寄湘中友人150

秋望150

寄《朱子读书法》与星弟151

君子行151

天宁寺送李苾园司寇西戍151

青蝇谣151

四恨诗152

瀛台恨152

朋党恨152

海疆恨152

即墨恨153

勉星弟153

和陆绍渊铨曹同游法源寺看绿牡丹153

志韶太史同游,惊余发白志感154

同陆绍渊司勋、苏端卿光禄登西山碧云寺154

野歌行154

唐沽别母155

秋感155

偕刘子龢茂才游万柳堂156

读《汉书》偶咏四首156

贾谊156

刘向156

曹褒156

郑玄157

雪后读《通书》157

陶然亭题壁157

日暮偕萧漱云太史登陶然亭157

首夏偕萧漱云太史、陆绍渊吏部、蔡菶生比部游莲花池158

感事158

封事158

感怀158

哭许竹筼侍郎、袁爽秋京卿159

闻警159

闵厄吟159

哀王孙160

行至高丽营,农家刘汇川留寓160

高丽营旅感160

自高丽营回京161

自高丽营回遇友人161

春明竹枝词161

访法源寺僧有感162

重九访陶然亭僧162

出国吟163

八里桥163

通州163

潞河163

窝头164

杨村164

过北仓哭裕寿山年丈164

天津164

舟中晚眺164

唐沽165

渡海吟165

上海165

渡江吟165

洞庭166

湘阴觐亲166

胡守戎苦战失足歌166

卷二167

大雪苦寒,自湘阴辞亲赴行在167

汉川即事167

附:是时吴太史同由汉赴陕,和云167

襄河即景167

附:吴太史和韵168

汉川舟次怀喻志韶太史、陆绍渊司勋168

客思168

流水曲168

喜晴169

望月169

望远169

看《三国志》偶咏169

襄客四思170

南郡二名士170

行弓家矶沙岸170

襄阳怀古171

过岘山怀羊叔子171

登昭明台171

襄将四思171

新野怀邓禹172

除夕宿南召172

过崆峒172

汝州咏许由172

洛儒二思173

登龙门山173

渑池地屋173

硖石道173

灵宝怀王浚174

砥柱山174

题弘农旅舍174

题函谷关174

侠客行174

过华书怀175

咸阳行175

题《湘江游钓图》176

春雨怀人176

杂感177

春游怀陆大178

寄桂林兄弟178

送龙赞侯太史南游178

送刘子龢茂才南归应试178

曲江感秋179

和俞适叟太年丈重游頖水感赋原韵179

送宋芸师改官湖北180

旅感180

秋砧181

秋雁181

慰刘子龢茂才下第秋病182

自题《长安走马图》182

卷三183

衡居感事用王渔洋秋柳韵183

题曹谨堂先生《梅鹤图》183

与诸子游法源寺感赋184

哭陆绍渊司勋184

重登西山185

送汪巩庵征士之湖北186

同巩庵游天宁寺187

咏杜根为吴君遂比部作187

酒楼题壁187

读西史偶咏187

蔷薇党祸187

西门底蒙达夫特188

甘德司敦、狄司赖理188

西伯利亚188

民会188

政党团结188

月格拿战端189

十字军189

民族主义189

民族帝国主义189

重商主义190

农桑不逮190

共和政治万岁190

崇效寺观牡丹191

即事191

赠余洞臣同年191

题胡漱唐同年庚子记事诗192

读史偶咏192

题刘幼云前辈潜楼192

寒衣曲193

送刘仲良守徽州193

再送刘仲良出守徽州193

送赵芷荪年丈罢职归湘潭194

和成子蕃侍御移居诗原韵194

京居客感194

附:张中丞鸣岐和韵194

雪中寄怀赵芷荪侍御195

省亲长沙偕赵芷荪侍御、唐星航太史登岳麓峰顶195

自长沙还朝,洞庭舟中望西湖口占195

胡漱唐、崇立夫两侍御、秦显庭内翰同出居庸关登长城195

观德殿行百日礼,哭德宗景皇帝196

挽高啸桐197

过西苑门感赋197

拓台省箴碑,敬题纸尾197

自题照相寄芷荪提学198

己酉九月乞假省亲于长沙,赵尧生侍御送之以诗,依原韵和之198

哀白竹君199

题俞廙轩侍郎《卧游图》199

读史杂感199

江杏村侍御解言职,余与松山、漱唐疏留未允志感200

春明杂感200

听罗小宝演《铁冠图》200

书怀201

重游云麓寄赵芷荪年丈201

司马文正砚歌201

附:胡漱唐侍御和诗一首202

徐班侯侍御自浙至京随即还籍,为诗志感203

怀岑云阶制府203

胡漱唐侍御意欲归隐,以诗示余,赋此留之203

题《趋庭余恸图》203

送胡漱唐同年告身南归204

开缺出台志感205

附:赵芷荪提学和诗四首206

舟过湘潭访赵芷荪提学不遇206

望衡感赋206

柏坊感赋207

永州道中四首207

附:永州太守许介侯前辈和诗四首207

卷四209

桂居怀人209

怀江春霖209

怀赵启霖209

怀刘廷琛209

怀胡思敬210

张坚白制府约赴广东,赋此辞之210

申居旅感210

柏岩闲居210

入京路过湘潭柬赵芷丈211

题翼南《渤海从军图》211

题秦曼青《岳麓登高图》211

题沈太侔《楸阴感旧图》212

癸丑四月二十五日,与秦显庭至梁格庄谒孝定景皇后梓宫,行百日礼,并叩德宗景皇帝梓宫,为挽诗一首212

题《南枝集》213

题《美人看书图》213

寄罗秋心214

柏树墩田居和赵芷丈见赠原韵214

读史感赋214

桂林田居,闻唐师春卿尚书去世,赋此哭之215

甲寅十月十三、十四两夜,宿仰田农庄,连梦唐春卿师志感215

种菜口占216

岁在乙卯,江杏村自莆田来柬,为林太夫人八十称觞,其公子祖芑并为杏村六十寿索诗,赋此216

寄上海盛止园老人216

题曹东寅《环溪卜居图》217

题自画兰花为王竹斋绘扇217

题自画兰花217

寄章曼仙217

四思诗218

柬李守一同年218

挽于晦若侍郎219

和赵芷荪丈《山居春暮》原韵二十首之四219

路过湘潭柬赵芷丈并用夏间见和原韵220

重至茭源银场220

酬梁辟园221

思古堂访赵芷荪221

在芷荪家见梁节庵谒陵书221

桂林随陆武鸣起兵221

题黄漳浦遗墨222

风月曲222

寿陈伯潜太保七十222

挽朱湘礽伯223

仿吴梅村《琴河感旧》体223

题杨椒山先生致王继津遗书223

怀故人柬张奉新223

柏岩联语偶存227

观音戏台227

挽陆绍渊吏部227

挽陆伯葵都御史227

挽刘鉴卿观察227

柏树墩农场228

普通戏台228

题湘山寺228

家堂楹联228

哭母228

挽盛杏荪宫保229

挽王壬秋先生229

题晋祠水亭229

挽江杏村御史229

题江杏村御史祠堂229

题文瀛湖229

题北京尘憩园230

题参雨轩230

潜并庐后园230

题潜并庐230

赠王利用231

赠冷子贞231

潜并庐诗存初续235

卷一235

题高且园画235

得傅青主先生手书格言志感235

太原柬北京江亭留春会诸君子235

答虞和钦自北京寄柬235

和赵芷荪御史题《汉圉令碑》原韵236

附:赵芷荪原题236

闻盛杏荪宫保卜葬感赋236

四月二十一日为故友朱复初生日,与贾煜如先生等以杯酒酹奠,感赋二律237

忆西湖237

咏翠翘花238

和赵芷荪御史题《柏岩奏事录》原韵238

附:赵芷荪原题238

哭张奉新二十二韵238

中秋夜阎省长约同人进山望月偶赋239

太原柬虞和钦239

癸亥九月九日,贾煜如先生约宴纯阳宫,感赋十七韵239

题戴丹枫遗像240

贾煜如近建韬园诗社,以诗见赠,依原韵为七律二首和之241

题郭允叔汉瓦砚241

和意空道人题水镜楼原韵242

癸亥十月十二日韬园访贾煜如并柬北京虞和钦242

常子襄得傅真山画鸭索题赋此243

崛?山怀傅青主243

和郭允叔见赠原韵244

越舟女244

晓声四首244

送江叔海先生还都度岁245

答陈芷庄原韵245

柬汪衮甫公使246

五十一岁初度偶赋246

附:鲍冬甫先生和诗247

附:赵芷荪先生和诗248

附:贾煜如先生和诗248

附:李伯仁先生和诗249

全县中学校校歌249

卷二250

柬沈冠南将军250

赵芷荪丈以挽张定武诗见示志感250

附:赵芷荪和韵一首250

送弟星垣回桂251

上巳与韬园诸君文瀛湖修禊251

柬刘仲良前辈252

附:刘仲良和赵芷荪题《柏岩集》原韵253

再叠韵253

韬园诗社第六集喜张衡玉先生至253

拟白乐天《新乐府》253

狂风吟254

纯阳宫蜂254

佗城高254

时世妆254

天坛吟255

白山狼255

南岳烟255

溎海潮256

昆明灰256

剑门险256

雪峰寒256

尼布楚257

舌尚存257

驴鸣257

华夫人258

金谷花258

法曲258

棉场行258

河汾行259

孔林行259

卷三260

题野史亭260

贾煜如以感怀述事诗十六首见示,至今逾半年矣。叠加面催,拉杂赋此以和煜如,并以思我父母、师友,得绝句四十六首,未能步原韵也261

蒲人265

艾虎266

豆娘266

竹水266

罗韵珊得张奉新章持赠志感266

韬园诗社以《销夏杂咏》为题,余夏间可纪者四事,曰潜庐聚处,曰?室吟诗,曰文湖夜坐,曰城东赏花,为四七律咏之267

甲子六月二十六日,与罗荇樵出旱西门,行汾堤,游河神庙及牧羊场267

芷荪侍御来函言今年多病,赋此慰之268

《瓜尔佳九忠四节三孝图》题后(为金太史梁)268

傅公祠题《宝贤堂刻石》268

秋兴269

答湖南朱师晦271

题《郭汾阳单骑见回纥图》271

漫兴271

附:贾煜如和诗272

附:鲍冬父和诗272

附:罗韵珊和诗272

甲子九月九日,韬园主人邀集太原纯阳宫登高,主人组织诗社。自去年重九登高始至今,盖一年矣273

静坐偶吟273

触柱吟273

断指吟274

潜并庐诗存277

卷一277

丁巳十月赴山西口占四首277

训子277

赵次陇先生以《孙白谷先生集》见赠,读罢感赋279

丁巳十一月与赵遂庵、罗韵珊两从事游太原城中小五台,仿白香山《登城东古台》体并用其韵赋此279

陈拙公司理福民来语时事并以《冰园诗》见赠,即用原韵赋感怀五首279

杂忆280

题砚281

太原文瀛湖寄居四首281

旅居文瀛湖,虞和钦馆丈以诗见戏,依原韵赋此答之282

校罢江杏村侍御奏稿,送清史馆长赵次珊立传感赋282

戊午八月初十日在大同勘矿与张汉杰镇守使、许海澜道尹、曹明夫、吴扶青两司理、冯鼎丞县尹、梁叔纶、成国丞诸君登云冈,赋此记之282

金陵漫兴283

怀太原诸君子283

渡海梦芝荪284

湘源四思284

题手杖285

卷二286

己未新正,和李芬浦庆芳《四我诗》韵,并寄清华学校示儿元武、成武及惠玄侄286

闲游太原文瀛湖感赋286

题赵端容夫人画286

题朱复初先生善元所藏周嵩《画龙》287

题朱复初先生三十六砚斋图287

卷三288

己未八月二十七日在曲阜恭祭孔圣后,即赴泰安,登泰山顶,赋此纪之288

携幼子钦武游园明园遗址289

独行文瀛湖冰上口占289

题意空道人画梅289

集装旧藏翰林卷摺,名曰《翰林春梦偶存》,题此纪之290

题先君庚寅诗稿290

题蓝田叔《寒雪骑驴图》291

和钦亲家以潘思牧《种梅图》见赠,赋此纪之,并怀故友江杏村291

题阎天池手书遗诗292

题赵千里《丹台春晓图》292

题东宁陈氏《南台番俗图》292

柬常子襄293

得湘潭赵芷丈书,言移居避乱,感赋293

并门种菜294

题阎天池先生《蛱蝶图》294

谢赵意空道人画《松壑图》294

题徐戟门观察《双槐堂养亲图》295

庚申十一月二十六日,为炳麟四十八岁生日,在太原庆华春酒楼成二十二韵295

和鹿遂侪同年《解官留别》,用原韵296

答方惟一还用原韵296

在虞和钦亲家处见章一山文存,中有先大夫国史列传为此诗寄一山297

徐南洲将回北京以诗见赠,赋两截句报之297

恭题圣祖《御书楼帖》后298

再题东宁陈氏《番俗图》298

题顾西梅美人残幅299

挽陈松山给谏299

养花词299

得赵芷荪丈病中手书300

寄五台参芷荪300

壬戌夏在并市得康熙时孙良臣古琴,偶拈小句300

和钦亲家为余督工修理孙氏旧琴,赋此赠之并录琴腹300

张芹荪在东园赏牡丹以诗见示,依韵和之301

江东布衣为四子钦武督工造琴,赋谢301

催江东布衣孙靖尘造琴301

台山纪游301

出城302

檀村赵遂庵留午炊302

宿农家302

清凉石302

宿金阁寺302

望梵仙山302

镇海寺303

显通寺步月303

菩萨顶咏事303

殊像寺303

五郎祠吊古303

望台顶304

行宫304

茆棚访杨时伯不遇304

中秋宿东冶镇304

东成果庵僧髻照304

望令公塔305

台山道上305

徐州道上望雪305

西湖柬北京赵遂安、湘潭赵芷荪305

西湖柬太原虞和钦306

西湖柬罗荇樵306

西湖示儿子元成武等306

纪遇306

题手杖306

游天竺307

柏岩感旧诗话347

附录一347

庭训录347

国史馆循吏·赵润生列传348

湖南巡抚请列循吏传原疏350

湖南绅士公呈352

南洲直隶厅抚民通判赵君墓志铭355

南洲厅通判赵公柳溪墓表356

训子大概(十二条)358

临别训子书359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一)360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二)364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三)365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四)366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五)367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六)367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七)368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八)369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九)370

谕长子炳麟家书(之十)370

谕长子炳麟书(之十一)372

谕长子炳麟(八条)374

附录二377

遗诗及名流题咏377

题柳溪先生遗诗残笺&后学 罗振琳378

题柳溪太夫子遗诗&小门生 胡嗣寅378

题柳溪夫子遗诗&受业 罗炎藻378

题柳溪先生遗诗&辛汉379

题柳溪先生遗诗&夏同龢379

题柳溪先生遗诗&江天铎379

题柳溪姻伯遗诗&林炳华380

题柳溪先生遗诗&江瀚380

题柳溪先生遗诗&周绍昌380

题柳溪年伯遗诗&章华381

题柳溪年伯遗诗&吴肇邦381

题柳溪先生遗诗&姚锡光381

题柳溪年伯遗诗&陈枬382

题柳溪姻伯遗诗&虞铭新382

题柳溪先生遗诗&朱善元382

题柳溪先生遗诗&徐?383

再题柳溪先生遗诗&徐?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