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冒犯称谓语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剑波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05904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称谓-禁忌语-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冒犯称谓语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冒犯称谓语的含义1
1.1.1称谓语的含义1
1.1.2冒犯的含义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6
1.2.1国内研究的主要视角7
1.2.2国外研究的主要视角10
1.3创新点和研究意义13
1.3.1创新点13
1.3.2研究意义14
1.4本书结构15
2冒犯称谓语的类型17
2.1冒犯称谓语的分类17
2.1.1方式角度18
2.1.2动机角度19
2.1.2.1称谓语使用不当而无意贬低对方20
2.1.2.2使用尊称称呼自己或己方而造成的无意冒犯21
2.1.2.3使用“简称”但谐音不佳而造成的冒犯21
2.1.2.4使用尊称但忽视观念变化而无意冒犯对方22
2.1.2.5称谓语变换不当造成的无意冒犯22
2.1.3对象角度23
2.1.3.1性别冒犯称谓语23
2.1.3.2职业冒犯称谓语24
2.1.3.3人种冒犯称谓语25
2.1.3.4民族冒犯称谓语26
2.1.3.5身心冒犯称谓语28
2.2冒犯称谓语的界定29
2.2.1蔑称和贬称30
2.2.1.1贬称与蔑称研究的混乱30
2.2.1.2贬称与蔑称的关系32
2.2.2詈称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36
2.2.2.1詈称与詈骂36
2.2.2.2詈称、蔑称与贬称41
2.2.3绰号的界定42
2.2.3.1国内外学者的界定43
2.2.3.2本文的界定45
2.3冒犯称谓语的构成形式50
2.3.1蔑称的构成形式51
2.3.1.1蔑称词语51
2.3.1.2蔑称的组合53
2.3.2倨称的构成形式55
2.3.2.1真实反映了身份的倨称56
2.3.2.2虚构身份的倨称59
2.3.3由姓名构成冒犯的形式60
2.3.3.1大名61
2.3.3.2姓名绰号63
2.3.3.3使用转用名63
2.3.3.4姓名的指代含义64
2.3.3.5姓氏+排行65
2.3.3.6乳名65
2.3.3.7爱称66
2.3.4由仿拟构成的冒犯称谓语的形式67
2.3.4.1语言单位类型67
2.3.4.2意义类型68
2.3.4.3结构类型71
3冒犯称谓语的特点74
3.1使用的时效性74
3.2冒犯程度的差异性76
3.3使用的变异性80
3.3.1功能的变异性80
3.3.2性别角色的变异性82
3.3.3感情色彩的变异性82
3.4使用的局限性88
3.5语用效果的震撼性90
3.6对冒犯的敏感性90
4冒犯称谓语与语境92
4.1语境研究概述92
4.2语境要素的介入96
4.2.1语言语境97
4.2.1.1搭配的作用97
4.2.1.2句型的影响97
4.2.1.3基调的调控98
4.2.2情景语境99
4.2.2.1交际场合99
4.2.2.2交际对象101
4.2.3文化语境101
4.2.3.1同一文化背景102
4.2.3.2异域文化背景104
5冒犯称谓语的功能108
5.1表情功能108
5.1.1情感宣泄功能109
5.1.2情感昭示功能109
5.1.3群体归属功能110
5.1.4身份确认功能111
5.2行事取效功能113
5.2.1行事功能113
5.2.2取效功能114
5.3社会文化功能117
5.3.1文化的正面反映功能117
5.3.2文化的反面标记功能118
5.3.3道德评价功能119
6冒犯称谓语的社会文化心理121
6.1冒犯称谓语与性差心理121
6.1.1冒犯绰号使用中的性别差异121
6.1.1.1绰号与性别差异121
6.1.1.2冒犯绰号与性别差异123
6.1.2詈称、詈语使用的性别差异126
6.1.2.1詈语使用态度中的性别差异127
6.1.2.2詈语使用频率的性别差异128
6.1.2.3詈语使用强度的性别差异131
6.1.2.4詈语针对对象上的性别差异133
6.1.2.5詈语使用原因的性别差异134
6.2冒犯称谓语的社会心理138
6.2.1禁忌心理138
6.2.1.1姓名是人灵魂的依附体138
6.2.1.2姓氏是社会地位的象征139
6.2.1.3姓名是个体尊严的符号141
6.2.2偏见心理142
6.2.2.1性别偏见中的职业144
6.2.2.2性别偏见中的年龄145
6.2.2.3性别偏见中的容貌147
6.2.2.4性别偏见中的性情148
6.2.2.5性别偏见中的角色149
6.2.3模仿心理150
6.2.3.1求新心理150
6.2.3.2求雅心理151
6.2.3.3认同心理152
6.3冒犯称谓语的认知心理152
6.3.1接近联想153
6.3.2相似联想153
6.3.3对立联想154
7结语158
7.1本书的主要观点158
7.2冒犯称谓语研究的展望163
参考文献165
后记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