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
  • 胡存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399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19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740页
  • 主题词:矿产资源-经济规划-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3

1世界矿产资源及矿业总体形势3

1.1世界矿产资源特点与分布特征3

1.2全球矿产勘查开发进入新一轮高潮4

1.3全球矿产勘查不断取得进展,矿产储量持续增长6

1.4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趋紧,价格持续上涨9

1.5世界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前景良好,但制约因素仍在14

2我国矿产资源供需总体形势15

2.1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5

2.2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6

2.3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形势21

2.4我国主要矿产供需分析25

3对策建议29

3.1加强勘查,提高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29

3.2集约高效,提高资源利用水平30

3.3开拓国际,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30

3.4加强调控,不断提高矿产资源保护力度和总量控制能力30

主要参考资料31

第二篇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研究35

0引言35

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程度分析35

1.1基础地质工作程度35

1.2矿产勘查工作程度46

1.3重要矿产潜力分析55

2矿产资源勘查形势、需求与存在的问题58

2.1勘查现状与形势58

2.2重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障程度81

2.3矿产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90

3矿产资源勘查机制研究95

3.1国外矿产资源勘查机制95

3.2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机制现状98

3.3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99

3.4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新机制的基本框架102

3.5完善矿产资源勘查机制的政策建议103

4矿产勘查评价的总体思路、预期目标和战略布局106

4.1总体思路106

4.2预期目标106

4.3战略布局108

5政府出资的矿产地质工作的重点任务112

5.1能源矿产战略调查评价与前期勘查112

5.2非能源重要矿产调查评价与前期勘查117

6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基本思路119

6.1商业性矿产勘查的重点矿种和区域119

6.2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政策目标120

6.3商业性矿产勘查政策调控体系框架121

7矿产资源勘查规划重点分区研究122

7.1能源矿产123

7.2非能源重要矿产127

8矿产资源评价与勘查的对策措施建议153

8.1健全公益性地质工作勘查体制,理顺运行机制153

8.2培育地质勘查市场,强化矿业权管理153

8.3深化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做好地勘行业管理154

8.4推进地质科技创新,提高矿产勘查水平154

8.5发展地质教育,加快矿产勘查人才开发154

8.6完善法规政策,建立地质勘查投资新机制155

8.7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55

主要参考资料155

第三篇 矿产资源成矿 远景区划和矿产资源规划区块划分研究159

上篇 矿产资源成矿远景区划研究159

1成矿区(带)的内涵159

2成矿区(带)划分的基本原则160

2.1相似性原则160

2.2逐级圈定的原则160

2.3尊重事实与不同观点(学派)相结合的原则160

2.4大地构造单元与成矿环境相结合和分别对待的原则160

2.5地球化学场、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应用160

3成矿区(带)的划分方法161

3.1成矿域161

3.2成矿省161

3.3成矿区(带)161

3.4成矿亚区(带)161

3.5矿田预测区162

3.6矿床预测区162

4我国成矿区(带)的划分162

4.1成矿域(Ⅰ级成矿区(带))162

4.2成矿省(Ⅱ级成矿区(带))162

4.3成矿区(带)(Ⅲ级成矿区(带))165

5全国16个重点成矿区(带)169

5.1西南三江成矿带169

5.2新疆东天山地区175

5.3南岭地区180

5.4北山成矿带186

下篇 矿产资源规划区块划分研究189

6概述189

6.1矿产资源规划区块划分目的189

6.2矿产资源规划区块划分原则190

6.3矿产资源规划区块划分种类190

7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划分190

7.1勘查规划区块划分原则190

7.2勘查规划区块划分方法191

7.3有关配套管理措施193

8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划分193

8.1开采规划区块划分原则194

8.2开采规划区块划分方法194

8.3有关配套管理措施195

主要参考资料196

第四篇重点矿种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研究199

1上一轮规划期中最低开采规模实施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199

1.1基本情况199

1.2存在问题203

2制定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的原则205

3制定煤、铁、锰、铜、钨、锑、铝土、稀土、磷、重晶石、萤石等主要矿种的最低开采规模205

3.1煤矿205

3.2铁矿206

3.3锰矿206

3.4铬铁矿207

3.5铜、铅、锌矿207

3.6锡、钼、锑、镍矿207

3.7钨矿207

3.8铝土矿207

3.9稀土矿208

3.10金矿208

3.11化工磷、硫铁矿、硼矿208

3.12建筑材料矿209

3.13非金属矿209

3.14砖瓦用粘土209

3.15建筑石材矿209

4制定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分类控制标准210

5促进矿产资源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措施与建议212

5.1科学规划,实现规模以下小矿逐步、有序退出213

5.2本轮规划期内重点减少小煤矿、小水泥和小砖瓦窑等规模以下小矿山个数213

5.3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矿山企业重组214

5.4制定省级主要矿种最低开采规模标准214

5.5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和准入条件214

主要参考资料214

第五篇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研究217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217

1.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矿业跨国公司通过大规模扩张,进一步控制了全球80%以上的优质资源217

1.2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矿产品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影响218

1.3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带动矿产资源消耗速度明显加快,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219

1.4对外贸易超常规发展,国家外汇储备已超过1.9万亿美元,汇率风险加大,外贸结构亟待调整220

2 2000~2007年期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形势220

2.1矿业及其加工业快速发展,产销两旺,产值与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220

2.2矿山企业的利润普遍有较大幅度上升221

2.3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221

2.4矿产品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222

2.5存在问题222

3 2000 ~2007年期间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实施评估223

4 2008 ~2015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的目标和主要任务225

4.1目标225

4.2主要任务225

5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规划指标研究225

5.1指导思想225

5.2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规划指标的原则226

5.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总体目标的制定226

5.4重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指标的研究227

5.5结论与建议251

6实现矿产资源生产总量调控2008~2015年规划目标的政策保障措施255

主要参考资料256

第六篇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优化研究261

1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261

1.1我国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261

1.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61

1.3区域经济社会基础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情况262

1.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277

2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280

2.1西部地区280

2.2东北地区282

2.3中部地区283

2.4东部地区283

3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284

3.1重点开采区284

3.2禁止开采区299

3.3限制开采区300

3.4鼓励开采区302

4矿业经济区304

4.1概念定义304

4.2划定矿业经济区考虑的因素304

4.3具体划定304

4.4政策措施304

4.5保障支撑体系与政策310

4.6国家级矿业经济区实例312

4.7矿业经济区小结324

5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324

5.1矿产资源结构调整的基本内涵324

5.2矿产资源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324

5.3规划矿种的开发利用方向325

5.4矿产资源结构调整方向326

5.5矿产资源结构调整的管理措施327

第七篇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研究331

1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意义331

1.1节约与综合利用是立足国内解决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331

1.2节约与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332

1.3节约与综合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334

1.4节约与综合利用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举措334

1.5节约与综合利用是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335

2现状与存在的问题335

2.1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335

2.2存在的主要问题337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339

3.1指导思想339

3.2基本原则340

3.3发展目标340

4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341

4.1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调查评价341

4.2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开采水平341

4.3加强共生、伴生资源综合利用342

4.4推进低品位及难选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42

4.5加大矿山固体废弃物及尾矿的综合利用力度343

4.6明确各类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点343

5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343

5.1安全、高效采矿技术体系344

5.2中低品位、难选黑色金属矿产合理利用技术体系344

5.3有色金属中低品位、共生矿资源有效利用技术系统345

5.4非金属矿资源合理利用技术体系345

5.5复杂难处理稀有、稀土、贵金属提取技术体系346

5.6合理利用盐湖、海洋矿产资源技术体系347

5.7矿山开采、矿物加工新设备技术体系347

5.8煤炭洁净加工与利用及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348

5.9矿山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体系349

5.10重要矿产技术经济评价及监督管理技术体系350

6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350

6.1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稀土多金属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1

6.2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1

6.3甘肃金川铜镍多金属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1

6.4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2

6.5云南兰坪特大型铅锌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2

6.6四川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2

6.7河南上天梯复合非金属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2

6.8江西永平铜矿共生白钨矿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353

6.9辽宁凤城翁泉沟铁硼矿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353

6.10山西袁家村难选红铁矿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353

6.11多宝山难选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3

6.12青海柴达木盐湖矿产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4

6.13西藏扎布耶含锂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4

6.14锡林郭勒苏尼特碱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4

6.15 辽宁红透山铜矿残矿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示范工程354

6.16小秦岭地区金矿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5

6.17辽宁凤城金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金示范工程355

6.18西部难处理金矿资源沸腾焙烧提金示范工程355

6.19河南中低品位铝土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5

6.20辽宁大石桥-海城菱镁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6

6.21山东平度-栖霞滑石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6

6.22云南个旧锡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6

6.23广西华锡大厂锡多金属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6

6.24广西大新锰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7

6.25贵州开阳磷矿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357

6.26河北首钢迁安铁矿尾矿、废石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7

6.27紫金山金铜矿低品位矿石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7

6.28沁南煤矿瓦斯综合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358

6.29国家油气战略选区沁水县端氏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8

6.30桌子山煤炭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8

6.31新疆准南煤田东段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8

6.32 贵州盘江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359

7对策措施与建议359

7.1构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管理运行新机制359

7.2编制实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359

7.3创新投入机制促进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360

7.4健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监督管理体系360

7.5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估体系361

7.6加快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领域科技进步与创新362

7.7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362

7.8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363

7.9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363

主要参考资料363

第八篇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研究367

1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367

1.1矿山环境保护现状367

1.2矿山环境治理现状369

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374

2.1评估原则与方法374

2.2评估指标体系374

2.3评估结果375

3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预测376

3.1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预测的主要内容376

3.2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预测的原则376

3.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预测377

4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目标任务377

4.1总体目标377

4.2阶段性目标378

5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379

5.1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的原则与依据379

5.2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方法380

5.3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评述380

5.4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的确定原则396

5.5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的部署397

6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建议399

6.1矿山环境保护对策建议399

6.2矿山环境治理对策建议400

主要参考资料401

第九篇 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规划研究405

0引言405

1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必要性405

1.1战略性矿产资源及储备的内涵与分类405

1.2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必要性409

1.3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412

1.4我国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矿产勘查取得的重要进展414

2国内外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和相关政策418

2.1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相关政策418

2.2国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420

3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原则及储备矿种的选择431

3.1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基本原则431

3.2重点储备矿种的确定433

4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方案437

4.1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规模及结构437

4.2拟储备矿种储备规模的确定438

4.3拟储备矿产资源的资源状况及分布442

4.4矿产地储备布局452

5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和政策建议454

5.1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体制454

5.2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运行机制456

5.3矿产地储备的政策建议460

主要参考资料463

第十篇 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研究467

1全球油气资源概况467

1.1世界油气资源状况467

1.2世界油气资源供需形势472

1.3世界各国油气资源管理体制经验借鉴474

2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现状476

2.1油气勘探开发成效显著476

2.2油气矿业权分布广泛480

2.3油气管线建设发展迅速480

2.4境外油气资源合作成效明显481

2.5油气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取得新进展481

2.6面临的主要问题482

3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成果483

3.1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结果483

3.2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484

4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成果486

4.1煤层气486

4.2油砂487

4.3油页岩488

5我国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战略489

5.1指导思想489

5.2总体方针489

5.3总体目标及阶段任务490

5.4国内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战略重点491

5.5“走出去”勘探开发国外油气资源战略493

5.6油气资源替代战略494

5.7油气资源节约战略497

6我国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的重点工程498

6.1工程立项的必要性498

6.2油气勘查重点工程目标499

6.3油气勘查重点工程任务499

6.4重大勘查项目及勘查区500

6.5重大开发项目及开采区502

6.6油气勘探重点工程内容506

7政策与建议509

7.1确定国家油气勘查开发战略布局509

7.2加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工作509

7.3加大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力度510

7.4加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510

7.5综合开发利用油页岩510

7.6积极推进勘探开发“走出去”510

7.7完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511

7.8实施跨学科、跨领域科技攻关511

主要参考资料511

第十一篇 海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战略研究515

1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515

2海洋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概况515

2.1海洋经济与海洋矿产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516

2.2海洋矿产资源及勘查概况518

2.3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528

2.4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现状533

3存在的主要问题534

3.1管辖海域534

3.2国际海底区域535

4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区划与勘查开发规划建议536

4.1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区划建议536

4.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建议548

4.3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大工程计划建议551

5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政策与措施552

5.1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要始终把维护国家海洋主权权益放在首位552

5.2在管辖海域实行自营勘探开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方针553

5.3国家应加大对基础性、公益性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投入553

5.4加强对海洋矿产勘查开发高新技术自主研发的扶持力度553

5.5重视新型接替能源的调查研究与评价553

5.6引进新技术和新装备,广泛应用探测新技术554

5.7加强对深海资源的探测力度,发展深海探测技术554

5.8鼓励实施“走出去”的政策,开辟国外市场,利用国外资源554

5.9跟踪收集国外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相关政策研究554

5.10加强管理执法和政策引导的力度,促进勘查开发与环境优化协调发展554

主要参考资料555

第十二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战略研究559

1“十五”期间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主要进展与存在问题559

1.1主要进展559

1.2存在问题563

2“十五”期间我国矿产品国际贸易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565

2.1矿产品总体进出口形势分析565

2.2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566

2.3重要矿产资源进口运输通道基本状况570

2.4重要矿产进口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571

3“十一五”期间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所面临的基本形势571

3.1有利因素572

3.2不利因素576

4当前是利用国外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的最后时机578

4.1对当前世界能源、资源形势的基本判断578

4.2我国可利用的国外主要资源状况分析581

4.3世界各国对全球资源的竞争加剧589

5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战略规划591

5.1指导思想591

5.2战略目标594

5.3战略任务596

5.4保障措施599

主要参考资料601

第十三篇 我国小矿有序发展政策研究605

1概述605

1.1小矿的概念605

1.2新中国小矿发展历史回顾610

2我国小矿开发利用现状分析612

2.1小矿开发利用现状612

2.2小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621

2.3小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625

3国外小矿管理借鉴628

3.1世界各国小矿的基本情况628

3.2国外小矿管理的历史演变630

3.3国外现代小矿管理中的具体做法633

3.4国外小矿管理借鉴635

4对策和建议637

4.1统一认识,明确地位637

4.2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638

4.3合理规划,有序发展640

4.4调整结构,优化布局642

4.5规范程序,明确要求643

4.6加强管理,搞好服务646

主要参考资料647

第十四篇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研究651

1规划政策措施的内涵651

2已实施的矿产资源规划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652

2.1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时制定的政策措施652

2.2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措施653

2.3矿产资源规划取得的成效666

3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70

3.1矿产资源规划法律地位不明确671

3.2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方面的问题671

3.3矿产资源规划的管理制度需要加强672

3.4缺乏有效的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手段673

4构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保障体系673

4.1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理论研究673

4.2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管理674

4.3建立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保障体系675

5结论与建议691

主要参考资料692

第十五篇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695

0引言695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概况695

1.1国外研究概况695

1.2国内研究概况696

2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环境问题698

2.1地面变形问题698

2.2矿山“三废”问题699

2.3生态环境问题701

3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框架702

3.1评价原则702

3.2基本任务703

3.3工作程序703

3.4主要内容703

4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704

4.1评价方法的特点704

4.2评价方法体系的基本框架704

4.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集705

4.4评价方法的运用与发展709

5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709

5.1环境影响现状评价709

5.2规划分析711

5.3对策措施714

6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715

6.1对规划进行分析,确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划要素715

6.2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715

6.3减缓环境影响措施717

6.4公众参与和跟踪评价718

7结论和建议718

主要参考资料719

热门推荐