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1卷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1卷 下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0549X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57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1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419

第四编 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第十四章 争取实现全面抗战路线419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419

卢沟桥事变和全国抗战的开始419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422

中华民族的抗战热潮425

全国抗战爆发后国际形势的变化427

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431

洛川会议的召开431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434

三、实现全面抗战的努力和国共军队配合作战436

华北战场的对日作战和山西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436

沪宁地区的对日作战和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441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443

抗战战略防御阶段的结束446

四、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449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450

晋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452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454

晋西南抗日根据地455

山东抗日根据地456

华中抗日根据地457

陕甘宁边区的巩固458

党的队伍的迅速发展460

五、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理论462

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466

王明的右倾错误466

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471

第十五章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477

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477

日本对华策略的调整477

美、英等国对华政策的变化479

国民党的反共妥协倾向和共产党的抗战团结进步方针481

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484

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484

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485

百团大战489

发展华中、华南抗日根据地490

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斗争494

三、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498

制止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磨擦49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的发展501

四、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504

国共两党在思想战线上的斗争504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506

五、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508

政权建设509

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510

党的民族政策与实践514

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516

六、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518

皖南事变518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521

第十六章 巩固抗日民主阵地525

一、1941年以后的战略格局525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新形势52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526

二、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528

敌后抗战出现严重困难528

加强军事建设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531

对日、伪军的分化瓦解工作536

三、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各项政策和措施537

加强政权建设和增进党政军民团结537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539

深入贯彻减租减息政策541

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建设542

四、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545

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工作545

党在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550

五、党在沦陷区的斗争553

沦陷区工作的方针与部署553

领导沦陷区人民进行反日斗争555

六、整风运动557

整风运动的准备557

整风运动的展开560

整风过程中的审干工作565

第十七章 争取人民抗战的最后胜利568

一、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568

抗战局势的新变化568

解放区军民的局部反攻571

开辟新的解放区573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民主运动575

制止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575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577

民主运动的新高涨579

三、建立联合政府的谈判581

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581

国共协定草案的拟定584

反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588

四、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90

七大的筹备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590

七大的召开592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596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599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599

解放区战场的全面反攻602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605

第五编 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第十八章 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611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611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611

美、苏的对华政策613

二、争取和平建国616

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提出616

重庆谈判619

三、调整战略部署621

国民党夺取华北、华中和东北的战略企图621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623

四、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运动的兴起627

国民党政府的掠夺性接收627

一二一运动629

五、参加政治协商会议631

停战协定的签订和政协协议的通过631

维护各项协议的斗争636

六、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638

争取在东北的有利地位638

解放区的练兵、减租和生产640

第十九章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645

一、从自卫战争到解放战争645

全面内战爆发时的形势和自卫战争的部署645

战争初期的作战649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和第二条战线的初步兴起653

国共关系的完全破裂656

以人民解放战争“打倒蒋介石”的决策660

二、战略防御作战的重大胜利662

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662

挫败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663

三、加强解放区建设667

解放区的基本状况和各项建设667

《五四指示》的贯彻实施669

解放区的民族工作672

四、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发展673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673

五二○运动677

第二十章 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681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681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方针的确立681

战略进攻的展开682

二、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的发展和整党运动686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和实施686

整顿党的队伍689

三、夺取全国胜利纲领的制定和实施691

十二月会议691

新民主主义多项政策的完善694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698

加强政权建设和统一财经工作699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701

反饥饿、反迫害运动的深入发展701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进一步加强703

五、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进一步展开706

开创中原新局面706

内线各战场的攻势作战708

第二十一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710

一、历史性的战略决战710

战略决战前的形势和九月会议710

辽沈战役714

淮海战役717

平津战役719

二、夺取全国胜利723

粉碎国民党统治集团“划江而治”的图谋723

渡江战役728

城市工作和秘密工作的加强731

向全国进军732

三、筹建新中国735

七届二中全会的重大决策73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737

结束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744

后记753

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后记7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