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主义理解史 第5卷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本主义理解史 第5卷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246092.jpg)
- 张一兵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5742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哲学类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本主义理解史 第5卷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编的话1
导言1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范围及其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性质和意义1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深化与资本主义批判的关系10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的类型或模式26
第一编 国家资本主义批判引言37
第一章 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物化的批判42
第一节 青年卢卡奇视域中物化问题及其逻辑意蕴43
一 物化现象43
二 物化现象的实质44
第二节 资产阶级物化意识形态的二律背反48
一 阶级意识49
二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50
第三节 青年卢卡奇物化概念的理论特色56
一 卢卡奇物化概念的理论背景57
二 卢卡奇物化概念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区别59
第二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经济学批判61
第一节 格罗斯曼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62
一 格罗斯曼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形成63
二 资本主义的积累规律及其危机65
三 格罗斯曼的危机理论与早期法兰克福学派69
第二节 波洛克与国家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形成71
一 波洛克的早期政治经济学研究72
二 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75
三 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中期发展79
第三章 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文化根源81
第一节 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根源81
一 法西斯意识形态的理论和现实成因82
二 霍克海默对法西斯意识形态的批判84
第二节 国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心理结构87
一 哲学、伦理和宗教观念的历史变迁分析88
二 权威与权威人格研究97
三 工人阶级非无产阶级化和纳粹的兴起109
四 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主义批判的理论意义110
第二编 消费社会批判引言115
第一章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118
第一节 文化的生产与资本的再生产118
一 韵味的消失与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艺术119
二 文化工业: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自上而下的整合126
第二节 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132
一 社会的单向度化与技术合理性132
二 技术与社会的变迁:政治变革前景被遏制136
三 文化领域中压抑性的俗化趋势与全面管理的语言139
四 否定性思想的消失:统治逻辑的胜利141
五 大拒绝:哲学对发达工业社会的超越性谋划143
第三节 审美和资本主义146
一 本雅明:废墟的寓言与弥赛亚救赎146
二 阿多诺:现代主义艺术的本质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模仿151
三 马尔库塞:从歹托邦(资本主义现实)走向审美乌托邦155
第二章 列斐伏尔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160
第一节 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161
一 理论突围: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凸现162
二 消费异化:消费被控制的恐怖主义社会168
三 消费被控社会的实质:资本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殖民181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与资本主义再生产184
一 日常生活与消费社会中的主体改造184
二 资本主义再生产:从静态的二分结构走向动态的再生产过程189
三 再生产视域中的主体异化及其意义194
第三节 资本主义空间的矛盾及其前景200
一 再生产理论的拓展:从日常生活到空间的生产201
二 再生产视域中的空间生产205
三 资本主义空间及其矛盾211
第三章 早期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225
第一节 物体系的批判及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的深化226
一 物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变迁及其意味226
二 物体系的意识形态231
第二节 消费社会符号编码逻辑和资本主义的本质238
一 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表征238
二 消费社会的符号逻辑242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247
一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247
二 对生产之镜的批判254
第三编 晚期资本主义批判引言267
第一章 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272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版本中的资本主义理论272
一 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理论的背景和独特价值273
二 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版本中的资本主义275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技术与意识形态285
一 重新定位发达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285
二 交往理性视域中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问题290
第三节 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危机293
一 合法性危机理论293
二 晚期资本主义与合法性危机297
第二章 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政治学303
第一节 现代性生产方式和资本积累304
一 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分期305
二 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的拓展307
第二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转向与二律背反314
一 消费社会与文化转向315
二 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二律背反327
第三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334
一 晚期资本主义的全球扩散及其界限334
二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338
第四编 全球资本主义批判引言349
第一章 德里克的“全球资本主义”理论352
第一节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关系在全球的重组353
一 全球化话语:新范式和意识形态353
二 历史地理解全球化357
三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全球资本主义361
第二节 弹性生产时代的资本主义367
一 跨国公司与资本的弹性生产367
二 管理的后现代化及其实质372
第三节 全球资本主义霸权及其反抗380
一 全球资本主义霸权形式380
二 新的话语实践:从全球化来理解历史和全球资本主义分析范式的崛起384
三 边界之地的激进主义387
第二章 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视角395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视角396
一 资本的界限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理学396
二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旨趣 404
第二节 不平衡发展的地理学和乌托邦政治学 408
一 乌托邦与不平衡的地理发展 409
二 差异地理学及其政治学抱负419
主要参考文献 429
后记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