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领导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领导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277045.jpg)
- 陈永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7027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教育管理学-师资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领导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领导学学科导论1
第一节 教育领导学问世之动因1
一、当代社会变革催生领导科学2
二、教育发展呼唤教育领导学科2
三、教育领导学的天时地利人和3
第二节 教育领导学的学科建构4
一、教育领导学概念及学科性质4
二、教育领导学科独立性之思考5
三、教育领导学研究对象和方法8
第三节 教育领导学的建设方略10
一、扎根实践教育领导理论研究11
二、建设教育领导学的学科制度11
三、教育领导课程队伍基地建设12
第二章 教育领导学建构纲领14
第一节 教育领导学的认识前提14
一、社会从量增长到可持续发展14
二、坚定学习是内在财富的立场17
三、教育管理到教育领导的变革19
第二节 教育领导学的资源基础22
一、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思想资源22
二、人的主体性诉求的教育意蕴25
三、治校理念与实践的价值审思27
第三节 教育领导学的推进信念28
一、建设教育领导学的基本立场29
二、建设教育领导学的主要原则30
三、建设教育领导学的支持条件33
第三章 教育领导研究方法论36
第一节 教育领导研究方法之元36
一、方法论与学科元研究的关联37
二、教育领导学科发展与方法论38
三、教育领导研究方法与范式说39
第二节 教育领导研究方法类别40
一、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特征分析41
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特征分析43
三、教育领导研究之方法论困境44
第三节 教育领导研究方法新探47
一、社会化为元框架之思想源泉47
二、社会化为元框架的操作路径50
三、教育领导研究呼唤方法创新57
第四章 教育领导理论的发展59
第一节 个人特质的领导特质论59
一、领导特质理论基本内容概述59
二、英国的中小学校长国家标准61
三、领导特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64
第二节 行为研究的领导行为论66
一、密歇根大学领导风格的研究66
二、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两维论69
三、领导行为论研究的其他方面71
第三节 权变思想的领导权变论74
一、费德勒的有效领导权变模式74
二、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76
三、豪斯的路径—目标领导理论77
第五章 教育领导理论新进展82
第一节 转化式领导的理论观点82
二、伯恩斯倡议转化式领导理论82
二、巴斯关于转化式领导的诠释84
三、教育组织背景下转化式领导86
第二节 道德领导理论主要观点90
一、道德领导理论的源起和发展90
二、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评介92
三、道德领导理论其他观点简述95
第三节 教学领导理论主要观点97
一、教学领导研究的源起和发展97
二、教学领导研究主要特点分析99
三、教学领导的实施和条件保障100
第四节 分布式领导的基本观点102
一、分布式领导理论产生和发展103
二、分布式领导概念的内涵分析104
三、分布式领导理论的有效实施105
第五节 教育领导理论发展梳理107
一、根植于教育组织的特有属性107
二、重视教育领导道德内涵缘由108
三、着力凸显教育领导复杂本质109
第六章 教育领导的基本课题111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中的教育领导111
一、在全球化处境中的教育难题111
二、市场社会义利取舍的工具化113
三、消费社会人的主体意识消沉115
第二节 教育领导的任务及解析116
一、学校教育与文明价值的创造116
二、学校教育与公共理性的培育121
三、学校教育与知识社会的构建124
第三节 教育领导研究基本课题126
一、加强学校发展战略领导研究127
二、拓展学校设计领导研究视域129
三、提升学校教育创新的领导力131
第七章 教育领导的文化要素133
第一节 校长的人文素养与教育领导力133
一、社会公民人文素养严重缺失134
二、校长人文素养与领导力关系135
三、促进校长人文素养提高的建议137
第二节 校长的文化管理与教育领导力139
一、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与特征139
二、文化管理促教育领导力提升141
三、学校文化管理的方法与策略142
第三节 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力144
一、校长管理学校文化的重要性144
二、校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方法146
三、学校文化建设与领导力提升148
第八章 教育领导的价值关切151
第一节 期盼教育领导价值关切151
一、教育领导重视价值关切背景152
二、形成教育领导价值关切基础153
三、教育领导价值关切的可能性156
第二节 诠注教育领导价值关切161
一、确立以人为本学校治理理念161
二、创建有学校特色的共同愿景163
三、实践学校是领悟意义的场所164
第三节 实践教育领导价值关切167
一、坚守共同的社会理想与信仰167
二、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原则169
三、在创新中规范教育领导行为171
第九章 教育领导的性别意识174
第一节 正确理解社会性别理论174
一、社会性别理论及其发展溯源174
二、社会性别理论及其主要内容177
三、探索社会性别理论学术价值181
第二节 性别意识下的教育政策182
一、正确诠释教育政策基本含义182
二、教育政策中的性别缺失现象185
三、性别意识与教育政策的关系187
第三节 性别意识下的教育领导188
一、女性特质与教育领导的关系188
二、女性教育领导发展现状分析193
三、促进女性教育素质提高策略196
第十章 教育领导的组织目标199
第一节 组织行为与教育的领导199
一、组织的基本属性与组织分类199
二、组织:从行政、管理到领导202
三、现代教育组织需要教育领导204
第二节 教育领导及其基本任务209
一、领导活动与教育领导的内容209
二、教育组织行政:管理到领导210
三、学校教育领导:目的与任务212
第三节 教育之目标领导的内容215
一、基于目标的诊断与组织愿景215
二、事业型目标领导的基本模式218
三、组织型目标领导的基本模式219
第十一章 教育领导的评价指标223
第一节 校长职业溯源与专业立场223
一、西方校长职业的发展历程223
二、中国校长职业的历史演变225
三、当代校长的专业立场探究226
第二节 校长评价指标的理论基础228
一、校长的专业定位与角色探究228
二、校长的职责内涵与要素分析230
三、校长的胜任特征与模型构建231
第三节 校长评价指标框架与运作236
一、校长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236
二、校长评价指标的实践运作237
三、校长评价指标的结果反馈238
第十二章 教育领导的选任制度241
第一节 中外校长选任制度的比较研究241
一、美日英等国的校长选任制度241
二、韩国校长选任制度改革创新248
三、中外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对比251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沿革254
一、我国校长选任制度发展历程254
二、我国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现状256
三、校长选任制度的评价与改进258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制度261
一、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的发端261
二、中小学校长公选的实践特色262
三、对中小学校长公选制的思考264
第十三章 教育领导的决策机制268
第一节 教育领导决策的默会根源268
一、哲学知识观的历史溯源268
二、默会认识论的发展传统272
三、默会认识论的特征分析274
第二节 默会认知的内部发生机制277
一、默会认知的意识维度277
二、默会认知的行为维度278
三、默会认知的发生机制279
第三节 教育领导决策的发生机制282
一、教育领导决策的理论界定282
二、教育领导决策的发生机制284
三、教育领导决策的现实路径286
第十四章 教育领导的终身学习289
第一节 终身学习视角的教育领导289
一、终身学习理论与教育领导289
二、我国校长培训的发展历程293
三、国外校长培训的发展历程295
第二节 我国校长培训的管理体系298
一、我国校长培训的现实状况298
二、我国校长培训的结构体系299
三、我国校长培训的基本原则301
第三节 促进校长自我学习的策略302
一、我国校长培训的制度建设303
二、提高校长自我学习的能力304
三、营造终身学习环境的策略305
第十五章 教师领导的教育培养307
第一节 时代呼唤卓越的教师领导307
一、教师领导的兴起及概念厘析307
二、教师领导的角色与功能分析311
三、教师领导对学校教育的价值313
第二节 教师领导者的素质与成长315
一、教师领导者的素质构成分析315
二、教师领导的类型与形式分析317
三、影响教师领导者成长的因素318
第三节 教师领导教育的路径方法320
一、教师领导需要教师领导教育320
二、发达国家教师领导教育现状321
三、我国教师领导教育实施建议323
第十六章 教育领导的国际比较325
第一节 发达国家教育行政体制325
一、中央集权教育行政体制变革325
二、地方分权教育行政体制变革326
三、中央地方教育合作体制变革328
第二节 发达国家教育领导机制330
一、中央集权教育领导机制运作330
二、地方分权教育领导机制运作332
三、中央地方合作领导机制运作335
第三节 教育领导管理经营趋势339
一、现代教育领导管理经营模式339
二、教育领导管理经营面临难题344
三、教育领导管理经营发展趋势346
第十七章 教育领导力之均衡论350
第一节 求心力与远心力之特征350
一、求心力和远心力的缘起因果350
二、圆形文化与十字架文化特征351
三、东西文化异同及其治理方式355
第二节 求心力和远心力之镜借359
一、政治运作的求心力和远心力359
二、经济发展的求心力和远心力360
三、教育行政的求心力和远心力363
第三节 当代教育领导力之均衡365
一、教育领导与行政的病理现象365
二、教育领导与行政的经验教训367
三、教育领导力应注重均衡艺术370
后记 “教育领导学”起程试航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