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念孙 王引之评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王念孙 王引之评传
  • 薛正兴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4781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5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879页
  • 主题词:王念孙(1744~1832)-评传;王引之(1766~1834)-评传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王念孙 王引之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匡亚明1

第一章 高邮二王生平及著述1

第一节 高邮的文化沃土1

一、古邗沟2

二、盂城驿7

三、神居山9

四、文游台11

五、高邮湖15

第二节 高邮二王家世20

第三节 王念孙生平述略28

一、释褐以前28

二、走上仕途35

三、弹劾和珅40

四、三任河道46

五、安度晚年53

第四节 王引之生平简介55

一、科举入仕55

二、两任学政57

三、平反冤狱60

四、十年郎官62

五、三任尚书64

第五节 高邮二王所处的时代66

一、清中期社会政治经济概貌67

二、乾隆朝编书刻书盛况70

三、乾隆朝大兴文字狱75

第六节 高邮二王学术交游86

第七节 高邮二王著述叙录121

一、高邮王氏四种122

二、高邮二王其他著述136

三、王念孙未刊著述150

第二章 高邮王氏训诂学152

第一节 清代训诂学概况152

一、清代训诂学的复兴152

二、丰富多样的训诂学著作159

1.经部注释书159

2.史子集部注释书160

3.训诂札记163

4.训诂专书163

三、清代训诂学的特点165

1.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165

2.突破字形,由音求义166

3.采用“比例而知,触类长之”的综合比较方法167

4.有实事求是的精神167

四、清代训诂学的缺点168

1.训诂学为经学的附庸168

2.滥用古音通转169

3.轻视唐以后的新词俗语,不去作系统研究169

第二节 王念孙的古音学研究169

一、王念孙的古韵二十一部170

二、王念孙的古音二十三纽175

三、古音学发展推动训诂学研究178

1.通假借180

2.明连语182

3.求语源185

第三节 高邮王氏训诂学思想的来源187

一、语言的社会约定性189

二、语言为音义统一物191

三、语言的历史发展观194

四、语言环境决定字义说196

五、重视方言口语的搜集整理198

第四节 高邮王氏训诂学的学术史地位201

第三章 高邮王氏训诂学训释方法分类述评205

第一节 以声音通训诂(上)207

一、注音辨义207

二、就古音以求古义212

三、假借216

四、声训224

五、转语227

六、右文说239

七、方俗语243

八、合声与反语248

第二节 以声音通训诂(下)256

九、连语256

十、声近义同263

十一、异物同名272

十二、字异而义同279

第三节 据语境求语义(上)287

十三、异文287

十四、对文291

十五、排比句295

十六、互文299

十七、变文303

十八、倒文305

十九、省文308

二十、连文311

二十一、骈词323

第四节 据语境求语义(下)327

二十二、词序327

二十三、虚词330

二十四、句读分析335

二十五、句法分析341

二十六、词性辨析347

二十七、连类而及350

二十八、通例353

第五节 辨析字形求义368

二十九、形训369

三十、形近字辨析373

三十一、同形字387

1.字义引申中断而造成同形字387

2.为两个不同的词造字时用了相同的字形388

3.不相同的字演变为相同的字391

三十二、异体字393

三十三、古今字398

第六节 综合比较以义证义(上)403

三十四、多义词辨析404

三十五、同义词辨析409

三十六、反训词辨析414

三十七、二义同条418

三十八、名字解诂428

第七节 综合比较以义证义(下)433

三十九、古义对证433

四十、倒用古注438

四十一、词义相因引申442

四十二、注意词汇史449

四十三、验证实物452

第八节 高邮王氏发明新训范例458

第四章 高邮王氏校勘学481

第一节 清代校勘学概况482

第二节 王念孙的校勘通例501

第三节 王引之的校勘通例515

第四节 王引之的三勇改和三不改原则525

第五章 高邮王氏校勘学校勘方法分类述评530

第一节 古典校勘学的校勘方法(上)533

一、订误字533

1.字形相似而误534

2.古字相似而误537

3.籀文相似而误540

4.篆文相似而误542

5.隶书相似而误544

6.草书相似而误549

7.俗书相似而误552

8.避讳字相似而误554

9.武后改字相似而误556

10.生僻字少见而误558

11.偏旁类化而误560

12.涉上下文而误565

13.一字误分为二字568

14.二字误合为一字569

15.字脱其半而误571

16.语音致误573

17.文义致误575

18.据他书误改而误577

19.不烦改字581

第二节 古典校勘学的校勘方法(中)584

二、删衍文584

1.不明文义而衍584

2.不明训诂而衍585

3.不明假借而衍588

4.不明句读而衍589

5.不明通例而衍590

6.涉上下文而衍592

7.涉注文而衍594

8.误合二本而衍595

9.旁记字误入正文而衍597

10.注文误入正文而衍599

11.正文误入注文而衍600

12.词义牵连而衍601

13.据他书妄加而衍602

14.误字与正字并列而衍604

第三节 古典校勘学的校勘方法(下)605

三、补脱文605

1.补脱简606

2.补抄脱608

3.纠误删613

4.补空围624

四、乙倒文627

1.不审文义而倒627

2.不明训诂而倒630

3.不明句读而倒632

4.不合文法而倒634

5.不明协韵而倒637

6.互易639

7.因字误而倒640

8.因衍文而倒642

9.因脱文而倒643

五、理错简644

第四节 对校法649

六、核版本652

1.择善而从654

2.对校捡漏656

3.纠正旧校失误658

第五节 本校法662

七、审文义663

1.观前后呼应663

2.据对文校勘666

3.明字词古义668

4.解句读难点670

八、校上下673

1.同篇章上下文互校673

2.不同篇章异文互校675

3.正文与篇题互校678

4.正文与自序互校680

5.据相同词语校勘683

6.据相同句式校勘685

九、明通例687

1.明文例687

2.明字例690

第六节 他校法692

十、校他书693

1.校以源头书或前出书693

2.校以后出书696

3.校以前后所出书698

4.校以同时代的同类书701

5.不同书中内容相同的篇章互校703

6.校以古类书707

7.校以古辞书719

8.校以他书古注723

十一、审古注725

十二、引他说730

十三、验实物733

第七节 理校法739

十四、考古字740

十五、审古音743

十六、辨押韵747

十七、明通假750

十八、据逻辑754

十九、据事理757

二十、考史实759

二十一、辨名物762

二十二、审制度767

二十三、明地理771

二十四、观搭配775

二十五、据推算779

二十六、证语史781

第八节 高邮王氏推理校勘范例785

索引804

人名索引804

文献索引819

词语索引832

主要参考书目840

后记8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