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土保持规划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土保持规划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3230079.jpg)
- 吴发启,高甲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5454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水土保持-规划-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土保持规划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0章 绪论1
0.1水土保持规划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
0.1.1研究对象1
0.1.2研究内容1
0.2水土保持规划的特点2
0.3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原理2
0.3.1水土保持原理2
0.3.2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平衡原理2
0.4水土保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3
0.4.1中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形成4
0.4.2国外水土保持规划的现状5
0.5水土保持规划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5
第1章 水土保持区划7
1.1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理论7
1.1.1水土保持区划概述7
1.1.2地域分异规律9
1.1.3人为环境特征11
1.1.4区划与类型研究的差别和关系12
1.2水土保持区划13
1.2.1水土保持区划的原则13
1.2.2水土保持区划的依据指标14
1.2.3水土保持区划的界线与命名16
1.2.4水土保持区划的单元等级17
1.2.5水土保持区划的主要内容17
1.2.6水土保持区划的步骤与方法18
1.2.7水土保持区划的成果要求和报告编写19
1.2.8水土保持区划成果的验收标准20
1.3水土保持区划方案简介20
1.3.1自然条件21
1.3.2社会经济情况(略)25
1.3.3水土流失25
1.3.4水土保持区划26
第2章 水土保持规划总论30
2.1水土保持规划概述30
2.1.1水土保持规划的任务30
2.1.2水土保持规划的类型31
2.2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方法31
2.2.1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31
2.2.2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33
2.2.3水土保持规划的方法33
2.3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内容35
2.3.1水土保持综合调查35
2.3.2土地利用规划35
2.3.3水土保持措施规划35
2.3.4水土保持规划专题制图35
2.3.5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36
2.3.6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与估算37
2.3.7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评价37
2.4水土保持规划的工作程序38
2.4.1规划的准备工作38
2.4.2外业调绘、调查、现场初步规划39
2.4.3内业整编和规划调整39
2.4.4水土保持规划成果39
2.4.5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审批和实施40
第3章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43
3.1自然因素调查43
3.1.1地质调查43
3.1.2地貌调查46
3.1.3土壤调查49
3.1.4气候调查52
3.1.5生物资源调查53
3.1.6水资源调查54
3.1.7矿产资源调查56
3.2社会经济因素调查56
3.2.1人口和劳动力调查56
3.2.2农村各业生产调查57
3.2.3农村群众生活调查58
3.2.4社会、经济环境调查59
3.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调查59
3.3.1水土流失调查59
3.3.2水土保持现状调查63
3.4资料整理64
3.4.1资料检查64
3.4.2小班外业勾绘图的透绘和调查材料的整理64
3.4.3面积量算与统计64
3.4.4图幅编制65
3.4.5调查结果分析65
3.4.6调查报告的编写68
第4章 土地利用规划70
4.1土地类型划分70
4.1.1土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异70
4.1.2土地分类的原则与系统71
4.2土地资源评价74
4.2.1评价的原则和依据74
4.2.2评价因素76
4.2.3评价方法77
4.3土地利用规划80
4.3.1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80
4.3.2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84
4.3.3规划(优化)的方法85
4.3.4土地利用优化配置88
4.3.5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90
第5章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92
5.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规划92
5.1.1坡面治理工程规划92
5.1.2沟壑治理工程规划97
5.1.3河道整治及水沙资源利用工程规划108
5.2水土保持生物措施规划112
5.2.1水土保持造林规划112
5.2.2水土保持种草规划118
5.2.3水土保持林草体系配置120
5.3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规划124
5.3.1坡地拦蓄式耕作措施规划125
5.3.2地面覆盖式耕作措施规划129
5.3.3减免式耕作措施规划133
5.3.4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规划134
第6章 水土保持规划制图137
6.1水土保持规划图的编图原则和基本要求137
6.1.1编图原则137
6.1.2基本要求138
6.2制图资料的收集和整理140
6.2.1制图资料的选择和分析140
6.2.2制图资料的加工处理141
6.3规划内容要素的表示方法141
6.3.1定点符号法142
6.3.2线状符号法143
6.3.3质底法144
6.3.4范围法145
6.3.5分级比值法145
6.3.6分区图表法147
6.3.7运动线法148
6.3.8点值法148
6.3.9等值线法149
6.3.10定位图表法149
6.4图例设计与图面配置整饰149
6.4.1综合治理规划图的类型150
6.4.2图例设计150
6.4.3图面配置与整饰151
6.5制图综合153
6.5.1制图综合的定义153
6.5.2主要表示方法的制图综合153
6.6规划图的编绘与成图过程154
6.6.1地图设计与编辑准备154
6.6.2作者原图158
6.6.3编绘原图158
6.6.4地图清绘159
6.6.5地图印刷160
6.7几种主要专题地图的制作160
6.7.1坡度图160
6.7.2土壤侵蚀图160
6.7.3土地利用现状图161
6.7.4土地利用规划图161
6.7.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规划图161
第7章 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效益分析与估算162
7.1概述162
7.1.1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效益的特点162
7.1.2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效益的研究内容163
7.1.3水土保持效益估算的原则164
7.2生态效益164
7.2.1单项措施蓄水保土效益164
7.2.2综合措施(流域治理)蓄水保土效益165
7.3社会效益169
7.3.1林草措施的社会效益169
7.3.2工程措施的社会效益173
7.3.3耕作措施的社会效益176
7.4经济效益177
7.4.1经济效益参数的确定177
7.4.2技术经济指标计算177
7.4.3经济效益的类别179
7.4.4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179
7.4.5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184
7.4.6经济效益评价184
7.4.7国民经济评价186
7.4.8敏感性分析189
第8章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评价191
8.1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191
8.1.1基本概念191
8.1.2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与基本框架192
8.1.3评价指标的计算193
8.1.4评价方法197
8.2评价实例200
8.2.1黄土高原11个试区“七五”期间综合治理总体效益评价200
8.2.2黄土丘陵区中尺度水土流失治理综合评价203
第9章 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208
9.1韭园沟流域自然、经济情况208
9.2流域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209
9.2.1流域土壤侵蚀特征209
9.2.2流域水土保持210
9.3流域规划设计211
9.3.1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211
9.3.2综合治理措施规划212
9.4综合治理措施设计228
9.4.1设计要求228
9.4.2工程措施设计228
9.4.3综合治理措施设计232
9.5效益分析237
9.5.1蓄水保土效益237
9.5.2经济效益240
9.5.3生态效益240
9.5.4社会效益240
第10章 GIS技术的应用241
10.1 GIS概述241
10.1.1基础部分241
10.1.2功能部分242
10.2 GIS在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243
10.2.1水土保持信息管理244
10.2.2水土资源调查与水土流失定量评价245
10.2.3水土保持规划246
10.3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功能设计246
10.3.1系统总体功能设计247
10.3.2系统结构设计247
10.3.3子系统功能及其结构248
参考文献257
附录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