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 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 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
  • 寇东亮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5839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伦理学-研究;人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 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道德、德性与自由1

一、“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道德1

二、“我们必须首先有一种亲近德性的道德”6

三、“自由是道德的存在理由”13

四、德性根基于自由:道德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根据19

第一章 德性重建中的自由吁求——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呈现27

一、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表现:德性的边缘化28

(一)道德知性主义:凿空“德性基础”28

(二)道德规则主义:稀释“德性内容”31

(三)道德律法主义:瓦解“德性自律”33

(四)道德相对主义:模糊“德性标准”37

(五)道德虚无主义:消解“德性力量”40

(六)道德理想主义:建构“德性蜃楼”42

二、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根源:“自由的丧失”47

(一)“自由过度”及其道德效应48

(二)“自由匮乏”及其道德效应51

(三)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自由过度”与“自由匮乏”及其道德效应54

三、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本质:“人本身”的存在论危机58

四、走出现代道德困境:拯救德性与回到“人本身”62

第二章 伦理思想演进中的德性与自由——现代道德困境的思想渊源67

一、从“麦金太尔道德诊断”谈起67

二、前现代伦理的价值追求70

(一)城邦伦理:人文主义德性与灵魂自由71

(二)基督伦理:“罪性的德性”与“教会的自由”76

(三)儒家伦理:德性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79

三、现代规范伦理的价值取向85

(一)功利伦理:工具主义德性与个性自由86

(二)义务伦理:“自由是德性的存在理由”92

(三)权利伦理:“自由(权利)优先于德性”100

四、超越现代规范伦理的理论尝试112

(一)社群伦理:“德性优先于自由(权利)”112

(二)后现代伦理:“伦理的终结”与“道德的解放”120

(三)现代新儒学伦理:“内圣开出新外王”126

第三章 德性重建的自由前提与伦理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理论消解132

一、德性:心灵秩序的塑造与守护133

(一)德性的指称:内在善133

(二)德性的构成:知善能力、向善意愿、为善勇气141

(三)德性的本质:内在超越与自律145

(四)德性的功能:塑造和守护心灵的秩序150

二、自由:德性的前提和基础154

(一)自由的道德底蕴155

(二)意志自由:德性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160

(三)实践理性:德性抉择的理性基础164

三、现代性伦理学的完型168

(一)现代规范伦理及其限度169

(二)现代德性伦理及其限度175

(三)现代性伦理精神的两面性181

(四)在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融通中建构现代性伦理学187

第四章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与社会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实践消解196

一、“尼布尔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197

二、现代德性的实践基础与制度保障200

(一)现代德性的实践基础200

(二)利益确认与互利原则:从“恒产”到“恒心”203

(三)权利确认与人权原则:从“人格平等”到“做人尊严”213

(四)制度伦理:德性的体制保障218

(五)法治:德性的“硬”推力222

三、现代德性的生活基础与现代伦理共同体229

(一)现代德性的生活基础229

(二)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分化与整合:私德与公德231

(三)现代伦理共同体:德性的温床237

(四)社会资本:德性的催化剂243

四、现代德性的文化传统基础与传统德性资源的现代转换251

(一)现代德性的文化传统基础251

(二)传统德性资源的现代转换253

五、德性教化的现代方略257

(一)现代德性教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58

(二)现代德性教化的根本宗旨:培养能够从事道德探索的人261

(三)现代德性教化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化264

第五章 德性重建的人格基础与人格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主体消解270

一、现代德性主体的人格取向:主体性道德人格271

(一)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特征271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伦理意义275

(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277

二、现代德性主体的精神凭依:道德信仰281

(一)道德与信仰281

(二)道德信仰及其伦理意义284

(三)现代德性主体道德信仰的建构286

三、现代德性主体的自我认同:一种人生观意义的美德290

(一)现代性之隐忧:个体现代认同的缺失290

(二)个体现代认同及其伦理意义294

(三)“自我真实性”:现代个体的一种人生道德追求301

四、现代德性主体的社会认同:一种角色意义的美德306

(一)从“他者意识”到“他者伦理”306

(二)角色认同与角色美德312

(三)“黄金法则”:一种自我反思意义的德性原则317

五、现代德性主体的自然认同:一种生态意义的美德321

(一)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321

(二)自然认同的伦理根据328

(三)生态伦理中的德性原则336

(四)“自我实现”的生态维度341

参考书目346

后记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